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82700000019

第19章 谈苏侨归国(1)

A:最近报上时常登载,说上海,天津,汉口,青岛等地的苏联侨民要撤退回国,究竟为了什么?

B:这是苏联政府召他们回国的。今年六月三十日苏联政府对于侨居中国的苏联人民,发出了这样的号召:

苏维埃政府鉴于旅居中国的苏联公民愿意回到祖国来,特议决:准许居住在上海、天津、北平的三千名苏联公民及其家属和一百五十名苏联公民的孤儿在一九四七年中遣送回国。决议中规定,遣送回国的人在到达苏联之后,就依照他们的专门技术和熟练程度,给他们在各企业各机关工作做,给他们房子住,给他们食物吃以及其他等等。并且规定,对于比较贫困的苏联公民发给一次现款扶助金,以购备家用必需品。对于有需求的苏联公民,依照他们的请求,可以发给贷金,以修理和装备发给他们的住所,以及购备家用物品。孤儿则送入儿童院和职业学校。从中国回来的苏联公民有属于他们个人的财产,运往新住处,可以免缴关税。又从中国遣送到新住处去的人,旅费完全由国家负担。

这次旅华苏联侨民回国,就是根据苏联政府的这一决议。

A:我是问:苏联政府为什么要召返他们的侨民?据我所知,一般是在两国邦交发生问题,或是所居留的地方,有发生战争的危险,或是侨民有不法行为,才撤退回国。这次苏联侨民撤退,究竟为了上述的哪一个原因?

B:“召返”回国和“撤退”回国情形不同。你所说的那几个原因,都是“撤退”回国。这次苏联政府是召回一部分苏联侨民,而不是撤退所有侨民。

A:可是当中国反苏浪潮很高涨的时候,我是说,正在“白塔山事件”和“东北韩共作战”以及“旅大问题”很紧张的时候,再加上“美苏冲突”之说尖锐化的当口,苏联政府即使不是“撤侨”而是“召侨”,谁又会相信,这不是苏联政府的一种神经战呢?

B:假使把“召侨”理解做“撤侨”,再把“撤侨”解释为“神经战”,那正巧是上了反苏宣传的当。因此,把苏联政府召回一部分旅华侨民宣传为中苏关系恶化,这和人为的、捏造的、挑拨的“白塔山事件”,“东北韩共作战”以及“旅大问题”一样是恶意的反苏宣传。

A:那么,好,这不是撤退,而是召回,我的问题还是一样:苏联为什么要召回他们的侨民呢?

B:这有两个原因:第一,正像我上面所说的,苏联政府是鉴于苏联侨民有返回祖国的愿望,为了满足这个愿望,苏联政府便有了召回的决议。我们知道,苏联政府是最关心自己人民的,苏联的宪法,就是一部保障人民有一切权利的大宪章。当然,苏联政府不会也不能让一批自己的公民流浪在异国,让他们在那里穷困,对于他们要求回国的呼声充耳不闻。这次的召回决定,正就是表示苏联政府对于自己人民的一种关切,一种责任。

A:既然侨民自己要回国,苏联政府在召回他们的决议中,为什么又给予他们这么许多优惠的条件呢?只要侨民肯回去,非但坐车坐船免费,带东西入口不要付关税,而且还找事情给他们做,更给他们住,给他们吃,甚至于送钱和借钱给他们买家用物件,这不是用种种优待办法引诱留居在中国的侨民回国吗?

B:这是苏联政府关心人民的一贯政策,假使我们了解苏联的真实情形,我们对于这一点就丝毫也不会奇怪了。在苏联,一个人从呱呱坠地一直到老死入土,都有政府在旁照顾。对于侨民返国的“优待”,只是政府对人民尽一些应有的义务,对于他们返国之后,正像对于所有其他公民一样,还有长年累月更大更多的关切和“优待”呢。

不过这在制度不同的外国看起来,这“好”得简直有些“奇怪”,这“好”的后面必定另有作用,于是苏联政府的“好”便变成了攻击苏联政府的“好”工具。

A:那么,好吧,这优待就算是苏联政府的例行公事。你刚才说召返侨民回国有两个原因,你只解释了一个,还有一个呢?

