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迎大军得胜归来!”
大阳城东门外,丁薇身穿青绿色官袍,身后跟着丁顺、罗伊等一众世家子弟出城迎接。
秦风从敲碎挡风玻璃的越野车上下来,刘宁等近卫翻身下马,紧紧跟在秦风身后。
“辛苦诸位驻守了,此番能大胜,诸位也有一份功劳。”
秦风客套一路,转进车里进了城,随后杨宝押着俘虏归来,丁顺众人眼神终于变了。
任凭丁顺怎么想也想不通,以杨宝这几百兵马,如何能拿下方锐所部,不禁俘虏数百人,还未曾发现伤兵。
“多谢丁老。”
杨宝并没有迁怒丁顺诸人,跟丁薇等人打过招呼后,押着方锐等人直奔城北校场。
看到方锐等人,被穿葫芦一样,十个一串,两人一排,垂头丧气的被骑兵牵着赶进城,罗伊连忙对丁薇欠身道谢。
“秦先生大势已成,我等只要追随先生身后,家族必将中兴,又何必做那恶人,徒增厌恶呢?”
丁薇摆摆手,示意老仆扶他回城,留下丁顺与罗伊面面相觑,垂头丧气跟着进城,无奈的叹了口气,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精盐价格不需要降价,反而可以略微提升一点,粗盐都供不应求,我干嘛降价?”
东市里,穿着羽绒服的秦风,踏着雪地走进商铺。
转眼间半个月过去了,大阳城世家最终选择臣服,以丁家为首,献出了大部分土地,将家族私兵遣散,或安排进军中。
为此,秦风以原来的商铺为基础,加大供应链,还多开设了好几家分店。
丁家并吞了马甲的市场,吞并了牲畜交易这块市场,罗伊则侵吞原本陈家的米粮,酱醋茶等生活物资项目。
秦风让毛七的堂叔毛壮,出任旗下商会会长,以生活用品为基础,加上盐铁军械等战略物资,不断开拓市场,全面进军对岸的弘农郡。
为了维持商业秩序与安全,张晋从三百俘虏中抽调了近百人,合原来百余人,共两百人维持大阳城驻守大阳城,维持大阳城治安防护。
至于剩下的两百余人,杨宝补充足一曲五百兵马,由新任贼曹刘宁,新任法曹刘成合统领统领。
杨宝整合兵马后,直奔吴山里面的清城而去,随行的还有法曹刘成,清剿盘踞吴山深处的山贼,刘成入驻清城,主持清城一应事务。
刘宁沿着驿道北上,驻军临近夏县一带,以防止北方异族北下,沿途百姓得知大阳平定,纷纷遁出山林进入城镇,加大了大阳城的人口基数。
秦风目前没有任何官职,众人却心知肚明,大阳以秦风为尊,世家都以秦风为首。
人口多了,粮食自然不够吃,尤其是那些从河东背井离乡,南下逃难的难民们。
又远方亲戚者尚可投奔,无亲无故者,一无金银细软随身,二田地在大阳,只能沿途乞讨以啃树皮度日。
为了粮食,秦风让丁顺整理大阳地亩,整合原来马陈两家,以及多年战乱荒废的土地,在清城里面,自己大阳城北面,清理出两块生产基地。
每一块大约五千亩左右,冬季不能种小麦之类的主粮,反季节蔬果,玉米等,在大棚里还是能种植的。
为了维持大阳城与清城通畅,秦风自己出资拓建了驿道,将高低不平的地方填平修整,还拓宽了不少,以前连牛车都不好走的驿道,现在能并肩跑四匹马,也就是六米多宽。
“秦先生,今日怎么有空来小店。”
丁管家服侍了丁家三代,以前是丁薇的伴读书童,照顾丁顺十几年,又一把手带大了丁顺儿子丁昀。
如今丁薇卸任,丁顺贵为一县县令,丁管家老虽老矣,腿脚还算便利,一直主持丁家商会一切事由。
“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丁管事,你觉得必须如何?”
秦风取出一根白蜡烛,用打火机点燃之后,丁管事老脸皱纹舒散了不少。
蜡烛从什么时代开始出现,秦风不是考古学家,也没必要去考证这些。
这个年代只有只有油灯,煤油这种东西,是有钱人家的专用亲,跟现代的浴池差不多,一般家庭还真不多见。
也就大户人家会有点煤油、树脂油之类的油类,用于夜间照明。
寻常百姓家里,天黑就躺在床上,出门都举着火把,所以古代火灾是最经常发生的灾难。
“此物作价如何?”
