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2100000002

第2章 梁启超:爱的柔软和倔强(1)

他在水里,她就去水里

三年一次的乡试,来了。广东新会人梁启超打点行李,披星戴月赶路,去广州参加乡试。

那时候,新会还不是江门市的一个辖区,而是新会县。新会县了不得,隋唐间名叫冈州,和广州、潮州并称“岭南三大古州”,素有“东莞拳头新会笔”之美誉。为何享此美誉?东莞一带士民彪悍,富于武风,靠拳头擂出响当当名声,新会则凭着文人墨客的笔头扬名,古时中国许多进士、举人和两院院士出于此地,历代诗人、思想家、学术家层出不穷,为世人传颂。

了不得的地方出来了不得的人物。广州会试,梁启超一亮相,不负亲朋厚望,榜列第八名举人。

主考官李端棻对梁启超更是青睐有加,看这考生以“熔金铸史”的文笔应答考题,以为是个“饱学宿儒”,一见面,才知梁启超16岁。李端棻赞叹不已,认定梁启超绝非池中之物,日后定能翻江倒海成就大事。单纯是为爱慕英才呢,还是想和未来的大人物扯紧关系呢,不得而知,只知道李端棻主动做了月下老,将堂妹李蕙仙许配给了梁启超。

说说李端棻,此人亦是了不得,曾上奏光绪帝,请立京师大学堂(即北京大学前身),还建议各省府、州、县遍设学堂,在所建学堂中设仪器室,在京师设译书局,并在京师与各省及繁华商埠设大报馆,又建议选派优秀学生出国留学。在那年月,有此等见识,真真是不简单。

再说说李端棻的堂妹李蕙仙,她是顺天府尹李朝仪的女儿。顺天府尹是个什么官?料理京城治安与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官属正三品,换成今时说法,等同北京市市长。顺天府尹的女儿李蕙仙幼承庭训家学,熟读古诗,善于吟诗作文,且擅长琴棋书画,有才女美誉。

乡试归来,梁启超中了举人,又得一佳人,可谓双喜临门。

他怎就如此好运气?好运气从来只光临有才学之人。或许上天赐予每个人的好运气都是均等的,只是有的人没能耐消受罢了。

次年,中了举人的梁启超赴京会试,很遗憾,未中。看,上天是公平的,给了人春风,亦会再来几阵冬风,再厉害的角色上天都不偏袒他,不会一路送他好风扶他直上青云。是所谓天将降大任于人,必会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熬得过去磨炼,成大人物。

身为京城官家小姐的李蕙仙,没有嫌弃梁启超会试落第,亦不嫌弃梁家贫寒,1891年,她嫁给了梁启超。婚礼是在京城李家举行,由李端棻一手操办。

婚后,李蕙仙随梁启超回到新会县。梁家着实清贫,梁启超带着新婚妻子回家,连一间新房都没有。梁启超的父亲就将一间古书室重新布置,权当新房,让一对新人入住。李蕙仙无怨无悔,她不觉得自己受了委屈。

女子结婚嫁人,嫁的是人,人之外的另一些生活物质,能随之拥有当然是好,倘若无有,没关系,夫妻一对,两双手,共同创造。

广东沿海地区气温高,湿度大,自幼生长于北方的李蕙仙很不适应南方气候,再则,南方和北方生活习惯大不同,语言亦是不通,来此生活,自然困难重重,但李蕙仙不曾有丝毫抱怨。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出身官宦人家,嫁入贫寒的梁家后,来之,安之,主动承担起繁重的家务,从来不使千金小姐的性子。

梁启超的生母早已去世,继母仅比李蕙仙大两岁,但李蕙仙敬她爱她,日夜操劳侍奉,极尽孝道,从无半点不恭之举。这样的好女子,怎会不讨人喜爱?梁家上下,邻里乡党,无不称赞李蕙仙的美德。

或许李蕙仙不曾想太多,她出身富贵下嫁清贫,她肯洗尽铅华投身于油腻厨房及繁琐家务中,只因她爱她的夫君梁启超。他在水里,她就去水里;他在火中,她就去火中。女人的爱是高贵的,真爱一个男人,她是情愿堕入尘埃的,又在尘埃里欢喜地开出花来。

