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都城天下殿
此时大殿之上左右两侧分别站立着几十号人,高矮胖瘦各有不同,不过有一样是相同的,那就是都穿着官服,大殿中间的至尊职位做着一个身材伟岸的男子,身穿黑色龙袍,头带皇冠,因为脸被皇冠上垂下的帘子遮挡看不真切,只觉得两只眼睛彤彤有神散发出丝丝寒光。
下面的大臣各个站姿僵硬甚至有的都在瑟瑟发抖,仿佛上面坐的男子不是人而是择人而噬的怪物。
突然就听上面的男子传来深沉而冰冷的声音,来人,把徐福带上来!声音有些虚弱无力但是穿透力极强,带着一股不可抗拒的威严。
是!殿内两边负手而立的盔甲侍卫走出两个,消失再了大殿门口,然后大殿上又恢复了鸦雀无声的状态。
不大一会,一个道士模样打扮的老者走了上来,老者身材中等但看起来仙风道骨鹤发童颜。
草民徐福叩见始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老者撩衣裙下跪行礼。
免了,赐坐!始皇冰冷的声音传来。
谢陛下!徐福起身整理一下衣服,刚好侍卫将一把椅子放在他的身后,就见他不卑不亢的做好,头微微下低等待秦始皇的问话。
他这个简单的动作可是让大殿一片哗然,有的大臣吓得闭眼,有的大臣心里打鼓,好贱民!竟敢在这天下殿和始皇同坐真是活够了!而后面的盔甲侍卫各个身材魁梧此时纷纷向前踏了一步,腰间的青铜剑拉开,寒光闪闪。
罢了!就在大家大气不敢出一口的时候,都等着看这贱民被乱刀血溅当场时,始皇说了一声,侍卫们这才收剑站好。
而徐福不紧不慢的起身微微叩首,多谢陛下!然后又坐了下来,大臣们纷纷暗自称奇,一方面心思着始皇怎么改脾气了?一方面又不仅赞叹这徐福有些气度,想当初的赵国蔺相如也不过如此。
始皇问道,徐福听说你通晓天地玄学尤其对长生不老药有研究。
草民不敢托大,只是略懂皮毛而已!徐福不紧不慢的回答。
哦!那你倒是说说这长生不老药所谓何故?哪里能寻得。
回陛下!吾先辈有云,东海之巅有宝岛,宝岛之上有蓬莱仙山,山上有一仙树,取其花为引,不老仙丹可成也!徐福每回答一次都要起身,这点礼数他还是懂的。
哦!果有此事,始皇语气有些急促,那你可愿意为朕分忧啊!
这!徐福心想上钩了,早就听说秦皇室痴迷不老仙丹,果不其然只要控制了始皇帝那我等下教派光耀之日不远以。不过这始皇性情多疑要是直接答应不妥,看我于他周旋一番。
嗯?始皇语气一变,瞬间冷了几分!两面侍卫纷纷抽剑怒目,大臣们心又一紧,好贱民,敢愚弄陛下,其实他们心里都清楚,从三皇五帝开始哪有什么不老仙丹,全是扯淡,始皇帝雄才大略之人为何会痴迷这虚无荒唐的下九流无知伎俩,但是谁也不敢捅破这层窗户纸,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敢和始皇分庭抗礼的扶苏公子已经被赶到边防去了,要不是因为扶苏公子是陛下的子嗣早就被万剐凌迟了!谁会嫌弃脑袋硬去碰青铜剑啊!所以无人敢搭言。
陛下息怒,草民有下情回禀!徐福起身稳稳当当的回道,他深知始皇急迫需要不老仙丹,一般术士大都懂得医理,他听出了始皇的声音有气无力,因为长期吃丹药已经久毒成瘾,是药便有三分毒性,而始皇从年轻时就因为操劳国事而早早的服药调理身体已经成了一个一半药一半毒的破罐子了,现在没有毒发乃是因为药毒相辅相成中和了,只要我在服下我秘制得丹药一定会触一发而动全身,一命归西。你这残暴恶鬼也该恶贯满盈了吧!不过在这之前我要先找一个安身之地,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始皇一统天下是迟早的事,而且一旦仙丹事情败露我都性命不保,这片天下是不能呆了,而仙山蓬莱说不定是一个不错的隐居之地,而且我确信蓬莱仙山确实存在。
讲!始皇语气有些不悦,但是他知道杀一个术士如同碾死一只蚂蚁,只不过为了仙丹只能忍一下了,这贱民若再敢支支吾吾定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徐福虽然看不到嬴政的表情,但他修行时间也不短,深懂人心之道,是陛下,非是草民不愿为陛下分忧,而是此去蓬莱仙山不但路途遥远,最难的是需要穿过茫芒大海,草民一人一力如飞蛾扑火实在难以完成啊!说完徐福跪下叩头,他知道成败就在始皇一念之间,大臣们各自心怀鬼胎静观其变,但都心知肚明暗道,一介草莽贱民一派胡言,退出去杀了就完,但是谁敢说话,一边的丞相李斯是最了解始皇性情,他都不敢多言一句谁敢多嘴。
哦!始皇面色缓和,退下!好,徐道长有难处但讲无妨,起来吧!侍卫们这才回归原位。
徐福虽然表现镇定但是后背早就湿透了,好在他有些修为没有表现在脸上。
是,多谢陛下!回陛下,此去寻药逼定千难万阻,少则数月多则一年,您需要为我准备应用之物,而且求仙逼定讲究一个礼字和排场,我需要召集三千童年童女守为信徒,同我一起去方为心诚,而今草民无官无职行事实在不便您看?
