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67600000015

第15章 绿洲

兴许是说话声音大了,惊动了更多的居民,大家纷纷举着火把出来探究竟,一听汉军到了,都显得很高兴。这时那个路上捡的人,嘴里弱弱地喊着水,田虑正要喂他,韩老丈突然扑了过去,不住地喊着“阳阳”,原来是他的儿子,几天前驮了些稻谷上阳关去粜,顺便买些家用物品,家里人正盘算着该回来了,不想出事被汉使所救,这也是缘分。

韩老丈拉来儿媳和两个半大孙子,跪下谢恩。班超赶紧拉起,说受不起老人家如此大礼。居民们也围了过来,帮着把人抬到房子里,一番救治,终于苏醒。韩老丈就招呼大家扫舍做饭,铡草喂马。田虑上前说米已下锅,草料也够用,不劳老丈费神,你好好照顾一下韩阳吧!

等到人马洗刷喂食完毕,已是晨光微曦,居民们执意要“老家”的人到房子里歇息。盛情难却,班超与郭恂商量,恭敬不如从命,纵是地铺柴房,也强过露天帐篷,遂与郭恂一起躺在韩老丈的炕上。

摸着老妇人扫了一遍又一遍的炕席,瞅着树枝苫泥的低矮屋顶,听着窗外咯咯的鸡鸣,班超一时难以入睡,虽然他已经很累了,眼皮不住地打架。他想房东韩老丈,想那个善良的独居土著,感恩屯军传入水稻栽培技术的义举,想老丈听到“老家”来人时的兴奋,也想当年西域屯田安家的好几千兵民,在匈奴大兵压境时的无助、作难和最终家破人亡的凄惨,由此想到国家在西域弃与守的问题上,的确是做了一些不慎重、不明智和缺乏远见的决断……

西域之土,异常广袤,包括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以巴尔喀什湖、葱岭,准格尔盆地、昆仑山和费尔干纳盆地为界的中亚和西亚大部分地区。但这一带多是茫茫大漠不毛之地,河流山林绿洲等适合人居的地方较少,干旱缺雨,地广人稀,龟兹人口最多也只有八万,其它从几万到几百不等,大小有个城池,就敢立国称王,先过过王瘾再说,比较稳定的地方政权有三十六个,一度还曾出现五十个王国。

西域诸国以天山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南部绝大部分分布在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周边,盆地南缘有且末、小宛、精绝、扞弥、于阗、皮山、莎车等国,被称为“南道诸国”,盆地的北缘有危须、焉耆、尉犁、乌垒、龟兹、姑墨、温宿、尉头、疏勒等国,被称为“北道诸国”,在盆地西南、葱岭一带有蒲犁、无雷等国,在盆地的最东端有楼兰(后称鄯善),这些国家语言庞杂,风俗各异,多以城郭为中心,居民务农为主,兼养牲畜,少有逐水草而居的纯牧业;天山以北有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大乌孙,是六十多万人的大国,在他的西边是大宛和康居,康居也有六七十万人,而东边就是车师后庭和一些小国了,这些地方均与匈奴同俗,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这林林总总的国家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匈奴的附属国,自西汉张骞开通“丝绸之路”以来,普遍对汉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位于天山以北的乌孙昆莫首先向汉称臣,并于公元前108和104年,两次迎娶汉室宗亲之女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汉王朝和西域各国的使者络绎不绝,商业贸易更是繁荣,汉帝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和麻织、缫丝、染缬等技术迅速传到西域乃至波斯一带,而西域及其周边的皮毛、地毯、乐器等产品以及胡麻、胡桃、胡萝卜、石榴、西瓜等作物的栽培技术逐步传到中原,极大丰富了“丝绸之路”沿线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给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一时之间,人头攒动的长安城到处都晃动着胡人的帽子,也有不少商贾前往西方行商。由于货物贸易和人员交流的迅速增长,各个国家的国库得到了较大的充实。因此,“丝绸之路”是深受沿线国家普遍欢迎的友好路、通商路、富裕路。

然而,由于这时匈奴在西域的统治还没有根本动摇,一些国家慑于匈奴的压力,故意刁难汉使,“禁其食物”,汉使“非出币帛不得食,不市畜不得骑用”(《史记?大宛传》),几个位于交通孔道口的国家,还常常“攻劫汉使”,以兵阻道。为保证商路畅通,汉发兵攻击兵匪一家的姑师(今新疆吐鲁番、鄯善、奇台一带)、劝降跟着匈奴起哄的楼兰(今新疆若羌一带),公元前102年直接远征大宛(今吉尔吉斯一带),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自此“西域震恐,都遣使来贡献”(《汉书?西域传》)。公元前101年西汉政府遂在敦煌到盐泽(今罗布泊)之间设立了交通亭站,在天山北道的要塞乌垒城(今轮台县东北)设置使者校尉,还在柳中、渠犁(今库尔勒附近)等处屯田,以保护汉与西域诸国间的交通孔道,为来往使者提供食宿和旅行便利,天山以南地区便基本掌控在汉朝手里。