B:要不是你打断,第二个原因也早已说明了。不过关于第一个原因我还要补充几句。优待返国侨民,不自今日始,也不自此地始。去年就曾有一批旅居法国的苏联侨民返国。苏联特地派了一只轮船,开到法国的海港去,迎接返国的侨民,送到苏联奥地蕯港上岸,也同样给他们许多有利的条件:给他们工作做,给他们衣食住。关于这一切,都摄入镜头,以“苏联电影新闻第二号”的名称,曾在上海开映过。十几年以前,一位流浪在东北的作家史基达列次,在他要求回国时,苏联政府就曾给他“优待”地送到莫斯科,拨给他一大笔款子,买他的作品;拨给他一所很好的住宅,让他继续创作。再举一个例子,大概是半年多前吧,旅沪的苏联作曲家秦格尔,乘斯摩尔纳号轮船抵达海参崴时,当地的音乐协会,特地派了乐队在码头上欢迎他,当地的少共团员们,特地赶到码头上帮他搬行李,使他感动得热泪满眶。他一路上坐船坐车免费,不用说,到了莫斯科,作曲家协会就马上给他舒适的房子住,给他一大笔款子,使他生活无虞地在半年之中制作一部四重奏的曲子。这些都不是奇怪的事情,而是真正的事实。

现在说到第二个原因。苏联在经过这次对德战争之后,国内被破坏得很利害,第四期斯大林五年计划的规模非常之大,非但要恢复战前的状况,并需要进一步地发展国民经济,为了完成这个,需要更多的人手。为了取得更多的人手,便尽速地进行着复员,驻外的军队提前撤退(例如在奥国和其他东欧国家的驻军),此外便是把侨居在国外的苏联公民召回本国。召回苏侨又分三种,一种是战前即侨居在外的公民,一种是革命时期亡命在外的“白俄”,再有一种是这次战争时期被强迫“移植”到外国的苏联公民(主要是德军由苏联占领区掳去做苦工的平民或军事俘虏)。

A:那么这次从上海召回去的苏联公民,应该是第二种,即革命时期流亡在华的“白俄”了?又,“白俄”应该怎样解释,也请你说明一下。

B:是的,上海和中国其他各地遣回的苏联公民,大多数是曾经称为“白俄”的俄人。俄国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后,反对苏维埃政权的旧俄军队和贵族们,便亡命国外,还有本来留居在国外的俄侨,大部分不承认苏维埃政权,所有这些人便成为政治的流亡者。因为保卫苏维埃政权的军队称为“赤卫军”,后又组成正规的“红军”,反对苏维埃政权的军队称为“白卫军”,所以把流亡在国外的俄人称为“白俄”。更准确些说,所谓“白俄”就是没有苏联国籍,没有苏联护照的俄人,又因为有些俄人入了中国籍或是其他国家的国籍,而剩余的一批俄人,没有国籍,所以又统称之为“无国籍人”。苏联革命一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之后,革命时流亡出来的政治性亡命客已经为数不多,更多的已经是新的一代,他们既没有参加过反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也没有经历过所谓“赤色恐怖”,更不知道苏联的新生活,若把他们称为“白俄”是不大妥当的,所以“无国籍俄人”这名称是比较名副其实些。

A:那么这些无国籍俄人又怎样变成苏联国籍的公民呢?

B:过去,无国籍俄人要入苏联籍是相当困难的,而苏联籍要回国去也是相当困难的。所谓困难,是随时而异的,我说“过去”相当困难,是指革命之后不久的一个时期,特别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还没有完成的一个时期。那时“白俄”被各国帝国主义者利用作为反对苏联的工具,他们充当帝国主义的间谍,越境偷入苏联,刺探消息之外,还进行破坏工作。在东北,“白俄”曾经被中国反动官宪和日本帝国主义者利用过,在北满甚至组织过武装的部队,日本在伪满建立之后,更加明目张胆地组织正式的白俄军队,以便“侵入苏联,推翻苏维埃政权,恢复帝俄政权”。在这时期,侨居在外国的俄人,起初虽有苏联政府号召他们入籍回国,他们都置之不理,直接间接和积极消极地参加了白俄团体的反苏工作。于是对于请求入籍和回到苏联去的“白俄”,苏联不得不特别警戒,防备他们回国之后进行间谍和破坏工作。在这个时期,俄人回国是相当困难的。

A:那么到苏联去进行破坏工作和间谍活动的俄人,又是通过什么方法到苏联去的呢?

