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9700000007

第7章 《药地炮庄》成书考(1)

《药地炮庄》是明末清初思想家方以智(1611-1671)的晚年代表作。由于文字狱的缘故,更由于方以智的被捕并死于押解途中,此书刊刻流通不久,就逐渐淡出了学人的视野。晚近一二十年,随着方以智和庄学研究的深入,《炮庄》开始受到学者们的重视。除了“三教会通”论、庄子“托孤说”等核心思想外,此书之版本源流、写作缘起和成书经过也都成了讨论的话题。下面谨就后一问题,略述个人的看法,以供研究方氏学行和庄学史者参考。

《炮庄》现存的本子主要有四个:一是安徽博物馆藏“潭阳大集堂”本,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藏“潭阳天瑞堂”本,一是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藏王木斋题记本,一是四川省图书馆藏本。四个本子虽印行时间有早有晚,序跋篇数或多或少,完整程度大小不一,但可以确定的是,它们属于同一个刻本。

从印行时间来讲,大集堂本应该最早。该本《目录》后面,第一篇文字是萧伯升的《刻炮庄缘起》。由此序我们知道,正是萧氏的捐资,才有了《炮庄》一书的刊刻。方以智第二个儿子方中通有诗《萧孟昉捐资为老父刻〈药地炮庄〉感赋》,讲的正是这件事:“苦心思救济,尽现漆园身。蛮触征皆罢,逍遥足绝尘。父书还赖友,古道可娱亲。三世交情重,应知贱子贫。”萧序末尾题曰“康熙甲辰,春浮园行者萧伯升谨识”,这和《目录》后面的识语“康熙甲辰,庐陵高唐曾玉祥刊”,时间上刚好吻合。因此,可以基本断定,《炮庄》的正式刊刻就是从康熙甲辰年(1664)开始的,这一年方以智五十四岁。

除了萧伯升的《缘起》外,大集堂本的序作者依次还有陈丹衷、何三省、余飏、竺庵大成,全书末尾则有兴翱、慈炳等人的跋语以及张自烈的《阅炮庄与滕公剡语》。这些序跋中,仅陈丹衷、弘庸、大成、慈炳四篇有明确的写作时间。陈序标以“雍茂孟陬”,是为顺治十五年(1658)。弘庸标以“辛丑”,是为顺治十八年(1661)。大成题曰康熙丙午(1666)。慈炳题曰“阏逢执徐”,是为康熙甲辰年(1664)。四篇的时间差了八年之久,这并不难理解。索序于人,并不需要等到完稿之时。从刻版到印刷,也会有个过程。假若大成之序是所有这些序跋中最晚的一篇,那么大集堂本的印行时间应该就在康熙丙午年(1666)。这离始刻之时已经过去了两年左右。

与大集堂本相比,天瑞堂本的序文有所变动:一是萧伯升的《刻炮庄缘起》被删除,二是新增了文德翼、苗蕃和戒显三序。萧序被删,原因不详。若与萧伯升晚年入狱有关,那么此本的印行时间需推到康熙十七年(1678)前后。新增三序,文德翼、戒显两篇无写作时间,苗蕃序则署曰“丁未纯阳月闰之朔,楞华狂屈蕃具草”。“丁未纯阳”为康熙六年(1667)四月。苗蕃此序未能收入大集堂本,只能有两种情况:一是错过了大集堂本的印刷时间;二是方以智对此序的内容不太满意。后一种的可能性极小,若属前一种情况的话,那么大集堂本一定在康熙六年的四月之前已经印出。另外两序,情况估计也差不多。还有一点需说明的是,天瑞堂本正文中缝出现二十余处“甲申年崇安补”的字样。假若这些都是当时的增补,那么该本的刷行时间就得推到康熙四十三年(1704),这离方以智辞世已有三十三年之久。

