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9700000008

第8章 《药地炮庄》成书考(2)

这的确是个问题。与此相关,还有一点同样值得思考:道盛身边好《庄》、注《庄》者并不少,他何以偏偏“托孤”于方以智呢?

大别《发凡》曾经提到:“薛更生、陈旻昭时集诸解,石溪约为《庄会》,兹乃广收古今而炮之。”石溪法名髡残,受衣钵于道盛。陈旻昭即陈丹衷。薛更生,名正平,钱谦益《有学集》卷三十一载其墓志,称“少为儒,长为侠,老归释氏”。《天界觉浪盛禅师语录》卷十有诗题曰“薛更生居士颂予《庄子·天下》篇,喜而和之”,可知更生亦是好《庄》者。三人既然都有与《庄子》相关的著作,道盛岂有不知之理?他不“托孤”于此三人,却选择了刚刚到来的方以智,这岂不是有违常情吗?

当然,如果方以智此前已有与《庄子》相关的著作并深得道盛欣赏的话,那就另当别论。

查方以智入关前的作品,能够与“炮庄”扯上关系的,只有他在五老峰所拟的两篇《向子与郭子书》、《惠子与庄子书》。《浮山文集前编》卷九“岭外稿下”收有《书〈庄子〉后》一文,让我们知道方以智虽在颠沛流离之中,仍常读《庄子》。但也仅此而已,寥寥三百字并不足以说明任何问题。作为“癸巳入关笔”的《象环寤记》,讨论的话题及所用术语如“蒙媪”、“象环”等,的确与《庄子》相关,文中也曾借外祖之口谈到自己小时就很喜欢《庄子》:“汝丱时,汝祖督汝小学,汝曰:‘旷达行吾曲谨。’吾呼汝头陀,汝曰:‘逍遥是吾乐园。’全以庄子为护身符,吾无如汝何。”但《象环寤记》毕竟是“入关”之笔,性质上也不属于“炮庄”之作。除非方以智还有什么解《庄》之作彻底失传,否则他呈给道盛的只能是五老峰二书。

其实,个人以为,有此二书,已经足矣。在《向子与郭子书》中,方以智说:“庄子者,殆《易》之风而《中庸》之魂乎!”在《惠子与庄子书》中,他进一步发挥道:“义精仁熟,而后可读《庄子》。蒸湆《六经》,而后可读《庄子》。则《庄子》庶几乎饱食后之茗荈耳。”这和道盛在《庄子提正》中的说法如出一辙:“夫论大易之精微、天人之妙密、性命之中和、位育之自然,孰更有过于庄生者乎?”“庄生所著,虽为六经之外,别行一书,而实必须辅六经,始能行其神化之旨也。使天下无六经,则庄子不作此书,而将为六经矣。”住在五老峰巅的方以智,有否读过道盛“久布海内”的《庄子提正》,我们不得而知。假若没有读过,竟能得出如此一致的结论,说明两人对《庄子》本有相似的判断。假若曾经读过,那也没有问题,毕竟和道盛身边的那帮弟子、朋友不同,方以智的这些看法是仅凭阅读和思考而得到的。可以想象,当两人有机会面谈时,心灵的感通恐怕早已超出言说之外。道盛因此而“托孤”于方以智,应该是件顺理成章的事儿。

剩下的问题就是,《向子与郭子书》、《惠子与庄子书》是否可以如传笑那样称作《炮庄》?如果可以的话,那么方以智投奔道盛前,当然早就开始了《炮庄》的写作。个人觉得,此问题的要害其实源于我们对“炮庄”二字的理解。“炮庄”可以指一部著作,也可以指一种活动或工作。如果像前面那样,一律把传笑所说的“炮庄”解读为“《炮庄》”,那就必须承认《药地炮庄》并非始作于竹关。如果把传笑所说的“炮庄”解读为“炮《庄》”,解读为对《庄子》一书的炮制,那么一切的困难都将迎刃而解:《向子与郭子书》、《惠子与庄子书》当然都是对《庄子》的“炮制”。既然此二书本来就是所谓的“炮制”,那么称竹关时期开始的解《庄》为“支鼎重炮”,也就没有任何不妥。

