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她的了解,“宁远”这个电影角色是基于余修月的绘本创作的。
追本溯源,余修月又是以哪个人、或者哪些人为原型,塑造了这个角色呢?
虚拟角色构建侧写,可能比现实角色更加困难。
叶瑾初进入状态以后就会表情严肃。
她的大脑飞速运转,根据屏幕上桃子调出的绘本画面,以及剧本里的相关描写,迅速把“宁远”的特征写下。
桃子也在努力帮她分析余修月对宁远的描写,把数据输出在屏幕右方供叶瑾初参考。
接下来是分析余修月在创造这个角色时的心理历程。
——“他所有未说出口的心意,都被时光埋藏在记忆深处。”
——“只有风知晓,她永远都会不知道。”
这是孤独的告白,是悲伤的心境,是绝望的回忆。
叶瑾初闭上眼,回忆自己初见剧本时的想法,回忆拍摄中的感触,还有胡沐阳在扮演“宁远”时跟她的讨论。
她感受到了余修月的情绪——
心疼。惋惜。悲鸣。
和故事的中期基调一致,但是这种感觉贯穿始终。
叶瑾初开始重新分析剧情的发展。
宁远从满怀希望的开场,到痛失所爱的中场,再到柳暗花明的结局。
结局里说一切都是宁远的噩梦,现实里还有美好未来。
这样美满的结局,似乎能安慰观众们之前受到伤害的心灵。
叶瑾初却发现,这个结局似乎是人为“篡改”的。
比起结尾的强行欢乐而言,其实穆扬的死亡、宁远的痛苦显得更加真切,而所谓完美的结局才是一场梦。
沿着这样的思路,叶瑾初继续还原这个角色的起源。
年轻。军人。追悼。
这种熟悉的感觉,似乎她在很久以前就得到过类似的结论。
初见的场景渐渐浮现,叶瑾初再次审视当时忽略的细节......
今夜很漫长。
空白的屏幕逐渐被线索和图片填满,桃子便切换到新的页面。
叶瑾初依然在假设、推理、演绎,她的笔尖不曾停下,思考也从未停止。
直到她分析出的每一条信息,最后都指向同一个人。
......
客房的被子逐渐动了动,探出了一个脑袋。
叶瑾辰终于从宿醉中醒来,头痛欲裂。
清醒一些后,他发现自己躺在一张陌生的床上,而且......他居然穿着正装也能睡着!
定睛一看,才意识到这里是叶瑾初家。
他找到了窗边的拖鞋,简单整理了一下皱巴巴的衣服,准备去找叶瑾初。
叶瑾辰这才发现,叶瑾初的卧室里空无一人。
......
东方露出鱼肚白,锦城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撒进屋里。
叶瑾初不知在屏幕前站了多久,不知疲倦。
整整一夜,她完成了三遍侧写,每次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采用完全不一样的思路。
结果都是殊途同归。
她明明无数次打断自己的思路,想要换一种可能,但结局从来不会改变。
她找不到第二个人选。
叶瑾初看着屏幕中央的那张照片,熟悉的面容。
她伸出手触碰他照片上的脸颊,就像在抚摸他的真容。
一遍又一遍,她推倒重来,还是不得不接受。
她最后问自己一遍......
真的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