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邵风他到底还是给杨小花找了人,自然也不会是什么大人,而是养济院的女孩子。但他也没真往做生意头上想,只当是喊过来陪小花儿玩的。
杨小花倒是挺认真的,还真的每天做冰给她们拿出去卖。
这几个女孩子都是能出城割草的年纪,所以人人都有个小背篓。不过杨小花见她们都瘦瘦的,觉得她们背不起小冰桶,就大方的把自己的“小冰车”借给了她们。反正有轮子,也能推着不是?
到底是亲姐妹,都是抠门又黑心的家伙。杨五花只给小花儿一成薪水,到了杨小花这里,连工钱都省了,只每天请她们限量吃冰和冰冻葡萄。反正都是家里的东西,不用另外花钱。最后还是杨五花不忍心,教育了小花儿半天,让她给人发工钱。毕竟在三伏天,让人孩子满大街跑来跑去的,实在是太幸苦了。
于是,杨小花掰着手指头,来回算了将近一个时辰,最终决定每卖出四十支,才给人一文钱,这样她才不会觉得很亏。
杨五花又同她解释,所城虽然不一定有棍子冰,但卖冰的小摊子也有好几家,销量其实不如村里来得好。按照这样的算法,那几个小姑娘在外头跑一天,基本上也就只能赚上一二文钱,甚至有可能还不到一文。
于是,杨小花再次掰起了手指头……
杨五花看着她那费劲的样儿,觉得也该给小花儿买个小算盘了。
小隐轩的芭蕉依旧没熟,虽然已经有些透黄的趋势,不像黄瓜那么青翠了,但照这速度,感觉上就算再过十天半个月的,应该也还是熟不起来。算算日子,再拖下去,说不定就要出伏了。也并不是每年都有秋老虎的,万一今年凉快呢,那这芭蕉还吃不吃得到了?
没瞧见,都是热带的东西,人家木瓜就熟得特别快。那还是特意嘱咐赵平安,专挑结实半熟的买的呢,但这才几天呀,就已经熟透了,甚至有的还生了一些软烂的小斑点。扔了舍不得,吃了又不放心,杨五花看着那几只开始坏烂的木瓜,很是发愁。
愁着愁着,她就想到了香蕉。具体如何她也不是很明确,但貌似很多香蕉都是靠捂熟的,要不然太容易坏了,甚至在运输途中就会烂掉。虽然只是突然闪过的念头,没做过研究,也不确定到底可行不可行,但她还是觉得可以一试。
于是,杨五花拿小刀割了半串芭蕉,又挑了一个最烂的木瓜,将两者扔在一起,罩上竹篮子……果其不然,几天之后,那芭蕉还真就给捂熟了。
杨五花很高兴,终于可以吃了!
杨小花也很高兴,她可以卖芭蕉牛奶雪糕了!
姐姐在做芭蕉牛奶雪糕的时候,她就在一旁不错眼地盯着看,在心里偷偷记步骤。
杨五花当然知道她在干嘛,但她也没想过要防着。自家姐妹,防来做什么?小花儿要做就做,要卖就卖。
别说杨小花从小就接受姐姐们的保密教育,这方面嘴巴严得很,就算她一不小心把做法传出去了,那……那就传呗!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这种东西,吃多了,本来就很容易被琢磨出来。
所以,杨五花不但没有防备杨小花,反而还故意慢慢做,好让她看个清楚,偶尔还特地假装自言自语的出声,说说重点。
不过,看着小花儿那一副偷学的模样,杨五花就觉得好笑。尤其是自己每次抬头看她,她还会故意把眼神挪开,哼着调调假装在看别的,待到自己低下头,她就会嗖一下的再转过头来继续看……
切!就她那点小心思,家里除了小久儿,谁还不知道呀!
杨五花是不反对小花儿做点小买卖的。知道自己赚钱花,那是好事!
