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25800000019

第19章 想到这里

进了腊月,日子便一天紧似一天,才刚刚喝过腊八粥,拜了灶王爷,各院就又忙着洒扫,除旧布新,转眼便祭了祖先,家塾也放了假,各院贴了门神窗花,年味儿便足起来了。

转眼,便到了除夕,午后定远侯冯承恩也放了年节假,早早便到了慈园陪老太君说话,未申相交的时候,少爷小姐们便陆续都来到了慈园,一时间老太君的屋子里笑语喧哗,好不热闹。

申时三刻,老太君在众儿孙的陪伴下来到了中厅,因庶出的长房大老爷和三房三老爷都在外地做官,节下只派人送了节礼来,故今年陪着老太君过年的只有嫡出的二房。

老太君携着众儿孙坐定,因是家宴,便也没分席,而是按长幼围坐一桌,不一会儿各色菜肴端上,觥筹交错间,一家子人无论对盘还是不对盘的都说说笑笑,其乐融融,老太君看着儿孙们一团和气的样子,满意地笑了。

待菜品上齐,薛氏赶紧起身为老太君布菜,宋、徐二位姨娘也侍立在一旁帮忙,老太君笑到:“采茵,你也忙了一年了,还守这些劳什子规矩作甚?让丫鬟们来就行了。”又笑着转向两位姨娘:“你们也歇歇,大年下的,让丫鬟们在旁边开一小桌,你们也吃酒聊天去。”

三人应了,又谢了老太君体恤,薛氏便净了手坐在老太君旁边,指挥丫头们布菜。

菜色丰盛,梦竹吃的也香,只可惜陪笑陪得太累,撤了膳便不愿再动,偎在老太君身边看如棋和如婳打络子,她不得不承认,如婳真的很聪明,学什么都快,相貌又好,自己前世活的那样糊涂,在旁人看来,必是大大不如如婳的吧,怪不得苏百川……

想到这里,她摇摇头,把脑子里乱七八糟的念头压下,透过半扇开着的窗子笑看着外面如柏带着如杉如楠放烟花,金黄的烟花在天空中炸开,梦竹突然想起,这是自己重生后的第一个新年,很多事情都不一样了,但很多事情,还是按照前世的轨迹进行着,今生自己能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还是未知,但既然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就绝不能再回头,绝不能再认输……

这样想着,梦竹又往老太君身边偎了偎,闻着她身上令人沉静的檀香味道,昏昏沉沉地合计着这几个月间发生的事情。

待堂屋里的西洋钟打过十二响,众人又围坐在堂屋里吃了扁食,小辈们依次给老太君和冯侯薛氏磕过头,便踹着装满金银花锞子的荷包各自回院去了。

走在夜间的侯府,梦竹吸了一口沁凉的夜风,看着前面自家父亲和薛氏并肩前行的背影,旁边叽叽喳喳的如婳,奶娘怀里睡熟了的如楠,还有沉默的宋氏如棋,身后不远处,是如书和如杉清脆的声音,不知在争执着什么,偶尔还有徐姨娘温柔的声音随风飘来。

梦竹吸了吸鼻子,看看身侧的浣纱和待月,苦笑着看看昏昧的夜空,娘亲的面庞又浮上了心头,润湿了眼底,就在此时,一个略细却有力的臂膀从后面挽住了她的胳膊,梦竹惊讶回头,对上的,是如柏眉眼弯弯的笑脸:“姐姐,今日我陪你回沁园。”

梦竹微笑,又蹙眉,前后看看,才发现早已过了静园,徐姨娘她们也去的远了,周围就只有如柏和自己,便笑到:“你不是应该回外院去住么?”

如柏笑着摸摸鼻子:“今儿过年嘛,我陪你。”看梦竹不放心的样子,他又笑:“别担心,祖母允了的。”

梦竹这才放下心,任他挽着,姐弟二人回到了沁园。

入了堂屋,梦竹带着如柏给崔氏上了香,在心理默默祝祷着母亲保佑自己和如柏平安遂愿,报仇雪恨。

秋雁走进来,告诉梦竹已经把如柏的被褥安排在了主屋旁边的暖阁儿里,炭火也升上了,梦竹回头看看昏昏欲睡的如柏,心疼他学业辛苦,便赶着他去睡了。

回到堂屋时,沁园上下伺候的丫鬟们在崔妈妈带领下给梦竹拜了年,梦竹笑着一一赏了,便带了值夜的浣纱秋雁回了房。

一进屋,秋雁便从贴身衣服里取出一封厚厚的信,交给梦竹:“小姐,这是武国侯府表少爷晚间命人送来的,说是节礼。”