公元前60年,匈奴发生大规模内乱,无力外顾,撤销了其在西域设立的“僮仆都尉”,匈奴西边日逐王率众到汉西域地方长官郑吉处投降,天山以北几十个原来的匈奴附属国,纷纷遣子为质,归附汉朝,西汉因此将原来的使者都尉府升格为西域都护府,任命原使者都尉郑吉为第一任西域都护,职务相当于关内郡、封国和侯国的都尉,秩比二千石,命其统辖西域诸国,管理屯田,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得发兵征讨,实际上是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西域大吏。从此,汉朝正式在西域行使国家主权,“自译长、城长、君、监、吏、大禄、百工、千长、都尉、且渠、当户、将、相至侯、王,皆佩汉印绶”(《后汉书?西域传》)。此举对于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有着划时代的影响。

此后八十年,西域一直在西汉政府的管理之下。公元23年,葬送西汉的新朝皇帝王莽被杀,第十九任西域都护李崇与内地失去联系,匈奴乘虚而入,“略有西域”,横征暴敛,天山南道的大部分国家不堪忍受,纷纷要求东汉王朝恢复“都护”管辖,久受汉文化熏陶的莎车王康更是组织力量抗拒匈奴,保护着未及时撤离的西域的“故都护吏士妻子千余口”,并写信给当时驻防河西五郡的大将军窦融,希望早日恢复与汉的联系。公元29年窦融以东汉政府的名义,封康为“汉莎车建功怀德王,兼任西域大都尉”,统领西域五十余国。尔后莎车、鄯善、车师、焉耆等十八国又派人到洛阳“请立都护”,甚至将质子送到敦煌太守处,等待汉朝政府的恩准。

令后人想不通的是光武帝刘秀,竟对西域采取了“放羊”政策。唉,横刀立马打天下的光武帝,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作为的主,在他与更始帝刘玄争天下时,也是寸土不让,可是在西域的问题却是相当的糊涂,也许他嫌西域位置偏远,人口稀少,给朝廷也做不了多少贡献,甚至还要朝廷花许多钱赏赐、花许多功夫经营,也许他认为劳民伤财与匈奴争夺这一块不毛之地不值,也许他那天正好为后宫的争风吃醋不开心,而不长眼的下臣又急着上奏,正赶上他一举气话……总之,他这近乎儿戏的一句“由他自去”导致“丝绸之路”立即中断,汉与西方的人文商品交流也从此搁浅,汉朝政府经营西域八十年的成果付诸东流了……

一阵窃窃的私语,把班超吵醒了。他这个人睡觉很轻,带兵出来后警惕心更高。他眨巴眨巴眼,见身边的郭恂翻了个身,就蹑手蹑脚下了炕,拉开缝子粗大的房门,一眼就看见木架上挂着一只已经剥皮的羊,架下站着手拎尖刀的韩老丈,正同一个年龄相仿的老丈在比划,两个人脖上的青筋都暴起来了,脸上却挂着笑容,而那个老丈手里牵着一只羊,羊头上蒙了块青布片,看样子也是要宰,被韩老丈挡着不让。

俩老人一看班超出来,似乎遇到救星,都要长官替自己说话。班超问了缘由,知是韩老丈已经让家家户户和面,自己亲手宰羊,要做羊肉拉面,犒劳“老家”的人,那个与韩老丈同命相怜的老屯军,说自己也是关内之人,劳军也有一份,非要一家宰一只,不能二只都让韩老丈家出,韩老丈觉得自己家羊多,年轻时还是屯军的什长,这次汉军又救了他儿子的命,执意大包大揽,两人互不相让,就这么争执起来了。

班超见是如此,不由得脸颊发热,眼眶发红,一时语塞,手足无措,真不知该说什么好,似乎自己就是当年对不起他们的那个人。试想两个被政府遗弃五十年的老兵,没有愤懑,没有抱怨,甚至没有说一句遗憾的话,一见到汉军就视作“老家”的人,腾房子扫炕,杀羊做拉面,热情款待,这不是一般的厚道,也不是一般的宽容,明明是对亲人的感情,对“老家”的眷恋,只有亲人之间才是不计较你错我对、你长我短的。可我班超刚入西域,寸功为建,有什么资格劳烦两位老者和他们的后人,有什么理由享受这样优厚的待遇?他只能上前深深鞠上一躬,尊声“老前辈”,然后紧紧搂住两位老人。这时,他明显感觉肩膀上有热泪浸润,老人的身子在颤抖。