人说,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优秀的女人。梁启超的背后站着李蕙仙。

20世纪初,正值清朝末期,政府不作为,外寇入侵,中国处于民族危亡的水深火热之中,有志之士展开了维新运动,试图革新图强。梁启超是维新运动的领头人物之一。梁启超曾说,无论他做什么,决不会意气用事,亦不为争权夺利,而是由他的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决定的。“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爱国。我的一贯主张是什么呢?就是救国。”

李蕙仙不仅全力支持梁启超革新变法,她自己也努力学习新学,提高思想认识。多聪慧的女子。她知道,男人要的绝不仅仅是一个能嘘寒问暖又为他生儿育女的女人,男人还希望他的女人可以和他对话谈心;他不需要女人对他的事业指手画脚,但他需要女人能在关键时候给他一些有益的建议,使他清醒,促他前行。若是女人的思想跟不上男人的脚步,男人谈山女人说水,总是驴头不对马嘴,对着这样的女人,男人懒得开口说心事,甚或要生出厌心呢。李蕙仙要做一个丈夫喜欢和她对话谈心的妻子。

1896年,李蕙仙随梁启超去上海,创办宣扬维新的《时务报》,并在上海创办女子学堂,李蕙仙担任提调。何为提调?提调是个官职,清末各新设机构常设此职,其职权大小及所处理事务的内容,因机构而定。学堂里的提调,类似于今时的学校校长。

看,李蕙仙多不简单,在家孝敬公婆操持家务有条有理,下厨房可烹出美味佳肴,出得厅堂做起事来又有眉有眼。这样的女子,哪个男人可娶得,是莫大的福气,心底怎样热爱都还觉得不够。

1898年,梁启超回京参加“戊戌变法”,受光绪帝召见。梁启超的学识和文采,自是优异出众,光绪帝甚为赞赏,只是,他一口广东方言,让光绪帝大为扫兴。这就譬如,某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只是不会说普通话,逢着谁都说一口难懂的山野方言,即使他是英雄,为正义振臂摇旗呐喊,也少有人来响应吧,因为没谁能听得懂他在呼喊什么。梁启超难免会有挫败感。这时,他背后的女人李蕙仙站了出来。李蕙仙在京城长大,官话自然说得流利,她帮助梁启超学习官话。在爱妻的帮助下,没用多久,梁启超就能用官话表达思想和参与社交了。

梁启超深深觉得,李蕙仙就是天老爷赐给他的天仙,她貌美又贤惠,她肯陪他吃苦,亦能为他掘发甘泉。

李蕙仙若是生在今世,依着她的智慧,应是个很能呼风唤雨的女强人。但在李蕙仙生活的那年代,在纪念碑式的历史书写中,女人的缺席,是世界性的共同点。那年月的女人,要么藏在深深庭院里孝顺公婆教育儿女,要么既忙于繁琐家事又忙于协助丈夫。入得厨房,出得厅堂,李蕙仙做到了。这一切,梁启超看在眼里,记在心底,他深爱并感激他的妻子。

据梁启超说,他和李蕙仙一生只吵过一次架,仅此一次,后来的许多年里每每想起来,他都深感内疚。

一个是闺中良友,一个是第一知己

也是在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梁启超和他的老师康有为等有志之士所发起的“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变法维新前前后后历时103天,故又称“百日维新”。

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命令两广总督捉拿梁启超及其家人。梁启超只身逃亡日本,他的妻子李蕙仙则带着梁家老小避居澳门。

梁启超不在,李蕙仙成了整个梁家的支柱,她服侍老人,抚养幼女,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智尽能索任劳任怨。梁启超又是感激又是敬佩,他写信给李蕙仙:“大人遭此变惊,必增抑郁,惟赖卿善为慰解,代我曲尽子职而已,卿素知大义,此无待余之言,唯望南天叩托而已。”信中所说“大人”是指梁父。都说养儿为防老,他不能在父亲床前尽孝,反为父亲添了许多动乱,心中悲苦不言而喻。可是,又能怎样呢?只好“望南天叩托”妻子,代他慰解父亲并“曲尽子职”。

同年10月6日,梁启超又致信李蕙仙:“大人当此失意之时,烦恼定不知几多,近日何如?不至生病乎?吾今远在国外,侍奉之事,全托之于卿矣。卿明大义,必能设法慰解,以赎吾不孝之罪,吾唯有拜谢而已。卿我之患难交,非犹寻常眷属而已。”

