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9600000104

第104章 温柔乡

徐佛的年级不大,刚满十九岁,比吴宗睿大三岁,正当年华,在整个的秦淮河,红透大半边天,史书记载,徐佛在收养柳如是之后,慢慢淡出,将所有精力都集中在培养柳如是方面,后来更是做了盛泽归家院的掌柜,有了徐佛的培养,才有了秦淮八艳排名第一的柳如是。

明末秦淮河青楼和金陵十六楼出名的姑娘,基本都是想着早日脱离青楼的,她们很清楚,必须在红透半边天的时候,寻找机会离开,否则人老珠黄,就没有机会了,秦淮河的灯红酒绿她们见得太多了,从最初的向往,到后来的厌恶。

在人市见到吴宗睿的那一刻起,徐佛就动了心思,见过太多的逢场作戏,吴宗睿给她的感觉完全不一样,那是可以托付终生、当做依靠的感觉,所以说,徐佛绝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青楼女子的青春异常宝贵,过了二十岁,不管你多么的杰出,客人都会慢慢减少,名气也会慢慢的淡化,这里是吃青春饭的地方,不断崛起的新人太多了。

看见吴宗睿尴尬的神情,看见周遭羡慕的眼神,徐佛的心咚咚跳,脸上也出现桃花,这是以往从未出现的情况,若不是吴宗睿那首惊艳绝伦的诗词,她可能不会出来,依旧守在后院,默默想着人市的一点一滴。

身边丫鬟前来禀报的时候,徐佛是不相信的,一方面她期盼吴宗睿早日到盛泽归家院来,一方面也知道,吴宗睿轻易是不会来的,在这种矛盾的心情里面,徐佛渡过了数个日日夜夜。

作为秦淮河红透半边天的姑娘,徐佛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了关注,如果她在当红的时候,能够找到好的归宿,必将在秦淮河形成极为重大的影响。

“公子,这里是妾身的寝室,有些简陋,让公子受委屈了。”

后院很安静,徐佛居住的阁楼,更是在后院的深处,可以说,能够进入她阁楼的人,寥寥无几,从徐佛名扬秦淮河、搬入到后院阁楼之后,还没有男人进入她的阁楼,吴宗睿是第一个,恐怕也是最后一个了。

吴宗睿已经平复了心情,既来之则安之,在大堂的时候,徐佛是拉着他的胳膊往后院的方向而去,走出大堂,徐佛则是握住了他的手,一同来到后院,进入阁楼。

手上还有徐佛手心里的汗珠。

阁楼里面有一股自然的清香味,进入到房间,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素雅,没有过多的装饰,靠近窗户的地方摆放着兰花,白色的花朵尚未完全谢去。

整个的房间里面,都是以白色为主,几乎没有装饰的颜色,与大堂完全不一样。

床上也是以白色为主,带着淡色碎花的被子、枕套和床单,淡雅大方,特别耐看,甚至会给人一种肃穆的感觉。

“徐姑娘,你这里绝非简陋,看到房间里面的一切,我想起了《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细节处体现真性情,难怪徐姑娘有如此之大的名气。”

正在泡茶的徐佛,听见吴宗睿如此说,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

“公子真的是这样想的吗。”

“我说的是真话。”

“公子是不是觉得妾身卑贱,登不得大雅之堂。。。”

“徐姑娘怎么会有如此的想法。”

徐佛端过来茶杯,放在了吴宗睿的面前,低着头开口了。

“妾身知道,好多人表面捧着妾身,其实都是想从妾身这里得到好处,如果妾身忘记了身份,忘乎所以,得罪了人,那就没有好日子过,妾身每天赔笑,心里其实在流泪,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吴宗睿脸上带着微笑,内心暗暗叫苦,徐佛太厉害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切入正题,将选择和难题给了他吴宗睿。

