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关外,袁绍一头撞上了杨奉率领的秦军,正在犹豫要不要攻击秦军的时候,一个亲兵匆匆来到袁绍的耳边,低语了几句,袁绍脸色大变,顿时决定退军了。
许攸不明就里,忙上来追问。
袁绍一脸不悦地道:“听你的话,险些害了我!”说罢,转身怒气冲冲地走掉了。
许攸一脸茫然,还要再追问,被人拉了拉,回头一看,是那个亲兵,于是忙问道:“方才到底是什么消息?!”
那亲兵四下看了看,低声道:“秦军占领了高柳城!”
许攸啊的一声,嘴张的老大,难以置信的同时也有些庆幸,此次如果真的冒然进攻了秦军,此刻秦军已经攻占了高柳城,估计用不了多久,幽州的代郡估计也难保了,等秦军拿下代郡,那时就算自己的军队真的拿下了太原或者阳曲,估计也得赶快退回来,否则就要被断了后路。
就在许攸暗暗庆幸的时候,袁绍的心里其实也差不多,只是他可以有个人撒气而已。想到这里,袁绍又打算训斥许攸,全见许攸一脸喜色的跑来,不等袁绍开口,便谄媚地道:“主公,此番真是天赐良机啊!”
袁绍本是恼怒至极,此刻一听有什么好事,便歪着头眯着眼睛,死死地盯着许攸,等他开口。
许攸见状,忙道:“主公,此时幽州空闲,大部分兵力又都被秦军吸引,正是我军出兵幽州的大好时机啊!”
袁绍一时没反应过来,愣了愣,突然眼睛瞪得老大,随即哈哈大笑道:“对极对极,快,命令全军北上幽州,哎等等,如今秦军在代郡,我军便不去触那霉头,咱们还是兵进涿郡吧!”
于是袁军转向东北,向着涿郡进发。
之后一直到建安二年(公元192年)的秋天,袁绍攻占了幽州的涿郡和广阳郡,在进攻渔阳的时候遇到了回援的公孙瓒,双方展开了长达两年的拉锯战,此处就暂时不表。
话说在建安二年的秋天,曹操突然发兵攻打刘备,让关东的诸侯都有些始料不及,经过多方打听,方才知道事情原来是有个重要的原有。
那是曹操出兵之前一个月的事情。曹操的父亲曹嵩当年为了躲避黄巾之乱,避祸到徐州的琅琊郡,刘备占领了徐州大部之后,主动提出要把曹嵩送到兖州,曹操对此很是欣喜,毕竟自己的家人总是呆在别人的地盘还是让他很不放心的,然而就在这个过程中出了问题。
事情是这样的,曹家的队伍由刘备派文丑护送一路向西南,准备进入曹操控制的东海郡,然后通过鲁国回到兖州,不想半路老父亲曹嵩因为颠簸,身体不适,便只得减速慢行,后来曹嵩不愿意让整支队伍被自己拖慢,便让曹操的家眷卞玉儿等人和曹操的几个子嗣先走,而他则在小儿子曹德的护送下,在后面慢慢走。可就在曹嵩走到缯山的时候,出事了。从缯山中突然杀出来的一伙盗匪,彻底打乱了文丑的计划,他不得不与盗匪一番厮杀,虽然赶走了盗匪,可是也让他对于走缯山这条路有些犹豫,最后,他相处一个看似精明无比的馊主意,那就是偷梁换柱。
他带着一队人马护送着一个空轿子在缯山逗了一个圈,然后让一个队率带着几十个人护送曹嵩前往曹操的控制区,可惜在这之中出了问题,有人泄露了这个秘密,直到第二天傍晚,文丑没有遇到任何袭击,他才意识到事情出了问题,率军前去追赶护送曹嵩的队伍,可惜一切都太晚了,满地的死尸证明该发生的已经发生了,不过文丑并没有放弃希望,他在人群中翻找着,想要找到,不对,其实是想要找不到曹嵩和曹德的尸体,可惜他失望了,在轿子边,曹德被人从肩头斜劈而下,斩为两端,内脏流了一地,足见凶手异常残忍,而曹嵩则被钉死在轿子里,那是一把刀,一把好刀,一把只有刘备军和李宣军才会使用的好刀,出自李宣那边的匠人。
一般来说,应该是李宣的嫌疑最大,可惜放在如今的情形下,反而是刘备这边的嫌疑更大,因为有太多的巧合说不清道不明。为什么刘备要在这个时候送曹嵩回兖州,为什么负责护送的是文丑,而为什么在案发的时候文丑恰巧不在,这一切其实都将问题的答案指向一个人,那便是刘备。
文丑沮丧地将事情禀报了刘备,并且声言愿意以死谢罪,可刘备温和的阻止了他,因为刘备知道,这些是没有用的,并不能改变曹操的决定,如果他真的决定将这笔账算到自己的头上。
事情果然不出刘备的所料,得知消息的曹操,立刻向刘备下了战书,声称定要血洗刘备的治下,为其父报仇。
刘备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也没有过多的辩驳,只是轻描淡写的回了一封书信,上面也是说了两句话,第一句,事情不是我做的,第二句,我的军队不会让你得逞的。
