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48100000095

第95章 血战杜阳(24)

一路冲出伤营直奔赵逊左营,前脚刚至,后脚便见到处火光,晋军以骑兵掀翻了营垒木栅和拒马,而后以火箭和柴草车放火,烧毁了左营北门不少军帐车辆。

见到钟衡调度各军,百里燕骑马上前去问:

“钟衡将军!”百里燕草草行了一礼。

“是你,你怎来了。”

“赵将军在何处!”

“方才鼎炀侯遣人传令赵将军去往中军议事,一时半会儿回不来,有何急事。”

“晋军要攻中军。”

“你怎知道!”钟衡吃了一惊,但想来绝不可能:“眼下左、前、右三营未破,如何攻打中军。”

“若是用我军攻杜阳城地道呢,今日距离当日夜袭杜阳城过去六日,就是再挖十二条也绰绰有余。”

“嘶……即便用地道,中军乃鼎炀侯主力所在,晋军如何攻得,且不说地道难以运兵,一次出兵至多两三千,倘若封堵及时,怕是难以造成威胁。”

“自然是劫走姒昌,而后从后营逃脱。”

“你是说,晋军还要攻后营。”

“正是,攻打左、前、右三营为佯攻,攻打后营亦是次要,接应姒昌出逃才是晋军目的。后军本有兵员一万五,因六日前夜袭伤亡惨重,又抽走了八千,眼下只有七千老弱与数千伤员,倘若晋军以五千轻骑杀来,后营怕是毫无招架之力。”

“这可如何是好,赵将军麾下并无大都督一职,本将也无权分兵去救后营呀。”

钟衡虽为右都督,却没有擅自调防本部人马的权利,只有大都督开始起,才有擅自调动麾下兵马调防的权利。百里燕当然也知道这个道理,他来并非要去救后营,而是来避难的。

后营摊子太大,也无招架之力,晋军多半只是一掠而过,冲击中军才是主要目标。不过刀枪无眼,万一一个不当心好几千骑兵杀过来,躲是没地方躲的,自然只能逃到赵逊大营。

“钟衡将军,此事已非你我所能左右,还是守住左营,以防晋军另有所图。”

“也罢!”钟衡话音落下,目光落向萧:“他是谁。”

“在下此前一个伍的兄弟,第一次攻城那日就他与在下侥幸活命,近几日在伤营打杂,我顺道带上了她。”

钟衡未在多问,百里燕随他爬上了营中瞭望塔,让萧守在了瞭望塔之下。

各营都有瞭望塔数座,哨塔、箭楼若干,另有高台一座。瞭望塔虽不如高台高,但好歹也有十米开外,小五层楼的高度。钟衡站在瞭望塔内,全营态势尽收眼底。

晋军对左营北门攻击异常凌厉,反而面向杜阳城一面的西门攻势寻常,虽然声势浩大,真正双方拼杀的烈度明显很弱。

“钟衡将军,晋军主攻北门,意在为晋军骑兵绕道阻我军北出。”

“若是如此,右营南门此刻也该如此。”

“正是,只有左营北门、右营南门皆受阻,晋军骑兵无论从哪一路迂回都无后顾之忧。”

“那阁下有何计策,可破晋军攻势。”

“姒昌被关于中军,想必戒备异常严密,不会令其轻易逃脱。一旦晋军由地道透入中军大营,即便是鼎炀侯,八成也该料到晋军定是声东击西,佯攻左、前、右三营,劫走姒昌才是目的。故而在下以为,晋军劫走姒昌难以成功。”

“既如此,阁下何必担心。”

“钟将军有所不知,倘若晋军解救姒昌失败,今夜对左、前、右三营佯攻,必成主攻。以晋军战力,我军怕是不被破营,也是伤亡极惨。”

韩合此人虽然接触不多,但这一路上攻城略地观其秉性,百里燕还是知道的。

兵法云知己知彼方百战不殆,韩合现在料定咸军不会杀害姒昌,那么姒昌在鼎炀侯张隽手中就是烫手山芋,给了韩合解救姒昌和发动强攻野战的动力。

倘若今夜姒昌解救失败,韩合必然该佯攻为主攻,调动兵力集中力量突破左、前、右三营中的一营,与咸军正面对决。

倘若今夜或明日不能攻破三营中任何一营,两军将陷入持久的消耗战对垒战,晋军眼下战力已经强于咸军,长期对垒消耗,咸军已无胜算可言。

即便韩合救不回姒昌,也能为将来两国何谈创造有利条件,逼迫咸国就地分界,晋国则可彻底吞下咸国江东东郡,谋求日后再战。

此时左、前、右三营攻势依然迅猛,唯独后营没有动静,百里燕预料中的穴攻似乎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出现。此刻月亮已落西天,晨昏微露,再有半个时辰天就快亮,难道是判断失误了?

