登陆注册
8722500000155

第155章 渡江

自从永安郡主渡江去朱棣议和,京师的建文帝与方孝孺,每日都有翘首以待。

不日,郡主回到京师。稍晚她就在奉天殿告知大家,燕王不肯议和。

看到建文帝有些懵了,谷王又见方孝孺顿时就大惊失色,他带着作弄之味向方孝孺问道:“敢问方大人,现在有什么计策,可以应对燕军”?

方孝孺镇定地道:“长江可当十万雄兵,而且江北之船已遣人尽烧,燕军难不成还能飞过来不成?况且现在天气酷热,容易中暑。我料不出十天,燕军必自退”。

见殿中武臣,听到方孝孺如是说,脸上皆有不同程度耻笑时,永安郡主又听到到建文帝对自己问道:“皇姑,可有在长江上看到燕军的船只”?

永安郡主微微一叹,回道:“虽然江北之船之前被焚烧,但燕军自身是有舰队的”。

建文帝看向方孝孺,问道:“若是燕军强行渡江,我军该如何应对”?

方孝孺回道:“即便如此,燕军也敌不过我军那数万艘的战舰。燕军若是强行渡江,无异于送死”。

方孝孺此言,虽然奉天殿内的武臣没有一个人认同,但建文帝却相信了。

1402年6月3日,扬州瓜洲港,晴。

燕王待吴庸整合高邮、南通、泰州海船至舰队后,遂对诸将敕令:“奸贼祸乱天下,我方起兵靖难。因为诸位将士用命,我等才能在不断的九死一生的战斗中,取得胜利。”

看着诸将,燕王又道:“但这天下是我父皇的天下,百姓是我父皇的臣民”。

见诸将有人说,之后这天下就是他的,而诸将纷纷附议……燕王并没有搭腔,而是接着说:“此番率兵进京,谁若是做不到对百姓秋毫无犯,休怪我军法无情”。

见诸将随即大声应诺,燕王遂在瓜洲港登上最大的那艘宝船,一船当先地向盛庸的高资港(镇江)而去。

朱高煦、张辅也在燕王这艘战舰上。燕王令他俩待会随着自己,作为先锋军率先登岸。

张辅看着身后战舰云集,旌旗蔽空的气势磅礴景象,他内心就开始沸腾了。当那紧密而有力的战鼓响起后,因其响彻天际而又扣人心扉,张辅甚至因此激动地流出眼泪。

舰队在长江航行之刻,沿岸的建文军海船并未上来与之一战。陈瑄所率的数万艘朝廷战舰,可以说是眼睁睁地看着燕军舰队,波澜不惊抵达了高资港。

临近高资港不远,燕王见盛庸在距离火炮射程范围外,列阵以待。燕王即令骑兵做好战斗准备,刚一靠岸燕王就率着不到一千骑兵率先杀出。

骑兵虽然还不倒一千,但能被燕王带着的,一定都是那些打起战就不要命的亡命之徒。燕王带着骑兵地不断冲击贼阵,虽然让贼阵不时出现缝隙,但毕竟人少,难以彻底破阵。

但在第二艘战舰上的骑兵加入战场后,贼军就不敌而丢弃盔甲,向山林逃去。张辅率兵对盛庸追击了几十里,但仍被他逃脱……

张辅回来的时候,见到敌军都督佥事陈瑄带着水师诸将,在欢声笑语中“来降”。而燕王对他们的“来降”,除了对陈瑄没升外,首次将“来降”将士,全部官升两级作为褒奖。

但陈瑄却丝毫不以为意,他知道率众来降之人要比其他降者要多升一级。既然燕王没有把他都督佥事中的佥事去掉,就说明燕王还会保持惯例。况且燕王还向自己暗示了……

都督佥事是正二品,而都督是正一品。若是官升三级的话,去掉佥事二字显然不够。只有赐予自己超越正一品所在的伯爵,才是对自己的正常封赏。所以现在未被升官的陈瑄,反而暗自乐开了花。

六月初六,诸将建议大军此刻可直捣黄龙,向京师进军。燕王思来想去后,道:“镇江乃咽喉之地,若不拿下此城,会造成往来不便。就如人患皮癣,虽不致命,但总会让人不舒服。况且拿下镇江,就等于断掉京师右臂”。

燕王令陈瑄让所降海船都挂上黄旗,往来江中。镇江城上的军士,远远看到海船旗帜皆变,都惊叹道:“朝廷水师已降”。

见到军士就此士气低迷,镇江守将童俊并率众来降。燕王升童俊为都指挥佥事,其余降者俱升一级。

六月初八,燕军驻扎于龙潭(距京师约30公里),诸将见燕王独自看着钟山,而怆然泪下,不解地问道:“现在大势已定,大帅为何如此悲伤”?

