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83900000006

第6章 散的文(5)

雨,还一直下着,落在伞上噼噼啪啪地响个不停。七点多了,天空还是青灰混沌一片,分不清这是云海,还是雾气团。夜空里,皎洁的月亮早已不见踪影了,在这冬日里,它也早早休息去了。路面上积满了雨水,汽车急驰而过,溅起了水花阵阵,行人躲闪不及。有一醉汉在两个同伴的搀扶下,从我身旁挪过。目睹这一幕,想想自己这些年,真切地感到,我累了,疲了,乏了。战友的离去,朋友的背弃,至亲的离开,疾病的折磨,事业的迷惘,如同大山一般压在心头,时常让人喘不过气来。有时,好想一躺下去,就永远地不再醒来,与这个“美丽新世界”永恒告别;但是我又不甘心,生活的美好,我还不曾与之热情拥抱过,壮志未竟,难道就此平庸一生,孤寂地走完余生?古往今来,但凡英雄,是否也都这般怅惘迷惘?但我原非英雄,为何还有这么多的痛堆积在心中?

九点多了,天已浓黑,雨还在不停地下着,没有停的迹象。冬雨好像不是落在地上,倒是像落在我那干涸、荒芜的心田间。平素,很喜欢听信乐团的歌,不矫情,直抒胸臆,诉说平凡人的心声,故能打动人心。“海阔天空,在勇敢以后,要拿执着,将命运的锁打破。冷漠的人,谢谢你们曾经看轻我,让我不低头,更精彩地活。”可能,这就是在我内心中一直澎湃的,却从来不曾唱出的旋律。雨,还在淅沥,雨水漫湿了我的眼帘。然而,不远处,家的灯光很清晰、很温暖。

日前,朋友小聚,席间朋友揶揄我,说我这个人,人至中年,还这么任性,可还有救否?我哈哈一笑,不置可否。回眸寒空,看雨过天晴、风平浪静,可能又是另外的一个新世界,也说不定!

人,为什么活着?

今天是2015年元旦,08:30,起了,头有些沉,有种恍如隔世的不真实感。悠悠间,一年又迅疾地过去了。人的一生是何其短暂,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一睁一闭,一世就飘远了。

元旦了,也没有外出计划,就静静地待在家中,陪伴家人。坐在沙发上,突然回想起上个月我女儿期中考试后那天晚餐时,她跟我们聊起,说语文的作文题目好难,居然是“人,为什么活着?”。她在考试时,思忖良久,七拼八凑,才凑了六七百字(作文要求八百字)。女儿说,她实在不知道写些什么好。我听罢,随口接着说,你就写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好了。“呵,说说简单,你来试试?哼!”女儿反将了我一军。

今天是2015年第一天。午后,阳光和煦,清风徐徐。想起女儿的话,得空,想练练手,触碰一下这个有点沉重、有点怪异的话题。

人之一生,有的很漫长,飘摇世纪风雨,晚霞依旧灿烂;有的很短促,如夭折的婴儿,未曾睁眼看这个世界,便匆匆地告别,如昙花一现;有的很恢宏,奋斗、成功、辉煌,抵达人生的巅峰;有的很平淡,工作、家庭、小孩、父母,一生波澜不惊,一生乏味不已。千百个人,有千百种对人生的演绎方式;亿万个人,有亿万种人生路的传奇。

人,为什么活着?活着,是为了什么?于我,这个答案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逝去的流年中,我的想法一直在改变。打小时候起,这个问题,就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伴随我度过童年、少年。渐渐地,我便有了朦胧的想法。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父母这辈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往往辛苦劳作了一整年,到头来,家里依然清苦、贫寒。那场景,那苦难,那一切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稚嫩的眼睛中。我看到了,记在心底里,从不曾忘怀。十来岁的少年,于是有了想跳出“农门”、进入城市的简单想法,不愿意这一辈子如父母一般面向黄土背朝天,做“靠天吃饭”的农民。“不做农民”,便是那时作为稚子的我的梦想,虽幼稚,虽简单,然而于一个农家子弟而言,却是最真实、最实在的。

