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84100000008

第8章 人物故事(3)

上半年定亲,下半年便择吉迎娶。喜期之日,张灯结彩,喜气盈盈,贺客满堂,热闹非常。王富翁备了重礼送去,女方也是十里红妆。婚礼当晚,王家大摆宴席,直饮到二更时分方才席散。接着,一班年轻宾朋送新郎入洞房,饮酒猜拳,又是一阵热闹。

宾朋们散去,新娘冷冷清清地坐在床沿上等待新郎。等了好久也不见新郎到来,新娘心里猜度:难道新郎又在陪酒吗?难道新郎还有什么要事吗?这样猜,那样想,又过了好一会儿,还是不见新郎进来,只有一个孩子在衣橱前面,两手不住地“的笃”“的笃”地玩着衣橱的门环,增添了新娘心头的烦恼。新娘开口说道:“小孩子,时候不早了,你好回去睡了!”那小孩说:“我妈说过,叫我今晚和新娘子一起睡。”新娘不问犹可,一听了这句话,火热的心头顿时被泼了一盆冷水,眼泪夺眶而出。难道这就是新郎吗?这就是我的心上人吗?新娘霎时全身发抖,两眼昏花,天旋地转,倚着床柱昏厥过去,不省人事,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清醒过来。她低声叹气:“唉!月老呀月老,你怎么这样捉弄人呀!媒婆呀媒婆,你怎么这样欺骗人呀!爹娘呀爹娘,你们怎么这样舍心葬送了女儿的青春呀!”她一连串的怨恨,在肚子里翻腾,想哭又不能哭,只得在心底抽泣。媒婆原说王家新郎今年十八岁,人品出众,聪明伶俐,哪知眼前的新郎,看去就是一个乳气刚脱的孩子。而新娘今年已廿二岁了,早就长得亭亭玉立,宛如一朵盛开的牡丹。这如何般配呢!

新郎听到抽泣的声音,回过头来偷眼看看新娘,见样子不对,便想逃回娘的房间里去。新娘随即起身,一把拉住新郎说道:“你别走!”这时,新娘暗地里揩了揩眼泪,朝新郎脸上细细一看,只见这个孩子虽个子矮小,可是生得五官端正,眉目清秀,皮色也很白净,看看倒也不错。新娘心想,他眼下矮小,再过三五年不也是一个俊生吗?她心里自解自化,一时转悲为喜,便轻移莲步,走去关好房门,从红小袋里取出一只红鸡蛋,递给新郎,说道:“你吃这个吧!”新郎见新娘面色和悦,胆子大了,也便依在新娘身边剥鸡蛋吃。吃了蛋再吃了点果子,看看时间已过午夜,新娘便帮新郎脱衣解带让他睡在里面,然后自己也卸妆就寝。

新婚之夜,小夫妻俩睡得蛮好,只是老夫妻俩却担着心。他们担心自己的儿子不配,不知新娘悲伤到怎样地步,又不知自己的心肝宝贝会怎样被新娘凌辱,左思右想一夜不曾合眼。

次日,一对新人出房拜见长辈,只见新娘和颜悦色,一一向长辈称呼捧茶。礼毕,和新郎欢欢喜喜回房去了。老夫妻见了,不觉哈哈大笑,笑得几乎跌落了下巴。此后,新娘每天早晚帮新郎穿脱衣服,午夜又催丈夫起来小解。名为夫妻,无异娘儿。

旧时有句老话:“穷人娶妻老马屎,富家娶妻老马娘。”

搜集整理:陈扬廉

1985年8月

陈茂英救夫

除暴安良救万民,反清反帝醒国魂。茂英智勇传千古,女将岂独出杨门?

公元一九〇〇年前后的某一天早晨,宁海县大里村天主教徒王品松的老婆,打扮得整整齐齐,坐轿进城去会见宁海县天主教总堂神父朱国光。那婆娘挂着两串眼泪,向朱国光哭诉:“秀才王锡桐煽动农民,烧毁中胡教堂,欺压各地教友,声势越来越大,如不及早设法拔去这枚眼中钉,非但无法传教,唯恐教友的生命财产也难保全……”朱神父一听此语,又惊又恐,一面安慰那婆娘宽心在他家休息几天,一面思索着对付王锡桐的妙计。

