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33800000116

第116章 张家口风云(8)

那清将急忙举起手中的狼牙棒向外招架,耳轮中就听轰然一声巨响,火星四溅,大戟重重的砸在狼牙棒上。

李坚胯下是辽东三河健马,足足比对方的蒙古马高出两头。又在高速驰骋之中,居高临下,瞬间将无可比拟的力量传到那清将身上。

再看那员清将,立刻就垮塌下去,原来他胯下的蒙古马,经不起这样巨大的力量,直接跪在地上。

李坚看都没看他一眼,毫不停留,向着蒙古军的纵深猛冲。至于这员清将,自会有后面的兄弟料理。骑兵团以李坚为剑尖,形成一个巨大的锐角,将面前的蒙古骑兵,连人带马全部碾碎。

就在白蜡骑兵狂飙突进的同时,步兵枪阵看到强援已至,顿时士气大震。也开始向那些失去了速度的蒙古骑兵,发起反攻。

一时间人喊马嘶,整个战场仿佛沸腾的油锅,喧嚣不已,喊杀声直冲霄汉。

后面的蒙古骑兵不知道战局已然发生了变化,还在源源不断的加入战场。但是战阵中,直面白蜡枪阵的这几百蒙古骑兵,却顶不住压力,不停的向后退缩。最终整个蒙古军在中间挤一团乱疙瘩,甚至有的骑士想从战马上跳下来,都没地儿落地。

红缨在空中挥舞,白蜡长枪组成的钢铁森林,似慢实快,步步为营,如烈火杀进那团混乱中。

白蜡枪似绞如龙,吞吐不定,将蒙古骑兵一个个刺翻在地,踩于脚下。

重甲步兵战胜轻骑兵的情况,历来并不多见。但今天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蒙古铁骑失去了速度,和腾挪的空间,才会像靶子一样,被白蜡步兵屠杀。

孛日帖赤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这才多长时间,损失人马近半。大地几乎被染成红色,死人死马满目枕籍,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刺眼的鳞光。

冷风呼啸,仿佛无数的冤魂在尖叫,孛日帖赤不禁打了个冷战,急忙下令,“撤,快撤”。然后头也不回的逃之夭夭。

剩下那些被杀破了胆的蒙古骑兵,哪里还敢停留。仿佛炸了营的狂蜂,乱纷纷,没命狂奔,以最快的速度逃离这片血肉地狱。

骑兵团衔尾追击,沉重的马蹄声好像催命的诅咒,将落在后面的蒙古骑兵,一个个送往极乐世界。

直到马力耗尽,李坚才收拢队伍,缓缓返回张家口。

这一场大战,至此告终。算算从杞县誓师出发,到如今已三月有余。白蜡军也从一支乡下武装变成钢铁雄师。如今的大明帝国,有谁没有听说过它的赫赫威名?

虽然战争暂时结束了,但李岩一点也不轻松。后续的工作更加繁杂和棘手。经过连番大战,白蜡军急需修整,军械铠甲破败不堪,火药粮草也所剩无几。

而且张家口被鞑子焚毁,重建工作也得提上日程。不然下一次,清军入关,此地就是最大的隐患。因此李岩向卢象升写了一封信,提出白蜡军要在张家口休养一个月,再返回河南驻地。

很快,卢象升回信到了。信中首先介绍了两人分兵之后,宣大军击破留守在昌平的汉军旗的情况。现在京畿地区,成建制的清军已被全部消灭。

其次卢象升同意李岩的请求,允许白蜡军暂时驻扎在张家口;并要他征发民夫,重新修缮城池。至于白蜡军返回河南之事,卢象升只字未提,李岩感觉好像这位总督大人不太愿意放他们走。

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白蜡军就驻守在张家口,帮助当地居民,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张家口处于关内和塞外的中心节点上,将来无论是军事支点还是商贸往来,张家口都将越来越重要。

因此李岩重新设计了城防布局,将整个城池,扩大五倍有余。用最高标准严格的要求,重建张家口。

人力是最不缺的,战后失去家园的百姓,比比皆是。李岩就以工代赈,如同当初在河南抗灾一般,开设粥厂,征发百姓,形成严密组织,开始破土动工。

用当地的黑土,混以糯米汁、沙子和熟石灰,一层层的夯实,做到枪扎不进。此外,建造砖窑,烧制城砖。夯土外皮包砖,成为砖城墙。

粮食是不缺的,当时被鞑子烧掉一部分,后来白蜡军战士们抢救出来的更多。毕竟八大皇商储存的粮食数以亿计,这一次没能运往盛京,反而全部便宜了全城军民。除了留出足够吃的,剩余的糯米熬成粥,用于修筑城墙。

建造城墙,白蜡军只派出监工和管理人员,大部分官兵没有参与。事实上,经过历次大战,将士们疲惫不堪,急需休整。

同时,虽然白蜡军获得胜利,但战斗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缺点和弱项,需要改进加强。

因而,李岩命令各部总结经验教训,进行改正和具有针对性的训练。

在此基础上,李岩又对部队进行扩编和改组。彻底依照后世现代军队的建设理念,将基本作战单位,伍、哨、队改为班、排、连。另外,在张家口招募新兵。

本地人惨遭鞑子兵蹂躏,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亲人死于清军之手。听说白蜡军招兵后,当地青壮踊跃报名。李岩本着优中选优的原则,很快招满兵额

