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6500000003

第3章 识人用人心法(3)

康熙末年,李卫任户部郎中,当时有一个亲王主管户部,钱粮入库时,亲王叫他每收一千加收十两。李卫指出这样做不妥,亲王不听,硬要坚持,李卫便用一个柜子将收到的银两装进去,并写明这是亲王让他多收的,放在户部门口,弄得亲王十分难堪,之后再不敢多收。

这事被雍正看在眼里,对李卫秉公办事、不畏权贵的气魄十分佩服。等到他即位后,便任李卫做了云南盐驿道,后因政绩卓著又升任云南布政使。当时有人提出李卫不是科举出身,不应提拔。雍正说:“国家用人,应以贤德为标准,不能讲出身,科举出身中有真才实学的要用,不是科举出身只要有真才实学同样要用。”

李卫生性直爽,性格粗暴,有时难免对人刻薄,对上司也有顶撞,于是有人又向雍正告状。雍正对前来告状的人说:“李卫粗率狂妄,这是大家所知的,我用他,主要是看他做事干练,清明廉洁,很有政绩,其他那些都是小事。”

后来,李卫成了雍正王朝三位封疆大吏之一。

人有其长,也有其短。一个人工作有魄力,有可能显得不够老练;人老练,又可能显得不太灵活;而那些工作机灵的人,可能不稳重;过于稳重的,有可能在工作上不很开拓。

有人曾经指着摆在一起的几十盆青松,要人们辨出真假,这些青松的形状、色泽都一样,一般人很难辨出真假,其中有个人一眼就分辨出来,问其原因,他说:“这很简单,只要细看枝叶,凡有小虫眼的,定是真松,这叫无疵不真。”辨物如此,识人一样。

选拔人才的最佳标准是德才兼备,但是现实的情况往往与自己的心愿是相违背的,毕竟任何人都难免有些小毛病、小缺点。因此管理者在用人时,就不要用“完美“的观点去识人、辨人,不要死死抓住一些小毛病不放,更不能因一个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就将其打入另册,弃之不用。

有一则寓言故事,说一个越国的农夫为了捕鼠,从外地弄回一只擅长捉鼠的猫,美中不足的是这只猫不仅能捉鼠,而且也喜欢吃鸡。不几天,家中的老鼠被捉光了,鸡也所剩无几。农夫的老婆想把这只猫弄走,农夫说:“祸害我们家的是老鼠,老鼠不除,就会偷吃我们的食物,咬坏我们的衣物,损坏我们的家具,我们就会挨冻受饿。没了鸡,大不了我们不吃鸡肉罢了,还不至于挨冻受饿。”

农夫对待猫,都能做到不苛求完美,看其主要优点,作为管理者对人才又何必过分计较。

著名管理学专家杜拉克曾说:“一个聪明的经理审查候选人决不会首先看他的缺点,要看他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

管理者在用人上如果求全责备,即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天才,也都不够格,因为他们不是“完人”,他们也只是在某些方面比别人“能干“一些罢了。用人如果只看短处,则无一人可用,反之,若只看人之长,则无不可用之人。

现代社会,专业分工越来越细,不要说“通才”找不到,就是在某一领域也难以找到一位“全才”。

有一类管理者专门挑下属的缺点和毛病,吹毛求疵,其实,他们自己未必十全十美,却要求下属硬要十全十美,岂不是怪哉!

历史上那些明君贤臣和那些具有远见卓识的人,在用人上都非常强调看主流,观本质,不计较小过失,因此,他们身边聚集了一大批的能人,为他们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要知道,如果一个管理者所用的都是没有缺点的人,那么他所领导的团队,一定是一个很平庸的团队。

在用人上我们应该分清主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不能一叶障目而不识泰山,对优秀人才,对真正的能人,即或是有点瑕疵,要取大节而略其小过,要委以重任,大胆使用。

得人才者得天下。唐太宗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一个明智的管理者能够做到用人不求全责备者,就能凝聚一批优秀人才,得力干将。对那些有些小过的人才如果加以重用,他会以感恩的心尽力展示自己的才能,从而使你的事业如虎添翼。同时,又能体现管理者的宽厚豁达、仁爱友善的品德,你的威信也会随之大大提高。

管理者在择人方面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这样才能选好人、用好人。

对有瑕疵的优秀人才在使用后当然不能撒手不管,对其帮助教育,顺势引导,使其短处变为长处,瑕疵变为亮点,很有必要。高明的管理者在用人时,应以爱人爱才之心使用他们,应按照行为的准则来约束他们,应本着高标准来要求他们,趋利避害,用人所长,正是用人管人之道。