于是,从戎。人,总得试着去改变。当别的同学、朋友去读书或去工作的时候,十九岁的我,除了有一双好眼睛、有一具健全的躯体外,什么都没有,一如那虚无缥缈的空气。我只能走我自己的路,一条曲折、艰辛的路—当兵。揖别家乡,孤走山西;长治新训,冰天雪地六个月;远旅辽宁,锦西飞行团,报务日夜陪伴二载余;走读江苏,徐州军校整三年,白天训练学习,晚上温习思乡,心中不灭的是那颗想改变自己命运的心。至九三年盛夏七月,少尉军衔加身,一介农家子弟已然蜕变为一名军官了。如果说,我年少时在农村,视野还不怎么开阔的话,那么,参军后,辗转几千里,奔走多省后,于艰苦的磨砺中,生活、岁月也渐渐地为我这个农家的风中少年打开了另外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那么大,那么精彩,于是我便想:自己的人生也要变得精彩一些。尽管,路有点崎岖,有些曲折,但是我毕竟走了过来,坚持下来了。之后,历任分队长、副连长、连长、仓库主任、四站助理多个岗位,从宁波场站,后到东航机关,履历日益丰富,在军旅中,我的足迹逐步扩展到了华北、东北、西北……从十九岁入伍,到三十八岁脱下戎装,我把一生中的金色年华都留在了部队中。部队生涯十九载,历练了我,锻炼了我,也深刻地改变了我。多年之后,有朋友、同学说我走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我听后,一笑置之。我深知:从戎,对我而言在那时是种无奈的选择,但是,也是心底里那已发芽的想改变自己命运的想法在驱使着我、鞭策着我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那时,我的人生是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那是一段充实的岁月。

脱去军装,我依然怀揣梦想。然而,梦想难敌现实的残酷。2006年我退伍进入了现在的工作单位,一待就是八年,突然发现这个世界变了很多。岗位变了,环境变了;朋友变了,同事变了;山河变了,岁月变了,然而在迷局中的人却没有变。我像是驾驶着经典的“老爷车”,正不疾不徐地行进在岁月的河流中。天气突变,风云起了,我忽然间成了汪洋中的一叶孤舟。华发越来越多地爬上了鬓角,脸庞逐渐刻上了岁月的痕迹;肩上背负的压力、包袱越发沉了,挺拔的身姿不再了;病痛、疾苦、烦恼越发频繁地找上门来了;当故人渐渐远去,当朋友、同学渐渐疏离,心中的悲凉感油然生发,心境也渐渐地荒芜起来了。事业已至瓶颈期,蓦然回顾身后,却发现只是“一地鸡毛”,烦事重重。父母、丈人、岳母垂垂老矣,三天两头往返医院;女儿已长大了,然接踵而至的是升学的压力、就业的压力。亲戚的“忙”,亲人的“紧”,外面的喧嚣,内心的挣扎,使我不得不时常拘束起那颗向往自由的心。于是,很多的时候,我会沉溺于过去,沉湎于幻想。我开始喜欢起静的夜,喜欢起冷的雨,喜欢起秋冬的寒瑟,喜欢起孤寂的味道,喜欢起悲凉的袭扰……走过四十,走过中年,我惊觉:属于我们那一代的“光辉岁月”已经快速地逝去了。回到现实,直面生活,才应该是我的务实选择。经历中年后,现在活着,是为了沉甸甸的责任。

哪个中年人不铁血?我深有体会。未来的路,我不能预知。我既然无法改变这现实,也无法与这个功利的世界相对抗,那么不如自在、中庸、无为,坦然面对,顺其自然,静静地享受光阴的赐予吧!多与音乐为伴,感悟人生的充实与丰润;与文字为伴,感受文学的美丽与坚韧;与朋友为伴,享受友情的温暖与快乐;与家人为伴,享受家庭的宁静与温馨;与自然为伴,感知时间;与岁月为伴,感悟人生。或许,那时候,我的人生会呈现出别样的精彩来。

或许,于我,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不在于精彩,而在于平淡。我就是一个卑微的小人物,一个默默无闻的凡人而已。

嘱托

周五下午,我在办公室写些零碎小文。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响起,是老父亲打来的电话。“阿爸,你在那边可住得习惯?这段时间身体还好?……现在想吃点什么?生活上,需要啥东西你尽管说。我来的时候会给你带过来的。”手机内一阵沉默,后来又是一阵低低的抽泣声。“……儿子啊,我什么都不要……我也吃不下。明天你来伐?如果来,顺便去一下老家,把那尊观世音菩萨给我们请过来……”我听后,顿时清泪两行。谁说垂暮之人,心如死灰,已无寄托,已无信仰?我的老父亲,至少心中还有梵音,还有念想,还有怜悯之心。