总之,方以智在投奔道盛之前,已经有过解《庄》的尝试。由于这种解读并非通常意义上的注释,方以智和他的弟子们统称之为“炮”。这种说法深得道盛之欣赏,后者遂把自己对《庄子》的评、提转交给方以智,由他来完成对《庄子》全书的“炮制”,这大概就是方以智编纂《药地炮庄》一书的缘由。

至于说方以智在五老峰巅,是否有过炮制《庄子》全书的计划,从现有的文献中根本找不到任何的蛛丝马迹。我们所知道的只是,自从接受了道盛的托付之后,方以智花费了大量精力去编纂《炮庄》。下面的记载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一过程:

(1)老父在鹿湖环中堂十年,《周易时论》凡三成矣。甲午之冬,寄示竹关。穷子展而读之,公因反因,真发千古所未发。万物各不相知,各互为用,大人成位乎中,而时出之,统天乘御,从类各正,而物论本齐矣。复予蓍筒而铭之,曰:“蓍卦之德,退藏于密。即方是圆,两行贞一。”不肖子以智时阅此论,谨识之以终卷。

此条编在《炮庄》卷一的末尾、《齐物论》“庄周梦蝶”段的后面。“甲午”年为顺治十一年(1654),方以智闭关高座寺看竹轩的第二年。整段话讲的是父亲方孔炤寄示《时论》一事,但无意间却透露了《炮庄》的进度。经过一年左右的工作,他刚刚完成了全书的第一卷。

(2)藏一曰:世道交丧矣。拘方约结,终缚生死。荒冒废学,差别茫茫。……大师庐墓合明,幸得朝夕,剥烂复反,乃叹曰:大道易简,私黠乱其神明。备物无我,善刀无敌。学问饮食,享其性天。消息时行,何用跃冶乎?因合录之,时自省览云尔。自有仁智夙愿者,总持幸甚。圉噩岁涂,黄林学者左锐识。

这段话摘自《炮庄·总论中》篇的末节。《总论中》篇分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开头是三位高僧的庄评,篇幅较少。后面的内容有一个标题叫《黄林合录》,编录者自称“黄林学者左锐”。据《青原志略》、《周易时论合编》诸书,左锐,字藏一,桐城人,乃方以智好友。左锐此文的编录有时间(“圉噩岁涂”,指的是丁酉年十二月。这一年为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有地点(“庐墓合明”),假若它原本就属于《炮庄》的一部分的话,那么可以肯定,方以智在守丧三年中仍在延续竹关时期的工作。假若它是后来才编入到《炮庄·总论中》的,也没有问题。因为此文中有大量的关乎庄子的内容,譬如开头第一句话就是“敢问《易》与庄、禅分合,可得闻乎”?其他如“虚舟子曰:柱、漆无所不包,而意偏重于忘世”。、“吴亚侯曰:仙定,出世之死法也。庄禅,出世之圆机也”、“沈长卿曰:庄子散人,则语不犯正位”、“休翁曰:读《六经》后,彻《庄》透宗,再读《六经》,即非向之《六经》矣。妙在怒笑之余,别路旁通,乃享中和之味”等等,可谓举不胜举。这些都说明,方以智庐墓期间,除了与子侄一道重编父作《周易时论》外,也一定没有放下恩师交给他的“炮庄”任务。

(3)吸尽西江水,东流不到家。阶前如见佛,座上便拈花。颜色成枯木,愁心结乱麻。趋庭无别语,开示总《南华》。

此诗乃方以智第二子中通所作,诗题曰“庚子同四弟省亲寿昌”。诗末有小注,“时老父著《药地炮庄》”。这是迄今为止最明确的著述记录。庚子为顺治十七年(1660),距离庐墓结束已有两年。此时的方以智主要行脚于江西南城一带。他之所以“开示总《南华》”,可能与恩师的去世有关。去年秋天,道盛禅师圆寂于南京。加快《炮庄》的撰写进度,也算是对恩师嘱咐的一个交代。