丁老管事管理着一大个商会,自然能看明白其中价值,若是价格合适,丁家没有理由不做这个卖卖。
秦风也是没办法,大米、小麦、土豆、高粱等能吃的,即使白面比这个时代的白很多,价格注定不会太贵,太贵了没人吃得起。
零食就更别说了,商城里四五块的槟榔,售价比五斗米还贵,就算几颗奶糖都比一升米贵,除了大户人家,没几个人买得起。
衣物布匹,除了牛仔布,网纹布等粗布,还有水滴料、棉料、丝绸等高档料子,衣物是建立在吃饱的情况下,才会去消费。
而且消费量并不大,寻常百姓一年做一套新衣服,有些人三年一套,即使在有钱人的人,也不会购买大量布匹做衣服。
布行赚钱是肯定的,但来钱太慢了,每个月也就那么点,根本不够秦风开支。
热武器暂时不准备出售,单凭钢棍,开山刀等冷兵器,
牲畜活物商城里没有,玻璃制品不宜多,奇珍异宝之类,只能看情况少量兑换交易,不可能交给丁家处理。
为了钱,秦风基本把商城里生活用品,挨个掏了个遍,只要能赚钱,来钱快的,大手一挥直接跟丁罗两家合作。
“我说狗蛋,你到底行不行啊?”
清城里面,刚刚盖起的大棚,丁狗蛋赤膊上阵,一手摁住门阀,一手抓着摇杆,正使劲摇动把手,准备启动柴油发动机。
清理出来的两块生产基地,秦风自准备当示范基地,目前正以军屯的方式经营,耕种都是随军民夫。
战时民夫负责押运物资,闲事打理军屯田,出产粮食直接入库,以满足大军储备粮,减轻对税收的依赖。
这时候各路诸侯,还没开始屯田制,军粮都是靠征调。
中原人口密集,秋收之后征税一次,足以支撑一次小规模战役。
世家多的地方,没办法筹到粮草,就以利益跟世家交换,总之不管用什么办法,中原腹地筹集粮草还比较容易。
像西凉这种地方,就算把领地里所有百姓粮食收缴,都不一定够大军吃,更别说支撑一场大战役。
开拓农桑,是为了减少军粮对赋税的依赖,虽说清算丈量土地,极大得罪了世家的利益,秦风只能用商业上来弥补。
秦风不怕世家把持经济,毕竟他有商城在,不怕世家哄抬物价,扰乱市场。
只要将土地权收回来,世家赚再多钱,在秦风一系列五花八门的新奇物品前,这些钱迟早都会进秦风的口袋。
“先生这铁牛还真是神奇,只喝水不吃草料,一天都不需要休息,耕几百亩地都行。”
狗蛋摇响了柴油机,刘成就抓着把手不放,用机械犁田,刘成总算好受了一把当司机的瘾。
“呸,这叫柴油不是水,你真当什么水都能用?”
负责指导的丁五,昂首挺胸的介绍柴油,其实他也不知道柴油跟煤油有什么区别,只是秦风千叮万嘱,不能把水灌进邮箱里。
毕竟秦风不是机械学毕业,普通小毛病或许还能解决,对于油缸进水就一窍不通了。
要是秦风懂这些,如今的山地越野车车,也不会连挡风玻璃都没换上,大冬天里,秦风都不敢开出去。
“嘿,明天刘大人要当值,这铁牛定要让我过过瘾。”
清城里刘成最大,狗蛋自然不会跟刘成强,丁五是大阳派来的指导员,又是丁狗蛋本家堂兄,自然不会跟他一般计较。
就这样,任时光荏苒,白皑皑的大雪落下,将原本枯黄灰暗的世界,盖上一层积雪,眼看年关将近了。
银装素素的大阳城,迎来一队兵马,领头的汉子满脸胡茬,带着坚毅的眼神。
两个月时间,杨宝带着五百兵马沿着吴山北上,一直护送毛七北上至夏县边界。
随即领兵南下,东进王屋山,沿着黄河一路顺流直上,将大阳城东北一带,大小山贼强盗窝扫了遍。
一路上骑兵负责押送俘虏,又从城里运送粮草归来,遇上逃难流民,又或者躲进山林里百姓,杨宝不仅要分兵护送,还要分派粮食。
两个月时间,杨宝剿灭山贼匪匪盗数百股,从数十到近百人都有,让大阳一带山贼几乎绝迹。
收拢遗民数千人,加上南下逃难流民,大阳城人口突破十万,秦风让张晋配合丁顺,将流民迁移至原来荒废的下阳,并分派了过冬粮食。
随着丁家,罗家,以及秦风的商会多次南下,中原也开始兴起许多新奇之物。
得知产自大阳城,不少世家商会纷纷派人北上,就连那些行脚商人,都三五成群结伴北上,大阳城终于出现了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