梦竹赶忙拆开看了,除了舅舅一家给自己和如柏的平安家书,便是厚厚的一打房契,货品清单和掌柜伙计的花名册,末了是一张小条子,上面飞扬的行书带着崔明轩特有的风格:“过年开张,生意兴隆,忙前跑后,红包拿来。”

梦竹“扑哧”一声笑了,笑着笑着又哭了,她把房契收好,信则放在了枕头底下,命浣纱给自己松了头发,梳洗睡了。

一夜好眠。

又是一年了……

转天便是初一,小辈们还赖在主屋陪老太君嬉笑,薛氏便忙开了阖府到护国寺祈福上香的事情,这护国寺是盛京第一大寺,因本朝太祖平乱开国之时曾经得寺僧相助,故钦赐护国寺寺名和国寺地位,每年的正月初一,都是皇家上香的日子,按例要清场不许官宦百姓进入,从初二开始,允许京内官宦人家入寺祈福上香,一直到初十才允许普通百姓进入,往年冯府怕乱,都是初五之后才去,今年梦竹如婳接连出事,老太君也疑心是冲撞了什么,便交代薛氏提早安排,赶在大年初二早早便去上个头香,祈求来年侯府万事顺遂。

接近午膳时分,如柏和如杉不愿落下功课,先到书斋读书了,如楠困了在里间睡着,只剩下梦竹如婳和如书如棋陪着说些笑话儿。

不一会儿,照花来报,说薛氏到了,姊妹几个赶忙下地立在门边。

薛氏进了堂屋,姐妹们见了礼,母女几人重新坐下,薛氏便笑到:“母亲年前提的到护国寺上香的事,媳妇已经安排好了,明日寅时动身,不到巳时就能到。”

老太君笑着点点头:“辛苦你了。”

薛氏道了一声“不敢”,又说到:“只是侯爷明日要进宫值守,母亲看咱们阖府谁去谁留下呢?”

老太君笑着看了看姊妹几人:“若是天气好,小字辈的就都去吧,你也陪我去转转沾沾佛气。”

薛氏笑着应了,又转向梦竹:“不过梦儿大病初愈,此次路途颠簸是不是留在府里为好?”她思索了一下:“让柏儿陪着你在府里休息可好?”

梦竹早料到她会这么说,前世便是这样,她一说自己便自请留在府里,连带着如柏也陪着她,结果当晚薛氏她们住在了护国寺,府里就闹起了“夜猫”,所谓夜猫,便是精怪一类,哀哀的哭声响了一宿,梦竹吓得躲在崔妈妈怀里哭,好一会儿才想起如柏,赶过去看时,如柏已经吓得昏厥过去,因冯侯和薛氏都不在府里,请医延药也费了好大周折,如柏断断续续发了半个多月的烧,便落下了魇症的毛病,一激动便会发作,倒地不醒。

今生,薛氏又重复前世那一套,梦竹如何不知是她从中作祟。心里愤恨难抑,脸上却依然是恬静的笑意:“梦儿多谢母亲体恤,只是前几日如柏说起近日随父亲读书,虽还算勤奋,却总觉得吃力,我想要陪他到护国寺拜拜文殊菩萨,求些智慧来呢,至于身子,女儿感觉好多了,应该不会给母亲和祖母添麻烦,况且婳儿书儿她们都去,女儿自己留在家里,觉得好寂寞呢……”说着她红着脸笑了笑,一副贪玩儿的小女儿态,逗得老太君笑着点点头:

“你看看,你明明是为她好,反倒误了她游玩惹埋怨,还是让她去吧,她们姊妹几个也好做伴,柏儿和杉儿读书也不在这一天两天的,一起都去,也热闹。”

薛氏也笑着应了,看不出一点不悦,梦竹松了口气,心里的恨意又滋长起来。

定下了上香的日子,小辈们便早早散了,晚间梦竹特意早早用了晚膳,又叮嘱丫鬟们带好明日的行李,便早早洗了睡下。

转天天还没亮透,崔妈妈便早早叫梦竹起了床,梦竹迷迷糊糊爬起来,任浣纱和待月在自己头上鼓捣着,梳好头,草草用了早饭,便里三层外三层的裹上衣服,抱着手炉向二门走去。

到了二门下,如婳和如棋已经到了,如书因离得远还没赶到,梦竹走上前去,和如婳如棋见了礼,远远便看到薛氏面带微笑穿过内院夹道走了过来,后面跟着抱了如楠的乳母和五六个丫鬟婆子。