10﹒卫旌告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三国时,蜀国大臣潘睿在孙权攻取荆州后,投降吴国,被封为辅军中郎将。

一次,孙权命令他统率五万大军去吴国与蜀国交界的五溪,讨伐当地的少数民族,潘睿的表兄蒋琬当时正在蜀国担任要职。有一个叫卫旌的人,平时与潘睿有点矛盾,向孙权密报,说潘睿与蒋琬私下有往来,可能会叛逃蜀国。

孙权得到密报后说:“我相信潘睿不是这种人。”孙权不但没有怀疑潘睿,相反还把心术不正的卫旌免了职。

从此以后,潘睿对孙权更加忠诚,死心塌地为他卖命了。

用人很有学问,但最简单最重要的方法是给予充分信任。信任是合作的开始,是管理的基石,也是用人的第一标准。

宋代欧阳修曾说:“夫用之术,任之必专,信之必笃,然后能尽其才而可共成事。”《金史·陈起传》中也说道:“疑则勿任,任则勿疑。”

作为管理者,给人以信任,是你网罗人心,推进、融洽上下级关系的一大法宝,是你调动下属积极性,发挥人才聪明才智的一剂良方,也是你带领团队,让团队充满生机与活力,成就一番事业的重要保证。

当今社会的弊端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致使人们在思想上有隔阂,行为上有偏差。在一个团队、一个组织里,倘若上下级之间、员工之间彼此缺乏信任,离心力就无处不在,合力则很难形成,团队、组织的竞争力就不可能得到增强。

管理者以怀疑的眼光对待员工,一件很平常的事都有可能疑虑丛生,就会像戴着变形眼镜看对方一样,彼此都是怪模怪样。相反,如果以坦诚信任的态度面对员工,就会发现对方尽是优点,看谁都舒服,员工的潜能就会充分挖掘出来,员工对你,对整个组织更会忠诚有加。

因此,对真正的人才,一经考察认定,就要及时起用,委以重任,就要充分信任,大胆放权,就要推心置腹,心心相印。对在思想上、道德品质上有疑点的人,在能力上欠缺、工作上不能胜任的人,一旦掌握准确,就一定不要使用,如果盲目错用,就会自食其果。

很多卓有成效的管理大师都秉承“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原则。韩国三星集团领导者李秉哲一直坚持这一理念,只要是他看准的人才,就大胆地提拔使用,并放手做事,给以充分信任。索尼公司的创始人盛田昭夫更绝,为了表示对人才的信任,他将所录用的人的档案烧掉,只看行动,不问过去。

当然,用人尽可能给予充分信任,这是对的,但并不意味着人用了之后,就任之不管。人性是利己的,随着时空的变化、条件的改变,很多人利己的一面便会表现出来,适当采取一些措施是完全必要的。比如,对重要的工作交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去完成,使之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完善监督机制,建立监督机构,对重要部门人员实行重点监督;对重要岗位实行任期制和轮岗制等等。这不是对所用之人的不信任,相反这是对他们的关爱与保护。它能弥补“用人不疑“中放任自流的漏洞,是一种放中有管的行为,是管理中激励约束与和谐运转的一种先进理念。

与此相反,对所疑之人,如果一概不用,也有可能埋没许多人才。在使用中给予进一步考察和了解,更容易识别“庐山真面目”。所疑之人,只要不是人格和道德层面的问题,也应视其情况,给予适当使用,这种使用必须把握一定的度。在用中了解真实情况后,再决定是大胆使用,还是适度使用。这种疑人也用的理念,体现了管理者的开明,对人才的爱惜,对员工的信任。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用人也疑,疑人也用。道理看似简单,但作为管理者,要真正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还需要管理者具有相当大的智慧和能力。

11﹒猎狗的变化:不让提拔变成绊脚石

在春秋时代,秦国北部有一风景名胜区,当时一些名门望族很喜欢来这里狩猎,在狩猎时还可以向管理员雇用猎狗。

有一个楚国人来狩猎,雇了一条猎狗,这条猎狗灵巧机敏,十分英勇,楚国人带着它去狩猎,每天都有颇多收获,他非常满意这个地方和这条猎狗的表现。

第二年同样的时候,楚国人又来度假,他点名要雇那条猎狗。

管理员用手指向墙边并说:“它已经不行了。”只见一条狗睡在那里,眯着双眼,无精打采地晒着太阳。

楚国人很吃惊地问:“那不是去年那条活蹦乱跳、能征善跑的狗吗?还不到一年时间,它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