燕王解答地道:“我过去渡江入京,就能得见我父皇母后……这些年被奸恶所害,一直不曾再渡长江。此刻来到这,不仅有物是人非之感,而且又因钟山是孝陵所在,心中并更怀念我的父皇母后,所以才会如此悲痛。”

见燕王如此纯孝,那些双亲也有不在的将领,不由地也泪流满目。而张辅更是深夜还在自己营中磨刀……

得知燕军已驻扎于龙潭,京师大震。

本来就因水师叛变、镇江再降而忧郁不已,一直在徘徊于殿廷的建文。在得知燕军已驻扎于龙潭后,他并再次下诏向正在养病的方孝孺问计。

方孝孺遂献计地道:“今日城中尚有雄兵二十万,且城高池深、粮食充足”。

看到建文帝稍微恢复了些自信,方孝孺又道:“应该尽快将城外民舍拆毁,驱民入城来保京师。而城外那些被拆毁的民舍,必然会留有大量的木材。这些木材也可以全部运进城中,用来加强守备”。

建文帝从其计,下令军民商贾及诸色人匠,日夜拆屋运木。然而盛夏时分,天气酷热,导致中暑死亡之人不少。

还活着的人本来就不堪,如此日夜劳作。见此,更是埋怨之声四起。甚至有人直接地说:“燕王为何还不来?我都快被这群狗日的东西,给累死了。”

由于木材众多,这些疲于搬运的普通老百姓,就将其纵火焚之。

京师郊外连日不息的大火,被高士文、刘才、薛禄、徐政、柳升、刘荣得知后,他们商量了会,就朝张辅帐内走去。

张辅帐内,见张辅正在检查箭囊,他们并将百姓焚烧木材之事告诉了他。

张辅不紧不慢地说:“除了谭渊将军之子谭忠与锦衣卫外,靖难对我们来说已经结束了”。

柳升不以为然地道:“兄长之前,不是被殿下任命为北镇抚司镇抚使吗?”

薛禄摇着头地道:“这事我们自己说就成了。对外说的话,别人会说兄长恋权”。

见到高士文、刘才、徐政、刘荣听到薛禄这话,都有点头,柳升虽然仍不以为然,但也没说什么了。他本来就是随口一提。

张辅知道柳升为什么这么说,在自己这些人当中,他是唯一顺顺当当之人。燕王对他一如既往的厚爱、他所率神机营这四年的战功、再加上柳升本身就是一个相当骄傲之人……

这诸多因素就导致柳升在过去这四年里,还一直保持着原来的心性。

高士文见气氛变得有些沉重起来,他解围地道:“听说这次让建文帝死守京城,是方孝孺的主意”?

张辅一直是信得过他这些弟兄,他实话实说地回道:“不少朝臣建议建文帝,南下湖广另立朝廷。若不是方孝孺坚持,建文朝廷已经鸟兽散了”。

徐政讶异地问道:“为何兄长认为建文南下,不是好主意”?

张辅淡淡地说:“其一、之前他们搞“井田制”已得罪天下士绅,燕王更是太祖的儿子,湖广人未必会支持建文;其二、建文逼死曾与楚王一起作战的湘王,昔日建文势大,楚王奈他不得。”

休息了会,张辅又道:“现在势穷,建文若是去湖广建立朝廷,第一个容不得他的就是楚王;其三、若是去湖广,京师这二十万大军,会不会跟着建文一起去?估计建文自己心中都没底”。

“对于建文来说,利用京师城池坚固来做最后一搏,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张辅最后如是说。

刘才点头地道:“兄长言之有理。但如此说来的话,大帅所说的那些奸臣,似乎并非一无是处”。

刘才说完,就意识到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并四处地展望了一下。见徐政对他摇头,刘才才放下心来。

张辅笑着说:“那些能入大帅眼里之人,岂是平庸之辈?他们之所以在战略上一错再错的最大原因,就是想得比他们更远、更深的大帅本人。”

“试问一下,这天下谁敢以十万之军,去主动攻击耿炳文的三十万大军?谁敢以三十万之军,去主动攻击李景隆的百万大军?更何况辽东与山西之兵,还是忠于建文帝的。”张辅接着说。

刘荣点了点头,道:“正因为没人相信大帅敢如此。他们才会在具备不齐的情况下,仓促发兵。也是因大帅这让人难以意料的主动攻击,他们冬衣没有准备好的情况才会被如此放大”。

柳升傲然地道:“不是他们愚蠢,而是大帅英明神武超出他们所预料”

张辅点头地附和:“是的。一个人是否聪明?得取决他的敌人是否会比他蠢?是否比他更能坚毅忍耐”?

