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武不行,那就去种地呗,反正不愁找不到活干!”杨小花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这也是当时杨五花没有反对收下黑小子的原因。白得的人手不是?哪怕没别的用处,养壮实了,回头送去种地也好啊,庄上正缺男劳力呢。
而且,像这种来自异域的童仆,在本地无依无靠,语言又有障碍,别说他逃脱不得,即便是逃出去了,怕也无法存活。除了对主家一心,老老实实地干活,别无它路可行。没有原生家庭的牵绊,只要不是脑子坏了,就不太可能会做出吃里扒外的事情,主家用起来也更放心。
周可心听了小花儿的话,再次惊讶:“外国人也会种地呀?”
“那有啥!你别看他说话不行,但会的东西可多了。他还会捞大鱼呢,那种比船还大、一张嘴就能直接把整个人都吞掉的大鱼……”
“哇……”
同周可心吹完牛,杨小花便带着一干人等继续到处闲晃。那架势,简直恨不得把整个洪塘湖城都给走上一遍。
对于这位新来的黑小子,本地孩子普遍的第一反应,都像是看到怪物一般。胆儿小的,跑远了躲起来偷偷看。胆儿大的,就直盯盯的围着他看,甚至还会当面笑话两句。
可偏偏杨小花每每都摆出一副“你们都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并且还对着大伙儿好一顿猛吹。吹那连她自己都没见过的蓝色大海,还有那上天入地、冲风破浪的大船……直吹得大家伙儿晕头转向的,不知不觉就觉得这西洋来的小黑奴有些稀奇,而当这小黑奴的小主子又是多么神气,原本略带嘲笑的眼神渐渐转成了羡慕。
杨小花见状,满意地点点头,带着她的吹牛小分队,继续赶往下一场。
在她的卖力宣扬之下,不到三天的功夫,整个所衙上下就都知道千户大人家来了个小黑奴。而这个小黑奴还有一身的好本事,上岸能挖宝石、下海能捞南珠,听起来那简直就是无所不能。
也有那脑袋活络的小孩子,直接问道:“那他挖的宝石和宝珠子在哪?能拿来给我们看看吗?”
杨小花当然是拿不出来的啦。
牛皮被戳穿了,她也不怕,一句“我可没有”说得理直气壮的,半点都不心虚。还学着当时袁满吹牛的样子,朝东南——皇城的方向,拱了拱小手,一脸严肃地同对方道:“这么宝贝的东西,只有圣人才能拥有,启是我等小民能随意看的?”
如此这番,众人还能说啥呢?
对于“丹妞”这个名字,不止周可心觉得怪,沈邵风也是怎么喊怎么别扭,原想给他换个名字,但架不住杨家姐妹乐意,最终只给改了个字,从“妞”变成了“牛”。
小丹牛从此便在大明的洪塘湖畔,开启了以往他做梦都想不到的美好人生。在不算太久的将来,洪塘湖的军民时常会看到一个黑黑瘦瘦的卷毛小子,或背或推,带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娃,满大街溜达。
长颈鹿布偶受不受欢迎,杨五花尚不知晓,但真长颈鹿倒是挺受官家喜爱。据说圣人请了翰林院大学士沈度做《瑞应麒麟颂》一篇,又命宫廷画师作《瑞应麒麟图》一副,一时间风靡朝野。
真迹自然是要收藏于宫中的,但也有见过的人,凭着记忆自己临了下来。就这样,你传我,我传你,竟然还传到了三百里开外的杨小花手里。
小花儿的这一副,已是过了不知道多少手的复刻画了。长颈鹿与原画是否有异,杨五花无从比较,但可以肯定的是,除了长颈鹿之外的其余字画部分,都有着大幅度的改动。
此画是崔时庭想着杨小花的仙人鹿系列,特地给她画了寄过来的。虽然保留了原画中的颂文,却又新添了一段他自己写的小字,简单描述了杨小花与仙人鹿,同那“麒麟”之间那奇特的渊源。
这两年,他给小丫头画了不少肖像画,虽造型穿戴各异,但那小花儿特地要求的大头卡通包子脸,却始终未有改变。熟悉此画风的杨家姐妹,只消一眼便知,那牵着麒麟的红衣小女童,乃杨小花无疑。
杨小花得了此画,宝贝的跟什么似的,不但呼朋唤友办了个赏画茶点会,显摆完了还直接将画挂在了自己的小梳妆台前,以便随时欣赏。
因着过于高兴,小丫头又开启了每天往大徐氏院中跑的日子。
库存都被满哥哥拿走了,她自己还想在这儿卖呢,得找伯母再做一点儿!