(4)药地愚者唾此糠粃,一怒一笑,且三十年。五十衍《易》而占之曰:用九,见群龙无首。

今日登黄龙背,饮南谷茶,诵《逍遥》一过。四围苍翠欲滴,白云西来,平浮竹槛,万峰在下,出没有无。忽忆张浊民拈郑亿翁句曰:天下皆秋雨,山中自夕阳。

这两段话分别见于《逍遥游总炮》和它的眉批。“五十衍《易》”用孔子学《易》之典,说明方以智此时已过五十。方氏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下推五十年,刚好就是上条中通所说的“庚子”年。这说明《总论》下篇的七篇《总炮》,当作于方以智五十岁之后。这一点也得到了眉批的验证。所谓“南谷”,指的是江西新城南谷寺。据乾隆朝《建昌府志》载,康熙元年(1662),方以智正是该寺的住持。因此登山饮茶、吟诵《逍遥》,一切都顺理成章。苍翠欲滴,万峰出没,看上去又是多么的惬意!不过,“忽忆”二字早把人拉回到了现实当中:张浊民即张鹿征,崇祯朝官锦衣卫千户。煤山变后,殡于西华门,百官无至,唯鹿征缞服哭临,守梓宫不去。后为道士,终身素衣冠,自言先帝仇未报,服不可除。郑亿翁即郑所南,宋亡后终身不娶,时时向南恸哭,所著《心史》,字字血泪。面对良辰美景,适意逍遥之际,涌上心头的却是亡国遗恨,此时方以智的复杂心情,又岂是借《庄子》放浪形骸者所能知?

(5)往年惠到《时论》,恨生未从尊公伯父游。象数几微,蒙惑罔测。今即未谓遽窥什一,要如神珠置浊水中,不渐次湛清不得也。闳论秘义,括举两间,大至此乎!广至此乎!糠秕之引,恐非末学敢任,幸择人畀之。再承贶《寂历图》及《炮庄》大刻,实变化《时论》而出之者。翁兄力大解捷,如香象蹴蹋,岂蹇驴所及?又如冥室中炽然慧炬,何幽弗照,岂萤火比朗?宜弟方之蔑如也。而六十年来,如醉如梦已矣,悔何益矣。黄海幽胜,未尽余喘,尚浮沉其间,翁兄其无忘东来为我稍施针砭乎?

公既赏《庄》而读《易》,何不以《炮庄》激扬、以易几征格之乎?特奉一部,并致商贤。还当久住青原,获真益也。

这两段话皆摘自《青原志略》卷八。第一段出自沈寿民《寄青原药地大师书》,第二段出自传笑《与刘雪林》。沈寿民也是安徽人,方以智老友,施闰章之师。传笑的情况,已见上文。两人皆提到《炮庄》大刻,说明此书早已印刷流通。从沈氏书的标题及传笑书中的“还当久住青原”,可知此时的方以智已是青原山净居寺的住持。方以智正式入主青原,始于康熙三年(1664)年底,萧伯升也于同年捐资刊刻《炮庄》。在此后的数年间,方以智的师友和弟子们常常在书信或交谈中提及此书。最有趣的是,作为易堂九子之一的彭士望,竟然还于梦中作过“炮庄诗”:“曾从天际别,动辄八千秋。自古谁青眼,于今已白头。赋诗全是怨,读史近能羞。要与鲲鱼说,南溟尚可游。”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炮庄》一书曾给时人留下过深刻的印象。

总之,作为十年心血的结晶,《药地炮庄》得以定稿流通,既是对道盛禅师付嘱的完成,更是方以智对自己晚年思想的一个总结。方氏常常要求弟子们细读此书,原因恐怕就在于此。

同类推荐
  • 浪漫主义的根源(人文与社会译丛)

    浪漫主义的根源(人文与社会译丛)

