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松了口气,待直起身来,一回头,忘追已翻窗进来,正立在窗口好笑地望着她和花妮。
花妮冲忘追爱娇地“喵~”了一声,那声音甜腻得令明月侧目。
想到就在方才她求花妮办事时的低声下气,明月心堵得想伸手拍两下胸口。
这到底算谁养的猫?!
她那些千奇百怪,费尽心思弄来的毒都喂了狗了!
无端躺枪的小京巴却浑然不知,绕着忘追打转,尾巴摇得几乎要断掉。
“不早了,走了走了。”明月急忙忙地朝屋外走去。
忘追紧随其后。
两人悄然穿过几间空置已久的低矮破旧的屋子,来到西北角的小门,那扇门掩藏在肥盛的女贞篱笆之中,不显山不露水地。
虽可抄近路一直到北街,可侯府里基本没有人会走,久而久之便荒废了。
北街通往仆从们的聚集地,不过那条小路旁种着两排芭蕉树,白天就已显得偏僻而又冷清,到了夜间,更是人迹罕至,整个望过去一片黑睃睃地、颓废而又阴沉,仿佛冷不丁就有什么怪东西蹿出来似的。
哪怕天上如今有一轮莹白的圆月照着,那月光也穿不透一对对芭蕉树交织的穹庐。
明月快步走上那条小路,忘追轻轻一跃便与之并肩而行。
“崔大人找到我亲生爹娘了。”忘追清冷的声音在明月耳旁响起。
明月不觉停下步子,抬头去看他,可惜只望见忘追一个模糊的脸部轮廓,和他隐隐清亮的星眸。
这两年忘追长高了不少,已经超过明月近一个头。
“你好像并不高兴?”
“我自晓事以来,无父无母地惯了,跟师父相依为命,也过得好好地。”少年的声音很平静,是真的很平静。
无悲无喜。
然而在明月看来,这就是不高兴了。
试问天底下有哪个孩子不想自己的亲爹娘,不想认祖归宗?
崔士林惜才,见忘追确实是颗好苗子,替他寻了两年的亲人,可最终无果。之后因见忘追的才学已经达到童生试的程度,崔士林无奈之下退而求其次,便将他寄在崔家一个早逝的族弟名下,并给忘追取了个学名叫崔安歌。
年初忘追小试身手参加童生试,果然不负众望,令人振奋地一口气过了。
原本相熟的人都以为这样便尘埃落定了,包括屈明大师也淡然地接受忘追变成崔安歌这个新的身份,可眼下又为何忽然有了消息?
“可知道他们是怎样的人?家住何处?”忘追不在意,可明月却好奇呀。
忘追跟上明月重新迈开的步子,淡然地道:“那户人家姓裴,听说是闻喜的裴家。”
明月脑子有点打结:“闻喜?屈明师父不是在吴地捡到你吗?”
闻喜和吴地,一南一北,两地间的距离怎么都跟“近”这个词扯不上边。
“说是那一年我的生父从吴越回京都述职,他们在路上不小心将我弄丢了。”忘追的声音很佛系,阿弥陀佛的佛。
明月:……
把一个两岁的孩子弄丢了?弄丢了?!
这心得多大呀!
望着黑漆漆的四周,明月无声地叹了口气,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你我还真是同病相怜呢。”
言下之意,便是虽有血缘上的至亲,却仿佛没有!
忘追只闷闷地“嗯”了一声,心道明月你比我的境遇要艰难得多吧。
然而接下来明月的话却教他啼笑皆非,明月高兴的道:“这么说,他们若是寻上门来,打算将你接回去,你铁定是不回的了?”
“不回。”忘追想了想道。
明月便拉住忘追的手道:“到底是你的亲生父母,万一他们在你跟前老泪纵横地,或者向你忏悔当初没有好好地看着你,你可真的能硬下心肠拒绝他们?”
忘追古怪地看着明月,片刻之后便有些忍俊不禁。
“我心肠很硬吗?”
明月:……
有这么答非所问的吗?那个童生试是怎么过的?!
阅卷的人不巧是个文盲?!
“你问我,我怎么知道?”明月失望地松开手。
所以说死鸭子嘴硬,血缘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亲爹娘在一个孩子的心目中是最最至关重要的人了。
他们永远闪闪发光,不管在或者不在,有或者没有,始终不可撼动地盘踞在孩子心中最神圣最高大上的位置。
明月的脸都黑得跟土灶的锅底似的,徜若不是层层叠叠横七竖八的芭蕉叶遮挡了中秋的月光,她原本就不是小心遮掩的自私自利可就彻底露馅了。
如果忘追被接回百八十里开外的闻喜,屈明大师对忘追的影响力至少减弱一半,到时忘追还真能记着她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