至此,白蜡军全军共计三万三千余人。其中步兵一万五千人,骑兵八千人,斥候营一千人,特战队五百人,后勤保障部队五千人,火器部队两千人,孩儿营一千人,其余各种军事人才,如参谋人员、文职人员、科技军工人员等五百人。

此外,李岩还特意加强火器部队和科技军工部门的合作,希望双方紧密合作,尽快改进火药配方,增加爆炸威力。

李岩明确指出,热兵器是将来军队发展的方向。步枪,机枪,手榴弹,火炮,铁甲舰才是日后战争中的王者。现在,欧洲大陆的国家已经普遍开始使用热兵器。他们中的很多商人和冒险者,络绎不绝的来到大明。

白蜡军要在以后的发展中,留意各国相关的军事科学技术人才,想方设法招募到军中,为白蜡军研究制作热兵器。

同类推荐
  • 四剑说

    四剑说

    江湖风起云涌,安史暴乱,谁主宰江湖?阴谋,霸图,功利,随风成空。紫电笑傲,青霜无情,龙泉低鸣,太阿高唱,谁能雄霸天下?看江湖儿女痴情断,留回忆纷飞难忘。
  • 那朝

    那朝

    一个原本在三流大学混吃等死的毁容学生,因为一场手术事故莫名其妙来到了...这是什么朝代?不知道?那就叫那个朝代吧...一心想回家,但可能吗?在陌生的朝代同样混吃等死梦中回家,还是...自己建造一个家?看男主在新世界的生活、奋斗、争夺。“不忘初心,不忘本心。”
  • 大明1617

    大明1617

    一个现代商人回到明末的山西能做什么?他将成为晋商领袖?他将富可敌国?他将掌握人心,成立理事会,最终将大明变成一个庞大的股份制公司?他将成立商团,用利益驱使士兵,最终获得无上权力?
  • 斗战三国

    斗战三国

    新式三国玄幻,纯历史迷慎入!已经完本,放心阅读! _______少年自襄阳而出,人生就此改变。人才挤挤,坐拥强大宗师团,自建豪奢仙城,对天下枭雄指手画脚,弹指间天地翻覆。这是三国史上的一次玄幻大冒险。改变异域格局的少年王者,正在向你走来……
  • 向天传之三国行

    向天传之三国行

    一代纯情宅男意外穿越,如果可以选择他宁愿去那些后宫动漫中去享受人生,却偏偏到了三国,且看他如何在三国行走八方!!!求推荐!!求收藏!!!求订阅!!!求票!!!无建群!!!
热门推荐
  • 注大乘入楞伽经并序

    注大乘入楞伽经并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春日阳光

    春日阳光

    《春日阳光》由五辑121篇微型小说构成,是将独特的目光栽种在自己熟悉的土地上,并用勤奋的笔触潇洒游弋于其中。它既有对乡村生活的忆旧,又有对现代生活的感悟,既有对美好人生的歌咏和赞颂,又有对现代生活的反思。
  • 天骄无双

    天骄无双

    神奇的大门即将开启!新的世界就在眼前!魔法,秘宝,海战,炼金术……生存的丛林之中,全能才是王道!一场事先张扬的穿越事件!一场化蝶重生的涅槃蜕变!热血疆域!与你!不战!不休!“永远都没有绝路!永远都有选择!永远都有希望!”
  • 四分戒本

    四分戒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摄大乘论本

    摄大乘论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历代传世国宝之谜

    中国历代传世国宝之谜

    中华文明,五千年来没有中断;国之瑰宝,五千年来熠熠生辉。文明孕育了国宝,国宝延续了文明。国宝是中国历史凝固的精华,是供世代传承和观赏的智慧。它们的身世离奇,它们的故事跌宕起伏,峰回路转中始见它们的精彩。因为国宝的璀璨,更显中华文明的与众不同,也正因中华文明的与众不同,方显国宝的耀眼。
  • 元宵节

    元宵节

    《元宵节》每年农历的正序十五,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一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筘一个月圆之夜,所以这一天被称为元宵节。元宵节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就存在了,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同时也是家家户户企盼团圆的重要节日。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除了要点起彩灯万盏。燃灯放焰,喜猜灯谜,还要全家团聚,若吃元宵,同庆佳节,共享其乐融融。
  • 烽火绝代

    烽火绝代

    末法已过,万物回归。有一个年轻人脚踏风雪来到人间。剑斩天神,拳破万法。在漫长的悠久岁月中,他曾一人一剑,无敌于天下。如今,他来到都市。
  • 宗门拈古汇集

    宗门拈古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幸福就在你身边

    幸福就在你身边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回答。乞丐得到100块施舍,他就觉得幸福;烈日下的民工在空调屋里待一会儿,他就觉得幸福;房奴突然之间把贷款都还了,他会感到幸福;独身多年的老光棍突然之间取到了媳妇,他会感到幸福;亿万富翁治愈了绝症,他觉得幸福;罪犯刑满释放,他也会觉得幸福……幸福是一个人极不容易得到的东西得了,幸福是一个人的奢望变成了现实。幸福又是对生活的理性认知,是一种面对生活的平常心态。农民把“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当成幸福;而商人则把生意兴隆,日进斗金当成幸福。幸福没有标准,幸福没有尺度,只要我们平和得对待我们身边的一切,我们随时都能得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