转眼已至周六。家中忙完后,遵照父命,十点左右驱车至洪塘老家。2015年初,自父母住进敬老院后,原来洪塘老家近80平方米的房子一下子清寂了许多。走进屋内,顿时感觉空荡荡的,蜘蛛在老家布下了大网。我在二老经常祭拜的观音佛龛前点了一炷清香,默默祈祷。礼毕,又慢腾腾地拿起了扫把,把屋里屋外统统地清扫了一遍。物什,很老旧了,瓶瓶罐罐积了一地,灰尘、垃圾也很多。那是他们生活留下的种种印记。卧室里,沙发边,桌椅旁,到处都是长长短短的一根根拐杖,木头的,金属的,简易的,精致的。那一根根拐杖,可是我年迈父母的“第三条腿”?那一根根拐杖,又是否能真正支撑得起两具日益佝偻的沉重身躯?打扫完,香尚有一小半。坐在飘窗边,我静静地凝视着屋中的一切。目之所及,屋之一角,一顶海军军官大檐帽赫然地摆放在赭色的老皮革箱上。十多年了,布料已渐渐地发黄了,帽檐也变得灰黑,我的父母为何一直不肯丢弃?是不是冥冥之中,他们已认定了那是他们晚年的依靠?想到此,我的心头一阵酸楚。老之担忧已然很早就深深地扎根在老人的心坎里了。

午后12:30,我到达了洪塘敬老院。阳光和煦。我的父母与院里的几位老人坐在大门口晒太阳。静静的,悠悠的,在阳光照耀下,老人们的面部轮廓异常柔和。见我来访,老人家们一阵躁动,小声议论的,好奇的,都有。我呢,悄悄地走到父亲旁,推着轮椅将他送到他们住的房间中。听父亲的吩咐,我把观音像安放好,日常小食放进菜柜里,日常洗漱用品、换洗衣服摆放到衣橱里,又把前几天配的中成药放在他们伸手可及的床头柜里……父亲则静静地坐在轮椅上,看着我忙东忙西的。等我忙得差不多了,坐在小桌旁歇口气时,他小声地说话了,就好像是做错了事的孩子。“儿啊,前几天,食堂里的饭菜太硬了,我和你妈都咽不下去。你看看,下次过来的时候,能不能给我带瓶花生酱来?……还有蟹酱……另外,我和你妈的大便也不好,你给我们到医院配些开塞露来成吗?……”我静静地听着,在心中也记着。

有时想,老人,就好像是折了翅的鸟儿,已永远地飞翔不起来了。他们固守着很小的一榻、一室、一方、一域,静悄悄地守候着时光的老去。就如我的父母,现在,生活于他们,就是由无数个嘱托、无数个念想、无数个盼望、无数段回忆和无数伤病组合起来的,沉甸甸的,但是又注定无法放弃。

变革、创新与文化

不曾想过,人到中年,竟然也偶尔体验了一下“跨界”。近期,利用业余时间连续参加了两场非我工作领域(节能减排)的讲座和论坛。7月4日,在市经信委培训中心,聆听了文彬老师做的题为“商业模式创新及互联网思维”的讲座;7月12日,在宁波好味当餐饮股份有限公司参加了宁波市餐饮业与烹饪协会主办的“小而美餐饮挑战与发展机遇”论坛,受益匪浅。我本行伍出身,对商业、餐饮业全然不通。然我一直深信“大道至简”,相信有些道理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我非名家专家大家,也不谈专业范畴,只是想谈谈我的几点感受。我试着用几个关键词概述之。

1.变革。变革是大旗,是时代的方向。当今中国正处于大变革(深化改革)的历史机遇期,商业如此,餐饮业如此,其他行业也是如此。在“互联网+”时代里,唯有紧跟时代潮流,破旧立新,改革前行,方有灿烂之未来。若墨守成规、故步自封,一味抱守思维定式、僵化的经营模式,很多行业的未来之路就会越走越窄,有的可能会走向末路。在信息化时代里,无论商业、餐饮业,还是其他行业,都得自觉地善于运用电子商务手段,借助微信等新媒体进行营销,与金融资本结合,与文化创意产业嫁接,运用行政和市场两种资源……传统的、惯性的、惰性的固化模式力量确实很强大,然而,行业内领先的企业却一定是一个勇于冲破樊笼、先行一步占领变革“高地”的企业。正如好味当公司郭总所言,变革之路会很痛,会很辛苦,但是势在必行。因为改革的时代大潮会推着你前行!