“中研院史语所”藏本实际上是大集堂和天瑞堂两本的拼合,其根据就在王木斋的扉页题记:“余二十一岁时,闻先师杨朴庵先生屡称无可大师《药地炮庄》为说《庄》第一书,即有心求之。廿余年来,仅得卷首一本。至辛亥六月,乃见有持此书求售者,欣然购之,如获异珍。首卷复缺四序一题咏。考前购残本,有此六叶,遂以补入,此书得成完本。”记中所称杨朴庵即杨摛藻,乃晚清佛学大家杨文会的父亲。他推崇《炮庄》,也许和佛学信仰有关。王木斋受老师影响,留心《炮庄》已久。辛亥年所购者可以肯定是大集堂本,所谓“复缺四序一题咏”,实际上并非全属残缺。苗蕃的题咏,文德翼、戒显的两序,本来就没有收入大集堂本中。他的补本,当然只能属于天瑞堂本。两本相加,王木斋为我们保留了《炮庄》的全部序跋,这是该本的最大优点。

四川博物馆藏本仅有正文九卷,民国美学林本即据此排印。由于缺少序跋总论部分,它究竟属于大集堂本,还是天瑞堂本,很难辨识,对成书过程的考辨帮助也不大。

相对于《炮庄》完稿和刻印时间来说,方以智何时开始写作此书,却是个比较麻烦的问题。由于史料中存在一些看似矛盾之处,研究者因此得出了两种相反的结论。一种观点认为,方氏作《炮庄》,源于他的老师道盛禅师的托付,因此该书的动手时间不能早于顺治十年(1653)的春天。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方以智从梧州北返、停经庐山时,就已经有了《炮庄》的稿子,他动手写作的时间,甚至比顺治九年冬天还要早。

持前说者,根据主要在陈丹衷的一段话:

杖人癸巳又全标《庄子》,以付竹关。奄忽十年,无可大师乃成《炮庄》。

“杖人”全称为“浪杖人”,道盛禅师之别号。“癸巳”即顺治十年(1653)。“竹关”原指南京高座寺看竹轩,此处代指方以智,因其圆戒后曾闭关于此。下推十年,为康熙癸卯(1663),《炮庄》完稿。甲辰年(1664),即有萧伯升捐资刻版事。

陈丹衷,字旻昭,号涉江,江宁人。崇祯癸未进士,长期追随道盛,法名大中。由《炮庄》正文九卷卷首皆题曰“天界觉杖人评、极丸学人弘智集、三一斋老人正、涉江子陈丹衷订”可知,他曾经亲自参与过《炮庄》的编订工作。有此特殊身份,他的说法的真实性当然用不着怀疑。

方以智自己的文字,似乎也支持这种说法。《炮庄小引》这样写道:

子嵩开卷一尺便放,何乃喑醷三十年而复沾沾此耶?忽遇破蓝茎草,托孤竹关,杞包栎菌,一枝横出,曝然放杖,烧其鼎而炮之。重翻《三一斋稿》,会通《易余》,其为药症也犁然矣。

“子嵩开卷便放”,典出《世说新语·文学》:“庾子嵩读《庄子》,开卷一尺许便放去,曰:了不异人意。”“喑醷”出《庄子·知北游》:“自本观之,生者,喑醷物也。”“破蓝茎草”指道盛的《破蓝茎草颂》。《三一斋稿》是方以智外祖吴应宾的遗稿,《易余》是方以智自己解《易》之书。整段话合起来,大意是说,庾子嵩读《庄》开卷便放,自己读《庄》三十年,为什么还要沾沾于此?是因为遇到了恩师道盛禅师,后者把解《庄》的任务交给了自己。于是支鼎烹炮,以《庄子》为药,以《三一斋稿》、《易余》及历代注疏为辅,就有了《炮庄》这本书。

需要指出的是,方以智这段话中的“忽遇破蓝茎草,托孤竹关”,不能理解为《破蓝茎草颂》中就有“托孤竹关”之事。《破蓝茎草颂》的确是道盛专为方以智所作,可文中全都是对后者担荷大法的勉励和期待,根本没有提到过解《庄》之事。方以智这里只是借用“破蓝茎草”代指老师而已,并不意味着“托孤竹关”一定要与该颂的写作同步进行。

在道盛师徒那里,“托孤”是一个双关语,既可指庄子以孔门之孤主动托身于老聃门下,又可指他们自己的学术薪火相承。对道盛来说,庄子已经是“孤”,再把这个解《庄》的任务交给方以智来完成,那就是另外一种托“孤”。方氏的旧友门人对此显然印象深刻,几位序作者不约而同地提到这件事,就是明证:

《炮庄》制药,列诸症变,使人参省而自适其当焉。梦笔、药地,立寓双冥,其寂感何如耶?(何三省)

