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掌柜见杨三花同意了,又听得杨五花一口一个“保护牙齿”,便乘机问道:“小姑娘,小店还有卖牙粉的,你可需要?那都是药材磨成的粉,沾着这粉刷牙,不光能保护牙齿,还带着香气呢。”
杨五花在现代也用过牙粉,倒是不陌生,就是有些贵,要一百文一罐。不过这罐子倒是不错,比她现代用的塑料盒子好看多了,还挺大的,用完了还能拿来装东西。
霍掌柜见杨五花毫不犹豫的要了两罐牙粉和一罐便宜的面脂,又介绍起了香胰子。霍掌柜也摸清了路子,直接挑了几款便宜的介绍,可惜再便宜的香胰子也要好几百文一块,又是消耗品,用完就没了。别说杨三花了,就连杨五花都舍不得买。
虽说刷牙的也是消耗品,可是价值不一样,保护牙齿马虎不得,这洗澡嘛,还是将就着吧。不过见铺内也有干皂荚卖,到是称了几斤。
看着牙粉罐,杨五花想到了家里的葡萄干和核桃仁,这两样受了潮就不好吃了,便挑了两个砂罐,十五文一个。又想到家里来了人都是用碗喝水的,现在家里有茶叶了,再拿碗泡茶有点奇怪,就挑了一套粗陶茶具和一个茶叶罐。
另外又买了糊窗纸和三刀草纸,看到草纸就想到昨日算账的时候浪费不少桑皮纸,于是又买了一刀桑皮纸。
虽然买的都是便宜货,不过东西倒是不少,又是今年的最后生意,霍掌柜心里高兴,送了一个用来搁铜镜的小木架子和两张红纸。
杨五花看着霍掌柜噼里啪啦的打着算盘,有些羡慕,便问有没有算盘卖。
“没有小一点的吗?这太大了,最好这么小的,我妹妹也能用。”
霍掌柜拿出的算盘跟他自己用的差不多,都是那种普通的大人算盘,杨五花的计划是让杨六花学着打算盘。
霍掌柜瞧了瞧杨六花,心想,这么小的娃就会打算盘了啊,可比他孙子聪明多了,便道:“小算盘这会还真没有,要不等过了元宵你再来?”
“行。”反正杨五花现在也不用,不过是正好想到,买来备着罢了。
说起算盘,她曾经也是会打的,那还是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学的,都是学校的必修课,算盘是数学老师教的,毛笔是语文老师教的,传统文化嘛,学校也是意思意思教教,因此学过也就忘了。仗着儿时的记忆好,依稀还记得“三下五除二,四去六进一”的口诀,不过,也就这么两句,会不会打还不知道呢。
“唉,钱可太不经花了!”杨五花出了霍记杂货铺不由的感叹。
这一进一出,就花了七百八,好在背篓里装了不少,接下来又去了粮铺。
粮铺的掌柜看她们买了不少东西,也没怠慢,见她们又是买糯米粉又是买红豆的,就像她们推荐了一种专门做点心的粘果面。杨五花见芝麻十一文一斤也不算贵,想到自家枯黄的头发,又买了二斤芝麻。掌柜的见她们买的多,又送了几把小米,就直接装在杨五花新买的砂罐里。
接着又去了程记布庄买了二匹紫花布,之前买的布只给两小的做了袄子,剩下的都拿去做手套了,俩大姐妹的衣服还没来得及做呢。这会空了,杨三花打算趁着过年把衣服做了,多买些布,杨五花的衣裳也可以做大一些。又添了几斤棉花,现在有钱了,棉被也可以再做一床新的。
程记布庄杨五花最近跑过好几次,也算是认得了,现在刚好空着,可以直接帮她们送到城外找老乔头去。
原本杨五花准备提议大家去聚福酒楼吃一顿,之前在那被鄙视过,准备去大摇大摆的进去摆摆阔气,不过想到买米买布又花了六七百文,便忍住了没提。
杨三花见也没什么好买的,加上老乔头还在城外吹着冷风等她们,也不好意思让他多等,匆匆给两小妹妹买了点糖果蜜饯之类的小零嘴就赶着回家了。
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盘点数钱。该买的都已经卖了,这个年也不需要再花钱了。数出陶家母女和刘氏母女的工钱,放在一边,剩下的就是自家的积蓄了。
“算上家里原来剩的,现在有八千一百九十文,再加上那两粒碎银子,算下来,总共是一万一千八百二十文。”杨三花激动的说道。
去年这个时候,别说八百二十文了,连一百二十文都没有。短短几个月,就变成了万元户,能不激动么!