说实话,迎娶青楼的姑娘,吴宗睿还真的没有想过,哪怕是秦淮八艳,香艳的故事和艳遇,可以在脑子里臆想,可以偶尔拿出来吹嘘,可真的将青楼女子迎娶进家门,需要勇气。

记得当年看杜十娘的时候,恨透了李甲公子,但是踏入社会了,才知道人言可畏,有些事情不是自身能够完全做主的。

当然,穿越的吴宗睿,算是另类,他不会特别在乎世俗的看法,有时候委曲求全,也是抱有强烈的目的,一旦达到了目的,就会将他人的议论完全排斥。

吴宗睿也不可能为所欲为,已经成家了,有了家人,陈灵雁已经怀孕,很快他就有孩子了,做事情有了顾忌,需要更加的小心,不仅仅是为了自身,更多的是为了家人。

这是男人的责任。

看见吴宗睿没有马上开口说话,徐佛的情绪反而平静下来。

青楼里面也有从良的姐妹,绝大部分都是嫁做商人妇,勉强算是有了家,脱离了青楼,不过这些姐妹的命运可能更加悲催,商人重利,可能将这些姐妹随意的送出去,或者转给他人,就算是留在家中,也是遭受轻视,生不如死,少部分的姐妹则是嫁给了老实人,过着清贫的日子,至于马湘兰这类的情形,少得可怜。

不管是嫁给商人,还是嫁给老实人,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遭遇到诸多的波折。

就算是知道离开青楼之后,日子可能过得很苦,但还是有太多的姑娘乐此不彼,看上去就是飞蛾扑火。

徐佛知道,自己的运气不错,遇见了吴宗睿。

吴宗睿是什么人,年仅十六岁,殿试二甲进士,刚刚丫鬟都说了,外面的读书人,都承认吴宗睿是大明科举第一人,也就是说,吴宗睿前途无量。

如果能够找到这样的归宿,徐佛恐怕也是秦淮河第一人了。

所以徐佛知道,她不能着急。

“公子刚才的诗词,妾身谱曲,唱给公子听,如何。”

一边说话,徐佛一边走到桌子旁边磨砚,既然要谱曲,吴宗睿就要将诗词写下来,得到了吴宗睿写下的诗词,意义肯定不一般了。

“徐姑娘,谱曲暂时不着急,我写下这首诗词,送给你。”

《木兰花令》

吴宗睿写下了题目,稍稍想想,提笔开始挥毫。

就连吴宗睿自身,对于写出来的毛笔字,都是特别满意的,更不用说徐佛了。

看见吴宗睿写下的字,徐佛的眼神有些迷离了,她也是才艺双全之人,一手字写的也不错,可是与吴宗睿写的字比较,真的是登不上大雅之堂了。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赠与徐佛姑娘,吴宗睿。。。”

徐佛的身体已经软了,靠在了吴宗睿的胳膊上面。

“公子真的将诗词送给妾身的吗。”

“当然,写下来就是送给你的。”

徐佛再也不说谱曲的事情,没有必要了,青楼姑娘所谓的谱曲,其实就是想着通过这样的手段,得到绝佳的诗词,吴宗睿既然已经题字,送给她这首诗词,就不用动其他的心思了。

“公子稍等,妾身去备下酒宴,妾身今日陪着公子饮酒。”

没有等到吴宗睿开口,徐佛站起身来,朝着阁楼外面而去,时辰尚早,备下酒宴,能够慢慢的消磨时间,这晚徐佛绝不会放走吴宗睿。

吴宗睿却是另外的心情,他没有想到徐佛如此的豪放,今天是第二次见面,徐佛就彻底放下了身段,彻底表露出来心迹,没有留下丝毫的后路。

他有些心酸,史书上面对青楼女子的描述,有些的确是真实的,为什么杜十娘会怒沉百宝箱,那是从巅峰跌落谷底、对生活彻底失去信心的绝望,那是临死之前痛苦的呐喊。

到了这一步,吴宗睿清楚,他必须要表态了,如果稍不注意,徐佛有可能成为第二个杜十娘,彻底失去对于生活的信心。

酒宴很快备好,与酒楼的酒宴不同,菜肴非常的精致,精致的让人不忍心动筷子。

徐佛已经彻底放开了,依偎在吴宗睿的身边,不断的帮忙夹菜,她端起的酒杯,好几次都放下了,吴宗睿让她不要多喝酒。

吴宗睿可不是柳下惠,佳人在怀,如果还能够无动于衷,那才是怪事了。

再说了,吴宗睿已经下定了决心,迎娶徐佛,什么时候迎娶,可以慢慢来,但承诺是必须的,要让徐佛吃下定心丸。

和徐佛碰杯喝下一杯酒,吴宗睿开口了。

“徐佛姑娘,我说话做事直接,当初在人市的时候,我已经明白你的心意,今日我向你承诺,明年之内,一定迎娶你回家。。。”