第二天早晨,朱神父陪着那婆娘吃了早点,就亲自去会见知县。那知县遵照上司指示,要保护人们传教自由的权利,深知得罪神父就有失去乌纱帽的危险,况且王锡桐是个秀才,秀才造反,知县官更是责任难推,便一面向朱神父打躬作揖,道歉赔礼,送他出衙,一面立即召集悍吏衙役,鸣锣喝道,来到大里村。知县官心里明白:如在大里村用武力捉拿王锡桐,必然闯祸。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硬功不如软功,用一顶轿子礼请王秀才进城议事。

知县带着王锡桐一到县堂,就翻转了脸色,命人把王锡桐关进监狱,又一面通知朱神父,一面备文呈报上司。知县呈报府台,府台转报道台,道台直奏清廷;清廷火速行文浙江有关衙门,指出王锡桐案情重大,必须严加防范,如有疏忽,格杀查办。于是,王锡桐成了朝廷钦犯,待命处斩。

且说王锡桐的夫人陈茂英,娘家是龙宫人。她虽然不曾多读诗书,但精敏、能干,是个女中丈夫、巾帼英雄,平时在料理家务之暇,常与丈夫议论国家大事,对当时天主教徒依仗洋人势力,横行乡里、欺压良民的情形深感愤怒。因此,对于丈夫“打天主”之事不但不反对,而且全力襄助,还参与了谋划,全村农民无不爱戴她。她见知县接丈夫进城,料无好意,当时就密遣一个机智勇敢的堂房侄子进城打听消息。

金乌西坠,玉兔东升,陈茂英正在灯下督促爱子幼生读书,忽听得楼梯响,一青年推门而入,不待陈茂英开口,就一口气把在城里打听到的消息说得清清楚楚。原来,他就是进城打听消息的堂房侄子。陈茂英听了并不惊慌,冷静地思索了一会儿,便对侄子嘱咐了几句重要的话,叫他回去按计划办事。侄子刚迈出门槛,幼生就“哇”的一声哭了出来。陈茂英忍住眼泪对儿子说:“不要哭,眼泪救不了你爸爸的命,你暂时在隔壁婆婆家住几天,我明日要进城去接你爸爸回来……”幼生素来敬畏母亲,就揩干眼泪,不再作声。

时间已近半夜,陈茂英叫幼生收拾文房四宝,上床安睡。十几岁的孩子毕竟天真,不一会儿就呼呼地睡熟了。陈茂英一边思量着明天进城救夫的计划,一边整理行装和干粮。她意识到这是一场生死搏斗,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儿子失去父亲,自己失去丈夫还是小事,大里失去王锡桐,后果将不堪设想。她看着床上熟睡的孩子,禁不住泪如泉涌:她想到狱中的丈夫,胸中愁肠百结实在难解;她想到母子离别之苦,怕时间过得太匆匆;她想到夫妻相见的欢乐,盼公鸡早些报晓;她想到村中今后事,愿救出丈夫,树立义旗,扫除群奸!

为了消除这几天的疲劳,准备迎接未来的战斗,她深知此刻必须用理智来控制情感,好好休息一下,就和衣倒在儿子的身旁……

桌子上的灯光明亮,明亮的灯光照着慈母依傍爱子的两张笑脸:儿子笑梦中父子重相见,母亲笑梦中夫妻再团圆。

一声公鸡叫,三响土铳鸣。陈茂英对镜理了一下鬓发,穿上一套整洁的衣裙。她把幼生唤醒,托付给邻家。她锁上房门,走到路廊里,把一面闪着金光的铜锣挂在轿门左边,右手握着锣锤,从容上轿。四个魁梧强壮的小伙子早已等在轿边,准备路上换班抬轿。轿子抬到大石桥上,陈茂英右手举起锣锤,用力地敲了三下,轿后的队伍发出了雄壮的吼声:“愿意救锡桐先生的跟师母进城!”这吼声使群山震动,使溪水倒流,使云天变色!

陈茂英的轿子直进县堂。知县笑里藏刀,首先开口:“请问王师母为何事进城?”陈茂英开门见山,回答他:“请父母官还我丈夫。”知县明欺暗压再开言:“王秀才案情重大,本县无权做主。”陈茂英理直气壮,驳斥他:“你捕人有权,关人有权,杀人有权,难道放人无权?”知县做贼心虚,溜之大吉;陈茂英当机立断,挥手鸣锣。顷刻间,刀锄并举,里应外合,吼声震天。只见清兵丢下武器,东逃西窜;囚徒挣断镣枷,冲出牢门;官吏销声匿迹,洋奴鼠钻鸡飞;勇士眉飞色舞,百姓笑逐颜开。千百把锄头、千百把龙刀、千百把稻叉簇拥着王锡桐和陈茂英的两顶轿子,通过宁海大街,跨出小北门,浩浩荡荡,奏凯而归。巾帼英雄陈茂英,救夫劈狱显威名。锡桐要是缑城斩,大里何人举义兵?