同类推荐
  • 大唐御医

    大唐御医

    一个外科医生(男)搭着一个内科医生(女)一起穿越了!这样的一对黄金组合来到了贞观九年的大唐,他们的穿越,能改变大唐的什么?如果长孙皇后不死,太子承乾还会造反吗?李治还能做皇帝吗?武则天还能站上历史舞台吗?
  • 军机处二百年

    军机处二百年

    本书以军机处二百年历史为主线,展示军机处在清代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当雍正、乾隆两朝国力蒸蒸日上之际,军机大臣们跟在皇帝后面,跃马扬鞭,开拓疆域,无不踌躇满志。到了嘉庆、道光两朝,大清已经开始走下坡路。面对此景,嘉庆、道光的选择是守成,于是军机大臣们也收敛了拳脚,小心翼翼地帮皇帝打点着江山,总算将大清国传了下去。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四朝,是一个王朝由盛转衰曲线图的展示。在这个历史过程,军机处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军机处二百年,一笔厚重的历史,一群出类拔萃的人物,一堆有待挖掘的故事,一个全面而真实的军机处。
  • 明末江山如画

    明末江山如画

    巨额的债务、亲人的背叛、敌人的打压,现代交警刚刚穿越就遇到这样棘手的事情,他能带领自己的家族崛起于明末吗?请看诚子给您带来的故事,以有277万完本明末传奇之钢铁脊梁,请您放心阅读!
  • 三国全史(全集)

    三国全史(全集)

    三国,一个英雄辈出,烽火连天,刀兵四起的时代。三国,一个智计并出,分分合合,合合分分的时代。鲁迅曾说,中国是一个有三国气的民族,一直以来,受文艺作品《三国演义》、电视剧《三国》以及易中天《品三国》的影响,人们对三国所发生的事都似乎早有定论,但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有没有被误读误解?南门大守耗费20多年时间遍查史籍、分析史实,亲历数十处三国古遗迹,用正史的笔触、全史的概念,数易其稿,撰写了皇皇巨作,为读者讲述三国的历史真相!真相往往会颠覆观念,超出想象!让人大跌眼镜!
  • 乱五代:五代史的另类解读

    乱五代:五代史的另类解读

    本书作为第一部系统解读五代历史的通俗性、史论性读物,从多个视觉品读五代的人和事,试图寻找破解五代历史之所以“ 混乱”和“无耻”的密码。唐朝灭亡后,在中原一带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史称“五代”。五代存在了凡五十三年,共更换了八姓十四君。五代多武夫,五代多俗臣,他们抹杀仁义道德、败坏三纲五常,随处可见子弑、兄杀弟、军戏臣、臣反君的历史闹剧。
热门推荐
  • La Grenadiere

    La Grenadier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华商淘金莫斯科:一个迁移群体的跨国生存行动

    华商淘金莫斯科:一个迁移群体的跨国生存行动

    2012年和2014年,作者两次深入莫斯科华商群体,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跟踪调查,生动地描述了这一群体在当地所面临的淘金环境和真实的生存状况,探究了他们的生存策略。本书从这些华商的日常生活世界入手,进行了民族志式的研究和铺陈,不仅充分展示了海外华人群体的生存状态,更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迁移主体如何利用外在环境等结构性因素和自身资源,构建出全新的生存空间。
  • 趣谈中国古代文学家

    趣谈中国古代文学家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不可能一下子讲全,本书希望通过对一些中国古代的文学家故事,来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广大天地。
  • 低碳经济带来的新商业机会

    低碳经济带来的新商业机会

    “金融危机”还没结束,“气候危机”开始上演,企业如何“转危机为商机”?“十二五”规划中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重要的政策导向,企业如何紧抓低碳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抢占未来技术和产业的制高点,在低碳经济中拔得头筹?低碳经济中企业需要达到哪些标准?各领域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本书作为第一本从低碳商业模式角度阐述如何把握低碳经济新商机的专著,聚焦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企业发展,解读低碳商机与国家政策,并通过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育、乐六大领域的典型案例,剖析低碳商业模式的特征、意义,给出可操作的建议与对策,帮助企业完善自身商业模式,实现低碳化,发现新商机、创造新价值!
  • 邪刃药仙

    邪刃药仙

    一座山,一个古老的山洞,一位老者的遗骨,一方魔兽的镇守,到底是何人能有如此能耐?
  • 现在十方千五百佛名并杂佛同号

    现在十方千五百佛名并杂佛同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许我一世纵容

    许我一世纵容

    两个应该敌对的笨蛋相爱了,却是次次错过。我喜欢你,你不能爱我。你爱我,我无可奈何只能利用你。你带着你的野心高飞,折了翅膀的我遥望,一如既往地对你自卑。我是固执的白痴,你是傲娇的黑马。混蛋!我逆了时间的洪流来到你身边,你就不能纵容我的小脾气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隋唐五代史(下册)

    隋唐五代史(下册)

    《隋唐五代史》分上、下两部,上部是政治史,包括王朝兴亡盛衰、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政治设施的成败得失,以及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等;下部是社会经济、文化史,分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民族疆域、文化学术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本书从多角度呈现了隋唐五代这段纷繁历史期间的社会、文化、政治等风貌。
  • 伟大导师:列宁(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伟大导师:列宁(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快到游戏里来

    快到游戏里来

    有付出就有回报,这是一个惊奇且公平的游戏,希望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