再说了,卖冰确实是一件很赚钱的事,要不是她把钱都花在修院子上,现在手头紧,再加上在所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店铺,她都想开个冰店了。当然,没有铺子,也还是可以上街头摆摊的。谁还不是一点一点做起,慢慢积累的。但以她现在的身份,自己出面肯定是不行的,就连雇人摆摊她也有些不好意思。
虽说她们一不偷二不抢,靠自己劳动赚钱没什么不对的,但理是这么个理,真做起来,还是有顾虑的。若是传出去,千户大人家,为了赚几个钱,还自己出来摆摊卖冰,那多不好听呀!她杨五花也是有虚荣心,要面子的呢。
小花儿摆摊好啊,比她合适!别人看到了也不会觉得什么,说不定还当小孩子过家家,闹着玩儿的呢。而且在她心里,也的确是有点让她过家家玩的意思在内。
所以她也没有为了多赚几个钱,而给小花儿出主意,任由小丫头自己闹去。毕竟小孩子自发的,和被大人要求的,那是两码事。趁机锻炼锻炼她也好,哪怕亏本她也认了。
至于收小花儿九成的钱,一方面,是气她没有告诉她。虽然小丫头不是刻意地隐瞒,但也的确没有提前打报告呀。另一方面,也是不想让她拿太多钱,怕她乱花,替她收着点。
杨五花就忍不住地想,怪不得现代家长总喜欢替小孩子保管“压岁钱”呢,原来真到了这种时刻,还真是会情不自禁地想要保管的。
不过由于她本来就在培养她们存钱,所以在名义上,她就也没说“替你保管”,而是说“补贴家用”。但她倒也不会真的拿这些钱来养家,只是在私下里,单独找个了罐子把这笔钱装起来罢了。
在几番用余光打量之后,杨五花到底还没忍住,想要逗逗她,便笑问道:“怎么样?要不要雇我来给你们做雪糕?我很便宜的哦!”
杨小花闻言,立马就把头给别开了。
才不要咧!
她自己就能做!干嘛要花那个钱?而且,这个比豆浆雪糕和牛奶雪糕都容易做,煮都不用煮呀,把芭蕉捣烂了加点甜牛奶搅一搅就好啦。
家里没有饼皮碗,也不用饼皮碗,她们自己吃雪糕都直接舀在小碗里吃。而且五姐还特地打了一个专门挖雪糕的大铜勺,挖得好的话,还能挖出一个球来。所以,她们有时候也会把这样的雪糕球,直接叫做雪球。
到时候,把勺子借给养济院的小姐姐用用,让她们一个雪球一个雪球的,往外卖就好啦。
至于价钱,她也想好了,一文钱一个球。
按六姐的说法,这个价格,超便宜的!不过,芭蕉是自己院子里长的,牛奶也是不要钱的,所以,卖一文钱,也不亏本。当然啦,能卖贵一点,那就更好啦。
但是可惜呀,那几个小姐姐虽然比她还大了两三岁,但是算数可不好。十以内的,她们还能掰手指头数一数,但超过十的,就不会算了,甚至连数数都能数错。这要是把价格定高了,她们算不清楚,让她亏钱了怎么办?她可是输过钱的人,那种感觉,现在想想,还会心痛呢!
所以,她小仙女只有摸着小心口,忍痛卖便宜些啦。
说起来,也真是奇怪了!明明就很简单啊,她们怎么就算不清呢。一二三四都会数,那么超过十了,不就是在“一”前面加个“十”字吗?十一十二十三呀……到了二十,那就把“十”改成“二”呗。不就是往单个数前面加一个字吗,怎么就搞不清了呢?
杨小花又是摇头又是叹气,觉得她实在是想不明白。完全忘记了,自己小的时候也同样是数不清的。有些东西,看着简单,但没人教,真的就是不会呀!
没办法,在养济院长大的孩子,看着手脚勤快,但智力却不一定跟得上,毕竟这个和营养也很有关系。虽然她们有吃有穿,但也只能保证饿不死、冻不死而已,想要吃好穿暖那也是一种奢望。所以大孩子们都乐意跑出来干活打工,虽然基本都是白干活,但基本都会给口吃的,运气好的话,还能沾点荤腥,甚至得一件人家不要的旧衣裳穿穿。
其实不光是这些养济院的孩子,在村里长大的孩子也是一样。一些穷人家的孩子,从小就缺吃少穿的,也没有人教,很多孩子别看干活已经很麻利了,但还不一定会数数。甚至还有的,到五六岁上下,说话还不利索的,也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