口述:陈英整理:胡才训

1989年2月

附文

莽秀才造反

同治时,天主教传到大里,入教的人多得很。神父在教堂门口挂一只大木箱,让信徒赎罪,要信徒把洋钿偷偷地塞进箱里,呒告让人看见,也呒告告诉人家。旱天灌水,教徒在锄头柄上挂了十字架,别人就不能去动,动一动就要犯法,大家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自家的田断水。

清明节祭祀,轮到天主教徒家做,他们就一毛不拔,说自己入了天主教,只拜天主,不拜魔鬼;轮到不信教的人家做,教徒全家老小就都去白吃一餐,吃了还要说你欠客气,临走时要拍桌打凳地大闹一场,骂你是魔鬼,要落地狱。

一年,轮到王品松家做清明。叔伯等着牲礼去上坟,等了半天也不见踪影,就叽叽咕咕地讲:“去年种了祀田,今年为啥不去上坟?”叔父一肚子气地赶到王品松家,王品松两老还在困大觉。叔父责问说:“大家都在等着上坟,为什么还在困懒觉?”

王品松内客刘根香像只麻雀呱呱地讲:“我入了天主,还上什么坟?”

“勿上坟,去年为啥种祀田?”

“祀田轮到我种,我就要种!”

“种祀田就要上坟!”

“我没有把你拖住,你去上呀!”

祖坟冷冷清清,又遭了侄媳一顿怪,叔父气得两眼冒火花,“啪啪”打了刘根香两耳光。天主教徒本来连毛也不能动,叔父竟动手打耳光,那还了得?刘根香连忙跑到城里向神父朱国光哭诉。神父朱国光坐轿到衙门,要知县抓人。

官府要抓人,王氏族人吓得团团转,赶紧寻王锡桐商量。

衙役赶到大里,拔出火签要抓人。王锡桐一步赶上去,夺过火签,两手一捏,轻轻一拗,“啪”的一声,火签被折成了两段。王锡桐凸起眼睛,将火签掼在地上,说:“叔父教子侄,打两耳光有何不可?县官出火签捉人,真乃狗咬老鼠。”王锡桐手一挥,眼一横,说:“敲!把这轿敲掉!”

于是,你一脚,他一腿;你一棒,他一棍,轿子被敲得粉碎,衙役吓得骨骨抖。

洋人猖狂,读书何用?王锡桐建立了伏虎会,自称“山主”,提出了“打倒天主教,活捉朱国光;先杀‘阎罗王’,后斩‘魔头鬼’”的口号,开始反帝闹教。

口述:徐锡圭整理:麻承照

1987年5月采录于城关

活捉朱国光

起义军一进宁海城,就一声声号角,一记记铙钹,一阵阵口号,一张张告示,“灭天主、保大清”,威震城里城外。

王锡桐坐镇城隍庙,起义队伍兵分两路:一路攻打教堂,活捉朱国光;一路追杀“阎罗王”“魔头鬼”。攻打教堂的义军寻不到朱国光,就搬来一堆花絮和几大捆竹簟,将花絮塞进竹簟,浇上几箱洋油,点上火,抛进教堂,一晃工夫,浓烟滚滚,天主教堂就被烧毁了。

义军未见朱国光,王锡桐召集众人商议,准备全城搜查。原来,朱国光原本住在教堂里,几日前已移到了城隍庙。王锡桐带兵进驻城隍庙,朱国光来不及逃走,就爬上天花板躲了起来。

听到大家商量要搜查,朱国光吓得骨骨抖,把天花板抖得嗖嗖响,抖掉下来的几点灰尘,不偏不斜、当当中中地掉在王锡铜的头顶。王锡桐抬头一看,好好的天花板,怎么会掉下灰尘?真稀奇!就传令飞毛腿刘望来上去看个明白。

朱国光学过武功,会飞檐走壁。刘望来爬上天花板,朱国光纵身一跳,跳到了后宫阁楼。刘望来追到后宫,朱国光又连忙跳到隔壁生泰烟店。刘望来紧紧盯着,朱国光拔出手枪,刘望来火冒三千丈,挥起大刀,也跟着跳上了烟店阁楼。朱国光正要开枪,刘望来飞起一脚,踢在朱国光的手腕上,枪掉在了地上,朱国光被活捉了。