爬下瞭望塔,萧依然惊魂不定:

“魏大哥。”

“怎么了?”

“晋军会不会攻破大营杀进来。”萧抓着心口担心说。

“别乱想了,等天亮再说吧。”

不等话音落下,南面一阵鼓噪,刚刚放下的心,突然提上心头。

放眼望去,只见中军方向隐有星火,杀声也愈发浩大:

“果然,韩合还是偷袭了中军。”

心中暗道,百里燕转念想到鼎炀侯此番怕是吃亏不小,若是夜攻,鼎炀侯定是有所防备,可眼看天快要亮,鼎炀侯定也难料韩合会在此时发动穴攻,心中定有懈怠。

穴攻最大的依仗便是黑夜,黑夜能收奇效,很少有白天发动穴攻夺下城池的战例,除非坚守方人少兵微,倒是可以出其不意。

此时中军战火一起,左、前、右三营军心浮动,中军作为全军靠山,中军若被攻破,后果不堪设想。更何况三营正面都未突破,中军何以被偷袭,不少将领都难以明白,心中自是没有底气。

待晨昏缓缓退去,中军的厮杀进入高潮,声势甚至超过其他任何三营,仿佛似有数万人一起厮杀,人喊马嘶之声是一浪高过一浪。

但百里燕知道,晋军至多只有三两千,而这三两千人也知道,他们是死战,不成功便是成仁。一旦钻出地道,便是毫无退路,唯有死战到底,方有生还希望。

韩合攻营一夜,咸军几乎调空了中军所有骑兵,此时若从地道中杀出三两千晋军精兵,咸军怕是得压万人才能顶住。

想到这里,百里燕有些心惊:

“韩合不愧是老将啊……”

一息长叹,百里燕目光转向萧,她的眼神依然浮着一丝恐惧:

“我们走吧,回伤营。”

“可万一晋人杀过来怎么办呀。”

“不会的,天快亮,晋军不会偷袭后营了。”

韩合佛晓偷袭,定是为了麻痹鼎炀侯,但佛晓偷袭失败未能解救姒昌,此时晋军骑兵再从后营杀入接应,将彻底暴露于咸军兵力之下,难以收到奇效。

百里燕此前曾接触过晋军一种名为“飞鸣哨”的信号弹,是铜铸的一根空心棒,一头开口可以堵死,直径五六厘米,长度十厘米左右,内中是空的。但里面灌了一中白色粉末,只要打开铜罐的盖子,可发出刺眼光亮,喷出白色刺眼火光,并发出声音。哪怕隔着几公里,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听得清清楚楚。

此种飞鸣哨无需引火,打开即可自行点燃,百里燕起初以为那白色粉末可能是白磷,白磷常温下确实有自然的特性,但大冬天,这种飞鸣哨也能用,显然不太可能是白磷。其次白磷需要化学提取,稍有不慎会引发火灾。

飞鸣哨是晋军绝密之物,军中也很少,一直都是韩合、王硕收着,百里燕从未能亲自入手查看,至今也不解其中原理。

只是眼下晋军偷营,势必要携带飞鸣哨报信,失败便不会报信。眼看天就要亮,迟迟不见飞鸣哨升空,想必已经失手,此时再从后营杀入,也无多大意义。

驮马载着百里燕二人正要离开左营,远见南门一对人马疾驰而来,为首的正是赵逊。

“赵将军!”