一对夫妻,安稳之时百般恩爱,怕只怕遇着变故大难临头各自惶恐飞奔。患难之时犹不离不弃,更见真爱。倘若说梁启超先前爱恋李蕙仙仅是出于一个丈夫应有的责任感,现今,他的爱里却就含了诸多的感激。流亡之路,荆棘密布,李蕙仙是他最强有力的精神支柱,譬如一双既柔软又坚韧的鞋子,前路再漫长再多坎坷,他的脚始终温暖又坚强,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无所畏惧地漫游闯荡。

李蕙仙,女子所应有的温柔她一分不少,更难得的是,她还有着丝毫不逊须眉的临危不惧镇静果敢。清兵查抄梁家时,李蕙仙应对从容,后来梁启超在信中写道:“南海师来,得详闻家中近状,并闻卿慷慨从容,辞色不变,绝无怨言,且有壮语。闻之喜慰敬服,斯真不愧为任公闺中良友矣。”

清兵抄家时,李蕙仙的表现梁启超甚为喜慰敬服,他欢喜地称她为“闺中良友”。夫妻恩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可欢爱,可谈心,亦亲亦友,琴瑟和鸣。桐花万里路,连朝语不息,心似双丝网,结结复依依。或许可以说,李蕙仙满足了梁启超对女人的所有幻想。真个是,娶妻如此,夫复何求!

1899年底,梁启超应康有为之请,由日本前往美国檀香山,忙于创设保皇会分会与勤王事宜。保皇会是康有为等人在加拿大创设的,又名中国维新会,其宗旨是“专以救皇上,以变法救中国、救黄种为主”,意即是保救被囚禁的光绪帝,排除慈禧太后、荣禄等反对维新变法的顽固势力。去檀香山前,梁启超本是准备接李蕙仙等家眷去日本团聚,康有为的邀请打破了这一计划。全心只为维新救国的梁启超吟诗《壮别》记说此行:“丈夫有壮别,不作儿女颜。风尘孤剑在,湖海一身单。天下正多事,年华殊未阑。高楼一挥手,来去我何难。”

梁启超这厢慷慨激昂,李蕙仙那厢孤寂愁闷,她曾多次致信梁启超,诉说避居澳门的苦寂,听闻梁启超答应她去日本团圆,她心中不胜欢喜。会否漫卷诗书喜欲狂?可曾想过顿时放下一切漂洋过海赶往东瀛?会的吧。乍又听闻梁启超突然赴美,她的心底怎是失落二字所能形容?但她究竟是深明大义的女子,国事和家事孰轻孰重她辨得清楚。且请他去吧,早日国泰早日民安,天下有情人再不尝受离恨苦。

有此贤妻,梁启超自然可以壮怀激烈:高楼一挥手,来去我何难。

到了檀香山,梁启超受到热烈欢迎。有个何姓侨商在家中设了盛宴,为梁启超接风洗尘。宴会有许多西洋人参加,为便于交流,何姓侨商就让自己的女儿何蕙珍担任梁启超的翻译。

是年,何蕙珍芳龄二十,自幼接受西方教育,英文自是极好。

那天宴会上,何蕙珍颇为活跃,她广博的知识,不凡的谈吐,很令梁启超惊叹不已。更吃惊的还在后头:何蕙珍居然对梁启超的著述十分熟稔,就像爱花的人去了花卉市场,随便指向哪束花,皆能很快地说出花名、花的特征和习性、分类、繁殖培育、药用价值,等等等等。

古人说人生四大喜事,其一便是“他乡遇故知”。何蕙珍和梁启超虽不是故知,胜似故知。两个人有说也说不完的话,谈也谈不完的笑,整个宴会仿佛只为何蕙珍和梁启超的对语而举办,其他人皆沦为背景,负责点缀和陪衬他们二人的热闹。

宴席将结束时,何蕙珍取出一沓手稿,给梁启超看:“这是我代先生笔战而起草的英文中译稿,请先生惠存并予指教。”