此时始皇已经被长生不死药迷了心智,徐福所说根本不值一提,好!难得道长有心,我即可封你为国师,李斯!始皇语气急促好似年轻了十岁一样,对着左边的第一个大臣说道。
就见这大臣相貌堂堂,英气逼人一看就不是凡俗之辈,李斯出列下跪叩头,陛下,臣在!
刚刚徐道长的话你可曾清楚?
是,臣都听到了!臣马上处理。
好!哈哈哈,徐道长等出发之日朕亲自为你送行!你就在先在宫中住下吧!朕改天还要请道长讲解修行之术呢!退!最后一声是对百官说的,然后起身大笑着进了内殿。
百官也慢慢散去,不忘对中间的徐福指指点点,最后李斯走到徐福面前,徐道长。。哦不徐国师,您说的事我立刻去办,不过,你可不要太小看我秦朝之国运。说着拂袖而去。
恭送李大人!徐福深施一礼也慢慢走出殿外,离的远了赶紧将闭气之法撤去,一层白气散去,就叫徐福全身就像洗了澡一样大汗淋漓!九死一生啊!
他平复一下心情,定了定神,这时从旁边过来一个宦官,徐国师,请随我来,我带你去住处。
徐福此时已经将汗散去,整理了一下道袍有劳了!说着跟着那个宦官往外宫走去。
始皇内城也就是秦始皇生活的宫殿分为内宫和外宫,内宫是他和妃子皇子住的地方,外宫是一些重要的人员和皇亲国戚住的地方。
徐福出了内宫门也就是乾坤门,顺着高大的宫墙往外宫看,外宫乃至外城在这内宫墙是一览无遗啊!好气派好壮观啊!听说始皇每灭一国就建造一个国家的宫殿,这外宫都如此辽阔那内宫岂不是要更加叹为观止。
后面的日子,徐福从一个云游道人翻身农奴把歌唱,忙的不亦乐乎,应始皇召见讲解修行之法和丞相李斯交接出行事宜,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咸阳四处游山玩水增长见识。
这绝对是一个励志的人物形象,一般人别说忽悠始皇任其摆布,光前者在大殿之上的所做所谓就绝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人都是有天命的,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你抓住了就能一飞冲天,抓不住就碌碌无为。
终于还是到了该启航的时候了,始皇带领百官为徐福送行,此时在看徐福一改刚见面的瘦弱单薄,身体也胖了,面容也红润了,看来一段时间的养尊处优让他过的非常享受。
临别之际,始皇还亲自抓住徐福的手语重心长道,这大秦国运就一手托付给徐道长了!朕盼望道长早去早回。
徐福附身下拜,表现的感激涕零,多谢陛下重托微臣,臣一定谨记在心奋力而为。
后面的大臣都心知肚明,看到没?贱民改微臣了,想我世代为秦国尽心尽力也就在始皇陛下面前混个脸熟,这贱民倒是顺心,又是造船又是送行的,还加官一品国师,虽然没有实权吧!但是待遇可不比丞相低啊!各个面色铁青低头不语,谁敢说话,最后在百官的祝贺中徐福登上大船启航了。
徐福自封东皇名号,在大船之上当起了土皇帝,船上的侍卫和信徒都是他亲自挑选的心腹,出发之前采购了大量的应用物品,足够他尽情挥霍。
不过东海之行也不是一帆风顺,当时的驾船技术还远不够成熟,好在大的方向能基本掌握,加上大船都是用珍贵材质纯手工打造,堪比如今的舰船,偶尔遇到大风大浪也是有惊无险。
果然数月后收到下属报告发现大陆,虽然期间也遇到过一些小的岛屿,但是岛屿上缺少生存资源无法长久维持,只好继续东行继续寻找。
不过不得不说徐福深懂人心,而且本身他也算洁身自好,没有行色欲之为,人最怕看不清楚自己的定位,虽然他自称东皇在大船之上一手遮天,但是他没有选择做人之至尊而是做人之信仰,人之至尊为何?说白了就是凡人的皇帝,三宫六院享尽荣华富贵建造酒池肉林,人之至尊终究还是人,难免惹人嫉妒陷害,不是长久之计。而人之信仰不同,以精神信服和操控人心,被人敬若神明不敢冒犯,信仰的力量是非常强大而不可抗拒的,因为东皇徐福就是他们的神明来拯救他们的。