刘望来把朱国光押到城隍庙,听候王锡桐发落。王锡桐说:“天主教喜欢‘十’字,就赐他‘十’字吧!”清政府崇拜外国人,欺压百姓。外国传教士像太上皇,天主教徒像父母官,共同压迫众百姓。

神父朱国光把教堂变成了衙署,派东门严仁杰、溪南罗仁寿、南门王家团、西门麻爱经统率各地教民,每人分发一道札谕,札谕中写着处理百姓的条文,就好像法律条文一样。四个教徒得了札谕后,更加无法无天,四处寻事生非。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骂严仁杰、罗仁寿、王家团和麻爱经为“阎罗王”。

王家团是个武秀才,原是清政府县堂催收钱粮的走狗。他得了札谕后,当了教堂司事,在南门外跑马圈地。骑马跑了一圈,就把溪南到校场的两百亩土地圈走了。百姓向县官申冤,公堂传审时,百姓下跪,王家团却挺着胸讲话,百姓恨煞了他。

捉拿王家团的起义军,一刹那就把他家的房屋团团围住了。王家团设下诡计,自己扮成农民从后花园逃走,叫家仆在楼上撒银子。家仆站在窗口,大把大把地向楼下抛银圆,一时间,起义军大乱,都争着抢银圆。严仁杰、罗仁寿闻风逃走了,起义军就抄了他的店。起义军又赶到黄坛,捉住了麻爱经这个“魔头鬼”。该杀的杀了,该烧的烧了,八月中秋,晚稻将黄,起义军就在黄坛解散了。

口述:徐锡圭整理:麻承照

1987年5月采录于城关

让马

清末时期,龙宫村出了位忠勇义士陈清泉。此人相貌英俊,体格魁伟,且非常好学,文章武功兼得优秀;后入北京武备学校,又到南洋、北洋两陆军学堂深造,可谓当时的一代杰出英才。

关于他的忠勇故事很多,且不说他拥护共和,参加浙江反袁独立,勇救童保喧脱险等,单他年轻时“让马”一事,就一直传颂乡里。

同类推荐
  •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灿烂文化,代代相传,继承发展,影响着世界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光芒万丈的瑰宝。唐朝的诗歌、宋朝的词、元朝的曲,它们是时代精神的凝聚与升华,拥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长久地为人民所赏爱,如列岳峥嵘,百花竞艳,美不胜收。
  • 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

    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

    王开岭文集之自然美学卷,系作者最新文字结集,作者的注意力从自然细节开始,从那些曾经来过却正在消逝的风物开始,从那些被人类辜负的美好元素开始,从儿时的记忆和笑声开始,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美的无限眷念。
  • 年轻时的思绪

    年轻时的思绪

    仰望碧空如洗的蓝天,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看着案头整理好的文集,我很欣慰。这当是自己作为妈妈送给儿子步入少年的一份礼物吧!同时,也算是自己人生历程中收获了的褒奖和鼓励后的回报。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作为家庭的一分子,我们每个人都享有自己的权利和承担应尽的义务。人人都盼望有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却不是所有人为此付出努力都能追求到想要的结果。对此我深有感触。
  • 天涯一别,勿忘心安

    天涯一别,勿忘心安

    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谁,而是我在你面前可以是谁。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她们是有才情的民国奇女子,在这复杂且美好的世间,她们谋爱亦谋生。我相信我爱你。依然。始终。永远。
  • 唐代分韵诗研究

    唐代分韵诗研究

    分韵是中国古代文人雅集时使用最多的诗歌创作方式,其作品即是分律诗。虽由唐前的“赋得诗”发展而来,但唐代分韵诗不仅在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和韵字选择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而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显示出明显的发展痕迹。分韵推动了唐诗的进步,促进了唐诗流派的形成,并且为分韵诗在宋代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上世纪以来,分韵诗创作一蹶不振,但只要从现在起积极培育人才,不断拓展分韵创作的空间,分韵诗必将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热门推荐
  • 格里莎三部曲Ⅱ:暗黑再临