梁启超又是大吃一惊。不过,心底的谜团到底解开了。

刚到檀香山时,梁启超四处奔走演说维新之道,清廷驻檀香山领事馆又是震惊又是气恼,遂买通当地一家英文报纸,不断刊发文章攻击梁启超。梁启超甚想予以回击,只是苦于不懂英文。不料,紧接着竟出现一桩奇事,当地另一家英文报纸上接连出现为梁启超回驳的文章,文辞清丽,论说精辟。谁都看得出来,该作者对梁启超的经历和著述了若指掌,但文章并未署名,这人是谁呢?梁启超和他的维新同仁们都猜不出是哪个神秘人物仗义执言。

今日真相终于大白,原来那些为梁启超辩护的文章,皆是出自眼前这位妙龄姑娘之手。

何蕙珍到底是受了西方教育,凡事讲究个坦率直白,不似东方人委婉含蓄。她说她非常欣赏梁先生的才华,更大胆表白自己的爱慕之情。

被人爱慕,是桩快事,梁启超当然开心,不过,他很清醒,他家中早已有妻。

梁启超婉言谢绝了何蕙珍的爱意。他再过几日将前往夏威夷茂宜岛,后来的日子亦要为救国救民之计东奔西走,如此辗转奔波,他怕他拖累何蕙珍。

姑娘的一颗热心,遇着一盆凉水,兜头浇下。何蕙珍心生惆怅,不过,她更爱梁启超了。这个男子,不愧是她素来敬重的人,他有情有义,爱便深爱,不爱即是不爱,他对爱的责任感和他对国家兴亡的责任感一般深重。那年月,男子妻妾成群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然而世间万紫千红,他独钟情一种。如此情深义重的男子,难得!

宴会散去,临别在即,何蕙珍向梁启超请求:“我十分敬爱梁先生,今生或不能相遇,愿期诸来生,但得先生赐一小像,即遂心愿。”

佳人如此有情,公子怎忍拒绝?数日后,梁启超挑了一张自己最满意的相片赠与何蕙珍。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何蕙珍回赠了两把自己亲手织绣的精美小扇,给她深深爱慕却不能厮守的男人。

爱,到底是什么做的骨肉?它总是教人无比惆怅。要么,遇见某人,顿时意乱情迷,明明深爱,偏偏那人早已心有所属;要么,遇见另个人,对方献尽殷勤,自己却似无事人,生不起半点缠绵知觉;再要么,彼此相见甚欢,只是因了种种不得已的缘故,划一条楚河,分个汉界,两个人儿遥遥相望。或许,所有能够相遇的人,其实皆是可以相爱并相守,唯唯输给了时间,不是相遇太早,就是相逢恨晚。是否可以说,我们会爱上谁,不过是因为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刚好遇见谁?爱啊,它真是一个教人无比惆怅又欲罢不能的东西。谁能帮帮忙,让这尘世所有真心热爱的人皆可欢欢喜喜成了眷属,让这尘世从此再无惆怅再无感伤;谁能帮帮忙,就像农人除去田间杂草,使瓜果健康生长瓜果飘香?

那场灯红酒绿觥筹交错的宴会散去了,梁启超和何蕙珍,他们心底爱的盛宴才刚刚开始。那一夜,何蕙珍可有失眠?梁启超是真的失眠了,他自陈:“余归寓后,愈益思念蕙珍,由敬重之心,生出爱恋之念来,几乎不能自持。酒阑人散,终夕不能成寐,心头小鹿,忽上忽下,自顾二十八年,未有此可笑之事者。今已五更矣,提起笔详记其事,以告我所爱之蕙仙,不知蕙仙闻此将笑我乎,抑恼我乎?”

他虽明言婉拒了她的爱,但他究竟骗不过自己的心。她那般好的姑娘,譬如一盏上好的茶,又如一樽佳酿,即使不言不语亦自弥漫芬芳,任何男子靠近皆会怡然倾倒。何况,那盏好茶,那樽佳酿,她开了口呀。

梁启超究竟是个清醒人,他只有一颗心,心里早已住着一个人。那个人亦是万般的好,是他所有欢喜和坚强的源泉,她给他温暖,给他力量,所有他想要的她都能给他,甚或那些他从未期待过的美好,她也完完整整结结实实地给了他。她充满了他的心。她是他的结发之妻,李蕙仙。