“是呀,本来是一条很好的狗,凡是来这里狩猎的人雇用后都赞不绝口。我让它做了部门经理,它倒还有积极性,随后我让它做了总裁,哪晓得,这样一来,它竟变成了这种德性了。”

每个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的团队是最优良的团队,管理者也都在为提高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作出努力,其中管理者提拔人才是一种很有效的武器。

管理者提拔人的目的是让人才为我所用,为我所留,受我之命,为我分忧。但如何合理提拔人才,以最大限度发挥人才的作用却值得研究。

古人云:“君子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此三者乃治乱之源也。”可见,能当其位是提拔人才的重要原则,也是判断管理者提拔人才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准。

在现实管理中,人们往往因为某人的本职工作做得好,干得出色,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个人能胜任上一级的工作,从而将他提拔到更高一级。比如,学校教师因为课上得好,受到学生欢迎,就要提拔为校长;医院医生因为医术高超,能药到病除起死回生,就要安排他院长之职;销售经理一旦业绩突出,就把他放在营销主管的位置上。

这些提拔者当中,有的具有管理才能,能够适应管理工作,而有的虽是业务高手,却对管理工作知之甚少,不能胜任。硬要把缺乏管理才能的业务高手放到管理者的位置上,这无论对员工、对团队都会带来不好的后果。对于员工,因为不胜任新一职位的工作,不但影响其自身价值的体现,还会使其丧失工作兴趣,降低工作积极性。对于团队,不但失去了一个优秀员工,还让团队得到了一个蹩脚的、占着位子却不能很好履职的领导。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责任在管理者。一方面,受论资排辈的影响,他们认为一个员工只要工作年限够了,积累了一定工作经验,不管适合不适合干管理,也要论资排辈放进管理层。另一方面,他们把提拔作为了一种奖励手段,如果某一员工业绩突出,尽管他不能胜任更高一级工作,为了留住人才,或者为了激励员工,便通过提拔进行奖励。殊不知,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可以加薪、休假等方式进行激励,而不能把职位提拔作为对员工奖励的手段。

管理者在提拔人才时,一定要让被提拔者适合他们应当承担的责任,也就是要能够胜任他将要开始的工作,而不是看他以前的工作怎么样,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就有可能让你的提拔变成人才前进的绊脚石。

12﹒弥陀和韦陀: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很久以前,弥陀佛和韦陀佛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宇。

弥陀佛随时面带笑容,平易近人,前来膜拜的人很多。但弥陀佛有些大大咧咧,大手大脚,经常丢三落四,尽管香火很旺,由于疏于管理,庙里还是入不敷出。

韦陀佛神情严肃,成天板着面孔,让人轻易不敢接近,膜拜的人越来越少,但韦陀佛却精打细算,考虑周密,长于管理。

佛祖了解到他们的情况后,便把他们调配在同一座庙里,由弥陀佛迎接客人,负责攻关,让韦陀佛管理财会,料理政务。这样一来,庙里香火更旺,秩序更为井然。

今天,凡去过寺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看到的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佛。

大千世界,人各具特色,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在大师的眼里,每个人都是人才,这个世界没有废人,关键是如何使用。

要准确合理使用人才,首先必须做到知人善任。

知人就是要了解人,了解他的长处,知晓他的能力,熟悉他的人品,洞察他的潜质。要做到知人,就要善于观其言、察其色、辨其求。

三国时期诸葛亮善于知人,他提出的“知人“方法就是在当今,对于管理者在用人上都是很有帮助的。其方法为: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善任,就是要适才适用,善用其长,力避其短,把他放在恰当的位置上,根据他的专长来安排适宜的工作岗位。不可轻视其偏才,对有偏才的,类似于鸡鸣狗盗式的人才,虽算不上杰出的人才,若能恰如其分地使用他们,也能发挥出他人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兼顾其所用之人的性格、兴趣和气质。

管理者要做到善任,就要有容人之短的雅量,就要有大公无私、客观公正的风范,就要有慧眼识才、良莠善分的眼力。

知人善任,知人是前提,是基础。善任是目标,是努力的方向。

《孙子兵法》云:“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也,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清代人顾嗣协有首《杂兴》诗:“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这首诗讲的就是用人要适才适所,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这既是一门管理艺术,又是一种体现管理者水平的重要能力。

韦尔奇曾说:“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这比开发一项新战略更重要。”

能够做到知人善任,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实现人与事的最佳配置,才有可能让一个人干得最好,把自己的作用和能力全部发挥和贡献出来,从而创造出最佳的业绩。试想,如果让弥陀佛管账,让韦陀佛迎接客人,寺庙里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如果因为弥陀佛大手大脚,因为韦陀佛板着面孔,就让他们解甲归田,坐上冷板凳,我们今天到寺庙里还能看到两位尊佛吗?

