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84100000007

第7章 人物故事(2)

太公是那个时代教育系统的“名师”,收入颇丰,但家境并不富裕,至死只有一间半祖屋和几亩薄田。这除了因为太公乐于帮困济难外,太婆不善理家也是一大原因。太婆对钱财没有特别的概念。太公在外教书时,太婆常常不生火做饭,而以糕饼果子当饭。要知道,在那个年代,糕饼果子属于稀罕奢侈之物,是要花大把白花花的银子的;再者,她老人家也和太公一样,只要有人借钱,只要她的衣袋里有银子,虽心有不甘,但还是会哆哆嗦嗦地借出。族人多次劝太公对太婆的花费予以节制,太公总是笑而答之:“赚钱就是为了养家糊口嘛!”

太公晚年,仅以耕种几亩薄田为生,收入不多,加上家里人口增多和物价上涨,而太公又不愿在资助穷学生上收手,生活日益拮据,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太公转而以收入较高的修宗谱为业。修宗谱时常要翻山越岭,走村串户。一日,太公不幸从山道上跌了下来,摔断了右臂。当时的医疗条件可想而知,再加上太公年事已高,以致落下了残疾,再也不能握笔。眼看不能修宗谱了,但太公以顽强的毅力练就了左手书写的能力,修宗谱的职业才得以继续。

乡邻们说,太公在教书、修宗谱之余,还为乡邻们写信立据,为孩子们取名。他是拥有“秀才”功名的知识分子,由他代笔、取名是值得骄傲的,太公也是有求必应,乐此不疲。于是,“借银圆伍枚”“吾儿安好”等字据、信件在他笔下源源流出。他给孩子们取名时,总是根据孩子父亲的性格“对症下药”,比如不勤于田作的,爱吵架发火的,给其孩子取的名字中就分别用“勤”“慎”等字,而很少涉及当时颇为流行的“仕”“财”等字,常常弄得乡邻们喜忧参半。然而,他为自己的孩子取名却展现了另一种风格,兄弟俩分别被他冠以“松甲”“松乙”之名。可能是要求自己的孩子以德为先,像松树一样高洁,也可能是希望拥有甲、乙、丙、丁……众多的孩子,只是这两个意思的载体颇为超凡脱俗。

太公的一生经历了清朝和民国两个时期。他是一个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旧式知识分子,但也受到了新思潮的影响。他虽然成不了一个革命家,但也不影响他对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同情和对民主政治的向往。乡邻们说,太公说过“美国的皇帝是老百姓选出来的,美国的法官是可以抓大官的”“孙中山想在宁波造大码头”之类的话。

太公是一个真正的人。由于太公是一个“真人”,感念其好的人甚多。太公谢世出殡之日,前来送丧者甚众,以致他两个儿子无饭菜可招待送丧之人。由于当时通讯不畅,信息闭塞,很多人未能及时得知太公谢世的消息而前来送丧,所以在此后数年的清明节,都有陌生人到太公坟前跪哭祭奠。

三、不要衣衫新,只要文字真

“不要衣衫新,只要文字真”是太公常常激励后人的话。

太公寄予厚望的孙子陈俊庞——我的父亲,除上世纪六十年代三年困难时期被下放到龙宫做了十来年农民外,其余时间都在乡村小学、中学当教师,他深得太公遗传,教书认真,诲人得当,效果很好,颇受群众、师生的景仰。

为了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父亲不断地游说龙宫村办厂的陈小金,要他出资办一所初中。陈小金为其真诚所感动,创办了宁海县第一所民办初中——龙宫初级中学。父亲既当校长、教导主任,又当任课老师,在做好招聘教师、招收学生、安排教学工作的同时,还教授语文、政治这两门课。在他和其他教师的辛勤工作下,很多学生考上了中专和宁海中学,办学成绩优于周边的公办乡镇初中。当年,时任宁波市教委主任的黄新茂同志曾专程到龙宫民办初中考察调研,并给予支持。1985年8月,父亲病重,弥留之际仍时时摆动右手作写字状,仍开口呢喃如在讲课,讲课竟成了父亲生命的绝唱。

“文革”结束后,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父亲用太公点灯夜读的事迹教育我们,用“不要衣衫新,只要文字真”的精神激励我们,用他的学识来帮助我们。我们一家四兄弟、姑父一家四个子女,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考进了大学。

