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顾家公子为人所掳,顾连横悲痛万分,寝食难安,出迎知府竟精神恍惚。
听刘正德一言才道:“求大人定要寻回我儿!我顾家在金陵城多年安分,未有伤天害理之事,怎会有如此大祸临头?”
刘正德忙慰之,待顾连横悲情略收,才知己已失礼,忙引知府入内。
大堂而坐,顾连横令人上茶,便道:“大人可有线索?”
刘正德心中却是愧然,擒得高家父子却未能知晓贼人藏身之所,却道:“如今抓得高家父子,其余贼人勾结,可审问得贼人之所,顾家主莫要太过悲哀。”
顾连横听而有喜色,道:“还望大人救得我家顾晓!”
刘正德道:“顾公子为金陵子民,曾多次相助与我,又是三才子之一;且此事我有责,我自当竭尽全力!”
言方毕,有一仆人端茶而来,置于桌上。
顾连横道:“大人请用茶。”
言罢,刘正德呡茶一口,不复再饮。顾连横长饮一口,亦置于桌上。
刘正德又问道:“顾家主与那高平可是同乡?”
顾连横答道:“确是同乡,大人所问为何?”
刘正德道:“此人先前是何品行?”
“高望原虽与我同乡,却是来金陵途中所结识。他道其自蜀中而来,是眉州人士。同于金陵行商十七年,此人经商确有才能,然唯利是从,压榨百姓,为金陵众商户所不齿。”顾连横答道。
刘正德抚须点头,道:“此人如此品行,确是做得那般伤天害理之事。”
顾连横道:“我早知高望原唯财是道,然竟不知此人胆敢勾结贼人,替之洗赃。”
刘正德叹道:“若这世间商户皆如顾家主这般正义凛然,为民着想,那天下百姓皆可过上衣有穿、食有粮之日子也!”
顾连横摆手而道:“大人过誉,我只行我本分之事,金陵百姓待我不薄,我自当替之着想。”
刘正德心中欣然,又道几句后便要告辞,临行又慰顾连横而言:“顾家主宽心,我自当惩除贼人,救回顾公子!”
言毕之后,刘正德打道回衙,却是心中急躁不安。
此时还未知贼人所在,如何可救顾明知,而高平之言确无疑点。如此窘境,只教金陵知府刘正德坐立难安。
知府方于院内焦急,忽闻下人来报,道是剑仙十七挟才子顾明知前来。
刘正德听闻此言,竟是惊喜而跃,忙令下人请之入院。
十七挟明知前来,皆行礼于刘正德。刘正德喜道:“顾公子如何逃脱而出?”
顾晓答道:“回大人之言,是十七救我于贼人之手。”
刘正德疑惑,又问十七道:“侠士如何得知贼人所在?又如何救出顾公子?”
十七道:“全是飞之之功劳,他查得贼人囚禁明知之处,以调虎离山之计引贼人注意,我方能救出明知。”
刘正德恍然,又问道:“哪不知玉侠士此时身在何处,是否有险?”
十七笑道:“知府大人不必担心,飞之武艺高强,非是区区毛贼可危者。”
“如此便好,得二人侠士之助真是金陵之幸也!我在此应当多谢二位侠士!”刘正德欲行礼而道。
十七阻之,道:“大人言重,是我应做之事,且明知为我之好友,我自当救之。”
刘正德却是言谢,又问道:“那侠士可知贼人藏身之处,我可向朝廷请兵剿之。”
十七答道:“我救明知之地于金陵城中一暗坊,只三四贼人而守,恐非贼人巢穴。”
“贼人竟如此狡猾,掳我金陵百姓,又囚于金陵城中,其行可诛!”刘正德愤然,又问顾晓而道,“贼人可有刑施于你?”
顾晓答道:“劳大人担忧,贼人虽将我囚禁,却未有刑罚于我。”
刘正德点头而道:“如此便好,我恐贼人伤害于你,此帮贼人行事诡异,确是难料。”
十七却道:“知府大人不用担心,此帮贼人目的在我与飞之,应不会再惹是非。贼人见我与飞之多次坏其计划,便欲挟明知以令飞之与我。”
刘正德道:“贼人确是阴险,此等下流之事竟为之。”
顾晓道:“此帮贼人多次追杀高家女子,究竟是为何?且高家应是与贼人勾结。”
刘正德解释道:“贼人确是与高家勾结,且是为那女子所有之一木盒。如今高平已伏案。”
顾晓疑道:“高平生性狡黠,贪财却怕死,然其怎会轻易伏案?”
刘正德道之以计诓高平之事,却引得顾晓大笑,道:“此高平虽贪财好色,却独宠其子,誓令其为龙凤。然高麟性懒,读书一知半解,故我道其酸臭书生。”
刘正德亦道:“此子若有心思于正道,亦是前途昭然,然其随父,虚荣爱财,却是可惜。此人仍有孝心,良知未泯,若其心向正,当为一辈楷模。”
顾晓又问道:“不知高平所供有何线索?”
刘正德道:“其道之木盒来于临安府,为临安钱家所来。又道其与贼人勾结为几年前之事,为自保而替之洗赃。”
顾晓思索一番,却道:“此人之言有假,恐非为贼人所挟。”
刘正德惊疑,道:“此话怎讲?”
顾晓道:“高平性狡黠,有狐狼之道,道与大人半真半假之事。其言木盒来于临安,此言未知,然其道为贼人所挟,此言定为假。”
刘正德惊然,却问道:“顾公子如何得知高平此言为假?”
顾晓道:“前几日我同父亲前去高府打探情况,却见其院中有几株牡丹。”
刘正德疑道:“那花甚是娇艳,我亦多看几眼,此花有何玄妙?”
顾晓道:“早日我曾去过高府,其院中未曾有此花朵,而前几日却忽有此花,此为疑点。”
刘正德道:“其道那花为之睹物以解思乡之愁之物,竟非其手植?”
顾晓又道:“应为他人送之,高平以财为上,来金陵经商十余年,未曾回乡,怎言思乡?且花有奇香,与红坊琵琶清倌所用熏炉之香有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