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身为人主,却心胸狭窄,器识浅薄,外宽内济,刚愎自用,生性多疑;身为三军统帅,却有谋而无断,色厉而胆薄,兵虽多却不能用在一出;身为人父,却让几个人儿子拥兵自重,用亲不用贤。”
曹操说着自己对袁绍的看法,曹操不是袁绍,他知道该怎么做?
袁绍就不一样,只要赢了,什么话都好说,输了,你就是对面派来的细作。
“有此可见,我这位小伙伴,无论是为人主,为主帅,还是为人父,都是一个外表庄严,内心平庸之辈。”
曹操想着曾经的一切,或者这是上天安排的吧,他出身不如袁绍,可是我就是要打败这样的人,告诉他们出身好也没有用。
“当初我们迎天子之时,我就知道我们与袁绍早晚有这一战,这不是来了吗?”
曹操笑了,兵力是悬殊不少,可是要质量过关才行,他袁绍明说七十万大军,可是真正打过仗的精锐不足十万,可想而知。
“八年前袁绍有兵三十万,我想我怎么也得有二十万兵马,才能战胜他。”
八年前袁绍还不像现在这样多疑,或许他年轻吧!
“三年前袁绍已经拥兵五十万,我想我怎么也得有十五万兵马,才能战胜他。”
袁绍兵多,可是曹操对袁绍用兵却一年比一年少,大家都很少疑惑。
“现在袁绍已经拥兵七十万了,天下州郡他一个人独占四个,可谓是声势浩大,可现在我想要战胜袁绍,还是只需要十万精兵即可,甚至都用不到。”
在场的谋士们一个个一头雾水,他们实在是想不到曹操为何如此自信。
“为何袁绍用兵越多越多,反而丞相用兵越来越少?”
一人疑惑,问道。
曹操道:“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
战场上不是比你有多勇,而是看你谋略行不行,一个再怎么勇猛的人,万箭齐发,你也只有死路一条。
双拳还难敌四手,你总有疲惫的时候,而谋略就不同,可以用一个绝佳办法歼灭你,我为何要跟你拼蛮力。
“如果但是凭兵多,我怕是永远也比不上袁绍,可是要比起精悍和智谋,我想大家都不会输给袁绍他们吧!”
听到曹操的话,一个个心里很是高兴,他们除了兵力少之外,没有什么会输给袁绍。
曹操笑着说:“实不相瞒,三年前宛城大败,我就把各军青壮勇士放在兖州,就是为了等今天,现在有十万精兵。”
“五万铁骑,两万长枪壮士,一万重装甲步军,其他的全部都是弓弩手和霹雳车,你们觉得如何?”
“丞相,威武。”
“丞相,威武。”
“丞相,威武。”
这些人听到曹操的话,还喊起口号来,简直就是拍马屁,曹操示意,大家没有说话。
“我的十万精兵就是一把剑,定能斩破袁绍三军,袁绍此战必败。”
等曹操说完,一个将士连忙道:“丞相,我们不是还有二十万兵马吗?他们干什么?”
如果再加上二十万兵马,那么胜算就很大,为何不用。
曹操只是笑了笑。
“二十万人马,现在要留一部分提防孙权刘表等人偷袭我们后方,剩下十万人马,开赴前线,等待袁军溃败之时,放手让他们追杀,直到把袁军斩尽杀绝,以除后患。”
听到曹操的话,将军们一个个已经等不急了,希望早日达到战场。
可是敌方比自己早到战场三十秒不止。
“这是一场没有退路的战役,这也是我们与袁绍的最后一战,此战胜,那么天下尽归我等,败那就死无藏身之地。”
“一战定乾坤,你们有没有信心?”
“有。”
“有。”
“我等誓破袁绍。”
“不然不归。”
“杀。”
“杀。”
曹操的演讲就此结束,两军大战也只等曹操了,此战胜负难料啊!
许昌城外。
“为父在许昌和兖州各留五万兵马,后方你能守得住吗?”