这应该是太公在天之灵最愿意看到的。

搜集整理:陈杰跃男1958年出生干部

2015年4月

龙宫有个好秀才

龙宫有个好秀才,名佐庭,号雅林,光绪十年(1884)出生,光绪三十一年(1905)宁海县试第一名,台州府科考取第六名(秀才)。

一天,父亲问秀才:“目前社会动荡,在选择职业方面有何感想?”秀才说:“儿早已经想好了,一个国家要强大,民族要富裕,首先必须培养人才:道德教育作先导,强国富民为目的。我立志做一个教书匠。”父亲说:“有志气,儿有自知之明,培养人才是大事,这个职业好,我高兴。”

元宵节刚过,秀才想教书的消息传到了村族长那里,族长想,村里正为找不到好先生着急呢,就急忙召集村管事来家里商量,商定后,大家推老族长出面邀请。第二天一早,老族长去秀才家登门拜访,一见面就说:“秀才老爷,我代表族里来请你出山,到文昌阁教高级班,不知你意下如何?”秀才说:“我本有此意,教育子孙,也是我的责任,我去!”族长听了十分高兴,作揖而回。

不久,各村各族的人也得知了龙宫秀才出山教书的消息,都慕名而来,到龙宫文昌阁找秀才老爷商量,要求让自己的子孙来文昌阁寄读。秀才爷马上通知族长、管事来校商议此事。族长说:“寄读这件事必须由先生来决定。”秀才爷说:“老族长,你们既然这么说,我就来决定了。你们各村的子孙就是我的子孙,一样对待,我再累也要把你们的子孙教好。寄读的事,我答应你们了!”各村的家长听了,都感激万分,说:龙宫人“义字当头,仁行天下”,名副其实;都赞颂:龙宫美,山水美,龙宫人更美!

秀才任教期间,爱生如子,贫富齐之有礼。有一天,秀才先生谕礼义,讲道德,讲得明白易懂,学生们听后印象特别深刻,受益匪浅。秀才讲解如下:

忠之有义,取义为重,义之不忠是非义。道之有德,取德为尊,德之不道是缺德。

齐之有礼,取齐为本,礼之不齐是非礼。贤之有才,取贤为优,有才不贤是蠢材。

学生们必须从这正反论述中悟出道理来,才能懂得忠、义、道德的最基本的含义。

龙宫秀才,勤俭节约是他的本性,清洁、朴素、祥和是他的天赋。他一生从不挑食,青菜咸羹为常食,很少吃肉;一辈子穿着端庄,衣衫一尘不染,仪表非凡;经常资助贫苦学生的书簿费、学费等;无论哪村遭受天灾人祸,多则捐助二十块、三十块银圆,少则捐助五块、十块银圆,从不吝啬。

秀才外出家访,从不骑马坐轿,也不管路有多远,换上蒲鞋就走。他走遍了每个学生的家,摸透了每家的生活情况。因此,上下三村村民给龙宫秀才编了一首顺口溜:龙宫有个好秀才,脚穿蒲鞋任教员。礼义道德俱兼备,救灾扶难会出钱。

龙宫秀才是个穷秀才,每年的薪水,除去养妻扶子外,留下的并不多。祖宗留给他的只有一间半的房子,他留给子孙的除那一间半旧房子外,还有几句话:刻苦耐劳、勤俭节约、自力更生、奋发图强。

秀才先生谢世之日,百来名学生从四面八方来龙宫奔丧,向老先生表示沉痛悼念!学生们借古诗名句作挽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搜集整理:陈成宽

2015年2月

面试

从前,龙宫有位读书人,学识渊博,但因未经知县老爷面试合格,不能成为正式的秀才。

一天,秀才来到宁海县衙准备面试,知县老爷正外出巡查。只见知县老爷坐着轿,“肃静”“回避”高牌前导,十几名衙役两侧侍从,鸣锣开道,前呼后拥,威风凛凛,大街上的百姓都退向两旁。

这时,秀才走到轿跟前,向知县老爷打躬作揖道:“秀才拜见知县老爷!”知县老爷探出头一望:“免礼!”秀才猛见知县是个“大鼻子”,忽发诗兴:“老爷高鼻子,与众各不同。直悬中宝塔,倒挂两烟筒。亲嘴全无份,闻香显奇功。江南一喷嚏,湖北雨蒙蒙。”知县老爷听罢,哈哈大笑,连呼:“好诗!好诗!”随后,知县老爷笑道:“文字没有雅俗,却有死活可道。古人叫作‘欲’。”

秀才不假思索地答:“今人叫作‘要’!”

“古人叫作‘至’!”

“今人叫作‘到’!”

“古人叫作‘溺’!”

“今人叫作‘屎’!”

知县老爷连连点头,忙说:“古人叫作‘学’!”