    《浪漫主义的根源》以赛亚·伯林1965年关于浪漫主义的梅隆系列讲座的BBC录音结集而成,自浪漫主义定义问题始,中经浪漫主义之滥觞、成长和壮大的过程,至浪漫主义的巨大影响终。结构了然,思维缜密,处处闪耀着天才洞见的火花,伴以伯林特有的雄浑酣畅的即兴风格,是一曲令人魂销神醉的思想咏叹调。
  •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被认为是宋明儒学的殿军,在晚明儒学史上独树一帜。本书从对刘宗周哲学体系内在逻辑分析入手,将研究推至思想家本身,希望借此能呈现出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对其人格结构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尝试通过刘宗周人格结构的内部机制来解说其心性哲学,以期能够更真切地体认他的思想。本书认为,刘宗周的心性哲学是将理学的内容注入心学体系之中,使客体之理变为主体之心,客观之理成为主观之意,由此统一心学和理学,其实质是以理入心,进而以理代心。对蕺山学派的研究是本书的又一主要内容。我们将重点放在梳理刘宗周之后学派内部变化,以张履祥、陈确和黄宗羲为例,通过他们的学术异同及冲突来解释蕺山学派分裂没落的内部原因。
  •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他的思想中获取营养。这种影响,仅从我们的常用语中就可以得到证明。
  • 王阳明心学智慧

    王阳明心学智慧

    王阳明做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其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来中国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阳明心学智慧源源相传,润泽了一代又一代的名人。张居正、曾国藩、孙中山、蒋介石、蒋经国、黄宗羲、章太炎、梁启超、李宗吾等,他们叱咤风云,显耀一生,却都奉阳明心学为最根本的精神导师。
  • 易经与辩证法杂说

    易经与辩证法杂说

    本书所讲“易经”,包括“经“和“传”,行文时或注明“经”,或注明“传”,或注明为后来学者论述,或总称“易经”或“易学”。全书收录了略说易经与辩证法、易经的对立统一律、易经的质量互变律、易学循环论的再认识——否定之否定律等近40篇文章。
热门推荐
  • 兔子坡

    兔子坡

    兔子坡上要来新邻居了!小动物们既兴奋又不安,他们一边期待着崭新的好日子,一边又很担心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
  • 情挽红楼

    情挽红楼

    此书只在潇湘发文,谢绝转载!林家有女名黛玉,及笄之年好芳华。芙蓉如面柳如眉,卿颜足可倾天下。孑然一身寄侯门,风刀霜剑日相逼。深闺湘帘低垂处,泪痕常湿锦衣袖。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谁在暗改韶年?几度沉浮朱门中,看尽繁华,览尽红尘,谁是最终归宿?挽红楼,素笔写意,圆己之痴梦。挽颦心,一缕香魂,终有归依处。一卷红楼,千年绝唱,萦绕心间的,是淡墨勾勒出的林妹妹,风华绝代,文才斐然,清灵得仿佛与世隔绝的仙子一般。本文从曹公八十回原著开始续写,盼给林妹妹一个温暖而美丽的人生。写文自娱,若能娱人,何幸之至。如遇不喜,敬请无视,大家共创和谐,呵呵ps:本作品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任何人未经原作者同意,不得将作品用于转载,否则后果自负!
  • 我真的这么厉害

    我真的这么厉害

    新书《无敌从高考开始》,请各位读者继续支持!林修从仙岛归来,以高傲姿态,吊打各路高手。不服?你是圣尊强者?不好意思,我踩的就是圣尊!书友群:564842229
  • 菊谱

    菊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玺镇乾坤

    玺镇乾坤

    超级特种兵邓天穿越到一名血脉被夺几欲死去的少年身上,一块血阳玉令其重获新生。血阳玉实则血色玉玺,一共九块,其中蕴藏着……。为了上家族讨一个公道,不断的修炼,意外与冥血组织结仇,被迫宗门迁徙……绝世凶兽九个分身之一破开封印,恢复元气,肆虐大陆,邓天集玉玺、增修为、踏尊位、镇凶兽,经历着一幕有一幕惊险刺激热血的战斗……
  • 地地导弹科技知识(上)(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导弹武器科技)

