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邻居》
花厅内空间有限,孩子们也基本都被安排在了露天的花园内。不止亭间摆满了茶点饮料,就连廊内、池边、花旁、树下……随处都放有糕点笸箩小几杌凳,随坐随吃。
不过,真正坐下吃东西的孩子却很少。
事实上,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邀请了太多人的缘故,大家怕她家挤不下这么多人,所以带来的孩子并没有想象的多。
杨五花请的又都是女眷,十几岁的大男孩子,是不方便进内宅做客的。而大女孩子,多数也都早早地被定了亲,一般都会被拘在家里,很少出来做客。至于太小的小毛娃子,本身就很少会被带出来做客的,屙屎屙尿都是个问题。
再加上第一次登门的关系,被带过来的孩子,也都是些相对而言比较乖巧的。几个人相互熟识之后,便乖乖凑成一堆,开始玩游戏。什么转盘、套圈、投壶,还有萝卜蹲、蒙眼贴鼻子等等。
整个妇女茶话会,成没成功,杨五花不知道,不过儿童游园会,倒是满成功的。又好吃又好玩,临走还有小福袋可以拿,以至于有个看上去比小久儿大不了多少的男娃子,散场的时候都不肯走,直接在那哇哇大哭起来。另有二三个稍大一些的孩子,虽然没有哭闹,但都也是一步三回头,念念不舍的模样。
还有一个胆大的孩子,趁大家伙儿不注意,悄悄扯了扯杨小花的袖子,小声问道:“小仙女姐姐,我以后还能来找你们玩吗?”
“……”杨小花哪做得了主,又转头,看向杨五花。偏生杨五花正忙着送客,完全没注意到他们。
转回头,看着眼前一脸期待的小妹子,杨小花只好眨着大眼睛说道:“我觉得是可以的,不过,我们都是小孩子,说话不管用,还要问问你们家和我们家的大人才行,不知道他们觉得可不可以……”
这话其实说了跟没说一样,不过在那个小女孩听来,似乎好像又十分的道理,当即跑到自己娘亲身旁,扯着娘亲的衣角,可怜兮兮地问道:“娘,我以后还能过来玩吗?”
“唉,你这孩子……”
哪有当着主人家面这么问话的?这是让人回答“好”,还是“不好”呢?
说“好”吧,万一人家并不欢迎呢?
说“不好”吧,又显得自己对人家有意见一样。
女孩她娘有些不好意思,尴尬地看着杨五花,说道:“……这孩子被我娇惯坏了,想一出是一出的,你可别见怪……”
杨五花此时也微微有些尴尬,但还是笑着摸了摸小女孩脑袋,应道:“当然可以,咱们住的这么近,就是邻居,你什么时候想来找小姐姐们玩了,就过来玩。”
正千户与副千户的住所,都在所衙中轴线的东侧,虽然一北一南,中间还隔着几间公房和库房,且又都是独门独户、互不干扰,但比起西侧的大部队,可谓是近得多了。
这对母女,便是所衙东南角周副千户家的。对于这位周姜氏,别说是杨五花了,就连小五婶都是头一回见面,彼此都不认得。除了迎来送往的时候,打打招呼,中间基本没说过话。不了解,加上她并不是小五婶口中,“可结交”名单上的人物,杨五花原本对她还是很有保留的。
不过,整个茶话会上,周姜氏大部分时间一直都是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并不积极同周围人互动。偶与杨五花有眼神接触,也都是面带微笑,倒也给她留下一种“看起来挺好相处”的感觉。
此刻,周姜氏感激地冲杨五花笑了笑,随即又客气地说道:“那以后免不了要多来叨扰了。”
杨五花也礼貌地笑答:“欢迎欢迎……”
都算是东区的住户,男人的品阶不过相差半品,而女人的诰命都是一样的,正五品、从五品都是“宜人”,即便不与之交好,也不能把双方的关系搞僵了。托前任正千户的福,自家的地盘是最大的,内部小花园也是最大的。如今经过改造,宽敞又漂亮,并且里头还种有好几种西南地区特有的花草,邻居家的孩子想要来看,想要来玩,自然是不好不欢迎的。
送走了客人,杨五花长长的吐了一口气,双手拍了拍自己的脸颊,感叹道:“可真是累啊,比我以前摆地摊还累,脸都笑僵了……”