同类推荐
  • 民国那些教育家

    民国那些教育家

    本书介绍了20世纪上半叶对中国教育有过重要影响的六位教育家,他们是傅斯年、潘光旦、陶行知、叶圣陶、陈鹤琴及舒新城。他们都经历五四新文化的洗礼,都非常爱国又非常重视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的引进,都认为教育的宗旨是人格的培养,都反对知识的灌输和现代科举制度…… 作者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以通俗易懂、明白流畅的笔触对近现代教育所做的一次探讨。书稿详细介绍了六位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并适时地与今天的教育做对比,对我们反思教育的功能,探讨教师的作用,明确家长的职责,寻找教育的出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 阎锡山日记

    阎锡山日记

    阎锡山的日记,始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2月17日,止于1950年,前后近30年。他去世后,由阎氏纪念会整理,并于1997年正式出版。
  • 杰出楷模:和乡亲一起读周恩来

    杰出楷模:和乡亲一起读周恩来

    《杰出楷模——和乡亲一起读周恩来》作者秦九凤,作为周恩来纪念馆研究室主任,掌握大量详实而丰富的一手资料,并在多年的工作中采访了许多曾经在周总理身边工作过的老同志、老干部。作者条分缕析,创作了《杰出楷模——和乡亲一起读周恩来》。本书从四个部分:周恩来与故乡。周恩来也亲属、周恩来与生活小事、周恩来轶事等方面,介绍了周家庞大的家族,周恩来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从小事中彰显出伟人的风范,一个伟大而平凡的总理形象跃然纸上。
  • 阮玲玉传:你是无声的离歌

    阮玲玉传:你是无声的离歌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旧上海,因为美女明星云集而显得分外香艳。阮玲玉,这个中国电影百年中最美丽的女人之一,永远身着旗袍的美丽身影,至今依然震撼着人们。1935年3月7日夜,阮玲玉在上海寓所服下三瓶安眠药,从此与喧闹嘈杂的尘世告别。她自杀的消息传开,整个上海为之惋惜。25岁的青春韶华,如昙花凄美一现,匆匆凋谢。在她弃世后,上海万人空巷为其送行,鲁迅、聂绀弩等人纷纷撰文纪念。从处女作《挂名的夫妻》开始,9年共拍了29部电影,饰演过不同角色,只是这些人物都逃不过一个悲惨的结局——自杀、发疯、入狱、冰丝接头。
  • 我这浅显易懂的心和那深沉如夜的爱:沈从文传

    我这浅显易懂的心和那深沉如夜的爱:沈从文传

    沈从文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他的文学作品是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沈从文的为人和他的作品一样,独具魅力。本书追随沈从文的成长足迹,以及他在文坛的发展与他传奇般的人生经历,述说了沈从文、张兆和的爱情传奇,并揭秘了一些文坛往事,全面展示沈从文的创作风格与文学成就,满是自然的美丽和人性的纯粹,印刻了他平凡而不朽的人生。
热门推荐
  • 落魄千金,总裁好生享用

    落魄千金,总裁好生享用

    他是叱咤风云的冰山总裁,她是徒有其名的富家小姐。那一天,一场车祸中两人邂逅,她是伤患,他是肇事者。由此延伸出一世感情的纠葛。只是,从小邓幼蓝有的,姐姐就一定要抢走。她们一母同胞,姐姐养尊处优高高在上,她却只能做一个挂名的落魄千金。那年,为了让自己替体弱的姐姐打理公司,她出国求学,学成之后回来迎接自己的竟然是姐姐跟未婚夫的缠绵景象。姐姐更是为了羞辱自己,让她当做他们的伴娘。无妨。因为她好像已经找到了属于她的真命天子。幸运的是这个叫做官远尧的男人对除了她以外的女人都定力十足。
  • 再见阿程

    再见阿程

    阿程是谁?他是阿灿痴心妄想了六年的男孩子。他是曾让阿灿夜半啜泣乍醒的男孩子。他也是阿灿毅然逃课万里追寻的男孩子。他是阿灿逃不掉的梦魇,也是阿灿输掉的筹码。.时间恍如白驹过隙,一转眼的,六年便过去了。阿灿早已没了阿程的消息,关于他的一点一滴,似乎所有人都达成了默契,有意无意的不让她知晓一星半点。当一个脸带腼腆笑意的男生将一条精致的锁链递给她且表白时,阿灿突然想到了阿程。那个曾在深夜里夜夜梦见的人,原来忽而已经不再重要了。阿程。再见阿程。那会儿太阳自东边冉冉而生,璀璨的光芒映衬着阿灿明媚的笑,她说:“好。”
  • 神葬天下

