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08100000075

第75章 风云再起

东方明珠的四个侍婢死了!

她们正值豆蔻芳龄,就突然像花瓣般枯萎凋零!

更让人无法容忍的是:她们是被恶人辣手摧花而死!

每个少女在临死前,都必然经过痛苦的反抗和挣扎,但凶手太强!她们的挣扎都是徒劳的。

她们或许叫骂过,哀求过,也求饶过,哪怕凶手在糟蹋了她们之后,能够饶她们一命,却偏偏一定要置她们于死地。

断天涯面对薛雷的辱骂,本已怒火中烧,可当看到东方明珠的时候,他便又冷静了下来。

“听说你的武功很高,剑也很快,却连自己的侍婢都保护不了,”断天涯冷冷道。

“这都怪我没带她们一起出去,都是我的错,”东方明珠垂下头,说不出的悲愤与懊丧,“她们已经跟了我整整三年,就像是我的亲妹妹一样!”

“风堂主又没让你查案子,你跑出去做什么?”断天涯冷笑道,“就是万剑堂的人都死光了,好像也与阁下无关吧!”

“断大侠错了,”风留痕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在了东方明珠身后开口道。

“抱歉风堂主,我说的话好像有些不吉利,”断天涯歉疚的朝着风留痕抱了抱拳说道。

他的歉疚,一部分也是来自他与胡媚儿的关系。

风留痕难道真的像胡媚儿所说,他在参与刺杀父亲的行动中,被父亲一击变成了废人?

奇怪的是:他对风留痕的恨意并没有那么强烈,反而非常可怜他。

“当然不是因为断大侠的话,”风留痕摇摇头道,“我所指的是,东方公子一向以天下武林为己任,万剑堂如今正值风雨飘摇之际,他又怎么可能袖手旁观呢?”

“所以,他也很想查清凶手是谁?”断天涯问道。

“不止是他,吕捕头也想,”风留痕长叹了一口气说道,“我找各位来,本是为了追查【剑阁闻铃】的下落,却未料一连三日惨案不断。所以,为了避免各位中再有所伤亡,风某劝大家,还是尽快离开万剑堂这是非之地吧!”

“可万剑堂的案子?”断天涯还想说点什么,却被风留痕厉声制止,“万剑堂的人是死是活?已经无需断大侠再操心!只有你离开了,我才能判断出,这些惨案,到底与你有没有关系?”

“风堂主的意思,还是认为我断天涯的嫌疑最大了?”断天涯冷笑道。

“自己有没有做亏心事?自己心里清楚!”风留痕的话,既像是某种暗示,又像是凌厉的刀锋,劈得断天涯心中一凛。

“我希望断大侠最好天一亮,就赶紧离开万剑堂。我万剑堂的案子,也自由我风留痕来解决!”

“所以,风堂主只是希望我一个人离开?”断天涯冷哼道。

“既然断大侠如此认为,恕风某也不做过多解释!”风留痕冷然道。

断天涯不再说什么,默默地转身离开。

虽然被人驱逐,这种离开的方式很难堪。

可断天涯已经不得不这么做。

他知道事情逼得太紧时,就需要缓一缓,否则就会出更大的事情。

风留痕这个人虽然疑似是他的杀父仇人之一,可他还不想这人死得太快!

因为从目前来说,这人是他能否寻到柳牧云?最关键的人物,没有之一。

这一次胡媚儿也没有再抛头露面为他辩护和求情,是不是她也觉得自己对不起风留痕?无颜再那么理直气壮的站出来说话?

破晓。

红日初升,照耀天地间。

无垠荒野上,只有一个孤独的身影。

他已不知走了多久,但只要他迈开脚步,就似乎永远也不会停下来。

可前方就是金乌镇,当远远看到这座城市的轮廓时,断天涯的浓眉,便又不由得紧锁了起来!

他也知道,万剑堂绝不会因为他一个人的离开就风平浪静。

相反,他的离开,也许正是万剑堂最为激烈残酷斗争的开始。

三天的时间,相信风留痕已经准备好了!他既然能离开,就能回来。

所以断天涯并不因为被驱逐而感到沮丧!……

“风堂主!我继续带领弟兄们四下里搜搜!说不定凶手就隐藏在咱们万剑堂附近,”云兄空用完早饭,照例来向风留痕请示任务。

他一直都是忠心耿耿的样子,并且拥有坚忍勇敢和果决等,一切作为下属应有的优良品质。

“不必去查了!”风留痕摆摆手道,他今年刚好五十岁,但是饱经风霜的沧桑面容,使得他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

他额头和脸上的皱纹更深,目光也更疲倦萧索!

“为什么?”云行空微微有些诧异。

“因为案子已经水落石出了,”风留痕语气坚定地说道。

“什么?堂主,您莫非觉得凶手真的是断天涯,可我们又打不过他,所以才无奈放他走的?”云行空吃惊的问道。

“慕容无双本是我花万两黄金请来的高手,你可知道?”风留痕并未回答云兄空的话,却忽然反问道。

“我本来还有些怀疑,您请他来万剑堂,究竟出于什么目的?现在全明白了!”云行空的脸色忽然变得很古怪。

“他是一个值得骄傲的剑客,他的中原第一快剑也并非浪得虚名,可他却死了!而且死得很惨,你可知道这是为什么?”风留痕的语气,变得愈发严厉起来。

“因为他太骄傲,也太轻敌!一个轻敌的高手,大多不会有什么好运气的,”云行空淡淡的说道。

“我当然也知道,赵八方带走的【剑阁闻铃】,已落到了月惋情手中,可我请她来,却并不想点破这件事,你猜这又是为什么?”风留痕的问话越来越犀利。

云行空的额头已经冒出了冷汗!