小五婶听了,呵呵乐道:“习惯就好,以后应酬还要多呢,什么这家做寿咯,那家生娃咯,还有谁家娶媳妇、谁家又要嫁闺女……都得去呢!到了中秋、过年,还得送节礼,不过,这个你只管在家坐着收就成,倒是不用挨家跑……”
唉!杨五花叹了口气,心道,还好沈邵风是这里最大的,若是再有个上司,指不定她还需要给上司太太送礼拍马屁呢。
还是以前在杨柳湾的时候,关起来门来自己过日子的好。那时候虽然也有串门的,但基本就熟悉的那么两家,不用刻意准备招待,也不讲究什么规矩。大家想来就来,想走想走,想说话就说话,不想说话干坐着也不会尴尬,无需客套应酬,多么随意自在。
这么一比,她又忍不住想,自己这不爱交际的懒散性子,也难怪会穿越到农村。若是到那大宅门里头可适应不了,对于她这种从小看到老师就怕,长大了看到领导就躲的人,那样的日子可得多难熬啊,完全混不下去嘛。
唉声叹气间,杨五花回了自己的小院,而沈邵风也下衙回家了。
他没有特别的婚嫁,基本上三朝回门一过,就得正式“上班”了。只不过他家就在“单位”后头,只要人在所衙,上不上班,在哪上班,都一样,若是有事,军丁们只需多走几步,来家里喊一声就成。而今日,之所不在家,也是因为家里有女眷的聚会,特地避开了而已。
“怎么?今天茶话会没办好吗?还是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了?”沈邵风原本就没着官服,衣裳倒是不需要换,不过自个儿先洗了把脸。
“没有啊,还挺好的,刚还有个人说要再来玩呢。”杨五花有气无力地答道。
“真挺好?”沈邵风打量了一下小媳妇,心道,这幅样子怎么看都是不好啊。难不成,是因为有人还要再来家里玩的关系?思及至此,又问道:“是谁说还要来玩的?你可是不喜欢那人,所以不高兴了?”
“也没有,刚认识,也谈不上什么喜欢不喜欢的,反正不讨厌就是了。”
“说说看,到底是谁?”沈邵风一拉过杨五花,沿桌坐下。
“就是那个周副千户家的孩子,一个小姑娘,好像还挺喜欢小花儿的。对了,听说他家娘子是个填房,五婶都不认得她呢,真是奇怪,我还以为她谁都认识呢。”
“五叔当职的时候,我们家还只是百户,住在西面,这边应该不常来。这位娘子的父亲是慧军药局“医马将”手下的老伙计,平时同马打的交道比人还多,想必她自己平时也是深居简出的,又是个继室,不太出来走动,不认得倒也正常。”
慧军药局,相对于慧民药局来说,很明显,指的就是军医。里头的分类也特别齐全,有专管药物的,专门医人的,专治马病的等,一般就叫作“某某将”。不光各大营房里有,各地卫所也都有,一些个规模大的,还不止一个,就好比最近几年刚刚设立的专管火器的神机营,就有四个惠军药局。
按照规定,药局的医士,都是由太医院选派的,但实际上,人力资源远远不足。朝廷便在边疆的卫所,设立了专门的医学校,挑选军籍子弟,由太医院派遣的专人授课,就地培养人手。而内地卫所,一般是没有医校的,像洪塘湖这样的人数超多的“卫”级千户所,军医有限,根本忙不过来,全靠当地的私人医馆分流人量。
并且,这些医馆的坐诊大夫基本都是世代居住本地,比起有任期的药局医士来说,稳定又熟悉,往往容易成为官军,尤其是其内眷们看病的首选。就比如,小徐大夫家的医馆。
“那倒也是。”杨五花点头应道:“东区就三户人家,还都是上级,离的又远,走动起来还得横跨衙门,是怪麻烦的。他们西区可至少有十几户呢,人那么多,走动起来也随意。”
这就好比,一边是密集型的老公房社区,一边则是宽敞型的精品别墅区,表面上看来,两者似乎,也确实不像能有什么交集的。
听闻周姜氏平时不大出门,杨五花心里顿感亲切不少,再回想她在茶话会上的表现,觉得兴许她同自己一样,也是个不擅长交际的,颇有些想要多多了解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