2.创新。创新是时代的精神。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创新不仅是企业发展的“源头活水”,更是企业长青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那么,创新是什么?满足客户需求是创新的灵魂。企业创新的内涵有很多:模式的创新、管理的创新、营销的创新、流程的创新、技术的创新、文化的创新、理念的创新、机制的创新、培训的创新等等。可以说,创新无处不在,创新无时不在。文彬老师说,在互联网时代,就是要一切以用户为中心(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从源头上进行创新。创新没有那么难,也没有那么悬乎。它可能只是在一点、一念、一招、一式之间。重要的是,持之以恒、持久不怠,使创新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行为理念,渗透到企业的基因中、血液里。

同类推荐
  • 趁我还年轻,趁我还爱你

    趁我还年轻,趁我还爱你

    人,很容易老去。我很想知道,有生之年,我爱的你,会过得好吗?我们风尘仆仆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其实再简单不过,不论生活给予什么,遇见了谁,坦然地接受便是,这是内心最美的姿态。
  • 心,近自然

    心,近自然

    本书是中学教育专家杨士军的心灵随笔集。作者从各方面的题材入手,书写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关注,提示人们关注心灵的健康,关注环境的美化,关注孩子的成长,文字清新富有魅力,事例典型富有启发,是适合广大中小学师生和文学爱好者阅读的佳作。
  • 优美的青春散文集(散文书系)

    优美的青春散文集(散文书系)

    让心灵得到洗礼,让灵魂得到涤荡,让情感得以升华,让智慧得以延伸。漫步最经典的散文,你可以收获更多的快乐人生……。美丽的东西都值得珍藏,值得耐心地去细细品评。感性的文字、睿智的语言、美丽的心情勾勒出了经典散文。隽永婉约的散文,音韵优美发人深省的散文,经典传诵的名篇,一篇篇散文都是滋养心灵的鸡汤。每日给人生注入新的力量与智慧。朝阳初映,手捧散文,诵读默念,令人久久难忘……。
  • 斯大林与文学

    斯大林与文学

    研究斯大林作为政治家的生平和活动的著作不可胜数,而“斯大林与文学”还是一个新课题。本书是研究斯大林文学思想和文学活动的专著。内容包括:斯大林的文学思想,即斯大林的文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关于文学的主要论述;斯大林领导文学的活动,其中包括他制定和实行各种文学政策的过程以及他对一些文学作品的评论;斯大林与作家的关系,包括斯大林与老一代作家和诗人的交往,与苏维埃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作家的联系,对“同路人”作家的态度等。
  • 玉米玫瑰

    玉米玫瑰

    发现新事物新感觉是好的,似乎觉得在旧的事情上又有了一点新的意思更是深厚的甜蜜。
热门推荐
  • 物流企业规范化管理全书

    物流企业规范化管理全书

    本书以管理理论为引入点,重点以管理制度、工作规范、岗位职责与管理表格等实用工具的形式,全面而具体地介绍了物流规范化管理要点。全书分为物流概论、系统与信息、采购、供应链、仓储、配送中心、运输、国际物流、成本与质量控制、内部职能管理等几大板块,全方位展示了物流企业实施规范化管理的各个方面与细节。
  • 大宋狂医

    大宋狂医

    能用双眼就看出身体里面的病症,找到病因,对症下药。王政带着医疗之眼回到大宋,立志成为神医,救死扶伤,以医道兴国。小医医人,大医医国。纯历史小白文~~~喜欢的书友请进。。。。。。。。
  • 琅嬛记

    琅嬛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灵魂傀儡师

    灵魂傀儡师

    一个傀儡魔法师打破了平衡。就在他为自己的事业和爱情奋斗的时候,属于异界的恶魔终于嗅到他所创造灵魂的味道。人类无法战胜异域的恶魔,当人类为这个世界的覆灭哀悼时,他带着属于自己的傀儡踏上了光复人类的道路。
  • 大方广十轮经

    大方广十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名提

    名提

    公安局里,预审处是关键的部门,决定着嫌疑人的罪犯定性和是否移送检察院做刑事处理。因其重要,能在预审处待着的个个都是多面手,而其中的精英被称为名提。老家伙齐孝石就是老北京真实存在的名提之一,他靠着三包烟、半杯茶、两核桃和攻无不克的“七小时制胜法宝”,就没有拿不下的案子。如今他已到了退休的年龄,本该接接小案子,熬到退休。但一起由自杀引出的经侦大案,让齐孝石改变了主意……
  • 尸魂学院