梦竹如棋如婳赶忙迎上前,施施下拜:“母亲万福。”

薛氏颔首道:“不必多礼,起来吧。”

如书笑着站起身,余光看到如书也带了贴身的丫鬟匆匆赶来,走到薛氏身前福下:“母亲万福,女儿来晚了。”

薛氏安排着乳母带了楠哥儿先上了车,便带着梦竹等人转回了慈园,刚进堂屋,便见老太君穿戴一新在照花灯影的搀扶下走了出来,看到薛氏等人,老太君慈和地笑道:“还是你们早啊,我老婆子老了,不中用了……”

薛氏笑到:“母亲精神旺健着呢,哪里就老了,我们也是刚刚才到。”

众人便陪着老太君说笑着到了二门上,分乘几辆青帷小驴车一路出了外院,在门口和如柏如杉汇合,便分长幼蹬车。

打头的是老太君的一品诰命夫人彩帷轿车,老太君自带着照花灯影和韩妈妈坐了,再后面跟着的是薛氏的三品淑人绿呢帷轿车,本应是薛氏带着嫡出的子女坐的,因如柏如杉大了骑了马,便带了如楠和如婳,本应该再带上梦竹,谁知如婳上车时非要拉上如棋,说是上次二人的络子打了一半,她想不起来了,要如棋在路上教他,这样一来便没有梦竹的地方了,薛氏呵斥了几句,被梦竹拦了,梦竹知道如婳这是在给自己没脸,却也不愿与她计较,笑着拉如书坐了第三辆青帷小车,一行人便向着护国寺迤逦而去。

同类推荐
  • 凤临天下,帝后逍遥

    凤临天下,帝后逍遥

    一位花季少女,小时父母离奇消失,由姨母抚养,长大后在大师的帮助下,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见到了父母,开始自己的新生活,也有了一段新的奇缘......
  • 冷宫太子妃:殿下,别乱来

    冷宫太子妃:殿下,别乱来

    穿越?不稀奇。替嫁?不稀奇。皇妃?也不稀奇。但天杀的为啥她遇上稀奇的太子殿下住冷宫!十字绣做寿礼,鸡蛋羹秒御厨,九连环戏太子,冷宫被她闹得鸡飞狗跳,好不热闹!“来,爷,给妞乐个~”误闯浴池,她还要不怕死的挑逗美男。“要不……妞给你乐个?”某太子邪魅一笑,一记手刀将她砍晕直接扛上身。天!矜持!虽然姐很诱人,可是腹黑殿下别乱来啊!
  • 王妃,你跑不了

    王妃,你跑不了

    他说:“依儿,你放心,你现在不喜欢我,以后会喜欢我的,我一定要把你弄到手。”一向温和的他却说出这样霸气的话,让她震撼不少。她已经被这该死的爱情伤的太深了,对于这样的表白却仍是无动于衷,只是嘲笑他不自量力。当她和他有了一次一次的碰撞以后,她的心起了涟漪---她说;“你赢了,你把我弄到手了,请你好好待我。”
  • 欢喜代嫁:独宠小小新娘

    欢喜代嫁:独宠小小新娘

    她是天真娇憨的代嫁小新娘,冷漠无情的庄主相公那边在欢喜的娶妾,她则包袱款款的准备离家出走,行走江湖间,遇美男无数……
  • 嚣张医妃:暴烈王爷独家爱

    嚣张医妃:暴烈王爷独家爱

    “王爷,好久不见。”兵临城下,他攻入她的宫门,黑眸阴鸷:“想要活,取悦我。”她本是医手遮天的淡定公主,为救族人,抛下尊严,他是名震天下的战神之王,为了她颠覆了整个天下,一将功成,他陪她笑看江山:“若不站在这高位,又怎么能护你一世安好?”残暴不仁的背后终是宁负天下不负她的深情。群号:68682853鸭爷官方微信公众平台:cxyyy1987,关于新书的消息发布,以及小说活动福利,都将在此公众平台号通知,千万别错过哦!
热门推荐
  • 童话与国家