还有这样一则寓言,百兽之王的老虎,他要臣民为他找吃的,于是命令鸭子上树采野果,硬叫猴子蹲在草丛中下蛋。结果鸭子被勉强赶上树,却重重地摔到地上,猴子脸憋得通红,却连半个蛋都没下出来,老虎气得暴跳如雷,发誓要拍死猴子、活吞鸭子。

同类推荐
  • 基于实现企业组织和谐的治理研究

    基于实现企业组织和谐的治理研究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和谐治理源起、企业股东与经理间的利益冲突及其治理、企业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及其治理、企业资方与劳方之间的利益冲突与治理等。
  • 风起云涌的新闻客户端

    风起云涌的新闻客户端

    移动互联网崛起后,新闻客户端如大军压境一般,迅速在移动互联网应用中崛起,大到四大门户,亦有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新兴的力量,小到各种不知名的小型新闻客户端产品,用户手机必备的应用当中,新闻客户端占据重要的一席。本书将详细描写从2013年至今,新闻客户端的诸多变化,一段关于新闻客户端的故事。
  • 管理中的心理学诡计

    管理中的心理学诡计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那些易激发员工积极心理的管理方法都是最好的奖赏:相反,那些易引起员工反感的管理方法都是最差、最没有头脑的管理行为。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如是说: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罗唯一权威就是成就。管理的目的,就是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领导和管理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管理者的工作是计划与预算、组织及配置人员、控制并解决问题,其目的是建立秩序:领导者的工作是确定方向、整合相关者、激励和鼓舞员工,其目的是产生变革。
  • 这样卖一定有人买

    这样卖一定有人买

    荟萃卖的智慧,探究卖的学问,传授卖的真谛,是每一位产品销售员,每一个卖场营业员,每一位职业经理人,每一位正在打拼的老板的好帮手。
  • 稻盛和夫经营真经

    稻盛和夫经营真经

    本书从人生磨砺、创业之路、经营哲学、用人之道、自我修养、社会责任和投资眼光来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稻盛和夫的经营策略和人生感悟,从他的一言一行中领略经营之圣的人格魅力。并且用智慧小语的方式总结稻盛和夫先生的经营智慧,帮助我们在职场道路中少走弯路,脱颖而出。
热门推荐
  • Kraken
  • 血液之下

    血液之下

    平行宇宙中竟衍化出众多的界面,一个来自凡人界的、看似人畜无害的少年,却拥有着怪异的身世……
  • 从零开始的最好时代

    从零开始的最好时代

    非常的时代,要从零开始就一直参与,才算的上是经历了青春啊。(韩娱)
  • 将发生在情人节的命案

    将发生在情人节的命案

    在三年后的2011年农历七月初七,徐一民会在三平市东新五路大桥上与一位他寻找了整整三年的青年男子迎头相遇。当然,这时候徐一民已因为身体的原因提前退休了,他成了一位技术相当糟糕的钓者,整天在城关到列东纵穿整个三平市的沙溪河垂钓而鲜有收获。2011年活跃在三平市沙溪河畔的各个年龄段的钓鱼爱好者都认识这个神情忧郁,成日张着一双若有所思的眼睛打量过往行人的老者。没有人知道这个奇怪的钓者为什么能长期不懈地坚持看起来对他毫无乐趣的垂钓,因为,有时候这位可怜的垂钓者钓上一尾鱼时,并没有表示出欣喜,依然是用那种忧郁的神情对待难得的收成。
  • 朝鲜赋

    朝鲜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极品阎罗系统

    极品阎罗系统

    “嘀!融合完成!恭喜宿主获得无道阎罗称谓!”“嘀!触发主线任务:传奇的开始。”“任务介绍:作为一个新晋的阎罗,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地府简直刻不容缓!去吧!去建造一个属于你的地府,而新的传奇也将从那一刻开始!”从此,薛无算纵横万千位面,神功异法予取予求。薛无算:本君要的东西,你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
  • 一米之城,且听风雨