“今人叫作‘号’!”

“古人‘悬梁’!”

“今人‘上吊’!”

知县老爷高兴得翘起了胡子:“妙!妙!”接着说,“古名显未必工佳!”

“今名有何尝句妙!”

“古人乘舆!古人加冠束帻!”

“今人坐轿!今人挂珠戴帽!”

“若必叫帽作巾,叫轿作舆!”

“岂非张冠李戴,认虎比豹!”

秀才满腹经纶,任凭知县怎样问,秀才对答如流。

知县老爷称赞道:“今日面试,秀才才高八斗,来日示榜故里!”

秀才称谢道:“此次受教,老爷名闻四海,改天道谢衙府!”

秀才面试成功,回到龙宫。这就是陈佐庭太公。

搜集整理:陈志清

2014年12月

陈司聪退差兵吓县令赈济灾民

元末明初,龙宫出了一个不平凡的大人物,可以说是威名远扬。此人姓陈,名司聪(1328—1404),葬于龙宫岙里庵基里坳。龙宫还流传着一句惊天动地的话,叫作“天上怕雷公,地下怕司聪”。

陈司聪家有良田一万三千亩,高楼大屋造了九进十明堂,马养九槽,书童、丫鬟齐备。他身长一丈八尺,能使得动八百斤重的铁锁。有一次,宁海城里着了火,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县老爷竟派兵去抲陈司聪。这些兵卒到陈家门口,见陈司聪身材如此高大,吓得魂飞魄散,心慌意乱,挤成一团,一直退到大车门口,支支吾吾,说不出一句话来。司聪看见兵卒们如此模样,问:“为何惊慌?”兵卒们已经吓得魂不附体,怎敢答话!司聪说:“不要怕,你们讲,什么事?”兵卒们哆哆嗦嗦地才说出半句话:“抲……抲……县老爷叫我们来抲你的。”“我犯了什么罪?”陈司聪声音似雷霆霹雳。兵卒们不敢说有罪,只说老爷有信到来。司聪接过来一看,果真无假。他义正词严地对兵卒说道:“你们回去,我明早自来。”兵卒们听到叫他们回去,就一溜烟地回宁海去了,报知县老爷说:“大个子,抲不得,明日自来。”县老爷为了安慰火灾难民,责罚兵卒不抓罪犯,空手回城,每人打了二十个手掌。

次日,县老爷刚刚坐堂,身长丈八的蛮大汉果然来了。他大步走进县堂,兵卒们认得是他,早已躲在一边。县老爷看见这个蛮大汉,连惊堂木也不敢使用了,又眼见兵卒已躲避,心中惊慌,十分惧怕,只得连说:“先生请坐,先生请坐。”司聪毫不客气,在一旁坐下了。县老爷急忙下堂,亲自奉茶,一面问:“先生到来何事?”司聪心平气和地说:“昨日你派兵来抲我,不知我有何罪?说明便是。”县老爷含含糊糊地对司聪说:“城里火着了三日三夜,火灾难民无家可归,都说是你在三皇岭掏断龙筋造成的,你道怎么样?”司聪答道:“哪有什么龙筋虎筋,全是废话!这点小事,何必差兵来抲呢?灾民的房子我赔,要多少银子,你差兵来拿吧。灾民的衣食问题,你县衙可以救济吗?”县老爷听了连连点头道好:“真是大人物,真是大人物,度大福大量也大。”

县老爷特设一席,请酒赔礼,兵卒们在暗地里说长道短,讥讽县令倒拍马屁。此事,真是古今奇闻,天下少有的妙事。

搜集整理:陈常才

1985年8月

陈司聪拔竹放炮吓退“长毛”

相传,元末,龙宫一带“长毛”横行,到处奸淫抢掠,残害良民,人们苦不堪言。

一日,碧空万里,风和日丽。乡民们正在山上辛勤劳动,突然,传来消息,“长毛”已窜到深甽,欲经龙溪向新昌、嵊县进发。大家顿时陷入慌乱之中,不时地狂喊:“‘长毛’来了,要杀人了!快跑呀!”……那时,龙宫叫“龙溪”。村里有个姓陈名司聪的后生,身长一丈八尺,能使得动八百斤重的大锄头、大铁耙,能随手拔起毛竹,犹如拔络麻。他看到这种情况,叫大家不要害怕,也不要喊叫,由他去对付“长毛”。他快步来到三皇岭岭顶,垒石筑城,拔起毛竹,堆积如山,然后,放火焚烧。霎时,火光冲天,烟雾弥漫,“砰砰砰砰”,响彻云霄。这时,“长毛”已接近中湖,听到三皇岭上炮声隆隆,以为前方有埋伏,且认为对方已做好防御准备,连忙调转方向,从大里、柘坑向奉化逃遁。