杖人评《庄》,正欲别路醒之。药地炮《庄》,合古今之评,以显杖人之正,妙在听天下人,各各平心,自呑吐之。(弘庸)

浪杖人灯热一书,十方始知是火,师即传以为炮岐黄,不在父子间乎?(文德翼)

自天界老人发托孤之论,药地又举而炮之,而庄生乃为尧舜周孔之嫡子矣。(余飏)

杖人《庄子提正》,久布寓内。……在天界时,又取《庄子》全评之,以付竹关。公宫之托,厥在斯欤!(大别)

这么多人都强调两人的承继关系,说明道盛的托付对于《炮庄》的编纂来说,至关重要。如果没有他的《庄子提正》和“全标《庄子》”,恐怕就不会有我们今天所见到的《药地炮庄》。从这个意义上,说《药地炮庄》始著于竹关,并没有什么不妥。

持第二种观点者,也有自己的理由。最主要的一条,是方以智弟子传笑的一段识语:

此愚者大师五老峰头笔也。佛以一语穷诸外道,曾知佛现外道身,以激扬而晓后世乎?苟不达此,不须读《庄》,又何能读《炮庄》?大医王详症用药,横身剑刃,申此两嘘,苦心矣,岂问人知?壬辰孟秋,玉川学人传笑识。

这条识语系于《炮庄·总论下》篇《惠子与庄子书》的末尾。其中,“愚者”是方以智最喜欢用的别号。五老峰,即庐山主峰。方以智登庐山不止一次,但传笑的题识中却讲得清清楚楚:写作此文的时间是“壬辰孟秋”。壬辰年即顺治九年(1652)、南明永历六年。这一年年中,方以智随施闰章一道从梧州北返,中途借住庐山数月,直到年底他才回到老家桐城。由于不愿受地方官出仕的胁迫,方以智在第二年的春天再一次离家,前往南京天界寺,正式接受大法之戒。如果按照传笑所说,“苟不达此,不须读《庄》,又何能读《炮庄》”,那么方以智在五老峰时应该就有了《炮庄》的稿子。此时当然还不存在什么“托孤竹关”的问题。

持此说者早已注意到了方以智《冬灰录》中的一段话。该书第二册载有《天界老和上影前上供拈香,焚〈炮庄〉稿》条,其言曰:

十年药地,支鼎重炮,吞吐古今,百杂粉碎。藐姑犹是别峰,龙珠聊以佐锻。今日喷雪轩中,举来供养,将谓撤翻篱笆,随场漫衍耶?

既然可以焚烧《炮庄》之稿,说明此书已经有了全部或者部分的刻本。既然要上供于道盛影前,说明该书一定与道盛有关。这些都不成问题。有问题的是,方以智为什么说“支鼎重炮”?这不正好证明他早先已经“炮”过了吗?

同类推荐
  • 论义务(译林人文精选)

    论义务(译林人文精选)

    《论义务》是西塞罗给儿子的长信,语重心长、娓娓道来,把自己一生的经验与思考结晶和盘托出供其参考,启发其深思人生中的各种选择,教子之道堪称后世典范。《论义务》是西塞罗写给他在雅典学哲学的儿子的书信,阐释“义务源于美德”的主题。书中内容十分丰富,列举了历史上和神话传说中的许多故事,教导人们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也包括了西塞罗对自己实际国务活动的深刻体悟和对数百年罗马历史重大事件的认识。
  •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是曾国藩、梁启超、伊藤博文、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共同的心灵导师。王阳明创立了解决一切心灵问题的利器——“阳明心学”。穿越时空,让我们与这位圣哲对话,聆听王阳明的思想,以此来净化我们的心灵,塑造成功心理与高尚人格。
  • 禅的气场

