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50300000057

第57章 我的自由男神(三)

可能因为从建校以来都没有过这种事儿,身为带头人的我一跃成为学校里的名人,同学们对学校有什么想法和建议都会来找我交流。我有些受宠若惊,也感觉重任在肩,于是又向学校提出了课桌老旧、饭堂卫生较差等一系列问题。现在在学校里,我徐慧也算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去哪儿都可以横着走。

就在这时,领着大妈团旅游的小叔也回了家,听说这一趟到哪里都有她们跳广场舞的身影,什么旅游景点啊,火车上啊,大巴上啊,就差飞机没被她们的舞姿占领了。

我本想和小叔分享我的“战果”,不料我还没开口,他便眉飞色舞地告诉了我一个爆炸性新闻——小叔竟找到了他所谓的真爱!旅行途中他认识了一位长相甜美的新闻记者。女记者起初被大妈舞蹈团吸引,在和小叔接触一段时间之后,两人算是飞快的相爱了。

我愣了好久。怎么可能?这不是狗血电视剧里的桥段吗?怎么会发生在新潮前卫的小叔身上?

然而,事实由不得我不信。之前还深爱着的土耳其王后已经被小叔抛诸脑后,他告诉我他又找到了生活的意义,接着竟然果断和我们告别,至于到底是去环游世界还是回美国念书了我们就不知道了。

总之就是像疯子一样匆匆而来的小叔,又像疯子一样匆匆而去。

小叔虽然离开了,但是他灌输给我的理念留了下来。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头换面的我仿佛慢慢脱离正轨。比如,当我犯了错时,会出现以下对话:

“妈,你不能老拧我耳朵,我们无论从生物学还是社会学上都是平等的两个生物体,现在是法制社会,你没有权利对我实施暴力。”

“你这丫头反了!”

再比如,当我向老爸要零花钱买漫画时,会出现以下对话:

“徐先生,教科书是书,漫画也是书,只要能学到东西的都是好书,你不能用片面的态度来决定什么书适合我看,现在是民主社会,我反对你这种霸权主义。”

“你这个小兔崽子,我养你十多年,还成了霸权主义?”

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我变得越来越振振有词,我觉得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小叔说要个性自由、要思想解放嘛,那当然就只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咯。

我立志和一切强加到我头上的事情对着干。老徐无奈之下把老老徐搬过来教育我。偏偏小叔和我都是爷爷的心头肉,所以老老徐除了跟他的乖孙女儿我站在同一战线之外啥也不干,临走时还教训老徐别想些歪心思欺负我。

本来老徐都被我们祖孙俩弄的放弃治疗了,结果学校又来作祟。教导主任亲自打电话告诉老徐,说我在学校里天天给大家传播自由思想,这两天还怂勇同学们拒绝穿校服,准备在上级领导来视察时集体换上“奇装异服”……

老徐挂了电话,好说歹说和我讲道理,结果被我毫不动摇还一副我本来就没错的态度气得只给我甩了一句话:“你好好过你的自由生活吧,我不管你了!”

出乎意料地,看着老徐这段时间被我折腾得疲惫不堪的背影,我竟突然感觉有些心酸。

不过,我很快就把这种情绪抛诸脑后,没有老徐的支持无所谓,我还有小伙伴们呢。

“下周一升旗我们就别穿校服了!校规里又没有必须穿校服这一条,这完全是剥夺我们爱美的权利,我们去找主任据理力争……”刚到学校,我就招呼着班里几个已经把我当偶像崇拜的同学统一行动。

同类推荐
  • 我的zz男友

    我的zz男友

    这是一个关于大学恋爱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雪儿自己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狗子你不爱我了。”“狗子你变了。”“狗子我们该讲睡前故事了。”
  • 清寒魁星雪

    清寒魁星雪

    “我叫萧魁星,你叫什么?”一身粉嫩衣裙的少女眉眼弯弯。“抱歉,在下不方便告知姓名。”沈清寒冷淡的说。——冬雪初融,他与她骑马上街,闹市里阑珊的灯火,谁迷了谁的眼,院里树下芳菲的桃花,谁落了谁的泪……
  • 我们那如此怒放过的青春

    我们那如此怒放过的青春

    回忆我们大学的时光依昔如同昨日,那时我们纯真的恋爱快乐的生活。社会生活把我们拉到现实的残酷中,我们开始在这残酷的现实社会中学着挣扎、学着坚强了,也学会了妥协。而且我们还不知不觉地变老,青春就这么地容易凋零吗?这是一个很残酷的事实,但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事实。因为人一代繁衍着一代,都是这么走过来的。不同的只是现在轮到我们了,我们的青春也将像怒放过的花朵,慢慢地将会面临着凋谢……本故事讲述了一群年轻大学生,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与精神危机的社会中,是怎样从自卑与放纵中逐步走向成熟与成功的道德情感故事。
  • 那一道曙光