这一顿饭吃得很香,是班超离开洛阳以来最可口的一顿,特别是加了戈壁滩生长的蓬蓬草灰拉扯的面条,又圆又细又筋道,再拌上羊肉,浇点肉汤,加点葱头蒜苗,看见就流涎水。饭后,班超与郭恂商议,路途已经过了大半,不如在此休整半天,次日天明出发。遂打发董健叫上向导,带几个人往昨天走过的路上做一些路标,石头尽量堆多点,三五里一个,能走多远走多远,天黑之前务必回来;嘱祭参佯装逗鸡,仔细察看一下颓败的驿亭,准备修缮重开,不要引起居民不快;吩咐田虑带两人安排后续粮草饮水,剩下的人让霍延带着补渠修路,工具就找居民借,一定要修得路平渠畅,有模有样;自己和郭恂带着白狐,往各家各户走访,了解户籍人情,地亩情况,各给一些金钱,聊表谢慰之意,特别对那户原住民,千谢万谢。

当年收留韩老丈的老人已经去世,他儿子娶了韩老丈的女儿,韩老丈的儿子韩阳是这家的女婿,子女们笑说我们几家都是亲戚了,你家有我,我家有你,啥谢不谢的,就等你们打跑匈奴,大家能过更好的日子,我们能去洛阳看看,这一辈子就满意了。

同类推荐
  • 我们的战国

    我们的战国

    作品从数十位战国名人的第一视角出发,讲述了从1467年到1616年这一百多年的日本战国历史。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且加入了小说的写作手法,把战国时代的那些人物、故事进行了全景展示。作者放弃了原先战国历史中大凡采用的“信长,秀吉,家康”这三人为主线,作品中所描述的十多位主角的共同特性是“未曾统一天下,但却依然是历史大河中的弄潮儿”,历史是每一个人自己的历史,战国也是每一个人自己的战国,故而取名“我们的战国”。
  • 干校札记

    干校札记

    三十多年前,杨绛先生写了《干校六记》。1969年,作者徐方也去了同一所干校——河南息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五七”干校。当时只有十五六岁的她,用少年的眼光写出了顾准、俞平伯、何其芳、吕叔湘、丁声树、陆志韦、巫宝三、骆耕漠、吴敬琏、陈瑞铭等知识分子的灰色往事,首度大量披露了其中鲜为人知的一手材料。
  • 曙光初现(1940-1949)

    曙光初现(1940-1949)

    本书详细介绍了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建立之前这一段时期的历史。从国共共同抗日为起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蒋介石父子最后逃离大陆。
  • 近代十一位国学大师讲国史

    近代十一位国学大师讲国史

    就人类社会而言,人是创造历史的主体,然而在时间的长河中,历史由近到远,模糊了它的真实面孔。还原历史真相、正确解读历史,是每一位历史学家最基本的治学态度。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精彩纷呈,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梁启超说:“欲知历史真相,决不能单看台面上几个大人物几桩大事件便算完结,重要的是看出整个社会的变化活动。”本书集中了十一位国学大师智慧的结晶,将中国的五千年历史讲述得跌宕起伏。
  • 三国之定边

    三国之定边

    桓灵无道,三征外虏,汉家儿郎三万出,三千还。草原地红,中原大地白骨皑皑,可怜边疆人。
热门推荐
  • 鬼瞳警探1

    鬼瞳警探1

    李志明记得自己的宣誓:世人皆有一死,英雄必将永恒。异能,惊悚,恩怨,仇杀,无尽的对抗,展开与未知与神秘甚至与自己的博弈。为了誓言,李志明将付出一切,包括生命,因为他是一个英雄,因为他必将永恒!
  • 春水流年

    春水流年

    本书用白描手讲述了一个底层女子劳春水在深圳的人生经历,意在说明改革年代,普通民众的各种骚动不宁的生活状态。语言平实细腻,却包涵悲悯温暖的情怀。是一部用白描手法写就的世情小说,透过主人公尝遍人生冷暖,旁观每个人的追求、挣扎及命运起伏,引出众多小人物在生活重压之下的奋争、无奈与不甘。此书叙事力图平实细腻,笔触悲悯温暖。作者为深圳作协会员,散文、诗歌、评论、中短篇小说见于《儿童文学》《湖南文学》《文学界》《广州文艺》等多种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3部。曾获过第三、四届深圳网络文学大赛入围佳作奖。本书为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
  • 情深蜜恋:霸道总裁说爱我