    格里莎三部曲Ⅱ:暗黑再临

    暗主不但从黑幕中生还,还获得了更可怕的能力;阿丽娜渴望与玛尔共同开创新生活,但她无法逃离过去,也无法无视自己的命运,更无法否认自己身为太阳召唤者的事实。在神秘的武装民船船长斯特姆霍德协助下,阿丽娜回到拉夫卡,重新集结所有力量,为应对即将全面反扑的暗主势力作准备;但阿丽娜越接近理想,就离最爱的玛尔越远。国家、力量与爱,阿丽娜必须在这三者当中做出选择,或者,当暗黑再临之际,在即将来袭的风暴里,她将失去一切;而所有尔虞我诈的政治算计、狂热信徒的骇人追随,以及格里莎、古老魔法及新时代科学之间的战斗,早已在不知不觉间全面启动?
  • 桥(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桥(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桥》是萧红短篇小说中的代表作,她对此篇十分偏爱,在发表之前就以此名结集成小说、散文集《桥》。作品在意象选择、人物刻画和语言运用等艺术方面,做了很多新的尝试,使她的作品创作始由稚嫩走向成熟,为日后创作更具深度的长篇小说奠定了基础,而它所体现的悲剧性则代表了萧红的创作基调。
  • 豪夫童话(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豪夫童话(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农门娇妻:猎户相公求轻宠

    农门娇妻:猎户相公求轻宠

    身为佣兵特工,穿越到贫穷农家,上有病弱包子老娘,下有八岁小弟,大伯一家鸠占鹊巢,怎么办?安星隐:“抄家伙,干!”帝王暴政,民不聊生,怎么办?安星隐:“什么都不用说,上去就是干!”遇到宽肩窄臀,身材一流的大帅哥,怎么办?安星隐:“嘿嘿,帅哥,你就从了我吧!”老娘不是亲娘,自己身份特殊,招惹仇家无数,怎么办?安星隐拍拍胸口,一脸庆幸:“还好还好,至少相公还是自己相公。”安星隐原本想做一个乖乖的小娇女的,可不知道为什么却是越走越偏,悍名远扬。
  • 葡萄心情

    葡萄心情

    本书是朝左拉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完成的作品,按照现在的说法,这两部作品本应属非常“私有”的和个性化的东西,在创作之初,朝左拉本人并无意公之于众。
  • 七武记

    七武记

    刀剑枪弓奇术气,七武贯通真无敌。天地有情也无情,武道之境难得明。妖魔乱世末日劫,侠义总是在人间。
  • 重生之第一毒后

    重生之第一毒后

    十年夫妻之情终究是抵不过他那高高在上的皇权之位!一杯毒酒,一条白绫!这是她爱了十年的男人亲手赐给她的。她冷笑绝望看着这个她昔日爱了十年的男人,血水染红的玉手端起那一杯致命的毒酒一饮而下。悲戚而又绝望的清眸看着这个绝情的男人冷笑道:“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在也不要爱上你。若有来一世,我只希望从来都没有遇到过你!”上天厚爱,在许一世!这一世,她发誓绝不会放过那些欺她、辱她、嘲笑她、诋毁她的渣男渣女!且看女主如何毒逆天下!
  • 情感·温馨卷(散文精品)

    情感·温馨卷(散文精品)

    其实,世间好远的事情很多,何苦把痛苦加在别人身上呢? 如果能把心思花在一些美好的有意义的事情上,一个失业的人也不至失去尊严的气度,反过来做一些无知而折损福德的事,自以为好地,伤害的则是自己的心。
  • 人生难题咨询手册

    人生难题咨询手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从幼年到成年一生总是有很多的难题困扰着我们,甚至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苦不堪言。当我们遇到人生一个又一个难题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去求助于别人吗?有的时候别人确实能给我们很大帮助,帮我们解决一些棘手难题。但是,更多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事情我们实在无法向别人开口,只能让自己默默承受。那么你就让这些难题一直困扰着自己吗?你就不想得到更好的解决吗?也许你会问到底该怎么办呢?答案是:问人不如问己,求人不如求己。本书为各个年龄段的人所遇到的各类难题提供了解决之道。目的就是帮助这些人走出困惑,走出人生的误区,远离烦恼,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 寒门首辅

    寒门首辅

    (本书荣获2016年星创奖之历史入围奖!)书友群:309429159!弘治五年,徐溥春风得意当了一朝首辅,李东阳初出茅庐做了会试考官。刘健熬成了文渊阁大学士,谢迁尚未入阁成就贤相美名。杨廷和奉旨参修《宪宗实录》,刘大夏一把火烧了《郑和海图》。王阳明抱着书本埋头苦读准备着即将到来的乡试,弘治皇帝与张皇后悠然自得的闲逗着绕膝玩耍的萌娃正德。在这个大师云集,名臣辈出的美好时代,春风迷醉的余姚城里出身贫寒的穿越少年谢慎登高远望,心中已经埋下了梦想。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我便要入一入内阁,做一做首辅,提两壶美酒,拥一方佳人。世人有云:谢阁老一只秃笔安社稷,一张薄纸定乾坤。无人不知谢文正,无人不晓谢余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