然后呢?然后就开战了。
双方可以说毫无保留,将所有的军队都集中到平原郡与济北国交界还有徐州的兰陵县附近。
两支军队都是战力极强,更何况还有夏侯渊、曹仁、曹洪、于禁、颜良、文丑、纪灵这些超级猛将的加入,可以说那激烈程度绝不亚于此刻正在益州进行的蜀郡争夺战,而持续时间,则要远远长远那边,这一仗直到建安四年(公元194年)才结束,旷日持久的战争,彻底拖垮了刘备,但是对于曹操的打击却不算是巨大,这当然要归公于曹操的特殊敛财手段,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既然说到蜀郡争夺战,那不妨让曹刘在那打着,咱们再将目光投向秦国。
时间再次回到建安二年的秋天,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长安城迎来了一队人马,当先一个少年将军端坐马上,手中一杆盘龙戟端的是威风凛凛,定睛一看,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避祸乌江亭的小霸王孙策。
至于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这就要说到各种渊源,一句两句怕也说不清楚,简单点说就是孙家投到虞氏所在的乌江亭,被告知了与李宣的渊源,又因为无路可去,便决定暂时投靠李宣,借助他的势力发展壮大,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夺回孙坚打下的基业。一番联系后,李宣当然是欣然答应。
可是当孙策到达长安城的时候,他却是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不由的停下了脚步。只见长安城那气势恢宏的清明门(东城中门)口,挨挨挤挤的,都是些进进出出的人,其中还夹杂着不少各色头发的西域人,那繁华程度,不知甩了被关东诸侯攻克的洛阳城多少条街。
“策儿,愣着干什么?怎么还不走啊?”孙策身后的马车中,一个夫人问道。
孙策一下子回过神来,不觉为自己的表现感到气恼,自己可是自诩小霸王的英雄人物,此时,却是被这区区繁华的场面给惊呆了,着实是可恼。
于是带着气恼的孙策,一声大喝,打马向城门口走去。
门口的行人见来了一个车队,立刻有几名士兵赶了过去,来到近前,当先一个年龄与孙策相仿的英俊少年,身着锦袍,羽扇纶巾,微笑着冲着孙策抱拳道:“敢问阁下可是孙策孙伯符?!”
孙策身后立刻有一个大汉眼睛一瞪,就要上前,却被一旁另一个壮汉阻止,对他淡淡摇了摇头,这才恨恨地作罢。
孙策听着也是有些别扭,一直以来,什么人敢这样指名道姓的问自己话,可是来了这长安,却是被一个文士打扮的小年轻如此称呼,不过再一想,又觉得比较是来投靠人家,俗话说得好,人在屋檐下,岂能不低头啊,既然来了人家的长安城,便是受点委屈也只能忍了,别没等见正主,倒是先惹了麻烦。
想到这些,孙策淡淡地抱拳道:“正是在下,阁下是?!”虽然无奈的答了话,不过这问话的态度,着实是很傲慢。
那年轻人没说什么,不过身后的几个卫兵不干了,立刻有个嚷嚷道:“我家公子跟你说话,你这是什么态度!”
孙策身后的那个大汉终于是忍无可忍,咚的一声跳下马来,哐哐哐几步便走到孙策身边,眼睛一瞪,喝道:“狗东西,怎么和我家主公说话呢?!”
那卫兵竟然毫无惧色,又要上前说话,却被那年轻公子回头一瞪,立刻缩了回去,不敢做声。
那公子上前一步,双手执扇,冲着孙策躬身施礼道:“在下大都督府议郎周瑜,特奉秦王殿下的命令,在此等候少将军一家,方才只是担心认错了人,所以点名道姓,还望少将军莫要生气!”
一听竟然是李宣派来迎接自己的,再加上此人说话倒也客气,孙策也就不再端着了,忙翻身下马,抱拳回礼道:“是在下失礼才是,还望周大人勿怪。”
二人又是一阵寒暄,打南来了一队骑兵,威风凛凛,气势不凡,着实是一支精锐,迅速向这边靠来。
孙策身后的几名大汉,立刻按着剑柄,眼睛死死地盯着周瑜。
而孙策却是满脸轻松地问周瑜道:“这又是哪一出啊?!”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