这片大陆其实也不一片岛屿,不过要比之前遇到的大的多的多,而且景色宜人气候事宜,绝对可以长久生存。
当然徐福现在还不能暴露他的心中所想,授意跟随侍卫和信徒,也就是三千童男童女一起去找寻蓬莱仙山,其实是他要目测一下到底这个地方有多大,这里还有没有其他人类和动物生存,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行进了一个月来到岛屿的中心位置,果然发现这里真的有其他种类的人存在着,只不过这些人类长相丑陋,大多身穿兽皮看来还都是些未开化的野人。
徐福看了看双方人数的规模,对方少说也有上万人数,因为他们一路小心摸索又大多行进的路线地势较高,所以能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很轻易的发现下方平坦地区的情况,徐福找来负责统领侍卫队的负责人询问双方战力比。
那负责人想是对兵法和战略非常了解,说道,虽然我方装备精良但是人数相差悬殊,另外这些野人每日都过着原始的丛林生活,身体素质绝对异于常人,一旦起冲突对我方非常不利,最关键的还是人数,我们的人是固定的只会越打越少,而这下面还只是一个部落,还会不会有其他部落存在着实不清楚,而且我们的食物储备也所剩不多,还请东皇阁下忍一时从长计议。
徐福听候马上决定先回到大船之上,先在大船所在之地简单的在岛屿上置办生活之物,船工随我回国禀明始皇帝陛下派大军剿灭这些粗鄙野兽。
兵分两路,侍卫和那些信徒就在岛上维持生活,船工随他一起回国。
时隔大半年徐福终于回到咸阳,在此见到始皇帝时,始皇帝已经有点脱相了,面如土灰,身体瘦弱,完全没有了上次见面的气势。不过通过徐福的观察始皇帝还勉强可以看出在撑个几年没有问题,一来秦始皇的年龄不算太大,二来他注重养生和锻炼底子好。
一见面徐福就大叫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微臣不服重托果然寻到了那蓬莱仙山,然后在他添油加醋的高超手段下在大殿上描绘了一幅让人瞠目结舌的传奇历险记,什么海上遇到海龙吸水,****等壮丽自然景观,后大船被巨浪推动送到仙山脚下,哪里如何人间仙境等等描绘的绘声绘色,连都以为这贱民葬身鱼腹的大臣们都被忽的一愣一愣,大呼这是上天预示我秦国繁荣昌盛的吉兆啊!
没来始皇就对求仙问道深信不疑,听到动情之处竟然从龙椅上站了起来,高兴的手舞足蹈大呼!好好好,重赏重赏哈哈哈,国师真神人也啊!哈哈哈那仙丹可曾取到?
徐福就等这个呢!赶紧下跪大呼臣有罪有罪啊!
啊!始皇听候顿时心里凉了半截,怎么国师没有找到吗?语气也冷了几分。
非也,非也!回陛下,不是没有找到而是无法去找啊!我依然来到仙山脚下,旦见山顶金光璀璨我想一定是有异宝存在,但是我刚想组织上山取宝,突然从山腰上窜出数以万计的粗鄙野人,他们长似人形却披头散发獠牙外翻,虽然不通人言但是身体高大强壮,有生撕虎豹之力,将我带去的侍卫信徒残杀殆尽,要不是为了大局只怕微臣也惨遭毒手啊!
哦!果有此事!莫不是守山灵物阻隔与你。嬴政啧啧称奇,他毕竟也是求仙问道许久也算半个门徒。
哎呀!陛下真天子也!正解啊正解!所以微臣特请陛下挑选精兵助一臂之力啊!徐福暗自得意,这皇帝老儿还真上道啊!你嬴政雄霸天下,不想最后竟沦为世人所不耻的旁门左道之辈!
那国师打算要多少精兵能解围山之难呢!嬴政询问。
不多不多,五万足以!徐福大言不惭一开口就是大手笔。
五万!嬴政吸了一口凉气!现在都城就就十万兵力,其他主力还在各个边境镇压六国余孽,哪有余力分出五万。嬴政虽然沉迷长生,但他不是昏君,他深知帝王之事是建立在国家安定的基础上,他建造万里长城,建造帝陵建造阿房宫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等当然不是单单是因为他个人喜好。
这时一想不说话的李斯说话了!
