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81600000004

第4章 残臂人生亦精彩

——记会理县凤营乡坪胜村党支部书记张洪

干净的水泥路,整齐的村落,别致的宅院,一望无垠的花魔芋,满山苍翠的板栗树,一幅又一幅靓丽的山村风景图。这就是会理县凤营乡坪胜村。这里也是一位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人辛勤耕耘的希望热土。这位支部书记就是会理县第七批拔尖人才、现年34岁的张洪。

身残志坚 致富路上领头雁

坪胜村的酸性红壤,种不出谷粮,10年前,这里是出了名的贫困村。

初中毕业的张洪只身前往甘肃兰州打工,卖煤球晒裂了肩头,淘金砂泡烂了双脚,凿矿石磨破了双手。然而,一场惨烈的车祸,彻底改变了张洪的人生轨迹,他的左臂留下了永久的残疾,煤球搬不动了,冷水受不住了,锤子抡不起了……

看着兰州广场上悬挂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巨幅宣传标语,张洪思绪万千,他想起了老家屋后那荒芜多年的大片大片的板栗林。在外奔波了几年,为何不借助在外打工的经验和对农业技术的热爱,改变乡亲们对板栗种植无出路的偏见,以效益带动全村人共同致富,既助乡亲们圆致富梦,也实现自己的梦想呢?

2003年腊月,张洪揣着梦想,回到了家乡。春节刚过,他就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将本村3个组的20多亩板栗树全部承包过来。松土、施肥、杀虫,摸索着前进,短短1年时间,20亩板栗树全部挂了果,当年就收益10000多元。张洪趁热打铁,又用自己的承包地和自留山,置换了村里大片荒山,集中种植板栗60余亩。

村民们被张洪的干劲鼓舞了,纷纷前来取经。为了让村民快速掌握种植技术,他再一次不顾家人反对,把自己承包已经见效的20亩果树全部还给农户,并亲自上门传授技术。2004年,种植户人均收入增长到5000元,远远超过全村人均收入3700元的水平。村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干劲更足了,第二年就有260余户村民积极响应,种起了板栗,全村板栗种植达2000余亩,致富的门路打开了。

勤学善思 攻坚破难不言弃

村里的板栗发展起来了,最大的问题是没过硬的技术保障。张洪毫不气馁,附近哪里有板栗种植的能手,他就亲自上门拜访;听到哪里有板栗种植技术的消息,他就打电话咨询。一次,听说西昌一个朋友有一本关于板栗种植的书,他就专程跑到西昌把书借回来,硬是花了一个星期用钢笔一字不漏地抄了下来。他常说“纸上谈兵不如亲自实践”,每个黎明,板栗树下总有他的身影;满天星斗,他总是最后一个走出板栗园。观察、研究、实践、总结,日复一日,他总结出了一套低投入高产出的“张氏种栗法”在全村推广,村民们的收入大幅提高,年均收入1.5万元以上的果农就有8户。2004年,张洪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2008年,村“两委”换届时,张洪当上了坪胜村村文书兼民兵连长。

致富路有时也会荆棘丛生。就在村民大规模种植板栗的第二年,一种名叫白蜡蚧壳虫的病虫席卷了整个凤营乡的板栗树,70%的树上爬满了雪白的虫子,大片果树枯死,果树专家们都束手无策。听有经验的老人说,只有砍掉病树,焚烧深埋才能杜绝传染。乡政府为了控制传染,组织村民纷纷砍倒病树。眼看乡亲们辛勤培育近10年的果树即将付之一炬,张洪心急如焚,他想板栗树是乡亲们的命根,不能砍啊。但如果不砍树,传染扩大,全乡的板栗树将遭到灭顶之灾。听着乡亲们的哭诉声,张洪这个铮铮汉子流泪了。倔强的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找到乡党委书记,称自己有办法治虫害,请求政府出面制止村民砍树。几经辗转,他联系到北京农科院专家高新一教授,高教授给他讲了许多“因地制宜、对症用药”的道理,仍没有给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张洪并不灰心,不顾自己左臂的剧痛,白天顶着烈日爬到树上观察虫子生长,一看就是几个小时;夜晚,打着手电筒到树林里寻找虫子活动的规律。查阅资料、反复研究、实验,不到半个月,张洪研究出的“氧化乐果内吸传导”疗法,在自家的果树上试验成功了。该疗法在全乡迅速推广,仅一个月时间,满树的虫子不见了,大片的果树长出了新芽,2000余亩病害板栗树保住了。张洪的这一创举,折服了专家,赢得了村民的赞誉。