    情深蜜恋:霸道总裁说爱我

    【甜宠文,男女主身心健康!】他是叱诧两道的冷酷帝王,却因一场阴谋错爱了人。她是豪门隐世千金,放着暖男护花使者不爱,却偏偏对他情有独钟,一爱便是七年。结婚三年,顾昔昔一直想偷到席先生的小蝌蚪,奈何席先生一直对她不感性趣。直到有一天,夜黑风高的一个晚上,某男光着性感的身子爬上某女的床,邪魅至极,“老婆,我来给你送小蝌蚪了……”顾昔昔拉紧衣领,反抗道,“我来大姨妈了!”“我不介意浴血奋战!”“我介意!唔——”某男直接覆上她娇嫩的樱唇,不给丝毫抗拒的机会。长夜漫漫,室内的温度渐渐升高……有兴趣的读者,欢迎加入阿衫的读者群,群号码:323898099任意人物敲门砖。
  • 宠妻成瘾:傲娇江少太撩人

    宠妻成瘾:傲娇江少太撩人

    传言江少不近女色,不许任何人触碰自己,但是某天,有个女人出现了,扬言:“我能治好你的病!”;江少邪魅一笑:老婆,我一定会对你的幸福负责。
  • 重返三百年

    重返三百年

    当宁叶白发苍苍,沧桑面容,耗尽寿元,亲手将自己埋进古棺。当身躯陷入无尽黑暗之后,他再度睁开双眼却是一梦回到了三百年前。那时候这个大时代还未开启,那时候曾经为他而死的人儿却还依然面容犹存,这对于他而言却是最好的时代。万界破灭,位面争渡,不进则退,曾经耳熟能详的仙武,玄幻位面争渡融合,只为万界归一之际占据霸主之位。万族争霸,天骄之战,无数气运之子陨落其中,重来一世的宁叶却是想要带着末法时代的位面逆流而上,进击一个个位面。建最强宗门,铸无上运朝,开辟至高圣地,这一世,我宁叶,只愿君临天下。ps:老书《重生之武神道》(完结)
  • 俏妃迟暮

    俏妃迟暮

    为了爱他,她甘心成为和亲的工具,表面上是和亲,但是其实是刺探敌国军情,成就他统一天下的野心。落花终究随流水,漂到天涯终不回。
  • 百合花房秘语

    百合花房秘语

    她是可怜的老乞丐,是“世界上最笨的贼”,还是所有诡计的始作俑者?家人间矛盾重重,多年的猜疑演变成难以化解的仇恨。谋杀似乎不可避免。然而,外婆死后,律师却不期而至!莫非老外婆已经知道自己的死期?莫非她已经猜到凶手是谁了。
  • 宠溺娇妻:爱你没商量

    宠溺娇妻:爱你没商量

    他们姓宋,她也姓宋,但他们是天之骄子,她只不过是厨娘的女儿。儿时的他们是她的兄长、弟弟,玩伴,大家在一起无忧无虑。可长大只在一夜之间,突然身份的横沟就摆在了她的面前。伤痕累累的她为了不继续受伤害,小心翼翼地想跟他们划清界限,但是他们却屡屡突破她的防线,想要把她带到他们的世界。她到底该不该再迈出那一步,又到底该牵起三双手里的哪一双?
  • 虎踞梅岭:梅关(文化之美)

    虎踞梅岭:梅关(文化之美)

    梅岭自越人开发后,成了中原汉人南迁的落脚点,中原文化逐步在梅岭生根开花,并向岭南传播开去。梅岭既是古战场,也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多次战斗过的地方,特别是陈毅同志带领部队在这一带坚持了三年游击战,并在临危之中写下了壮志凌云的《梅岭三章》,使梅岭的知名度更高。
  • 圣诞夜惊魂

    圣诞夜惊魂

    选自狄更斯的恐怖小说,包括《圣诞夜惊魂》和《我的鬼屋经历》等两篇小说,这些故事都是狄更斯最受赞扬的作品,读者可以从中一窥狄更斯恐怖小说的天份。尽管有些故事读来让人不寒而栗,但也有些故事带有喜剧色彩。狄更斯在故事中插入代表性的诡异喜剧情节,安排最难忘的角色登场,包括人和鬼,让这些故事跃然纸上,成为一幅幅独具诙谐风格的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