    那一道曙光

    生活随笔,没有什么好可以介绍的。望,谅解。
  • 和校花说你好

    和校花说你好

    大学一毕业任郡鹏就考上了公务员在市教育里工作,可因为领导说要下来锻炼却还是回到了母校当上了一名大学老师,但是在这个时候他也阴差阳错的和失散多年了的初中校花赵彤欣做成了对门的邻居。一开始校花带着一个孩子任郡鹏以为是她的女儿可却没有想到是她领养的留守儿童在她家过假期,任郡鹏一直都在相亲而且认识了一个相当有品味的女人徐熙岩,但是当他真的和徐熙岩恋爱了又看到校草也和赵彤欣好上了的时候我却发现太好的东西反而让自己很累,原来他也是装出来的高雅,原来他喜欢的还是当时那个清纯美丽的初中校花,因为任郡鹏留恋过去,当时很快乐,现在经历的却永远只是物质被后的华丽。校花没有品味可她学会了上进,即使是任郡鹏心里有那一道疤痕,因为中学那年我用校草的一个玩具枪换了他和赵彤欣坐在一起的电影票而让校草有了他的把柄,可任郡鹏还是义无反顾地去追求我的初中校花,即便这个时候的她已经不在是任郡鹏最开始认为的只会卖楼不会生活的女人了,当时说赵彤欣配不上他,可这回是他配不上赵彤欣了。
热门推荐
  • 大方等大集经

    大方等大集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于阗王国传奇

    于阗王国传奇

    中亚是一片浩瀚无垠的沙漠和草原,居民只能散居在小片绿洲上生存。这里也是世界的脊梁,从东、西方杀来的各路英豪无一不想体验站在世界屋顶俯视万邦的快感,于是,这片看似不适合生存的地方反而成了群雄逐鹿的舞台,波斯人、马其顿人、罗马人、粟特人、大月氏人、匈奴人……各路英豪都曾在这里粉墨登场,大显身手。
  • 神秘老公晚上好

    神秘老公晚上好

    女星宋星灿与经纪公司领军人物向北移的坎坷情路,她从一名不文的小小配角到红遍天下的封神之路,他从假戏真做到真的娶了宋星灿的故事。
  • 婚姻是女人一辈子的修行

    婚姻是女人一辈子的修行

    这是一本帮助女性朋友学会经营婚姻的智慧读本。本书以自然朴实的语言告诉女人如何做个好妻子,在家庭中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如何经营好自己的婚姻,让婚姻时时保鲜;夫妻二人如何化解矛盾;在困境中夫妻该如何相互搀扶着共渡难关……让处于“围城”中的女人不再烦恼困惑,也让迟迟徘徊于“围城”之外的女人消除心灵恐惧,帮助所有渴望幸福的女人更好地提升经营婚姻的智慧和能力。
  • 傻妃无良:腹黑王爷买一送一

    傻妃无良:腹黑王爷买一送一

    某日,京城里风和日丽万里无云,东方闻璎看着这个大好日子终于心一横:“行,那就起价五个铜板!事成之后五五分成!”丽春院妈妈一听,一榔头砸了下去:“开拍了开拍啦,新鲜刚到的小倌啊,色泽如玉玲珑剔透的上等小倌一枚啊,跳楼价五个铜板起步啦……”珠帘后,被绑的面目扭曲的九王爷直接一脚就踹了过来:“东方闻璎,本王要诛你全家……”(这绝对是一个说起来全是泪的心酸故事,当大灰狼遇到了小白兔,按理说,没有好下场的都是小白兔,可为毛他这只大灰狼却混到连渣都不剩了呢?!!!)
  • 兵者

    兵者

    【re血军文,火爆畅销】西北有兵,性如狼,暴若鹰,敏似狐;兵中有人,喝烈酒,擎战旗,杀如麻。兵者无王,胸中无畏;此生从戎,精忠报国!PS:燃烧你的鲜血,燃爆你的肾上腺,随着号角冲锋陷阵,享受铁血男儿的冲天豪情!已完结《兵者为王》《单兵为王》《龙牙兵王》《兵王之王》(文出七品,必属精品。)
  • 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一所学校是一部历史,沉积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校园文化生活,记载和延续着学校的学术传统和文化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的发展可视为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开拓。
  • 小王子

    小王子

    《小王子》是作家圣·埃克苏佩里于1942写成的著名法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本书的主人公是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和愚妄,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没有根基随风流浪的命运。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金钱关系的批判,对真善美的讴歌。
  • 带着外挂去修真

    带着外挂去修真

    千峰孤独,万众寂寞;天下武功,唯挂不破!外挂说明:你说出的每一句话,都等同于一个“大预言术”,每实现一次效果,扣除29%气血,29%修为!张劲:“天降横财!”咣!一口装满金银的大箱子垂直落下。这是一个玩家带着挂,误入玩家云集的修真大世界的故事。
  •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著。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详述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养成忠厚仁爱道德风尚的经典教材。《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一部古训集、民间谚语集。其内容汇集了为人处世的各类谚语,很有哲理性,释道儒各方面的思想均有体现。《声律启蒙》按韵分部,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虚实应对。从单字到双字、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最初名叫《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