    禅的气场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提出了“天人合一”“清静无为”“有容乃大”“大智若愚”等观点,寄寓着丰厚的做人哲理,凝结着深邃的处世智慧。心中有“道”,所以气度非凡,凭借强大的正能量震慑场面、影响他人,左右事态的发展。漫步人生,以道来处事,以气场来应对各种形形色色的人,那么生活就会变得轻松和愉快,走到哪里都是如鱼得水的感觉。人生即是道场,想要活得精彩,活出洒脱,可以修炼道的气场,从自在中修身、养性、助人、成事。
  •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使得一直寂寂无名的叔本华一鸣惊人。在这本书中,作者从世俗的角度,对人生应该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探讨。用冷静睿智、诙谐优雅的笔触告诉我们“人是什么”、“人有什么”、“你在他人眼中是什么”。就如同尼采看完此书后,就曾经这样表达他的感受:“我很懂得他所说的,就好像他的书是专门为我写的一样。”不沉溺在世俗的事务中,不沉浸在感官的享受中,不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对情和爱没有过分的渴求,如此,你便可以得到自由。
  • 孟子七讲

    孟子七讲

    儒家代表作之一的《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但我们现在通常看到的《大学》是二程及朱熹对原本《大学》改编、注解而成的。南先生认为《大学》原文本来就是儒家追求“内圣外王”之道的集中表述,逻辑严密,文气通顺,粲然可观,不必加以篡改。为了向大众揭示原本《大学》短短千余字中所包含的微言大义,先生特依据西汉小戴所传曾子《大学》原经,对其本旨重新加以阐释。
热门推荐
  • 肝脏病中医诊疗与调养

    肝脏病中医诊疗与调养

    随着现代医药科学的迅速发展,人类与疾病斗争的方法与手段越来越先进,不少曾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的烈性传染病得到有效的控制。然而,就在人类不断取得与致病性细菌斗争胜利的同时,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以及生活、饮食的改变,酿生了不少新的疾病,或是使许多原来不甚多发的疾病而迅速蔓延开来。本丛书各分册的主编都是我校的专家,教授,他们都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都曾主持或参加过部级或省市级科研工作,在各自的领域中对某些病证的诊疗都有良好的自己的特色的前沿知识,因此,我们相信,本丛书能给读者带来一定帮助。当然,由于时间仓促,由于科技的发展,本丛书还会有不少不足之处,敬请广大同道及读者批评指正。
  • 忆挽笙歌

    忆挽笙歌

    做为一个天族和魔族的混血宝宝。阿笙却没有好的待遇,看不见也就算了。娘不疼,爹……这个爹话太多了,能换一个吗??某爹:女儿开始嫌弃我了,怎么办!…………阿笙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够看见这个世界,于是便和天道做了一笔交易。某个不配拥有姓名的男主:我媳妇真迷人,但太弱,我要保护好她。阿笙:我这么强不需要保护。
  • 怪物的篮球

    怪物的篮球

    第一本连自己都不想看的玩意,码文需谨慎,文笔什么的还是需要慢慢磨练啊。
  • 都市超凡医神

    都市超凡医神

    小农民混花都!会医术!会一切!
  • 围之为之

    围之为之

    黎烟身为杀手头目,令人闻风丧胆。不曾想一朝穿越,成为了没有灵力的废物。没关系,姐是谁呀。六年飞跃,她成了烟火的幕后人,人人羡慕。祁氏皇族的七王爷传说喜怒无常,暴力残忍。当他遇见了她,什么生人勿近,什么血腥暴力,通通消失。黎弥:她只是想好好的体验人生,为什么跟这只大魔王扯上关系。燊念:爱妃,长夜漫漫,我们做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事~
  • 重生之冲喜新娘

