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看着面前的巨汉,叹了口气道:“奉先啊!这是何必呢?在下与你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啊!你的那些亲戚在下可没有因为你而迁怒他们啊!为什么就不能放我一条生路呢?!”
董卓面前出现的正是吕布,他带着关羽的腰牌,从美稷调了一万匈奴骑兵,按照荀攸的布置,正好挡在董卓南逃的必经之路上,真可谓死死的扼住了董卓南归的命脉,成为了真真的杀招。
只是此刻吕布的心中却也是很不平静,他的确与董卓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如果仔细想来,在自己给董卓做亲卫统领的那段时间里,董卓待自己还是很好的。
然而,如今是各为其主,自己是李宣的部将,董卓率领十几万大军攻打朔方郡,这样的仇怨就足够吕布杀死董卓了。
吕布缓缓地抬起头,看向董卓道:“嗜杀之人,人恒杀之!你妄起刀兵之时,难道没想过有朝一日或许会死于刀下吗?”
董卓一愣,随即释然,是啊,自己杀了多少人啊,其实在自己杀人的时候,就种下了被人杀死的恶果。想到这些,他突然大笑起来,笑得狂妄不羁,笑得泪眼婆娑,直到笑累了,才讥诮地看着吕布道:“你说的很对,我们这些拿刀子的人,迟早要死于刀下,今日是我,来日又会是谁呢?”
说罢又是一阵狂笑,似乎要将这一生所有的笑都一次性的挥霍掉,然而他并没有能够如愿,一支利箭闪电般地没入他的咽喉,从颈后贯穿而出,董卓的笑也戛然而止,他的身体在战马上晃了晃,却硬是稳住了身形,他没有伸手去捂那鲜血狂喷的脖子,而是平静的望着南方,望着并州的方向,那里虽然不是他的家乡,却是他的家。
吕布回头看了看身后的那名万夫长,那个匈奴军队真正的统帅,那个手持雕弓一箭射穿董卓咽喉的匈奴大汉,点了点头,道:“呼厨泉大人,箭法了得!”那人抱拳回了一礼。
一阵狂风席卷而来,双方军士均不自觉的歪了一下头,避开风沙,但当他们在抬起头的时候,董卓已经陈尸马下,一代枭雄竟然死得无声无息,甚至连一句轰轰烈烈的豪言壮语都没有,就那样与刍狗无异地爬在马下,死了。
董卓军投降了,可是李傕、郭汜、樊稠、李肃和牛辅,甚至连李儒都宁死不降。
荀彧请示了已经南返的李宣,决定将他们都放了,毕竟他们并不是敌对势力,在大汉朝看来,如今也不过是董卓军北上欺凌朔方郡的百姓,而董卓的死也必须上报是在行凶是不幸被奋起反抗的守军流失所杀。
又一次高高抬起,轻轻放下,这样的决定不知道是不是刘宏所做,如果是,那便不能怪荀彧对他的莫大失望了,这样的大汉之主,将百姓的命视如草芥的大汉之主,是他心中想要匡扶的大汉之主吗?
这一问题也同样出现在正在沿着黄河南下的李宣的心中,如今已经是中平元年的元月,中原地区的百姓过着怎样的生活,李宣虽然未曾亲见,可是也能够想象的到。这样的汉朝值得自己为他奋斗吗?
正当李宣思绪乱飞的时候,前方一阵骚动将他惊醒,仔细看去,却是几个士兵扶着一个斥候向自己这边冲来,李宣见状,忙分开左右,迎了上去。
“快给他喝点水,别着急,慢慢说!”李宣见到那个斥候开裂的嘴唇忙道。
那士兵却固执的摆了摆手道:“昭武九姓出动了三万多人的军队攻破了屋兰大营,好在我军应对得当,损失不大,如今已经被迫退守删丹,只是没有坚固的城池防守,形势不容乐观啊,贾诩大人让小的转告大人,如果情势恶化,他们只能退守武威,希望将军早作定夺。”
李宣示意斥候身边端着水的那个士兵给斥候喝水,然后回头看向黄忠道:“汉升你速速率领两万骑步兵增援文和,不能再退了,如果再退回到武威,那么事情就麻烦了,那些本来被我们弹压的部落,难保不会趁势而起,我们前面所做的一切就付之东流了。”
黄忠有些犹豫的看了看李宣,最后还是对李宣使了一个眼神,瞄了一眼张济,李宣哪里还不明白,黄忠要带走的正是李宣的直属步军,如果这些人走了,那么留下的就是张绣率领的五千步兵、韩遂的五千步兵和张济的一万并州降兵,这样的兵力结构,黄忠如何能够放心,万一李宣出什么意外,他黄忠如何自处啊。
不过李宣对此倒是非常坦然,他微笑着看着黄忠道:“汉升放心好了,这边万无一失!”