陛下不可!皇帝个人意愿他管不着也不敢过问,但是影响国运根本的问题他是绝对不能退让的。
我咸阳都城守军也才十万,现在天下大局初定,各国势力错综复杂,主要兵力都在国之外围,我都城空虚,一旦内部有不稳局势咸阳势必危在旦夕,请陛下三思。
连着几个还算比较忠君的大臣也纷纷附和,李大人说的对啊!请陛下三思而后行啊!
这。。。嬴政迟疑了,他当然知道此事事关重大,但是现在下旨从外围抽调兵力肯定来不及,一二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而且路途遥远调回五万大军不是小数目啊!
而徐福不这么想,他本身就是抱着粉碎秦朝的心来的,他管你现今局势如何!
李大人是不是太危言耸听了!始皇陛下是既三皇五帝之后第一个天下之主,扫六国荡外寇平天下,普天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四海升平唯大秦帝国之马首是瞻,更何况是首都周边怎么会有隐患呢!难道你敢质疑始皇帝陛下的治理功德!这一招着实歹毒,始皇本身就是个独断专行的集权君主,国内大事小情都要一一过问,有些甚至必须他亲自批阅,可以说集权就是始皇帝的逆鳞,谁敢碰那就是找死,大公子扶苏就是因为触碰了始皇帝的逆鳞所以被发配到了边塞,换是旁人轻则凌迟重则株连。
嬴政也是一皱眉,这平时李斯也挺平和的怎么今天如此大胆,这国师所言不假,刚要说话,就见李斯巍然不动,竟意正言辞的指责起徐福来,他平日接触始皇帝最多,甚知此时如果迫于始皇的逆鳞被徐福这个屎盆子,一来在皇帝陛下心里的印象大打折扣,后续自己如果在有什么新的政策需要推行一定会变得艰难,因为君心离了就不会轻易在愈合,而且你一个小小的挂名国师算个屁啊!我才是一人一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实权在我手中,你敢和我争一时长短,上次你进殿碍于陛下的面子不屑于你计较,你反了不成。
当下冷笑了了,好贱民!你依仗懂些旁门左道之术蒙蔽圣听着实该杀,你可知晓全国各地暴民纷乱加上六国遗孤作乱早就四处烽火,而边塞之外还有异族缕缕犯我边境,你整日与香炉丹砂为伍又怎么知晓这国家存亡事关重大,好个妖道贼子你是受那个所托进京来霍乱朝纲鼓动君心,今日我非将而斩杀在此,祭我秦国之运,说完就见李斯从边上的一个侍卫中拽出青铜大剑,剑眉倒竖就要将徐福斩杀。
李斯所想所做心中有数,始皇帝崇尚强者为尊,自然眼里痛恨软弱之辈,上次徐福觐见所展示的气魄让他大有好感,一旦被这贱民左右陛下后,贼子霍乱朝纲那还得了,说白了天下都是始皇帝的谁有权谁没权谁生谁死全在他的一念之间,此刻绝不能退缩。
徐福吓得一缩脖子紧闭双眼,我命休矣!他也有些后悔和丞相李斯叫板,来看我东海之行当土皇帝当习惯了,自己这个国师根本就是个虚职,怎么敢和丞相李斯。。哎,失策失策!脑子里和过山车一样胡思乱想。
住手!李斯退下!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始皇冰冷的声音传来。
李斯见效果达到见好就收,将剑锋一转擦着徐福脑瓜子上的帽子边收了回来,直接将一块头发和帽子一角给削了下来,寒光在徐福眼上一晃,吓得他差点没大小便失禁,冷汗刷出来了!这次别说运功运什么也不管用,自己在阎王爷面前打了一个照面。
哼!李斯暗爽,尔敢和我斗,李斯虽然是文官但是闲暇之处也是会温习剑术的,防身之用。
转身将剑一带,大剑直接准确入鞘,动作一气呵成,然后一甩官服下跪叩头,陛下赎罪,臣罪该万死!下面大臣暗自称赞,丞相好气魄好剑法,早看这贱民不顺眼,真恨不得乱刀剁了贼子。
始皇长出一口气,李斯免礼,你为国着想为朕分忧何罪之有,起来吧!不过下次再敢如此造次朕绝不轻饶,恩?
谢陛下!李斯起身回到自己的位置不在说话,功效已经达成,剩下的就看始皇帝的决断了,吾主绝非昏庸无道之君,不然如何纵横天下海纳百川,而且他一席话是一石二鸟,一来警告徐福,你就是一个草莽野道摆清楚自己的位置,另一方面暗中提醒始皇帝不要太沉迷于旁门左道,天下国家才是您的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