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狗子,听说昨天你去了东市,买不仅买了牛仔布,还买了不少糖果饼干,这是准备跟你那相好……嘿嘿!”
城北校场,一名身体略微肥壮的汉子,额头上虽残留一条疤痕,走起路来却容光焕发,一副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模样。
紧跟着身后出来的汉子,留着一对八字胡,拍了拍肩膀上雪花,凑近勾着胖子肩膀笑道。
“你还说,上次狗蛋大喜,你喝得酩酊大醉,先生来了竟然发起酒疯来,硬是拽着先生,让先生留下例钱。”
抖了抖身上的雪花,张大郎甩开老鼠勾搭过来的手臂。
张大郎跟丁三一样,都是亲卫队的成员,两人平时挺熟,经常一起喝喝小酒,有什么话也不避嫌,跟小兄弟差不多。
与丁三不一样的是,张大郎并非大阳人,他最早是波才麾下的黄巾军,后来跟着王二北上避难。
在黑风山呆了三年,因为额头上疤痕吓人,又不像刘宁这种头目,有权有势,一直都没婆娘。
后来刘宁回山带人投效秦风,便跟刘宁下了山,亲卫队本来已经满员了,在攻打方锐时,张大郎被秦风看中,碰巧丁三族弟左脚遭受箭伤,好了之后行动不便,在刘宁推荐下,张大郎加入了亲卫队。
其实这也是秦风有意安排,亲卫队组建时,大多数都是四大世家的人,马陈两家叛变之后,秦风清理了一部分世家的人。
随后优胜略汰,又将一部分能力有限,偷奸耍滑之辈清理出局,这才形成今日的亲卫队。
不仅亲卫队,就像张晋麾下的两百兵马,秦风也淘汰了不少,最开始就是遗留的老兵。
这些人在当初县令被杀时,只顾着自己安危潜逃,丁薇代理县令几年,他们领着丁家的供给,却在城门口唠嗑打屁,没某一点士卒的表现。
让杨宝带兵剿匪,一方面是为了磨合新降士卒,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练兵。
平日里训练再多,都不如经历战场的老卒,百战老卒堪比一名将军,落伍是个讲资历的地方,只有军功才是最直接的说明。
至于方锐、卢静,以及一干将领,秦风也曾想过收服,可惜秦风没有王霸之气,方锐根本不可能像杨宝一样,臣服于秦风。
至于为什么要收服方锐,这个问题秦风已经最清楚。
以前秦风一直犹犹豫豫,看似不愿意参与这场逐鹿,蔡琰与绿儿离开之后,秦风正视自己内心的野心。
随着商会渐渐壮大,商城的余额也突破千万资产,习惯了杨宝等人的敬畏,终于不甘寂寞了。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别人都可以,我秦风为何就不行?
其实,从一开始,秦风就隐藏着一颗不安分的心,打从得知穿越汉末,就有了争霸天下的野心。
这也解释得通,秦风为何会不费余力帮助杨宝,无非就是需要一个切入点,一个名正言顺入局的名头罢了。
秦风跟杨宝有旧,理所应当的助杨宝拿下大阳城,然后以收服河东的名义拿下河东郡,再然后,无非就是诸侯争霸。
河东郡从太守到地方县令都死光了,杨宝作为河东郡兵曹,除非朝廷再册封新太守,否则杨宝就是河东郡最大的官,不管做什么都占据大义。
秦风至今还没站出来,一来是地盘才那么点,跟丁顺争一个县令没意思。
二是诸侯讨董才开始,天下虽乱,大汉朝廷还没分崩离兮,此时站出来并不合适。
到后期诸侯争霸,逐鹿中原时,谁管你是一郡太守,还是一方刺史,就算是三公九卿,还不是傀儡一个。
到那个时候有娘便是娘,谁有兵有粮谁就有地盘,如出身黄巾军的张燕,手底下领着几十万太山贼,朝廷不也封了个杂牌将军。
其实到后期官职很容易获得,天下将军一大堆,只要手里有几个大头兵,对诸侯有一点威胁,随便讨要一个官职还不简单?