    地地导弹科技知识(上)(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导弹武器科技)

    军事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内容丰富的综合性科学,它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众多学科,而军事科学则围绕高科技战争进行,学习现代军事高技术知识,使我们能够了解现代科技前沿,了解武器发展的形势,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并培养我们的忧患意识与爱国意识,使我们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以建设我们强大的国家,用以作为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
  • 仙缘劫:暴君的替嫁弃妃

    仙缘劫:暴君的替嫁弃妃

    那一世;背叛整个天地与他相拥。大婚当日新娘却不是自己,连同腹中骨肉被亲手刺杀。死后尸体遭人凌辱,孩子被剖出挫骨扬灰,魂飞魄散恨意难平!今生传闻他将她放在心尖宠上了天。太监来报:“陛下,娘娘说要出宫闯荡江湖。”年轻的帝王埋首在堆积如山的奏折里头也不抬,“嗯,告诉娘娘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朕的后宫任她施展拳脚。”太监要哭,这后宫里除了您就只有宫女和太监了!“娘娘将太后打了。”“正好,那朕今夜就有机会侍寝给她揉揉”御书房的床太硬。“娘娘跑了。”那人动作急的差点儿带翻了龙椅,“岂有此理,给朕备好毒酒白绫搓衣板!带上搓衣板去王府。”她敢去王府朕立刻饮鸩自挂金銮殿。是爱是恨?孰真孰假?
  • 天霜河白

    天霜河白

    出身皇族的宸华公主,因身世之秘,自幼幽居不与外界接触,以至长成了清绝孤漠的性子。皇帝对她宏爱有加,为她挑选了皇朝最好的男儿当夫婿——年轻俊美而且才华卓绝的靖晏将军。本该是一段英雄美人的绮丽佳话,却未曾想到那场惊动帝都的盛世婚典中,与她拜堂行礼的是那个晨风晓月似的男子,这一份天赐良缘,这一段若有还无的情意,她将如何抉择,她终何去何从?庆云十八年末,那场映红了半座帝城的滔天大火令生辰变为忌辰。她随火而去,抛弃了“宸华公主”这个身份,亦舍弃了“宸华”所拥有的一切尊荣,自然包括那位素未谋面的夫君,只带走了藏于心间的一段无可诉说的情意。江山依旧,流年暗转。烟波浩渺,溟海无涯,她自随风而来顺水而去,又怎知,他乡与君逢。
  • 商妇升财有道

    商妇升财有道

    赚钱,我来!送死你去!一朝穿越,直接跳过生儿育女,五岁大的女儿直接送上门。病残幼弱,身无分文,如何安家?她说,“你走吧,我一个残废,会拖累你的!”女儿说,“娘,你是不是嫌弃悔儿吃太多了,如果是,那悔儿以后都不吃了,你别撵悔儿走,好不好?”好,既然你有情,我便有义!她问,“不悔,你是想要金山银山,还是绫罗绸缎,我给你赚!”不悔说,“不要,都不要,不悔只要娘,只要娘!”都说女儿是赔钱货,教的再好,将来也是夫家的,不值钱,她偏不信,一定要把她的不悔教的千家聘,万家求,还求之不得!【片段】“娘,不悔真恨,恨自己为什么不是男儿身,让那些人,这般侮辱娘,生不出儿子!”她笑,“不悔,你且记住,他们辱你,骂你,气了,你就放大黄去咬,咬死一个是一个,咬死两个,算一双!”【片段】听说男神就住在隔壁。听说男神家财万贯,金山银山。听说男神丰神俊朗,玉树临风,谪仙容貌迷倒万千少女。隋缘眉轻蹙,眼微眯,嘴微抿。面前这个没经过她允许,睡她炕上的男人是谁?“半夜三更,你不回家,你家娘子造吗?”“你这般威武霸气,你兄弟造吗?”【种田发家致富温馨文,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干净】
  •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