杨五花也不管她,当然,主要也是没空管她。
入了腊月,琐事繁多。
布小羊已经开始试买了。凤阳城的花园便利铺自然是首打的销售点,但洪塘湖所城也不能错过。
杨五花在洪塘湖一直没有店铺。最初是没钱,等她手头宽裕了又一时没遇到合适的铺子,加上花园里和桃叶渡陆陆续续的扩修,手中的银钱总是存不住,也就搁置了计划,没再留意铺子。
虽然没自己的铺子,但也不是非得摆摊才能卖东西,他们还能送到李小福三叔公家的李记棉布庄里寄卖。
就比如,杨家姐妹自产的香胰子。
李记棉布庄是走平价路线的,常客也基本都是普通的小百姓和小军丁,有钱人不太去。是以,放在棉布庄寄卖的香胰子,都做得比较小块,这样单价就显得比较低,普通顾客便容易多看几眼,从而考虑买上一块。
此外,杨五花还切了许多小片的试用装,专门作为添头送人用。买布料送胰子片,而买香胰子则可赠送碎布头或棉麻线。这样两厢交错着送赠品,不但提高了棉布庄的人气,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香胰子的销量。
双方合作的很愉快。
虽是代卖香胰子,但对李老头而言,他可没有销售压力。
卖不出去也不要紧,千户娘子不催也不急,随意的很。就那么一直搁着就好,反正只要不靠近热源,放个一年半载的都不会坏,也不占地方。存货都直接摆在千户大人家里,自己这边只消在柜上摆两个小藤筐的货即可。货少了同李小福吱一声,自有人会过来补货。
而若是卖出去了,有一块算一块,他就能拿分成。别说有钱拿,即便没有,他也是乐意的。
一来,同样一个看铺子,闲着也闲着,多卖香胰子,其实也就是顺便多个嘴的事,不用额外费力气。千户娘子常照顾他家生意,回报一下也是应当。
二来,帮千户娘子卖东西,那就等于在给千户大人做事,虽不至于同人吹嘘,但自家心里能多份底气。
三来,合作之后,自家生意还比以前好了不少。
何乐而不为?
而对于杨五花来说,都是小生意,指不定哪天就不做了,没必要都铺那么大。既有现成的能租用,自己也能省心又省力。
虽然要分出一些钱,但香胰子本身利润高,那点提成就算不得什么。毕竟她若自己开铺子,租买铺面要钱,雇人也要钱。纵使不要工钱,那也得管吃管住管穿,同样也要花钱,且这样的人还不好找。有经验的贵,没经验的还得花时间和精力去培养。
所以,这一回的布小羊,她也直接拿去李记棉布庄寄卖了。
外聘的布小羊制作团队也解散了。倒也不是就此打住不做,而是让赵香香等人带回家去做。既已开卖,自然就会流传出去,反正库存已经累积充足,就没必要再把人圈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做。天寒地冻的,杨五花也怕人孩子受凉感冒,加之连下了几场大雪,怕山路难行,早早的将三人送回家了。
既然都是来打工的,杨五花也没分亲疏,三个人都是一样的待遇。反正给赵香香姐弟们的小礼物,平时也能送,不差这一会儿。
虽然事先说好的“以粮抵工”,但杨五花还是额外给了她们一人一个绣着“福”字的荷包。里头各装了十枚铜钱,用红绳穿着,打上吉祥结,算是新年红包。
铜钱不像纸币,不好折叠了塞纸红包里,固然可以摞成一叠拿红纸裹住,但红纸要钱,且易破损,所以这时代的普通人,都流行拿红绳串着,做压岁钱。
别看给的钱不多,但她们各自还得了一件新棉袄。
小袄子是给养济院的孩子们做衣裳的时候,顺带一起做的。布料和棉花都是李记棉布庄里买的,贴点工钱就能直接给做好。
虽说小碗几个去年就已拿到过冬衣,但再来一件也不嫌多,正好换着穿。而那些新来干活的孩子们更不用说,正正经经都是头一份。
杨六花曾参照着布小羊的布偶,又设计了一套“福禄寿禧财”系列窗花贴。既单独售卖,也同布小羊搭配着卖。买一个“福禄寿禧财”的布小羊,便可获赠两个与之配套的“福禄寿禧财”窗花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