靠在吴宗睿怀里的徐佛,一下子坐直了,看着吴宗睿。

“公、公子说什么,妾身没有听清楚。”

“明年之内,我一定迎娶你回家。”

徐佛的脸色一下子白了,她看了吴宗睿好一会。

“撕。。。”

徐佛撕下了一席的白袍。

“郎君,妾身立誓,从今日起,妾身就是郎君的,若是让其他任何人碰到妾身,妾身就如同这白袍。”

“郎君,妾身虽然身在阁楼,可心已经跟着郎君走了,妾身期盼郎君早日来迎娶。”

。。。

一具身体靠过来,紧紧的搂住了吴宗睿。。。

同类推荐
  • 抽奖系统请放过我之三国

    抽奖系统请放过我之三国

    且看一个平凡的学生,在机缘巧合之下,无缘修仙,只得随了坑货机器回了群雄并起,民不聊生的三国时代,而他又将怎样开始这个新的生活,又将在此活出怎样的精彩?还请各位看官拭目以待。
  • 风暴大唐

    风暴大唐

    唐朝是个不错的穿越对象,很多人来了,都能混得不错,杨一夫带着系统来了,随着一个个系统被点亮,杨一夫的人生开启了迎娶大唐白富美、走上第二个人生巅峰......开局就是玄武门,李世民,住手!
  • 刘备的日常

    刘备的日常

    瓒:嘿!刘备。绍:哈!刘备。术:哼!刘备。操:呸!刘备。众美:啊!刘备。-------------------------------------正经的简介:魂穿少年刘备,从改变楼桑村自家老宅开始,与十九岁孤母相依为伴,同村刘氏兄弟相帮,千金买马骨,一诺重千金。复爵陆城亭侯,师从卢植,种田养士,数城大建,未来可期。-------------------------------------一句话简介:且看双传奇难度下,刘三墩无伤通关,解锁三国完美真·结局。-------------------------------------解锁稀有成就:北境守护者,草原撑犁孤涂,鲜卑驯鹿人,哺育万马者,东胡共主,诸羌执鞭者,遥远绿洲主人,陇右牧羊人,四海弄潮手,三南天王(即将解锁),罗马解放者(准备解锁)。-------------------------------------哔!阅读前提示:①:这是一簿大汉继承者们的青春修炼手册。②:这是一本用减字白话文书写的成长日志。③:这大体上是个古装励志言情传记故事会。友情告知:请细看作者自定义标签。
  • 正统天命

    正统天命

    理科生穿越了搞大建,文科生穿越了能干啥?明正统九年的京师,穿成杨荣嫡孙的杨尚荆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继而挥舞起了科学的大棒。在穿越之后的第二十个年头,他站在乾清宫内的龙椅旁,一脸感慨地念了两句诗:苟利中原以生死,岂可趋避因骂名。
  • 穿越之拐了弯的世界

    穿越之拐了弯的世界

    一个地痞流氓,一不小心就穿越了,还好还在地球上,只是这已经与他所知的历史完全不一样了。。。。。
热门推荐
  • 至尊宗主系统

    至尊宗主系统

    少年楚傲偶得至尊宗主系统,待看楚傲如何破红尘,得神兵,镇九天,……
  • 老凌的婚事

    老凌的婚事

    由省城济南汽车总站开往本省东部海滨城市R市长途客车的马达已经“嗡嗡”地喘息半天了。忽然,马达声开始变调了,一改适才的一拉四平腔儿,骤然变得抑扬顿挫了起来,好似戏角儿吊嗓子般,忽高忽低,忽长忽短,忽急忽缓,又像是运动员赛前在给自己鼓劲儿打气,叫人听起来颇具立体感,特厚重,同时再看看光滑的后脑勺儿跟瓦亮的灯泡似的老司机师傅那摇头晃脑,左顾右盼的审慎神态,以及歪身侧体,伸腿扬臂,手忙脚乱的架势,此时的客车俨然如离弦之箭,万事俱备,一触即发。作品尽量展现地域地理文化语言等特色,让乡土味更浓厚一些。
  • 首席圈爱最深处