    童话与国家

    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丢掉人的根本,还是为了以人为本?还是让人回归人的本真?难道“现代”这个词,不是应该让更多的人打开心灵的大门,去感受那每一叶新芽的娇嫩?童话的开头,常常是:很久很久以前。今天这个利益与势力纷起的世界太应该醒醒了!21世纪的世界应该唱着《小小世界》走向和平与发展。愿小小世界所有的人所有的生命在关爱中活得尊严而快乐。
  • 苦行记

    苦行记

    《苦行记》是奠定马克·吐温幽默大师地位的早期成名之作。该书记述了作者到美国西部的找矿经过,把艰苦的淘金生活写得生气勃勃,其中一些夸张、滑稽的故事充分反映了作者作为幽默大师的才华和语言风格。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手法描述了19世纪中叶美国社会的众生百态:发财与挥霍,追求与冒险,野心与欲望,强力与巧智,希望、奋斗、钻营、落空、潦倒、幻灭……在万头攒动的黄金梦幻中,展现出一幅幅目不暇接的喜剧图景。
  • 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处世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处世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处世故事》每个典故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炼,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 Quality and Others

    Quality and Oth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流氓是这样成长的

    流氓是这样成长的

    站在这所学校的门前我的心情还真是够澎湃的!这就是我的大学!我未来的三年就要在这破地方度过!只比好猪圈好点不多!要不是那唯一的教学楼上赫然写着xx学院的话,我还真容易把这当成什么机关家属楼!
  • 歧路和鲜花

    歧路和鲜花

    因为阴天,感觉中跟某个黄昏有点类似。我知道今天晚上我是不需要再出门吃饭或者购买什么了。那就好好地回去编造一个故事吧。家里的财物被人洗劫了一回,如果再不努力,只怕日后要做乞丐沿街乞讨了。屋子的门还是虚掩着的。我轻轻一推就推开了。进了门,放下手里的东西,突然想起桌子上面的那张身份证,就想再好好研究一番,看看能不能从中发现什么破绽,比如说一个梦境流露出来的破绽。因为梦境是非常容易流露出破绽来的。但是,桌子上面已经没有那张身份证了。原先放身份证的地方,现在出现了一朵小花。我对花没有研究,不知道它具体叫什么名字。但显然它是被谁刚刚从外面摘下来的。因为它不仅散发着新鲜的清香,而且还沾染着一些晶莹水珠。
  • 雕花楼传奇

    雕花楼传奇

    姑苏美,美在太湖水。太湖碧波万顷,水天一色。太湖中水产极为丰富,鱼虾成群;其中银鱼是最为著名的美味佳肴,清朝时推为贡品,与梅鲚、白虾一起,被称为“太湖三宝”。湖中岛屿星罗棋布,或大或小,或高或浅,或雄峻陡峭。或缥缈虚无。内中有一小岛,名为洞庭东山。确切而言,东山实为伸人太湖中的一个狭长的半岛。东山上风景如画,茶绿、梅紫、果黄、桔红,真是一座花果山。四月碧螺五月梅,六月枇杷和杨梅,七月桃李八月瓜,石榴枣子遍三崖,九月白果加板栗,金秋桔子堆成山。誉之为蓬莱仙景,一点也不为过。
  • 唯爱:老婆大人太凶狠

    唯爱:老婆大人太凶狠

    她有着绝色容颜,过人家世,却秉持不作就不会死的观念将身边所有疼她爱她的人一一作向别人的怀抱。青梅竹马,宠她入骨的恋人因她一句你什么都不是而转向她亲妹妹的怀抱,大学四年的舍友终于在某一天彻底爆发,从此形同陌路,可是即便如此,她依旧坚决秉承作的性格,将大学爱了三年的男友作的远走他乡,不复相见。原以为一次次的决裂会让她有所领悟,却不曾想她竟将生身父母作的一病不起,而家中企业也在一夜间改名换姓。而她,终于一无所有。
  • 味道之第一宗罪

    味道之第一宗罪

    一切过度的沉溺,都是有罪。在西方文化传统中,“贪吃”被列为七宗罪之首。当饮食成为人类过分沉溺的欲望,其他一切淫邪的罪错便随之而来。在梁文道笔下,吃喝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而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切片,它与音乐、民族、教养、情色甚至善恶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远去,喧嚣升起,品味变成炫耀的资本,饕餮之徒化身为美食家——人类因贪吃被驱除出伊甸园,背负起原罪,却为自己创造了另一座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