    尸魂学院

    原本以为考上好的大学,苏子澈的生活会平淡度过,却未曾想到自己上的竟然是闹鬼学院,一场招魂游戏打开尘封已久的秘密,光鲜亮丽的外表下是深不见底的黑暗,灵异事件不断在自己身边发生,而自己的好朋友也接连受难,这一切似乎冥冥中注定,面对不再平静的一切,自己该如何应对下一秒的未知。
  • 睿智丈夫须拿捏的18句话

    睿智丈夫须拿捏的18句话

    婚姻生活需要大智慧,学会怎样说话是其中关键的一项内容。只有掌握了这门艺术,才会有夫妻的恩爱、才会有与老人的和睦相处、才会有与亲朋好友的真挚亲情和友情。这个家才真正像一个城堡那样坚固,让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有安全感,家里才会洋溢欢声笑语。
  • 穿越之白血公主

    穿越之白血公主

    她是一个天生的舞者,是扬名世界的芭蕾舞星,是舞台上夺目的女王。力量与柔韧,激情与表现力,所有的光彩与辉煌似乎独独为她打造。她,幸运吗?是的,她是上帝的宠儿,集万千光亮于一身。然而,她又是一个身患绝症的病儿,一夜间,她的生命不再光华与璀璨,只剩下黑暗和死亡的气息。她的一生注定等待,等待未知、告别和流浪。她,不幸吗?是的,她比谁都孤单,在无尽的寂寞中孤眠。。。。。。一场突来的病变,狂风骤雨,昏天暗地,闪亮的白天鹅不再闪亮一次决然的倒下,天旋地转,穿古越今,摇身一变为万人瞩目的天之娇女她,能否重拾白天鹅的自信,闪动天使的翅膀?她,能否承受汹涌的爱恋,勇敢的承接幸福的光环?她,究竟能否紧扼命运的咽喉,为生命奋抗到底?!司徒南枫——当朝丞相之子,风流倜傥,气宇轩昂,引无数美女竞折腰,唯独无法拥抱她的芳心“我是她的贴身护卫,没有经过我的同意,没人可以带走她!”萧漠北——天盛国的君主,冷傲孤僻,俊逸洒脱,战场上攻必克,战必胜,情场上亦是呼风唤雨,唾手可得。怎奈无法掌控她的去留“为什么?究竟是为什么?即使我抱着你,仍感觉你的生命在指尖流失?”莫昔城——冰焰城的城主,冷若冰霜,暴如烈焰,猛一阵风风火火,只为博得佳人一笑,冰化了,火灭了“我带你离开,任何地方,任何时候。。。。。。”************推荐star的新文《七夜狼宠》新婚夜。昏沉迷离的她,情yu发狂的他,痛与发泄的结合,交缠的身体,血迹斑斑,伤痕累累。究竟是谁伤了谁?“知道吗?狼一旦咬住了猎物,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松口放手。你要做好觉悟,一不小心,也许,死亡都没办法结束狼的纠缠……”第二夜,残破的身体,惊恐的眼眸,是噩梦,是地狱,一切骄傲与尊严在这个夜晚,悉数尽毁。从此,她知道,她的世界多了一个名为恶魔的男子……“真的存在地狱吗?那么一起下地狱,如何?”第三夜,冰冷的牢房,刺骨的疼痛。但至少,这里没有狼……“你进了满是狼的森林,别想逃!逃离,只会加重狼的攻击和掠夺性,知道吗?”第四夜,月牙形的胎记,刺痛了他的眼。“毁掉它,你不配拥有这样的胎记!”第五夜,突如其来的刺杀,冷不丁的防备,他把她的身体当做了盾牌。殷红的液体,彻底冰封了她早已冰寒的心……“如果再刺得深入一点,也许,我会考虑放你走……”第六夜,月圆之夜,她听到了狼吼,却不见狼。
  • 受伤的美国

    受伤的美国

    “9·11”恐怖袭击事件是举世瞩目的大事。作者向来关注重大政治事件,为此专程前往美国采访,以纪实文学作家的视角对“9·11”之后处于非常时期的美国,作了生动、翔实又充满细节、花絮的记述,写出这部长篇纪实文学新著。作者文笔流畅,娓娓道来,作品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本书包含极其丰富的信息,而且立论公允、客观,相信这本书会受到读者的喜爱。这本《受伤的美国》在事发当时记述的是新闻,今日则成为一部充满现场气氛和细节的史书,尤其是“9·11”已成为改变世界历史的划时代事件,这本书更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