    神葬天下

    大千世界,奥妙无穷。有神秘的东方修道者踏日月而来,有淬炼几身顶天地的可怕武者,更有逍遥于九天的剑道一脉。一部神秘的功法,因一个家族庶子,从而掀开了一段埋葬千古的传说。
  • 时空纵横

    时空纵横

    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机缘巧合下他遇见了它——“什么,你是六千年前的……超级电脑,能穿越两个世界,操控时间?”身怀异能闹都市,手揣手机闯仙门。穿梭现世与异界间,寻找过去与未来路。
  • 掌控谈话

    掌控谈话

    国际危机谈判专家、谈判领域少有的“特种兵”克里斯·沃斯全面总结了20余年的实战经验。他将从生死一线的实际案例中总结出的谈话技巧和策略倾囊相授:从战胜哈佛大学教授的10条谈话技巧,到浓缩到1页纸的精华版谈话清单,都在这本书中。学会这些策略和技巧,你可以掌握谈话的主动权。本书实现了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两次飞跃。从生死一线的实战谈判入手,引出掌控谈话的策略和技巧,最终又落实到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场景。说服前领导同意调岗、让老板心甘情愿为你加薪、以什么都不用做的方式拿到最优价格……生活本身就是一场又一场谈话,需要我们全力以赴。本书的谈话技巧定能祝你成功,作者克里斯·沃斯创造出任何时刻都有效的语言模式。掌控谈话,才能掌控人生。没看这本书之前,千万别开口!
  • 人脉决定命脉全集

    人脉决定命脉全集

    一个人被众人接纳和认可,并不一定是这个人能力超群或者才华横溢,很多时候,一个事业上成功的人背后往往有着一群人在为之付出努力。自古以来,总有不少怀才不遇者,却鲜有善于经营人际关系而找不到出路的人。本书在告诉人们人脉的重要性的同时,教会人们如何去编织、完善、维护和拓展自己的人脉资源,从而最终为读者追求成功打好基础。
  • 就做赚钱的傻瓜:简单实用的傻瓜式炒股法

    就做赚钱的傻瓜:简单实用的傻瓜式炒股法

    什么人能在股市里赚到钱?天才、博学之士、专家,还是证券研究员?有这么一群“傻瓜式”投资者,他们知道自己不是天才,只用简单的方法选股、买卖股票;不频繁操作,不盲目跟风,有明确的投资目标。他们有时候会被大多数投资者讥笑为“胆小鬼”,有时候会被小部分投资者讽刺为“傻大帽”,但他们却能实实在在赚到钱。本书从理念到实战介绍了这种有别于其他投资方法的“傻瓜式炒股法”,从思维入手,逐步涉及炒股实战法则、赢利系统建立、选股、解读信息、投资纪律等内容,旨在让没有接受过专业金融知识学习的投资者认清自我,认识股市涨跌本质,建立一套傻瓜式的投资方法,形成一套傻瓜式赢利模式,帮助普通股民轻松在股市赢利。"
  • 晨爱落定(全集)

    晨爱落定(全集)

    豪门婚宴,一夜之间传遍申城,两大家族,空前盛事庞大的婚礼引起无数人的关注,她是这其中的女主角之一。世纪新娘,她是无数女人艳羡和妒忌的宠儿,龚诗晨,第一次出现在公众的视线里,是在她与凌彦泓的婚礼上,那一天,据说,同城的首富庄文天和第一美女落文可步入了礼堂。各大媒体忙碌拍摄,报纸互联网纷纷新鲜出炉八卦内容。
  • 荣辱利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荣辱利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法律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法律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随着社会综合素质的提高,法律这个非常严肃的词语渐渐被所有人所重视。在一个法制社会中我们应该运用法律来保障我们合法权益不受到伤害。如果不了解法律,在我们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还全然不知,在遇到有争议的事情中不知所措,那我们真是有点悲哀。法制社会是运用法律来调整整个社会的发展,用法律来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了解了法律,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挺起腰板,因为法律会为我们主持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