张洪刻苦钻研、永不言弃,为百姓致富做出了突出贡献。2004年至今,连年被凤营乡党委、政府评为“农业生产先进个人”。2008年3月,会理电视台《百姓人家》栏目专题报道张洪带领百姓致富的先进事迹。2009年,州人才办授予他“土专家田秀才”荣誉称号。2014年7月,县委、县政府授予张洪“会理县第七批拔尖人才”称号。

开拓创新不懈追求谋发展

2013年,经过公推直选,张洪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头雁。“角度改变观念”是张洪不懈的追求,“创新”、“高效”成了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两个词,这种精神一直引领着他带领村民在致富路上披荆斩棘。

由于板栗价格受市场的影响,产业单一的风险逐渐凸显,张洪又一次盯准了村里初具规模的2000余亩花魔芋。为提升坪胜村魔芋品质,助推魔芋产业做大做强,他自行出资20000余元,印发种植技术宣传单,邀请州、县专家对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协调移动公司架通入户光缆,实现互联网覆盖全村70%以上农户;完善各项手续申报花魔芋种植示范基地;以真诚打动企业老总,引进会理纵横实业公司与农户签约,每年为全村魔芋种植户补贴肥料、物资等款项50元/亩,将坪胜村纳入纵横实业公司发展的基地单元。2014年5月,纵横实业公司与坪胜村“两委”签约,拟在坪胜村修建魔芋加工厂,这为坪胜村花魔芋实现产供销一体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充分调动村民种植魔芋的积极性,张洪积极探索,创新开展魔芋种植大赛和魔芋种植征文比赛,奖金额度最高达20000元,吸引了各地产农、客商1000余人踊跃参赛。在他的带领下,2013年,坪胜村魔芋种植面积就达2400余亩,产值实现4000余万元,农民人均收入突破15000元。如今,坪胜村正冲刺“凉山魔芋第一村”。

坪胜村辖区面积5平方公里,下辖7个村民小组,有370户1700余人。要走完全村7个组,至少需要3天时间。很多村民反映,党的许多政策宣传落实不及时,这也成为历届村“两委”的心病。一则宣传无线广播的广告,引起了张洪的浓厚兴趣。他亲自到厂家进行考察,并自行出资20000余元采购设备,在全村7个组分别安装无线广播,使用无线广播进行语音播报,让党的政策和村内大小事务第一时间得到“权威发布”,真正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2014年,张洪用无线广播反复宣传退耕还林政策,积极鼓励村民种植核桃,全村3600余亩荒山全面实现退耕还林。他还采取山林分包到户落实护林防火的办法,将生态补偿款作为护林押金,一举实现了万亩森林零火灾的骄人成绩。

服务群众 彰显公仆真本色

“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是张洪当村干部以来常说的一句话。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2年夏天,村里百亩烤烟遭冰雹袭击,他蹚着洪水第一个赶到现场拍照做记录,积极向乡政府汇报灾情,积极争取补偿款。在他的努力下,金朝会、刘兴贵等受灾户都获得了1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补偿款。

2013年严冬,骤降的气温把人们冻在屋里出不了门。患重感冒刚输完液的张洪心里一直牵挂着孤寡老人姜志中,于是,他扛着大米、顶着寒风、踩着积雪出了门……

2014年,投资480多万元的现代农业发展(水稻)项目落地坪胜村。面对集资投劳、占地补偿、路渠整治中的各种矛盾纠纷,张洪率领村“两委”班子深入细致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常常与农户交谈到深夜。仅一个星期时间,张洪就跑遍了涉及施工矛盾的40余家农户,征求意见40余条。功夫不负有心人,工程动工时,党员群众带头自愿放弃青苗补偿,有的村民还免费给施工队提供午餐和开水,工程得以顺利实施。在新建的7条共4600米长的道路、4条共4000多米长的沟渠工程中,坪胜村从未上交过一件矛盾纠纷。