“算成银子的话,那就是有十一两多。可以给姐夫买驴了吗?”杨五花可一直惦记去山里寻宝呢。
姐姐虽多,可家里现在就一个姐夫,不说排行也知道指谁。杨三花说道:“那好像不行,一头驴怎么也得十多两吧?别说不一定够,就算够了,那我们明年吃什么。你可别忘了,咱们的鞋子和手套可都是冬天才好卖的。”
杨五花听了点头道:“嗯,说的也是,等开了春还是得想点什么其他生意做做。”
距离明年秋冬还长着呢,再说今年好卖,明年不一定好卖,除了有钱人喜欢新款,普通人家一般只要没坏就很少换新的。
“要我说,最好买块地。不过咱们杨柳湾里都是好田,一般都不太会卖。到时候我去看看别的村有没有地卖,即便买不了一亩,能买上半亩七分的也行,自己种点庄稼也安心。”
杨五花倒不这么认为,好歹去年也算是种过一回地了。种地幸苦也就算了,像她们家这种要体力没体力,要经验没经验的,收成可不好,白白耽误时间和功夫,收上来也没多少米。有这经历还不如做做生意多赚几个钱来得好,不过现在她也没别的什么好点子,所以听听也就算了,可不敢提反对意见。
点完钱,杨三花开始分年货,杨五花则先做午饭。
虽然很多人家到了冬日只吃两顿饭,不过杨家照样吃三顿。主要是习惯了,以前家里穷,只能喝米汤薄粥,水一样的根本不顶饱,加上几个妹妹都是长身体的时候,别说吃三顿了的,就算一天吃上四五顿也不觉得奇怪。
饭菜都是用蒸的,偷懒。杨五花生了火蒸上饭以后,便去了露台开始处理枣子。
杨六花知道姐姐要做好吃的,便带着杨小花乖乖过来帮忙。
杨五花拿冷开水把枣子冲了一下,交给杨六花放在干净的布上吸干水分,自己则在一旁开口去核,然后填上拌好的糯米粉。杨小花则负责在一旁捡掉在盆里的枣屑吃,还有挖出来的枣子核也捡来舔一舔。
枣子核多少还带着些枣肉,杨六花也忍不住拿起来一粒粒啃干净,一边津津有味的吃,一边还忍不住提醒杨小花:“妹妹,这个核你可不要吞下去哦!”
杨五花见杨小花一边吃一边乐的在露台上咕噜噜的打滚,生怕她一个不小心就把枣核吞下去,便往她嘴里塞了一颗去了核的枣子:“喏,核你就不要吃了,吃枣子吧,不过只能吃三个哦。”
小花儿嘴里含着枣子就乐滋滋的抱着黑花到一边打滚玩去了。
不是杨五花小气,实在是不好一下吃太多。每天吃上几个可以补血,但一下吃多了吸收不了不说,还容易上火,况且等下还有枣子甜品呢。
杨五花填了满满一盆枣子,等饭菜蒸的差不多的时候掀起锅盖放入蒸架一起蒸,出来就是一盆枣子甜品,现代人称“心太软”。杨五花想起两个妹妹吃枣子时候笑嘻嘻的样子,就换了个新名字,叫作“开口笑”。
“三姐三姐,你看,这个枣子真的在笑呢!你看,这个红红的像嘴巴,白白的像牙齿。”杨六花拿起一粒“开口笑”往杨三花嘴里一塞,又拿起一颗往自己嘴里一塞,小嘴嚼吧嚼吧,两眼眯成了小月亮,笑嘻嘻说道:“这个‘开口笑’可真甜,比枣子还甜。”
而杨小花此刻已经顾不上说话了,也顾不上打滚了,嘴塞满了“开口笑”。
满满一盆“开口笑”瞬间就被消灭完了,杨六花舔干净手指,满意的拍拍自己的小肚子,跑来拉杨五花:“五姐,我们去种枣子吧?把那些核种了,就能长枣子了。”
能不能长成枣子树,杨五花还真不知道,不过既然杨六花要种,那就种。不过在这之前,得先把礼给送了。
既然妹妹们喜欢吃枣子,杨三花就直接把枣子留下了,其余的干果各抓了一把,包成方方的一小包,拿草绳扎了起来。刚好猪肉也是拿草绳扎的,看起来倒是挺统一。杨学文家的那包是单独用布条子扎的,按照杨五花的要求,里面装的全是核桃仁,给他补脑用。
送礼是一家子一起去的,刚好吃饱饭消消食。乔家比较远,所以先送,乔余氏收到东西连连说“客气”,硬塞了一篮子鸡蛋过来,推来推去的,最终还是带了二十个鸡蛋回来。
放下了鸡蛋,四姐妹又带着猪肉和干果包去了杨学文家,还带去了杂货铺掌柜送的两张小红纸。红纸是霍掌柜事先裁好的,四四方方一小张,刚好写一个福字。别看是裁小的,可也值好几文呢,一张大红纸的价格就能得抵上一百张桑皮纸。
“学文哥哥,一张就写‘福’,一张就写‘发’,发财的发,嘿嘿。”杨五花把红纸交给杨学文,让他帮着写大字。
最近两家走的近,又是顺手的事情,杨学文自然不会推辞,倒是学文娘意见比较大。
“哎哟,咋这么多呢……这,这,也太多了……”刘氏激动的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杨三花笑着说道:“哪有人嫌钱多的!刘婶子,你就安心收了吧,这都是你应得的。再说,学文平日里还教五花认字呢,都不用交束脩,说起来还是我们赚了。”
“这,这……唉,行吧,那我就厚着脸皮收下了。正好买点好的给学文补补,等过了年我也给他裁身新衣裳,齐齐整整的去考试。”刘氏一想到自己的儿子要考试了,也就不客气了,家里确实艰难,总不能让儿子打着补丁去考试吧。
刘氏又见杨三花递过铜钱给桃子,忙道:“怎么连桃子也有啊,当初可是说好桃子不要工钱的,这……”
“五花说了,这不是工钱,是红包。桃子能干,这是过年专门奖励她的。”
杨三花见刘氏张口还要说些什么,连忙打断她道:“婶子可会熬浆糊?我家买了糊窗纸,忘记买浆糊了。”
杨学文进学,平日里少不得用到浆糊。刘氏一听,忙说自己会,还说下午没事,可以和桃子一起帮忙糊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