    重生之冲喜新娘

    “冲喜。”母亲尴尬却又无奈的看着水贝贝,说着这两个字。“随便。”她只是淡淡一笑。她本是亚洲黑暗组织龙焰的千金,却被变态的爱着她的哥哥所杀。阴差阳错,一缕幽魂进入到了一户贫穷人家的女儿身上。被豪门选中,要她嫁给病怏怏的聂家二少爷。是她的命也是她的不幸。无所谓,婚姻对于她水贝贝来说,算不了什么。酒店里,她初次见到了传言中卧病不起的聂家二少爷。“简单的说,我们就是有名无实。”水贝贝倒也不拖拉,一口气将话吐出,“人前,我会尽职的办好妻子的角色,人后我们是朋友。”“你认为我会答应你吗?”聂轩的嘴角噙着祥和的微笑,一脸无害的看着水贝贝。这一次他夺去了她的初吻,却也答应了她的要求。一个雨夜,他们逃命来到一个小木屋里。“你不觉得我们是落难鸳鸯吗?”聂轩淡笑。“鸳鸯?”水贝贝斜眼看了他一眼,“自从嫁入你家,我就没有安腾过。大哥看我顺眼,大嫂看你顺眼。是不是,玩一场调妻游戏?”这一夜,他们第一次洞房。在她的身份被哥哥水苍宇知道后,在她被关进龙焰后,那一日,她看着他答应哥哥的无理要求,看着他赤着脚从火炭堆上走向她,她的心在滴血。然而,为了他可以安全的离开,她面无表情的对他说:“我不爱你了。”他却笑了:“女人总是爱口是心非。”即便是死,他也会守护着她。聂轩,男主,略腹黑,外人眼里是个虚弱的病人,实际是个不择不扣的狐狸。水贝贝,女主,爱吃爱睡,身手敏捷。性格阴晴不定,对喜欢的人热情似火,对讨厌的人冷淡如冰。时而精明,时而迷糊。文风依旧温馨为主,偶尔一点小虐。过程是曲折复杂的,结局是甜蜜美好的。☆★☆★☆★☆★推荐新文:误惹邪魅夫君她只是一缕异世的幽魂,却重生在了凤羽国,成为了凤羽国的小公主。三岁才会说话,一年四季表情呆滞,她成了众人眼中的“呆”公主。前世的背叛让她今生不敢再相信感情,只是小时候的一场恶作剧,让她从此惹上了一个麻烦。再遇,她早已记不得当年的男孩,他却记得很清楚。一个让他感兴趣的猎物,不择手段,也要拐骗到手。“你给我吃的什么?”咬牙,少女瞪着眼前俊美的男人。“毒药。”男人红唇一勾,轻轻说道。“解药呢?”“在我这里。”“拿来!”“想要解药?那你跟我走吧!什么时候你伺候得我满意了,我就把解药给你。”“你、有、种!”她好心救了他,他却恩将仇报!相处,她成了他的贴身丫鬟,大灰狼的本质尽显无疑。
  • 鲁豫有约:戏骨

    鲁豫有约:戏骨

    此书收录影视界实力戏骨的趣味人生与洒脱态度:不同流,才精彩的濮存昕;这爷们儿是角儿的陈宝国;我的性格是“玩命”的刘威;卡通皇帝张铁林;奶油小生大变脸之唐国强;“两头坏”的王刚等。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些人物如何演好戏,又过好人生?
  • 梦中的通神者

    梦中的通神者

    大萨满斯琴掛几次来哈尔滨都坚持不住在我家里。说身上带着“东西”,包里装着“神器”。算起来我们相识交往快十年了。2002年我应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人民政府之邀,赴尼尔基做全旗的旅游规划。十几年来我一直在东蒙地区做科研搞调查,了解到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赫哲、朝鲜等民族是东北亚地区的世居民族,是萨满教母源地之一。他们的氏族萨满至今也是萨满教最古老、最为典型的传承人之一,并不断向外延伸,影响其他北方民族而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历史文化现象。北方民族萨满继承的是“天人合一”、“人神合一”、“万物有灵”的哲学思维。
  • 老公,你太无赖

    老公,你太无赖

    夜色朦胧月如钩。繁华的大都市霓虹灯闪烁着,街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昏暗的酒吧灯光闪烁,里面响起了动感的音乐,舞池里面的男女不停的扭动着身体,兴奋得直尖叫着。吵死了,掏了掏耳朵,真想一个个拖出去给枪毙了,跳就跳,鬼吼鬼叫个毛线!蓝若然坐在高脚椅子上一个人喝着闷酒,幽暗的灯光洒在她的身上,映照出迷人的线条的还有精致的面容。不施粉黛却依旧是美得……
  • 告诉世界我能行3:掌控决定成败的38个处世细节

    告诉世界我能行3:掌控决定成败的38个处世细节

    葛永慧编著的《告诉世界我能行3:掌控决定成败的38个处世细节》适合7到12岁的小学生阅读。它用通俗易懂、案例解析的方式,详尽描述并解答了孩子们常常会遇到的“成长的烦恼”,非常有助于小学生自己解决成长困惑。希望每个孩子都能从本书中获得有益的指导,让成长变得不再烦恼。当然,如果可以,不妨和爸爸妈妈还有老师一起看看这本书,让他们了解我们在想什么、要做什么,和他们一起消除烦恼,享受成长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