B:主要是偷越国境,所以中国东北边境便成为各国帝国主义者,特别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利用白俄偷入苏联的好地方。哈尔滨曾经是一个中心,白俄在那里形成一个自己的世界,在中国警察当局管理之下有白俄警察,在中东铁路上有白俄路警,他们有自己的政治组织,有自己的报纸。白俄领袖谢苗诺夫将军等,被日本当局豢养在大连,指挥整个远东的白俄反苏工作。

A:现在这些白俄将军呢?

B:像谢苗诺夫之类的白俄将军,在一九四五年苏联军队进入东北击溃日军之后,已经被苏联当局捕去,作为叛国犯在莫斯科公审之后,已于去年处死。

A:但是在天津、上海等地,是否也有白俄的军事组织和白俄将军呢?

B:有的,甚至于直到现在还存在,不过他们的活动范围愈弄愈小了,他们的群众也愈来愈少了,他们的主子也再三更换了。现在,某些反动者,还企图好好地利用他们,以便重整白俄旗鼓,作为反苏的一支别动队。甚至最近上海还出现了一份白俄的报纸,称为《中俄日报》(他们起的中文名称叫《民主日报》),专门制造谣言,诽谤苏联。

A:这种反苏宣传,是否影响此次苏侨的返国?

B:并不,因为他们所造的谣言是这样无知和愚蠢,甚至对于苏联向来没有好感的帝俄遗老,也嗤之以鼻,更不用说还有什么人相信了。是的,我们还是来说,无国籍俄人怎样取得苏联籍并且获准回国吧。我在上面说,曾经有一个时期是困难的,但是到了五年计划建设成功之后,苏联的国力强大了,苏联人民的自觉性也提高了,同时留居在外国的亡命客也有很多觉悟了,这时期,苏联对于请求入籍和回国的俄人,已经放松了不少,这大概是一九三三年之后。从那时起,凡俄人请求入籍者,只要向领事馆填写申请书,听候莫斯科允准。

A:那时期入籍的人多吗?

B:并不怎么踊跃,因为“无国籍俄人”在中国或其他各国(欧洲方面主要是在法国)已经留居十多年或二十多年,大多有了生活的基础,已经对于异邦的生活习惯了,并不急于要回国。只有少数比较有自觉性的俄人,向领事馆提出申请书。

A:凡是请求的人,苏联政府都准许他们吗?

B:大多数是准许的,不过要经过一个时期。普通是一年之后,莫斯科才发下许可。这显然是一个考察和调查的时期。照过去的经验,假使不允许回国的话,苏联政府也并不明白拒绝,只是遥遥无期地不给答复。假使一个申请者,申请了一年还没有答复,那么他应该明白,苏联政府对于他考验的时期又要延长了,他应该拿出更大的忍耐心来经受这个试炼。所以也有一二年,甚至二三年才获允准的。

原载《时代》第218期,1945年10月1日

署名:南民

A:可是那时期还是很困难的?

B:只可以说相当困难,因为比起一九三三年以前要方便得多了。但是到了一九三七年,因为发生中日战争,苏联政府对于居留中国的俄侨入籍事,便无形中止了。

A:为什么呢?

B:因为中国政府从南京撤退到武汉,后来又从武汉撤退到重庆,华北和东南半壁都沦陷在日本占领军的手里,苏联为了尊重中国主权,不愿意在中国境内和敌伪来往,所以索性把平津京沪一带的苏侨事务,交托给苏联驻东京大使馆办理,虽然英美在上海租界上一直维持着领事馆,直到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发生珍珠港事件。

A:既然侨民的事务交给了苏联驻日大使馆办理,为什么入籍的事不也由驻日大使馆办理呢?

