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36000000675

第675章 争权夺利

成都城内,夜已经非常深了。今晚的月色昏黄,乌黑的云层把原本就黑暗的天空,压得更低了。

由于城内自古就有深夜戒严的规定,加上人们一般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夜生活几乎没有,使得诺大的城池里面,到处了一片寂静,除了远处隐隐可闻的几声狗吠声出来。就是原本夏夜里面吵闹的蛐蛐,如今也几乎全都不见发声了。

但是远远传来的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还是踏碎了这一夜的寂静。

一辆不算华丽的马车,很快出现在了街角处。街上的光线很是昏暗,马车为了夜里赶路,前面横杆上面便悬挂了一盏灯笼,勉强可以照亮前面的道路。马车在行进的途中,显得有些摇摇晃晃的,像极了是个深夜到处乱逛的醉汉。

这辆马车在城内转悠了几个街道之后,终于来到了一座府邸前面。这座府邸的面积不小,高大的大门显示了这里主人的身份的不同凡响。屋檐下张挂了四个大灯笼,照得门前的路面上也成了鲜红的颜色。

这时候,从马车里面探出来了一个人头。他向着四下张望了一番后,方才从马车里面走了出来,拍了拍自己身上的衣袍,然后昂起了自己的头。

此人年纪也就四十岁上下,身材显得瘦弱而矮小,嘴上留着两撇很长的八字胡,一双眼睛也不是很大,却透着一丝骄傲。

此人便是廖立廖公渊,号称才华能够与诸葛亮和庞统比肩的荆楚大才子。此人现在确实是有些怀才不遇,只是出任了一个小小的长水校尉而已,应该说官职是比较低微的了。

廖立走下马车,上前看了看屋檐下悬挂着的那个写着“吴府”的匾额,心里其实是充满了羡慕的。因为这座府邸的主人,便是汉中王王后吴氏的大哥吴懿的,吴懿现在的身份是护军讨逆将军。

随着吴苋的继续受宠,以及新王子刘永的出生,这个吴懿注定会更加受到汉中王刘备的重用,那么将来的仕途也一定会越走越顺的。

不过,只要是在成都的官场上面混的人,对于当前的形势还都是比较明了的。世子刘禅与吴苋两人之间的争斗,虽然看似随着刘禅的暂离成都参与了荆州的战争,而陷入了沉寂之中。但是只要是明眼人都知道,这样的平静之下,其实早就随着刘永的降生,而变得暗潮汹涌了。

不过,这股暗潮如今还是如同这漆黑的深夜一样,显得有些迷糊,还有些让人看不透的。

廖立虽然个性张狂,很是不得别人的喜欢,但是并不代表他的智商低,相反地,他绝对是个聪明绝顶之人。

廖立其实早就看出来了,世子刘禅虽然是早就离开了成都,但是成都支持他的大人物,反而是有增无减的。比如尚书令法正,他本来是对世子有些梳理感的,但是最近却几乎是一边倒地开始支持刘禅了。

问题是,尚书令执掌尚书台,汉中王的颁布的政令,全部出自尚书台。其实,尚书台的权力几乎是来自于剥夺了东汉的三公的权力而建立的。加之又是最为亲近汉中王的机构,其权力之大,影响力之大,几乎难以估量的。

而且,世子刘禅早就与诸葛亮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同盟关系。诸葛亮如今成为了世子刘禅在离开成都之后的明面上的代言人了。

然后,刘禅明面上还有一个老师。当然,这个老师不是石广元,石广元现在的份量明显还不够。刘禅还有个太傅许靖。许靖虽然是没有什么权力的,但是在士林之中的影响力极大。

所以,世子刘禅在台面上有这三个大人物在撑腰,确实可以安安稳稳地长久地留在荆州打仗的。其他人如御史大夫李严这样的人,也是倾向于支持世子刘禅,而非是支持王后吴氏。再者,益州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法正手下的尚书刘巴,表面上看似与刘禅在理念上面冲突不断,但是其实在必要的时候,总是出面为刘禅说话。成为了刘禅的一个最为不可思议的支持者。

所以,廖立这时候,确实也展现出来了他高智商的一面。他深知自己跟上面提到的那些大人物,现在是无法比拟的。但是他又非常自信地知道,自己的才具绝对不会较之那些人差的。他现在若是投靠了世子阵营的话,其实是很不错的选择,但是问题是,谁会正眼看一下他这个小小的长水校尉!

一想到别人的那些太傅、尚书令、尚书、御史大夫等等一系列的头衔,廖立的心里总是嫉妒得几乎要发狂了。

所以,廖立决定要赌一把,他要投靠吴氏的阵营。到时候,凭借自己的才能,必然是会受到吴氏的绝对重视的。那么,自己说不定真的就可以实现平步青云的梦想,而把掌权的诸葛亮、董和和法正三人全部踩在自己的脚下,不,应该是踩得他们永远无法翻身了。

廖立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思来找吴懿的。因为在他看来,自己若是想要与吴氏搭上线,当然是要先从吴懿这边下手,才是最为安全的途径的。

虽然以前间接有传闻出来,说是吴懿为了明哲保身,已经向吴王后言明并不参与吴氏与世子刘禅之间的争斗。但是廖立并不相信这些传闻,他认为吴懿又不是个傻子,如今吴王后正是最受汉中王宠爱的时候,他要是不能够利用起来,让自己赶快加官进爵的话,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的。

汲汲于功名利禄如廖立之辈,确实是一定会做出这样的判断的了。在他这样的人看来,裙带关系至少可以让人少奋斗几十年,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廖立的心态很复杂,目的也很不单纯。