为硬化通组路,张洪与村主任每人贷款5万元,加上村民多次集资后,资金仍差6万元。为筹集资金连夜劳累,他左臂旧伤复发住进了医院。资金不到位,工程就要停工,怎么办?张洪想到了魔芋产业合作伙伴纵横实业公司。他不顾高烧,冒雨连夜敲开了董事长韩兵的大门,韩兵被张洪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打动,当场答应捐赠6万元。张洪的付出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人们积极投身后续工程建设,实现了全村84户村民2米宽水泥路户户通。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张洪竖起了一面耀眼的旗帜,树起了坪胜村的新形象。他用汗水和辛劳书写着平凡,无私奉献追求着卓越,升华了自己,照亮了别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责任,实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在党旗下的庄严承诺。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多为塌轳村的村民做点实事,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杨自祥

同类推荐
  • 智谋与孙子兵法

    智谋与孙子兵法

    人非智不得以独善其身,无谋不足以兼济天下,君子退则格物致知,修身养性以得人生之理;进则迎风斩浪,奋力拼搏而求志向之逞,这一切都缺不了智谋。中国古代论述智谋的书籍,当以《孙子兵法》为高。孙子所著十三篇兵法虽然是战国时期的作品,但是其中的许多哲学思想和观点却都古今通用,足以为今人之师。而且,《孙子兵法》虽然是一部军事学著作,然而难能可贵的是里面却大量涉及道德修养、社会科学、行为学等内容,并且与很多西方哲学思想不谋而合,甚至更胜一筹。自成书以来,孙子兵法任凭两千五百余年的洗礼,历经无数烽烟战火的磨砺,依旧展现出经久不衰的强大生命力,难怪被称为“镇国之宝”“兵家之祖”。
  • 千年海盗

    千年海盗

    为何海盗阴魂再袭亚丁湾?《千年海盗》全面解析海盗的历史与今天,为读者彻底揭秘海盗,讲述海盗卷土重来背后的故事。史上五大海盗时期,史上七大臭名昭著的海盗岛,东海枭雄:中国历史上的海盗代表,郑和下西洋:剿灭世界最大海盗集团。
  • 中共党史珍闻录

    中共党史珍闻录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变了近现代中国历史的走向,也影响了整个世界。这样的一个政党革命、改革与建设的历史,堪称人类历史上的思想宝库,它传递出的智慧与感悟必将是厚重而深刻的。白云涛编著的这本《中共党史珍闻录》完整系统地回顾了党的历史,全书主要包括:中共中央从上海秘迁瑞金始末;瞿秋白与《多余的话》风波;新中国成立前夕国共两党争夺人才的较量;中共“理论家”陈伯达政治沉浮记等内容。《中共党史珍闻录》从框架结构设计到内容材料选取再到语言表达,群众都竭力突出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特点,是当前鲜见的广大党员“愿意学、学得懂、用得上、用得好”的最基本、最权威的党史读物。
  • 蓝海博弈: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蓝海博弈: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本文集收入的是一些大学的机构在大学之外——国家图书馆举行的的学术报告。讲演者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向听众娓娓道来,讲学结束后,讲演者与评论人、讲演者与听众、评论人与听众、评论人与讲演者、评论人与评论人之间,通过相互问答、彼此辩论、互为补充等形式,进行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可以说这是一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思想交流平台。
  • 非典型总统特朗普

    非典型总统特朗普

    唐纳德·特朗普在世界的一片惊呼声中成为第45位美国总统。毫无从政经验、在竞选过程中爆出一系列耸人听闻的言论、对女性缺乏基本尊重等等都让人们对特朗普感到担忧。如此情况下,特朗普为何还能胜选?对美国与世界会有多大影响?美国政治将加速衰朽,还是探底反弹、重获活力?特朗普真的会让美国重返“孤立主义”吗?世界会离全球化越来越远吗?财新传媒与众专家将在本书中给我们上述问题的答案。或许,我们将见证改变世界进程的四年……
热门推荐
  • 振南明