    首席圈爱最深处

    推荐格格的新文【豪门宠妻初养成】*她是平凡女大学生,他是高高在上的总裁大人,因为一粒小小的石子,两个平行线上的人有了交集———他腹黑霸道,强势的缠着她;她伶牙俐齿,巧舌如簧,常常气得他抓狂,他习惯掌控一切,包括女人,可是这个小丫头却……
  • 无可替代

    无可替代

    《柜中美人》作者水合最新作品!我听到了窗外嘶鸣的蝉声,听到了时钟行走的滴答,听到了你心里说爱我的声音夏云菲,生活拮据无忧无虑的北漂,一个职业的武打替身。乔易,身缠万贯洁癖极重的偏执狂,一个霸道总裁。本是毫不相干的两个人,却因为明星天娜有了命运的交错。天娜想要从和乔易的旧情中脱身,提出好处让夏云菲假扮成自己和乔易见面,谁知乔易竟然爱上了“假”天娜。在相处的过程中,乔易渐渐对夏云菲撤下心防,然而夏云菲却因为不知他喜欢的是自己还是天娜,而对爱情产生了怀疑。她爱他时,他冷漠;他爱她时,她逃离。命运这一幕大戏,还能更离奇一点吗?
  • 冰山首席囚宠妻

    冰山首席囚宠妻

    魔鬼!他这个魔鬼!跟别的女子直播暧昧竟让妻子在旁欣赏?签了卖身契还不够吗?还要这样次次地羞辱她?!镇定!镇定!看着她淡漠的表情!他怒了!该死的女人就是这么不在意吗?她整个被他直接扔到了床上毫不怜香惜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后娘嫁到

    后娘嫁到

    她是阴家第二女,一出生就被人批命一生带衰,一连三次出嫁,洞房还没入就直接被退回来好好的一个黄花大闺女成了烫手的山芋,只能委曲求全的与同样带衰的黑大当家凑成一双明媒正娶,三书六礼皆齐,娶她回家却是当后娘的命。新婚之夜,黑煞神新郎官非常痛快的扭着新娘过完了洞房花烛夜,顺便放下狠话,“你可以在这个家为所欲为,只要照顾好三个孩子。”隔天,他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也不怕她把他的三个儿女给炖了,煮了,烧了!结果却是她差点被人炖了,烧了,煮了。她终于知道前三位黑夫人为啥那么短命,全是因为黑老大仇家满天下。不行了,她要悔婚——。。。。。完结作品推荐:《总裁的前妻》:《残夫惹娇妻》:《狂君惹娇妻》:《极恶夫君》:好友文文推荐:《冷王的野妃》:
  • 下一个故事

    下一个故事

    一段奇异的故事,带着无穷的奥妙慢慢靠近神话。一个古老的传说,述说下一个故事里的仙神异闻。下一个故事,倾听有你的声音。
  • 异梦计之忆梦三国

    异梦计之忆梦三国

    天地之间莽苍苍,一时多少豪强。胜负由来不久长,去如大江水,奔流向远方。书藏万卷胸次广,细数百代兴亡。功成身退早还乡,平淡心中事,无语对斜阳。他,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生,成绩一直属于垫底,但因为一次空间扭曲,把他带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她,美丽校花,对历史了如指掌,但因为一次意外,使她同他一起,梦回三国。
  • 重阳全真集

    重阳全真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案例。》系列(第1辑)

    《案例。》系列(第1辑)

    围绕着德鲁克与通用汽车的这段案例公案,直到20世纪80年代仍然余音袅袅。在《公司的概念》1983年版本的跋记中,德鲁克仍然语带讥讽地写道:通用汽车公司的主管们不能接受我对管理学的基本观点,他们自诩为这门学科的急先锋,所以,他们完全不能接受《公司的概念》所贯穿的观念:管理首先是一种实践,虽然它与医学一样,把很多科学研究的方法当作工具使用。一家伟大公司与一位伟大管理学家之间的这段案例风波已成前尘旧事,而对于所有的公司研究者而言,它所留给我们的却是争论焦点以外的另外一些启迪:我们应该以一种怎样的姿态去研究企业?在相互尊重与学术独立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