B:严格地说,对于请求入籍的事,并不是拒绝受理,只是不能很快给予答复,一方面因为调查困难,另一方面因为中日处在战事状态中,俄人入了籍,由于交通阻隔,无法回国。

A:入籍是入籍,回国是回国,怎么可以混为一谈?难道入了籍,不能留居中国做侨民吗?

B:这是一个应该详细解释的问题;明白了这个问题之后,就可以知道这次苏侨回国的意义,特别是对于流亡异域数十年的俄侨,能够返国,是一件多么重大的事变。

A:简直可以称为“重大事变”!请道其详!

B:确实是重大事变。这里,让我们细细道来:从流亡到入籍,从入籍到回国,这是一个现实生活的试炼,这是一个意识改造的过程,同时这也反映了苏联建国三十年的历程。这过程可以分三个时期来说:

第一个时期——从国内革命开始到建设初步成功,大概是一九一七年到一九三三年前后;

第二个时期——从建设初步成功到苏德战争开始,即是一九三三年到一九四一年;

第三个时期——从战争开始到胜利,以至到今天,即一九四一年到现在。

同类推荐
  • 潘家华诗文选

    潘家华诗文选

    潘家华诗文选是潘家华的一部纪实文学作品,生活气息浓烈,文学功底深厚,内容真实感人。管道作家杨德勇为文选作序。潘家华希望在纪念“八三”工程会战40周年的时候,将这本书奉献给为中国能源通道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石油管道人。
  • 野狐禅

    野狐禅

    《野狐禅》所收文章非“正禅”说教文字,作者漫谈历史旧事,畅论读书见解,娓娓叙述中频出真知灼见,常以旁敲侧击的方式翻旧案、立新论,对诸多文化现象和历史人物的评介多让人拍案叫绝、耳目一新。
  •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1)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我愿生命从容

    我愿生命从容

    这是一本关于生活修养的随笔集。她用区别于世俗日常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跟随作者的角度你竟发现心境开阔起来。有时候,我们总想快进时间,看看最终的结果是不是值得,而没有耐心体味生而为人可以享受的生活滋味。在这本书中,作者选择忘记自身,出离地观察世界。鸽子、明信片、玩具,17世纪的女画家都可以是她。笔下的她,让我们唏嘘不同的人生起伏,对照失意得意时的忘形失态,抖落掉束缚自己的患得患失。人有时远离既定的轨道,是为了更好地找到自己。我们日常的行为,多是出于期待,而不是无造作的真诚。对生活缺乏真诚时,我们会变得软弱,成为自己与别人期待的牺牲品。从容地投入生活,无论前进还是后退,都身姿挺拔。
  •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

    美国常春藤名校入学考试绝密利器,先后荣获“美国总统图书奖”、“国际图书奖”、“年度教育图书奖”!美国著名考试培训机构Kaplan教学主管20年教学经验总结,全球英文写作的标杆之作!从结构、风格、可读性三个方面,整理出20条放之四海而皆准、适用于所有人的高效写作原则!详尽的例题分析,13道实战练习巩固所学,运用对比讲解让每个原则更加简单易懂、轻松上手!教你如何写出一篇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令人印象深刻的文章!学生应试的必备读物,商务人士不可或缺的充电课程!写作能力出众的人,大多是掌握了一些固定的重要写作原则,并在写作的过程中反复不断地使用。本书从结构、风格、可读性三个方面,列举了20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写作原则,包括如何规划表述的观点和顺序,如何使用恰当的例证以及如何增加文章的易读性等,涵盖的技巧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写作。无论你是学生还是商务人士,都可以通过学习本书中的内容,让日常写作变成一项信手拈来的简单任务,从而使学习生涯和职业道路走得更加轻松。
热门推荐
  •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极品特战兵王

    极品特战兵王

    三年前,最爱的女人因为他而死,绝望的他,从此销声匿迹。所有人都以为他死了,可是他却王者回归,将整个都市掀的天翻地覆。身为男人,只能站着死绝不跪着生!
  • 决胜谈判桌