龙宫至今还流传着一首歌谣:“一丈八尺陈司聪,力大无穷是英雄,拔竹放炮一声响,吓得‘长毛’无影踪。”又云:“天上惧雷公,地上怕司聪。”

搜集整理:陈志清

2015年2月

老马娘

从前龙宫有个王富翁,年逾花甲才得一子。夫妻俩爱如掌上明珠。

旧社会的习俗,凡是富家子弟,娶妻必要女长于男。尤其是父母已年老的单丁独子,若得了一房大媳妇,就可以早日接管家务,一面也好早日传宗接代。

王富翁的儿子年方十四,其家便央媒说亲,买通媒婆必须选择一位比儿子大的姑娘,并嘱她把儿子的岁数再虚上几岁。媒婆贪财,一一依顺。

一天,媒婆访得邻村李家有位姑娘,生得貌美如花,上门求婚的几乎要踏破门槛。姑娘的父母为了择亲,觉得这家不对,那家欠好,所以一直养着这位大姑娘。这天,媒婆上门说亲,说是王富翁托她做媒。王富翁是个有名的财主,所以这门亲事一说便成。

同类推荐
  • 远去的故乡(高平作家丛书)

    远去的故乡(高平作家丛书)

    路遥之后的农村,经过了百年的喧哗,最终沉寂下来。这种变化很让人伤感,但也给后世留下了许许多多可供思索的空间。这时候,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有一批人在思念楼层下覆盖的麦田和田野上刮过的爽风。韩慧就是其中之一。迅速逝去的东西似乎唤醒了身体里沉睡已久的某些东西,这些东西非常熟悉,比方承担、责任、修平治齐这些非常非常传统的意识,同时又是如此陌生。爆炸式汹涌而来的信息,令人眼花缭乱俗世风景,在内心形成的冲突不言而喻。但是,唤醒的东西无疑是急迫的,那就是表达的欲望。
  • 寄小读者(冰心三部曲)

    寄小读者(冰心三部曲)

    《寄小读者》是冰心重要的代表作品,冰心女士也因此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人。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冰心又分别发表了通讯集《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三部通讯集虽然发表的时间不同,但主题都是自然、童真。这样的主题恰好显现了冰心女士创作的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 犹记隔花初相见

    犹记隔花初相见

    在最美的年华,邂逅最好的你。在芙蓉、海棠、荼蘼、水仙、虞美人……的次第花开中,在诗意与古典的流淌中,在那些红颜旧事、古老传奇里,情感之花悄然绽放,一如前世的传说。爱无言,千回百转;情无声,寂然欢喜。春去春回,岁月离失,有多少故事,化为唐诗里的幽怨,宋词里的咏叹。走过人间风情万千,此情仍不渝。惟愿花开不败,你我永在。
  • 中国电视知识分子论
  • 郁达夫谈旅行

    郁达夫谈旅行

    《郁达夫谈旅行》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的游记散文集。郁达夫在创作了诸多在文学史上极其重要的小说、散文作品之外,还留下了大量的游记性文字,他的足迹几乎走遍了祖国南北的山水、城市,乃至东南亚地区,在本书中也能看到相应的文字。这些游记作品中许多也早已成为了名作,比如《感伤的行旅》《钓台的春昼》《北平的四季》等,也都收录在《郁达夫谈旅行》一书中。郁达夫式的优雅与感伤,在这些游记作品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热门推荐
  • 诡秘毒踪

    诡秘毒踪

    容州市近段时间毒品泛滥,吸毒人数大幅增加。上边责成警局尽快查明毒源。雷清警官接到任务后,感到非常棘手。容州地处中原,一向对毒品控制非常严格,对毒贩打击力度非常大;再则,毒贩子从境外往内地贩毒品,路途遥远,途中经过多处关卡,风险非常大,一般不敢轻易妄为。可近段为什么毒品突然泛滥起来了呢?难道毒贩子就不怕死了吗?雷清警官调动所有人力物力、启动内线外线跟踪探查,结果反馈回来的信息是,近段并没发现新的贩毒团伙,容州连续半年各个关卡查抄毒品数量几乎为零。可以说毒贩子几乎没敢再往容州贩毒品。没有贩毒品,这毒品从何而来?是不是有人在本地制作毒品呢?
  • 抗战时代生活史