百里燕上前行了一礼,赵逊翻身下马上前来说:

“阁下是为晋军穴攻偷营而来的吧。”

“正是,看来鼎炀侯也是料到了晋军必来穴攻偷营。”

“嗨……本将为此还遭鼎炀侯一顿奚落。”

赵逊一脸不快,想必鼎炀侯在此事上与他意见向左。

昨晚晋军偷袭三营,赵逊被招去中军议事,当时三营都来告急,鼎炀侯倒是还沉得住气,未从中军分调人马去救。

只是到了后半夜,晋军攻势增强,鼎炀侯终于坐不住,要分兵去救三营,当时被赵逊所阻,赵逊提出晋军攻打三营是假,利用当日攻城地道反偷营是真,鼎炀侯当时也是采纳了赵逊建议按兵不动。

只是不曾想拂晓天亮之际还不见晋军偷袭中军,右营、前营又连连告急,鼎炀侯误以为晋军不会天明后穴攻偷营,于是调兵去右营、前营增援。

此时赵逊提出,最该加强的反倒是后营,如果前营、右营是佯攻,后营反更容易被晋军突袭,鼎炀侯哪里还听得进,坚持发兵先去救前营、右营解燃眉之急。

结果是调兵增援不久,中军突然杀出晋军好几千人,且都是重甲步兵,咸军又无重甲步兵,骑兵已经调空,虽说是顶住了晋军,但突袭之下是损失惨重。赵逊急忙赶回左营,便是调人去后营,以防后营有失。

“赵将军,既然晋军中军偷袭已被扑灭,想来晋军多半不会再突击后营。将军当全力抵御左军,今日定是一场血战。”

“何以见得?”

“将军可曾听闻‘飞鸣哨’此物。”

“飞鸣哨?你是说宋国进贡的飞鸣哨。”

百里燕诧异,他只知飞鸣哨为晋军所有,却不知道是宋国进贡的。此时赵逊接着又说:

“既有飞鸣哨,却未见晋军发哨,那定是劫营失手。如此一来,晋军确实不会冒险攻入后营,阁下所言有理。只是还是派出些人马前去应付一二,万一晋军鱼死网破,也好有个提防。”

“将军所言极是,那在下先行赶回后营。”

行了一礼,百里燕骑着驮马赶回后营不久,赵逊麾下的一千多骑兵赶到后营曾防。

天亮后,也确实发现一支少说五千人的骑兵绕道北面去攻打了赵逊的左营,想必是没见飞鸣哨,无法突入后营接应,只能是绕道去攻左营。

同类推荐
  • 盛唐剑圣

    盛唐剑圣

    盛唐三绝: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一个中文系的学生穿越成了史上唯一一个经由国家承认的剑圣裴旻,青锋三尺,天下无敌,上揽九霄寰宇,重铸盛唐诗篇。
  • 幻星游记

    幻星游记

    探险队在鄂西的森林,发现陨落的天外怪船,和散落地面的动物骨架。不知是谁开启存封N年的按钮,奇迹出现了!
  • 一本书揭秘王朝更替

    一本书揭秘王朝更替

    滚滚历史红尘,千古帝王叹息。本书用最新的历史观念和较全面的史料,集中描写每一个王朝灭失的故事。新奇、厚重、感怀、坦荡……给你不一样的阅读感受,带你走进历史,揭秘王朝更替的玄机、奥秘、传闻和真相!
  • 勒俄特依:彝族古典长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勒俄特依:彝族古典长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勒俄特依》是彝族创世史诗。流传于四川省凉山彝族地区。“勒俄特依”系彝语音译,意为“传说历史书”。《勒俄特依》包括天地演变史、开天辟地、阿俄署布、呼日唤月、支格阿龙、石尔俄特、洪水漫天地、合侯赛变等十几个部分。它以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和丰富的想象叙述了宇宙的变化、万物的生长、人类的起源、彝族的迁徙等等,其中也反映了彝族人民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初期的一些情景。史诗前一部分塑造了天神恩体谷兹和支格阿龙等艺术形像,描述了他们在创造天地万物中的神奇功绩,想象奇特。
  • 广陵水贼

    广陵水贼

    我也不知道能否写完,尽量写完吧,这本依旧磨练文笔,开头有些戾气,文笔有些差,文体有些白,我的文笔可以说差,但是我可以这么说,我的剧情一定是很有意思的,起码我给人家说了剧情别人都很感兴趣的。一个还算是熟悉三国历史人,穿越到了东汉末年,成了徐州一个水贼的儿子。在自家阿翁的兄弟扶持下成为了水寨头领。纪洪如何在这个世家林立的东汉称雄呢,我是水贼出身有世家子弟投靠我吗。对,没有。水贼的路子,走的要比世家子弟,难上数倍。有背叛,也有好友。却难有知己,天下乃一人之天下,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热门推荐
  • 昆虫记

    昆虫记

    让-亨利·法布尔(Jean-Henri Fabre)(1823-1915),法国博物学家、昆虫学家、科普作家。出生于法国南部的一个农民家庭,天性好学,对化学、数学、物理和生物等学科有广泛涉猎。后潜心研究昆虫的习性和生活特征,写成十卷本观察手记《昆虫记》,被誉为“昆虫诗人”。
  • 别宫斗了,玩吧!