    决胜谈判桌

    用智慧制约对手,以魄力与其交锋,然后在决定胜负的棋盘上,巧妙的放置一枚双赢的活子。决胜谈判桌,第一次谈判,就让你轻松上手。编者基于对谈判的认识与看法,编著了《决胜谈判桌》一书。全书分为九章,其内容涉及到谈判方方面面,重点从九个角度分析与讲解了谈判人员所必备的硬招、妙招、鲜招、快招、高招、狠招、绝招、新招与稳招,相信读者在阅读后能大有收获,深受启迪。
  • 爱你没商量

    爱你没商量

    他是帅气稳健多金男,还被谣传是个gay;她是乐观开朗草根女,善良坚强有点二。当某天,自认为修炼得不近女色的他,忍无可忍,不得不用行动抗议。装gay不易,要想不爱上她,更难。当一切真相大白,她将有怎样的选择?“为什么是我?”“因为你给了我别人给不了的感觉。”阴差阳错的情缘,啼笑皆非的故事。爱情、友情、亲情,体会人间至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觉醒来我隐婚了

    一觉醒来我隐婚了

    (男女主身心干净宠文)云寒(保镖萧书景)是从不见人的云氏集团掌权人,历城全人皆知他冷酷无情,更知他一场车祸容颜尽毁半身残废。白娇娇是家中不受宠的大小姐,被算计嫁给云寒。婚前她说:“我不介意你受伤残废。”婚后他说:“谁欺负你,我收拾谁。”某天她看着面前神秘的高冷老公怒道:“全城的人都是骗子!你根本没残废。”他看着她一本正经的说:“宝贝,要知道谣言不可信。”婚前他不懂爱,用保镖萧书景的身份接近她,婚后她让他懂得爱,一场情深一辈子。
  • 国师你娘子又跑了

    国师你娘子又跑了

    #爽文#打脸papapa#一场行动失误,九歌误入玄灵大陆,血眸降世,一场末日即将来临!她是墨国将家的大小姐,却也是墨国唯一的小废物。飞扬跋扈的她,因为小人算计,失足摔下悬崖而亡。再睁眸,嗜血的杀意令人惊叹。一手银针她拯救苍生,一双血眸她独霸天下!虐渣的路上难免有意外,一心变强的她独独因他失了心神。“你能不能别跟着我了?”“谁跟着你了?我跟着我娘子不行吗?是吧,娘子!”“……”
  • 神鹰之城(兽王系列)

    神鹰之城(兽王系列)

    宠兽学校的暑假到了,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全部离开了学校,在邱雷的帮助下,留在学校的兰虎有幸来到了传说中的新人类聚集之地 ——神鹰城,为了凑齐邱雷下学期的学费,两人在神鹰城开始辛苦奔波,兰虎在一个意外的情况下通过考核参加了神鹰城举办的宠兽电子大赛,然而面对来自四面八方,身怀绝技,武功强悍的宠兽战士们,兰虎也只能咬牙坚持,就在宠兽电子大赛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因为兰虎暴露了兽王身份,却意外地引发了另一场危机,潜伏在暗中的敌人虎视眈眈地窥视着。
  • 贾大山小说精选集

    贾大山小说精选集

    本书收录了英年早逝的作家贾大山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如《取经》《花市》、《梦庄纪事》《莲池老人》等一批短篇佳作。他的作品多次获奖,其中《取经》荣获全国首届短篇小说奖。他创作于70年代的《取经》等作品,主要以政治视角写基层干部;80年代“梦庄纪事”系列则不再直接写政治,而是写生活于特定的政治环境下普通农民的人性及人情;90年代之后的作品意在发掘人性的共通之处。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造成功的经济学家(1)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造成功的经济学家(1)

    三十六行,行行皆有状元;而商场亦如战场,瞬间便又是另一翻风云。“创造成功的经济学家”为我们隆重讲述了商界名人们的成长史,品他们于商海间的每一个决策后的那份坚定和执着。
  • 暮光之城(全集)

    暮光之城(全集)

    美国总统奥巴马父女爱不释手,青少年读者奉若神明的青春巨制。当你可以永生不死,你该为什么而活?方文山、饶雪漫、安意如、田原倾情推荐。《暮色》改编青春爱情有大片缔造票房神话,“暮光之城”系列将拍成四部曲,开启下一个魔幻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