    抗战时代生活史

    本书是“陈存仁作品”之一本,与《银元时代生活史》可以看作是作者自传两部曲。书中描写了上海沦陷后,作者目睹的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残暴行径以及个人跌宕起伏、大喜大悲的生活经历。书中所述情节曲折离奇,曾被美国某大学中国同学会改写为话剧剧本,在美国多所大学上演。这是一部上海版抗战史话,记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可读性强。
  • 幽灵

    幽灵

    风靡全球的挪威作家、北欧悬疑小说天王尤·奈斯博《猎豹》之后再创销售奇迹,入围英国犯罪小说作家协会国际匕首奖决选,荣登《纽约时报》《出版人周刊》《洛杉矶时报》畅销榜!哈利自我放逐到香港之后,以为从此远离警探生涯给他造成的创伤。但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了――曾与哈利情同父子的少年欧雷克,因涉嫌杀人而被警方逮捕。哈利无法相信欧雷克是杀人凶手,因此返回奥斯陆试图找出真凶,挑战一桩在警方看来已经罪证确凿的毒虫命案。为了拯救他誓言守护的少年,在律师汉斯和昔日旧友贝雅特的帮助下,哈利只身展开调查。然而他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让人有效迷失的处境。如幽灵般神秘飘忽的贩毒组织幕后首脑,渴望权力的政客,收受黑钱的警方……没人希望哈利回来,找出真相……
  • 大众菜谱(美食与保健)

    大众菜谱(美食与保健)

    民以食为天。我们一日三餐的饭菜不仅关系我们的生命,更关系我们的健康。因此,我们不但要吃饱吃好,还要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品味,吃出高水平的生活质量。
  • 美丽紫砂

    美丽紫砂

    老闲的灵棚搭好后,我的朋友张儒雅写了一副挽联,让我给老闲挂上,同时叮嘱我务必把那壶的碎片和老闲常下的那副五子棋和老闲一起下葬。那副挽联的上联是“一把壶喝喝闲茶”,下联是“五子棋走走适意”,横批是“仅此而已”。在丁山老街行走的时候,我在一座老屋前停留了许久,门上挂着一位如雷贯耳的制壶大师的名牌,那是我的朋友张儒雅的外公。我从紫砂王国空手而归,不是没有喜欢的壶,而是没有购买的欲望,我家里的那只烫着“抓革命,促生产”字样的搪瓷缸子已足够我喝茶之用。我的朋友张儒雅全在意料之中。他说你是老想着美丽紫砂最后的怆然一响,你逃出来了。
  • 混杂时空我是黑暗扎基

    混杂时空我是黑暗扎基

    安初洛雅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奥特曼世界里的黑暗魔神——黑暗扎基。喂喂喂!她虽然是一位女性奥迷,但是她可是个女生啊!纳尼?炸鸡也因为他的到来一起变成女生了?呼!吓死她了,还好炸鸡没有胸只有胸肌,要不然还怎么打架?!玩转吧,时空!【提醒:这里说的混杂时空是二三次元的片子都有的,不要理解的太复杂哦!】
  • 万般风景皆是你

    万般风景皆是你

    ”谢谢你‘楚’现在我的世界,让我有一个可以与你度过余生的机会。“————楚溟森“木含于森,溪归于溟,我属于你。”————余溪木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唯一如意的一就是遇见了你。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可能是爱情最美好的开始。这是一本小甜文,会有一些小争吵、误会,但这其实就是大部分情侣之间正常的相处模式。总的还是甜甜哒,因为我喜欢甜甜的剧情。大体是这样,喜欢就戳进来看吧,有意见欢迎留言,这样我才能进步呀,嘻嘻。
  • 恶魔高校之不死鸟传奇

    恶魔高校之不死鸟传奇

    传说有不死鸟堕入了地狱之中,成为了恶魔之一,而杰克正是这堕入地狱的不死鸟---菲尼克斯家族的恶魔的一员。宫本丽:”我会变成这样都是你害的,给我好好地负~起~责~任~!”莉雅丝:”如果你敢出轨的话就把你轰成碎片喔!”苍娜:”明明是我先的……奇怪,为什么我要这样说?”
  • 苌楚斋四笔

    苌楚斋四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做个细节美人

    做个细节美人

    最美奥运志愿者商忆沙推出美丽新概念,教你如何做个细节美人。从细节中发掘美丽,由内而外散发迷人魅力。细节美人的时代已经到来,你就是舞台上最闪亮的明星。做细节美人才能成为美丽风尚的宠儿,从众多美丽中脱颖而出,独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