    振南明

    (书友群:三零九四二九一五九)崇祯十七年闯贼攻破京师,天子自缢殉国。内有贼酋流匪窃玺,外有鞑虏胡儿嚣衅,国破山河在......举国同哀之际,一个现代灵魂附身在太子朱慈烺身上。值此危急存亡之际,朱慈烺发出振聋发聩的疾呼:我大明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汉贼不两立,皇明不偏安!
  • 父亲的晚年生活

    父亲的晚年生活

    把母亲埋好之后,父亲在家里翻了半天,把母亲生前吃剩的药片子,还有几双布鞋、几双袜子、几件衣服,包括一条断齿的桃木梳子,统统地搜腾出来,堆在院子中间,打火机弄了半天,才一把火点着了。衣服、梳子都很好烧,燃起蓝蓝的火苗,很快就烧成了灰。而鞋底子是塑料的,衣服扣子应该也是塑料的,治疗心脏病的药片子不知是什么,加在一起就特别难烧,沤出来十分刺鼻。在这个初冬的黄昏,我们整个塔尔坪村子,就弥漫着这种中药熬煳了的气味。烟也很浓很大,把半个村子都遮挡住了。说是母亲,其实我的母亲在三十年前就去世了,当时三十九岁,父亲四十多岁。
  • 你就不要想起我

    你就不要想起我

    那一年,十一岁的谢欢喜救了饱受继母虐待的八岁的宫薄,却先后失去了彼此唯一的亲人。那一年,他们在寒冷冬日相依为命,放弃尊严地跪在地上乞讨、卖唱来赚取从北方去南方的车票钱。那时的他们除了彼此一无所有,却度过了他们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他们终于到了位于南方小镇上外公的家,他们终于过上了普通平静的生活。
  • 孤途录

    孤途录

    “别碰我,本公子此生只爱凰舞一人。”“那可由不得你了……”武功天下第一又如何?到头来还不是载在一堆女人手里……
  • 善与恶的交界

    善与恶的交界

    什么是善,什么又是恶。当恶人偶尔表露一点点善意有人就会忘记他所有的恶。事实上当善良人撕下伪装的时候,你,又能怎么样呢?
  • 那天那地

    那天那地

    大道明,三千道出!天地有灵不为道万物生,命运现,因果来天说:“命中无常,因果是债”地说“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万物皆以为这规则是天地定之,孰不知这是“命中注定,因果报应”罢了认不认命,还不还债,皆由万物决天地在听,在看,偶尔会管(本文包括各类神话和多种题材,至于内容对错、真假、顺序之类你们辩吧,这些对于我来说很麻烦的)
  • 究极算命师

    究极算命师

    算命,我很认真!看风水,我是真诚的!我从来不主动向客户要钱!但也从来没有人敢少给一分!“师父师父,我昨晚又去装鬼吓唬人了……”“我靠,还用装,你明明就是个鬼好不好……”咳咳……以上对话大家当没看见啊!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四有新人。我怎么会派小鬼去吓唬客户呢?六爻惊醒世间名利客八卦唤回苦海迷路人
  • 甜心好似棒棒糖

    甜心好似棒棒糖

    惊!失散多年的竹马是大佬?夏九九不小心惹上红遍大江南北的国民男神,她要逃跑的,却被抓回来,留在他身边做助理。夏九九装失忆的,却被这个傲娇、霸道、小气、毒舌的家伙逼到抓狂。夏九九怒了:“不就五岁的时候坑了你一根棒棒糖,至于吗?”宇执言:“嗯,这笔账我要跟你算一辈子!”
  • 修设瑜伽集要施食坛仪注

    修设瑜伽集要施食坛仪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魔环

    魔环

    闹钟铃声接连不断,急促而响亮,让处于睡梦之中的于神一下子醒了过来。“我白痴呀?明明在放暑假,我那么早把自己弄醒干嘛?”于神一边咒骂着自己,一边把闹钟按停。由于近来常到杀人吧玩杀人游戏,每每深夜两三点才回家,偶尔甚至会玩通宵,因此这段时间,于神的精神委实欠佳。虽然每天都睡到午后才起床,但身体仍然十分疲倦。还有十多天就要开学了,于神想要结束这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开学前把生物钟调回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