曹操一脸凝重的表情,曹子桓还是没有带过兵,这可是五万,不过,自己好像没有实权。
“父亲,放心,我定能守得住,五万兵马太多,谁来了都休想再回去?”曹子桓虽然没有打过如此打的仗,可是他身边有人,而且又不需要自己动手,“而且袁绍无暇顾及这里,至于刘表孙权等人,他们怕是还没有反应过来吧!”
现在不是他们没有反应过来,而是他们不知道虚实,贸然进攻这是大忌。
“好,自信是好事。”曹操见曹子桓如此自信,点了点头,对曹子桓道:“你要多向荀彧学习学习,方能成大器。”
曹子桓道:“孩儿明白。”
曹操正准备离开时,荀彧连忙道:“丞相,在下认为,袁绍兵多不可怕,就怕他粮多,如此一来这战怕是要想速战速决不太可能。”
袁绍可以说持久战对他最有利,而且曹操就不同了,时间越长,对他越不利。
打仗就是粮食消耗战,然后就是器械和人的问题。
曹操一脸凝重道:“我们粮食只有半个月,所以战事必须要十五天之内结束。”
本来曹操所占城池就处于四站之地,资源匮乏,跟袁绍没有可比性,必须速战速决,而且要胜。
“父亲,必胜。”
“丞相,必胜。”
“丞相,必胜。”
曹操驾车而去,看着父亲走了,曹子桓也准备回城。
“战事一起,生灵涂炭。”
曹子桓只是感叹一下,正好让荀彧听到了!
“公子说得有理。”荀彧也是顺便回应一句。
曹子桓笑着说:“有什么理,这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你说是为什么?”
荀彧没有想到曹子桓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而且曹子桓概括得很好,天下不正是这样吗?
荀彧道:“诸侯势大,野心所致。”
曹子桓知道荀彧想什么,荀彧一直都是为了所谓的大汉天下,要说衷心,都不知道他衷心谁?
曹子桓道:“你错了,说到底诸侯被你不能掌握天下,掌握天下的是那些寻常百姓。”
什么?
荀彧一脸懵逼。
二公子有病吗?
皇权之上,乃天授。
荀彧疑惑道:“为何?”
荀彧这种古代人,跟根本不知道现代思想,所以曹子桓说的他比较惊奇,闻所未闻。
曹子桓道:“诸侯的兵马从哪里来?”
一个人人要叛乱,这首先要有自己的兵马,可他们有从哪里来。
荀彧道:“征收赋税。”
是的,千百年来,君王们的收入就是赋税。
曹子桓道:“没有错,如果那些寻常百姓能够有一个很好的生活,他们何必为别人卖命,那有多不值得。”
“人有野心是一回事,追根到底还是百姓穷,生活不下去,他们才不得不造反,所以当兵是他们的出路,不仅能吃饱,还能建功立业,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荀彧对于曹子桓的问题,想了一下,他们这些士族可以说生活得非常滋润,可是那些寻常百姓呢!
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他们不反,谁反啊!
荀彧道:“我可能也会像他们一样。”
这就是一个换位思考的问题,可是这当官之人,何时为百姓想过。
曹子桓道:“是的,这才是根本所在,说不好听点就是我们这些当官的逼的,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问题出在我们身上。”
“我讨厌乱世,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可是我也喜欢乱世,并不是我有什么做英雄的理想,而是乱世让我明白很多东西,或者我可以写下来,教育后人。”
“我就是一个胸无大志的人,我想过自己想过的生活,那种潇洒自如,四海为家,可如今一出门,可能就会被乱刀砍死,这种生活不是我所想要的,这也不是那些百姓。”
荀彧没有想到曹子桓今天说了这么多感悟,更多的是感叹。
“公子大才,如果人人都像公子这般,那天下何来大乱?”
荀彧觉得曹子桓不错,不像曹操一样,从曹子桓的话里,他知道曹子桓内心的软弱,可惜他想错了,曹子桓只是示弱。
曹子桓道:“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句话写尽百姓的一生,更是他们的写照,古往今来莫不是如此!
曹子桓走了,独留荀彧在微风之中凌乱,打破荀彧一切的思绪,打破了他对自己,乃至天下的看法。
荀彧心很乱,嘴里叨念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