“既然堂主早已了然于胸,为何还要如此兴师动众?属下实在不明白!”云兄空故作镇定的问道。

“她一定认为真的【剑阁闻铃】还在万剑堂,所以才不惜铤而走险前来赴约,而且,她还了解到万剑堂内部并不团结,正是趁火打劫的好时候!只要将我搬倒,她就能浑水摸鱼,在这场战争中分得一杯羹,”风留痕冷笑道。

“可是她也应该明白:万剑堂还有堂主您和三当家的,这两个泰山北斗坐镇,别人就算想兴风作浪也是痴心妄想白日做梦!”云行空的眸光,忽然变得闪烁游离起来!

同类推荐
  • 剑道枭风

    剑道枭风

    他是这世上唯一掌握御风剑术的人!江湖,是他的。武林,在他手中。天下,在他脚下!他有无敌剑道,杀戮噬魂,能否令中原崛起?踏破寒江,称霸大陆,创不世之业?红颜栖身,看他一剑风凌云,傲视九重天!!【杀手流开山之作】
  • 铁手魔尊

    铁手魔尊

    迎面天下第一的杀意,名门正派的追讨,看孟朗如何独霸武林。
  • 侠士之剑

    侠士之剑

    锄强扶弱,匡扶正义是为侠。那么侠士手中的剑应是什么剑?
  • 从建一座天赋山庄开始

    从建一座天赋山庄开始

    天赋不好,练武练不成,没事,来找我,我给你开发天赋。
  • 武侠龙套进化

    武侠龙套进化

    我在蝴蝶谷中学过医……我在草原上和幼时郭大侠一起放过马……我和韦小宝磕头拜过把子……我在侠客岛熬过药粥、在连城江边摆过渡船……我为剑神西门吹雪铸过剑……我也曾替身成为龙骑士志平兄…………高云麟在无限武侠龙套身份中历练。重生在类似南北朝战乱时代的武侠世界,成为一个濒死的小马奴,身份使然,被各大势力和武林纷争乱局逼迫、而报家仇,拥有武侠龙套进化系统的辅助,看一介身份卑微的死士营马奴如何崛起。
热门推荐
  • 神器流星

    神器流星

    辱我者辱,欺我者打,杀我者杀。变成了废物?不怕,有神器助我。任你千般算计万般针对,我陆风坦然面对。
  • 我不是超级警察

    我不是超级警察

    【新书已发】:《开局就成了嫌疑人》!————“我不是超级警察,我只是警界传说!”警校毕业生肖然有个小目标,成为世界上最好的警察,于是就这样实现了……PS:群号【949636533】,欢迎入群讨论~
  • 我出生在九六

    我出生在九六

    一切看似不可能发生的事,其实早已现出端倪。记录一个平凡女孩的成长历程。或许,每个人都是不平凡的。(为了代入感用第一人称)(更新不定)推荐我自己的《天岐除妖师》和《百妖之事》,写写短篇转换下心情。
  • 王爷,求收养!

    王爷,求收养!

    传闻,东皇国七王爷赫璟墨冷血无情,阴晴不定,杀人不过眨眼之间。传闻,七王爷长相绝色,乃是东皇国第一美男子!传闻,七王爷从来不近女色……传闻,最近七王爷得了一萌宠,极其宠爱,羡煞旁人……然而,当某一日,萌宠化身成人,画风突变——“以后,不许你跟其他男人出去!不许你跟其他男人喝酒!不许你跟其他男人勾肩搭背!不许你看其他男人!”看着眼前出落得越发水灵标致的少女,某男子霸道宣布。面对男子的霸道宣布,夏柒柒紧拽小粉拳不满抗议。“你那么多不许,以后人家嫁不出去怎么办!?”“呵呵,柒柒,你可曾听说过,一日为主,终身为夫!?”
  • 佛说毗奈耶经

    佛说毗奈耶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都市剑说

    都市剑说

    异界回归的李白,专职斩妖除魔,从心理到生理专治各种不服。作者是中央八局关注第四类人员,主角是第五类人员,侬晓得了伐!
  • 北郭集

    北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武则天发迹史

    武则天发迹史

    武则天14岁入宫,历经12年的蹉跎,26岁却身处感业寺,只能青灯古佛。美人心中的那一计,让李治相思难忍,这才令武则天的人生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二次进宫后,武则天自导自演了一场惊心动魄、血腥残忍的权力大角逐:昭仪,皇后,天后,临朝称制,改唐为周,天下升平……如此82载,谁堪比之?武则天何以从单亲女孩成长为三国皇后,以女儿之身君临天下,令无数粉黛、朝臣尽折腰?不妨看看她的心术操练和宫斗绝技。畅销书作家池墨将通过《武则天发迹史》一书为读者揭秘武则天的发迹之路。
  • 一千零一个国王

    一千零一个国王

    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蹬地。天每升高一丈,盘古也随着长高。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虽然盘古已经不在了,但听说他还有一个弟弟,就藏在天地间的某处。他的大名叫盘瓜,不过他更喜欢人们叫他,盘小瓜。
  • 论语今读新解

    论语今读新解

    本书的译注始于2006年,历经六个寒暑。原文以中华书局1980年版杨伯峻《论语译注》的原文作为底本,参照朱熹《论语集注》的经文及注解《论语》的有关著作,对个别章节和标点做了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