    一米之城,且听风雨

    一个神秘的族群,拥有着无法估测的力量,为了尊严,为了复仇,为了那至高的权力,她带着族人的野心,重返了尘世,展开了一段乱世传奇。失去了灵力的她,她恨,恨他的欺骗,恨自己的愚笨,竟然,竟然让她失去了一切,那么多对她一直尊敬的族人们,都是因为她才丢失了性命,难道她就能安心的活下去吗?换了一个身份,她能扭转乾坤吗?她曾说过:“有时,爱也是种伤害,残忍的人,选择伤害别人,善良的人,选择伤害自己。”她也曾说:“有的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就像是流星,瞬间迸发出令人羡慕的火花,却注定只是匆匆而过。”为了自己的真心而去角逐,一米之城,只给了她一米的阳光,看她如何静听风雨。
  • 地理常识悦读

    地理常识悦读

    本书搜集了有关地理方面的世界最早和最新、最大与最小、最多与最少、最高与最低等多项纪录,内容丰富,既有一定的知识性,又有一定的趣味性,因而对广大读者增长科学知识、开拓眼界大有裨益。你想不想外出旅游?你想不想看看世界的变化?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领略下地理世界的多彩吧!
  • 私语时

    私语时

    游魂野鬼叶南艺自小就能看到早就见怪不怪,可守护石化灵这种事她还是第一次见到,好在她心脏够强没有被吓死,更让她想不到的是这个救了她的男人居然是条龙?就连从小一起长大的白墨都是狼族!原以为只有在玄幻剧里才能看到的东西,也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 穿越之捡到包子当娘亲

    穿越之捡到包子当娘亲

    失去亲情的女主因为一一双高跟鞋啼笑皆非的穿越到一个贫困的小孤女身上,一睁开眼睛发现身边还躺着一个白白嫩嫩的小包子,缺失了亲情的女主一眼就将这个小包子当成这一辈子的补偿,即使没有血脉相连也能成为亲人,誓要将小包子给养成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补偿上辈子缺失的亲情,只是...随着小包子的长大,怎么这个孩子越来越粘着自己这个只大了他五岁的娘亲呢?场景一:院子里一群小孩子听完白风幽讲的西游记之后,恋恋不舍的被大人么给拉着回去了,白风幽正将院子里给打扫干净。“幽儿幽儿,你只能给我一个人讲故事,不能讲给他们听!”才三岁的曦儿背着两只包子手一脸不高兴的撅着小嘴对着白风幽正经的说道。“曦儿听话,要叫娘亲!和小朋友们一起听故事不好吗?”白风幽无语,不知道为什么曦儿三岁之后就是不叫自己娘亲了,老是幽儿幽儿的叫,白风幽很头痛,说了多少遍也没用,而且曦儿好像越来越霸道了,这可不是个好现象。“不要!幽儿就是幽儿!幽儿是曦儿一个人的,不能讲故事给别人听!”曦儿抱着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白风幽固执的说道。“好好好,曦儿说什么就是什么。”白风幽无奈的拍着曦儿小小的身子纵容的说道,这个家的情况和别的家庭不一样,曦儿大概是没有安全干吧,白风幽这么想着,完全没有看到抱着自己的曦儿眼中一闪而逝的得逞的光芒。场景二:“幽儿我来帮你吧。”白风幽和曦儿在山上捡了柴火背下山去,在路上遇到了同村的铁柱,铁柱看幽儿一个人背着柴火就上前帮忙。“那就谢谢了,我一个人还挺累的。”白风幽见到铁柱高兴的说道,有人帮忙真是太好,完全都没有看到身边一张小脸臭臭的曦儿。“幽儿,曦儿长大了也能帮幽儿背柴火。”曦儿拉着白风幽的手说道。“好,等曦儿长大了,再来帮娘亲。”白风幽笑着摸了摸曦儿的小脑袋说道,完全当成是童言童语,让曦儿郁闷的,看铁柱越来越不顺眼。场景三:“幽儿!幽儿!快看,这是父皇赏赐给我的琉璃国的宝石,你看你看,是不是很漂亮,做成首饰幽儿戴上一定很漂亮。”精美的安王府,身着精美服饰的安王拿着一个装满了钻石的盒子找到白风幽高兴的喊着。“曦儿,你记住我是你娘亲,这么漂亮的宝石还是要给你未来的安王妃用吧。”白风幽无奈的看着在自己面前讨好的曦儿,无奈的说道,什么时候自己一手养大的孩子居然会对自己生出这样的心思,白风幽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