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父辈、祖父辈都曾作出过一样的选择。
应征入伍,抛头颅洒热血,为国奋战到最后一刻。
事到如今,汤家满门忠烈,只剩枯骨。
因为家里的长辈们接连牺牲,最后汤木被阳家接去抚养。
但她从没有后悔走上这条路,因为她深知自己的使命。
不是宿命的决定,而是使命的选择。
短暂如流星的生命中,她至少实现过自己的价值。
在一切和平的背后,总会有无数看不到的牺牲,把危险阻挡在大众视线之外。
他们用生命铸成铜墙铁壁,誓死捍卫这盛世太平。
叶瑾初把手贴上挂在胸前的那颗子弹。
就像这颗子弹的命运,一旦出鞘,必须勇往直前,从来不会回头。
叶瑾初仰起头,回想着自己之前的人生轨迹。
最后只是淡淡一笑,仿佛她已经看淡了生死。
......
确认叶瑾辰睡得安稳以后,叶瑾初待上房门,发了条短信给林一心报平安后,径直走到了书房。
她的书房里有一块很大的触控屏,非常适合记录头脑风暴的思路。
既然已经被吵醒了,与其努力睡回笼觉,不如趁着清醒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桃子贴心地帮她开启了触控屏。
手执电子触屏笔,叶瑾初开始在屏幕上写下一条条信息,逐渐把信息交织成相互联系的网络。
交叉人物侧写,可以判断不同人物之间的潜在关系。
缺点是十分耗费脑力,对侧写师的能力要求极高。
而且得到结果的可靠性与很多条件相关,不一定能获得正确结论。
在越复杂不清的人物关系中,稍有一个判断失误,就有可能得到南辕北辙的答案。
以前在部队的时候,她参加了专业的侧写培训,为了以后有机会进入军方的刑讯机构。
哪怕阴差阳错成为了一名狙击手,当年所学的内容也一直影响着她。
“你们有谁知道,使用侧写的基本准则是什么?”在一堂课上,教官问道。
身为优等生的汤木主动举手回答:
“报告教官,侧写基本准则有两条:
“1.不能对自己进行侧写,避免发生自我怀疑乃至自我囚困;
“2.不能对带有感情倾向的人进行侧写,避免非理性判断。”
“很好。”教官满意地点了点头,“你们一定要注意,只能对陌生的人进行侧写,而且要避免他们的心理影响到你们的生活......”
她自然记得这些原则,教官的每一句话似乎都在耳边回响。
但事到如今,她不可能找到一个没有情感倾向的人帮她进行这次侧写,只能自己尽量保证理性判定。
这样做的风险很大,一不留神就有可能造成她的判断失误,甚至影响后续一系列决策。
她这次主要分析的是《只有风知晓》的角色。
“穆扬”唤醒了她的记忆,因为这个角色和她有着类似的经历,说不定还和她本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是她永远没办法对“穆扬”进行侧写判断,否则只会陷入迷茫的漩涡。
因此把目光投向了另一个人物——
以前她似乎从来没有思考过,“宁远”他会是个什么样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