    别宫斗了,玩吧!

    他是集聪慧与荒唐于一身的新皇。她是人前人后二般模样的新后。新后的姐姐说:“你这叫……那啥……羊入了狼圈,最后肯定被啃地连骨头渣子都不剩了。”新后眨了眨眼睛,“不应该是狼入了羊圈吗?”新后的姐姐:“反正都是一个道理!戏文里不是常说,‘一入侯门深似海’吗?”新后心中暗叹了一口气,她何止是入了侯门,她是入了那高处不胜寒的皇墙内院呐!想她一个普通的穿越女,若不是因为他的荒唐,很可能活不过两回,她是该感到庆幸呢?还是庆幸呢?众人皆醒她独买醉,笑看诸事红尘如灰。
  • 品格的力量(经典励志文丛)

    品格的力量(经典励志文丛)

    《品格的力量》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做人处世书。全书围绕着“品格”这个话题,阐述了塑造高尚人格的最要性。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一个拥有高尚品格的人,必将是一个受到广泛欢迎的人,而他的未来,包括人生发展、事业发展,也必将因为他的品格优异,而步入坦途。书中作者极力刻画描写杰出的人物,将他们优秀、高贵的品格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而且还表达了作者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充分地传授他的经验,力求给读者心灵的震撼,塑造高贵的品格,把握好人生的每一步。
  • 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

    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

    将研究视角聚焦于长期处在五四重重遮蔽之中的晚清民初文学,但它并非全面叙述晚清至五四时期文学发展的历史,而是以“现代性”作为理论资源和研究策略,严肃而深入地考察了这一时期几个十分突出而且意涵丰富的文学文化现象和作家作品,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在学科领域内部形成了实质性的推进。 从绝对的意义上来说,这些话题都不算新,然而杨联芬女士对这些“老话题”的再解读却充满了新意且极富于启发性,这与作者的学术态度、学术修养、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密切相关。
  • 重启飞扬年代

    重启飞扬年代

    人到中年的吴涛,常常想到,如果能够重新站在那个命运抉择的十字路口,他一定会选择另外一条路,开启一段精彩飞扬的人生。这一天真的来了,一夜之间重生回到1995年,那年填报中考志愿的当口,面对那张笑靥如花的俏脸,他欣欣然地做出了梦寐以求的选择。未来究竟是坦途还是荆棘密布,只有走过才知道。让我们跟着吴涛一起上路,看看会经历怎样的诗和远方。
  • 拿破仑传

    拿破仑传

    本书主要讲述了法国近代史上非常优秀的军事统帅、伟大的政治家拿破仑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他出身卑微,却以小人物跻身影响法国政局,影响法国历史,乃至欧洲格局的伟大政治家、军事家,缔造了无数个动人心魄的传奇故事。他是传奇般的人物。
  • 重生医药双绝

    重生医药双绝

    跟着姐混,生死人肉白骨,那是易如反掌。枯骨红颜貌美逆天,那是必须。金玉满堂,金钱如粪土,那是肯定。谁让姐有神农真传,身带异能逆天,手掌宗门千年资产。哎,想低调都不行啊!
  • The Princess de Montpensier

    The Princess de Montpensi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总裁大人慢慢爱

    总裁大人慢慢爱

    实习生傅茗烟却发现新公司老总是自家新婚就玩失踪的老公。从此,老板是老公,她是员工。他说一,她不敢道二。“顾老板,顾晏谦,你这是潜规则,我要去董事会那举报你!”“顾夫人,请随意。”
  • 死亡简史

    死亡简史

    本书是以死亡为主题的著述,它从战争、宗教、政治、自然灾害、疾病等各个方面,对东西方死亡现象作深入的思考,帮助人民理解死亡,坦然面对和接受死亡,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积极的地生活,享受生命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