李宣如此说,并非他骄傲自大,而是形势使然,如今的并州军已经彻底失败了,几万的董卓残兵回到了并州,然而失去了董卓的并州,已经不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云中、雁门和定襄倒向了李宣,再加上南匈奴的势力范围,李宣已经稳稳占据了北部的半个并州。朝廷对此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边关还是要靠军事实力来说话的,这也是为什么云中和雁门会倒向朔方,因为他们都是边军,隐隐有一种英雄相惜的感觉。定襄是因为没有选择,它的区位被云中、五原和雁门包围着,如果不倒向李宣,那么在李宣的势力环视之下,那里今后还怎么发展啊。所以那里也就只能选择倒向李宣。
相比较统一的并州北部而言,并州南部就混乱不堪了,原来董卓虽然只是一个刺史,可是因为强悍的军事实力,他牢牢地控制着并州,不断压缩着各郡守的职权,然而董卓一死,并州南部的各郡便开始自行其事,强大的上郡和太原郡不断的蚕食着已经被李宣切走一块的西河郡,而区位本就伸入司隶内部的上党郡则一个劲地推动着内划,期望能够能成为司隶校尉的一部分,这或许也是一种想当首都人的心理吧。
你或许会问朝廷呢?闹得这么不可开交,朝廷怎么不出面制止?
朝廷顾不来了,司隶周边的好多州已经快要有些控制不住了!
他们在控制什么?黄巾军,是的,是黄巾军,此时的黄巾军虽然还没有正式的起义,但是冲突已经不断了,饥寒交迫的流民想要活命,可是各地的官府不但置之不理,还百般责难,此时的他们还怕什么?死都不怕了,还能有什么好怕的!于是隔三差五地出现一些暴民攻击官府、攻击商市、攻击仓城的事情,好在规模都不大,也并不集中,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也没什么章法。
可就是这样,朝廷也是疲于奔命啊?为什么?地方都叫嚷着没钱没粮,兵力太弱,又幕不到新兵,只能依靠朝廷,可朝廷家里也没有余粮啊!有也是刘宏自己的,那是不能动的蛋糕。有人算过,当时大汉的朝廷库存的钱粮的确是无法供应庞大的大汉战争机器,可是刘宏的私仓里却是多得钱生锈粮生蛀,据说粮仓里的耗子都要比百姓家枯瘦的孩童重。
这样的情况刘宏并没有放在心上,天下的百姓有多少?死多少?刘宏懒得理会,只有自己的才是真实的,就是在这样的心态下,大汉被刘宏一步步的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李宣用了二十天的时间便赶到了删单,一天步军行军三十里,这绝对是一个奇迹,可是竟然被李宣创造了,原因就是李宣充足的有些过分的后勤保障。
这便是李宣为什么一定要亲自率军北上肃清沿途的障碍,在整个并州的危急度过之后,李宣甚至可以从三条路线同时向西凉输送粮草,一条是原来的路线,顺着黄河一路南下,一条是从朔方郡南下借道上郡直达北地郡,过黄河西进凉州,第三条是从五原郡南下美稷再借道上郡,西进凉州。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上郡,虽然那里并没有依附李宣,但是却对李宣非常依赖,没有办法,因为上郡南部地区只能以牧羊为生,土地不够肥厚,产粮不多,他们不得不与李宣进行牲畜换粮食的交易。而放眼上郡周围的地方,除了李宣,实在是没有地方可以为他们提供粮食了,西边的北地郡自不必说,荒凉之地,南边的司隶,人口众多,生产的粮食还不够他们自己食用,哪有多余的与人交换,而东边的西河郡,前面已经提到了,与上郡已经势成水火,有粮也不可能换。转了一圈,也就有且只有李宣了。
所以说李宣在朔方的兴修水利开垦良田的策略绝对是那个时代最正确的一件事。
有些扯远了。李宣在赶往删丹的一路,绝对是忐忑不安的一路,羌人好勇,如今李宣军势大,他们暂且屈服于他,万一李宣军吃了败仗,开始撤退,那么那些羌人估计立刻就又反了,所以此时,守住胜利果实是很重要的。
然而目前的形势又是严峻的,在李宣将多一半的精锐带走后,张掖附近便只剩下张飞的五千骑兵和许褚的五千步兵,另外还有那一万湟中义从,两万人抵挡三万多昭武九姓的大军,在没有坚城的依托下,着实是没有什么胜算。
不过当李宣到达删丹的时候,他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他见到了一座坚城矗立在苍茫的大地上,那是一座奇迹之城。
究竟是怎样的城池让李宣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呢,咱们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