如今大阳城辐射周边有魔柱山、下阳、清城,以及最西面的苪城,总人口近二十万。
这么大的地盘,自然需要不少军队驻守。
杨宝以收服河东的名头,招募了五百兵马,正在招募第二曲部五百兵马。
以杨宝的官职,在都尉战死的情况下,最大能招募四个曲部,也就是一部两千兵马,大汉朝廷律法是允许的,并不算违规。
张晋作为县尉,最大兵力是两百兵马,不过县级置六曹: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每一曹都有一队兵马,六队共计三百兵马。
加上每个城镇,如清城、苪城之流,配备驻军两队共计一屯百兵马。
亲卫队属于私兵,活着说家兵,没有正式编制,整个大阳在满编的情况下,接近四千兵马。
至于文官,比如县级县丞,主簿,幕僚等,由于眼下信得过的人,都是一群山贼出身,又或者流民爬上来的大头兵,识字的并不多,文官就交给世家。
就算手下有文士,除非一心想要当官,不然秦风也不会把他们扔进官场,至少要在商会当几年管事,毕竟秦风以后打下的地盘,都离不开商会,这才是秦风立足的根本。
眼下建立军屯,虽说才一千多多兵马,距离四千兵马还差一大截,军事上却实行了改革。
当兵吃粮,靠着秋收赋税,大阳城仓库里那点粮食,别说养活一千兵马过冬,就是养活这群文官武将都不够。
没有粮食就发响银,军饷自古以来都存在,只是多少问题罢了。
以米价为衡量单位,没一位士卒每月俸禄,足够养活五口之家口粮,折算成银钱发放给士卒。
什长比普通士卒多一石,队正比什长多三石,屯长比普通士卒多十石,往上都有朝廷编制,像杨宝兵曹这个职位,也是六百石正品官职。
虽说有所调整,大概变化不大,只是将底层士卒、什长之类的待遇提高一成。
丁顺、张晋这种编制内官员,按照朝廷制度公干,士卒轮七休三,每月休假九天。
驻军巡逻分三班倒,非执勤情况下,刀兵需要归械入库统一管理,战时不在规定之内。
总之就是一句话,如今的士卒就是打工上班,轮七休三,每月月底发放俸禄。
领了钱,你可以买粮食,也可以买布匹做衣服,甚至可以买其它东西。
唯一不能买的就是田地,地产标配每人十亩,并不是汉时那种187平方的小亩,而是现代的667平方的大亩。
不种地可以租借给别人耕种,赋税由耕种者负担,不像以前,百姓没有粮种,跟世家借几斤粮种,就把土地抵押给世家。
最后百姓没有田地耕种,却要负担巨额赋税,变得越来越穷,最后养不活孩子,只能卖儿卖女。
“看过不少小说,简介万古一遍,都是世家大族并兼土地,百姓民不聊生,最后揭竿而起。”
秦风一直都很重视土地这个问题,大阳城下辖土地以黄河北岸为基础,覆盖如今的苪城县,平陆县,垣曲县半境。
这么大的地方,别说区区十几万人口,就是再多两倍人口,也不怕没田耕种?
土地问题暂时解决了,军队问题也勉强过得去,内政问题才是关键,眼下丁家忌惮秦风武力,丁顺还服从秦风命令。
将来地盘大了,不可能吧所有官职都让世家子弟担任,就算让世家子弟担任,也得想个办法衡制才行。
工业式管理,是秦风唯一能想得到方法,不像汉高祖刘邦,草莽出身也有张良,韩信之流辅佐。
“为毛我没有人辅助,别人穿越不是遇上郭嘉,就是收服许牧,我连方锐这个大头兵都搞不定。”
对于秦风目前而言,最需要的不是征兵,而是招揽内政方面的人才。
方锐都搞不定,更别提卢静这种腐儒文士,在没有足够文士支撑之前,秦风暂时不想北上收服河东。
地盘太大不好管理,三公九卿这种体质必须改革,不说现代化军政体系,至少也得弄个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
至少能分清每一个部门,具体负责事项,不像三公九卿这么混乱。
什么洪灾,蝗灾也就算了,领兵打仗,攻城掠地,三公九卿这种文邹邹的腐儒懂什么?
工厂模式经营,对于目前只有一千兵马,一座城池的秦风而言,也只是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要不要出台律法,限制一下这群人,每个月都成亲,这是准备把自己当成种马吗?”
工厂化管理模式,最轻松的不是秦风,也不是杨宝、丁顺、张晋这样的上层官员。
最轻松的下层士卒,以及那些什长,屯田百夫长(民夫),他们每个月领到的月奉,都不知道该怎么花。
尤其是那些单身的士卒,平日里当差执勤吃的是大食堂,由官家负责,一个月才休息三次九天,五口之家的口粮钱,根本花不完。
经过多翻战乱,百姓流离失所,死的死,逃的逃,孤儿寡母不在少数,单身的就更加多。
这个年代成活率本身就不高,尤其是那些没有男人,由拖家带口的妇人,她们最终只有自己活了下来,再加上重男轻女的思想,单身女人就更多了。
如今当兵不仅有钱领,有房子分配,田地还比普通人多一倍,娶房媳妇是相当的容易。
就比如秦风麾下的亲卫队,每个月底都有人成亲纳妾,而且还不止一个。
“算了吧,就当你们是种马。”
虽说大汉是一夫一妻制,纳妾还没隋唐之后那么严格,规定良人一夫一妻,有爵位者可以纳妾,又有滕、还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一大堆。
这年代只要你能养活,有人愿意嫁给你当妾,多娶几房小妾很正常。
秦风也懒得干预,这是人家传宗接代的大事,自己多加干预反而不好。
再说了,士卒成家立业并没有什么不好,一旦成家生子落根定脚,对于军队的安稳,自己凝聚力,认可度都有大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