廖立便让马车夫上前敲开了吴府的大门,开门的是一个提着灯笼的老仆。廖立便从自己的袖袋里面,掏出来了自己的名刺(如同今日的名牌,上面写了求见者的名号和所拜的官职),让他老仆拿进去交给吴懿看。

老仆深知主人一向为人和善,但是也有些离群索居,并不太与别人来往的。所以,老仆见到这个瘦弱的文士深夜前来拜访,心里感觉很是奇怪的,但是却并不敢怠慢来客。

老仆便让廖立在门外稍等片刻,就拿着廖立的名刺重新合上了大门。

不久之后,老仆便拿着廖立的名刺回来了。他在将名刺交还给廖立之后,告诉廖立,他家主人早就已经入睡了,也就不见先生了。

廖立顿时有些惊愕了,难道自己在吴氏这边,也是个依然不被待见之人吗?廖立的脸色顿时就涨红了,还好有鲜红的灯光做掩饰,才没有被人给看出来。

廖立最终还是急了,让那老仆再进去传话一次,就说他廖立这边有关于左将军府和荆州战事方面的绝密信息。

老仆只好再度进去传话。

可是等到那老仆出来之后,却是告诉廖立,他家主人真的是已经入睡,是不可能再见客的了。

廖立闻言,忍不住叹息了一声,向着那老仆一拱手,转身走下了门前的台阶,跨步登上了自己的马车,带着深深的遗憾和懊恼回家了。

马蹄的声音,再度响了起来,却听得廖立的心头一阵烦躁。

吴府之内,吴懿的书房里面灯火依然辉煌。他的脸色凝重,不停地在屋内走来走去。他的心里甚至都在不断暗骂着,这个廖立的多事和瞎掺和。他虽然是吴苋的亲哥哥,但是早就不想参与进去她与世子刘禅之间的明争暗斗了。

其实,在吴懿看来,吴氏无论如何争斗,现在所能够凭借的只有一点:世子现在远离成都,也就是远离了政治和权力的中枢。这世界上是没有远离中枢,而能够掌握大权的人的。

但是世子现在在成都有那么多人拥护着,荆州的战事应该也会很快结束的。到时候回来之后,吴氏还有什么发挥的余地吗?

吴懿悲观地认定,吴氏没有。

连吴懿都这样看自己的亲妹妹了,那别人又会怎么看吴氏呢?事实很明显,吴氏在不断地活动之后,依然还是拉不到多少支持者的。

这时候,那个传话的老仆再度敲开了吴懿的书房的门,禀报了廖立已经离开的消息。

吴懿心里终于是松了一口气。他便告诉那个老仆,今晚廖立来见他的事情,绝对不准向外传出一丁点的消息!

那个老仆见到主人一向和善的脸上,如今眉头紧皱,神色显得非常严肃,心里不由得一惊。他连忙就答应了下来,然后立刻就退出了吴懿的书房。

吴懿坐回了自己的座位,对着灯火陷入了沉思与矛盾之中:他是否应该将廖立的消息传递给吴苋。也许有了廖立的帮助之后,吴氏应该不会败得太惨。

但是吴懿深知一点,权力斗争是绝对残酷的。所以,惨败和小败两者导致的结果,几乎是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差别的。

吴懿长叹了一声,依然无法在这件事情上面做出决断来。

与此同时,左将军府衙里面,也依然是一派灯火通明。整个成都城内,只怕是除了法正的尚书台之外,这里是唯一一个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依然是人人处于忙碌之中的政府机构了吧。

诸葛亮是个十足的夜猫子,经常要熬夜工作到非常晚的时候。他此时身着一身白色的衣衫,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面,高大的身材在身后的强上,投下了一条长长的黑色影子。

掌军将军董和身材显得瘦弱,因为身体一直都比较虚弱,使得精神看起来也不是很好的样子。其实,要不是有医国院的医师的精心医治,董和早就死在一年前的一场大病之中了。

也正是因为那场大病的缘故,董和的身体至今依然没有完全恢复元气的。所以,现在的左将军府虽然是由他与诸葛亮一同联署掌管的,但是其实大多数的事情,还是都交给精力充沛的诸葛亮去处理的。只有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决定的时候,通常才需要两人进行商议的。

今天诸葛亮的神色看起来比较严肃。其实,董和是有些奇怪的,诸葛亮通常不会大半夜地来打扰自己这个病人的。

董和随即开口询问诸葛亮,道:“军师,你深夜找我前来,是为了要商议什么事务吗?”

诸葛亮点点头,便命一旁站立的拓跋威,上前将刘禅以信鸽传送来成都的那封抗辩书,拿给了董和。

董和看过之后,脸上的神色居然是不变的,只是对诸葛亮说道:“世子那边有这样的反应,其实也是正常的。我们给他那边下达的命令,其实是真的有些勉强了。”

诸葛亮也是赞同地点点头,说道:“幼宰所言不无道理。但是你我二人,先前已经商议过了,荆州军联合江州军、加上五溪蛮和山越的那么多人,只要能够整合好战力,想要歼灭孙皎的大军,其实也不是不可能的。根据密探送过来的情报显示,孙皎的军队应该占据了扬州本土部队的三分之二了。只要能够将之消灭,大军直捣秣陵,彻底覆灭江东,其实并非完全是一个狂想的。”

董和点点头,道:“其实世子方面担忧的,只怕不止是孙皎的大军,东吴的后背战力以及曹魏方面忽然会对荆州发动进攻这些事情的。”

诸葛亮眉头一皱,问道:“那还有什么可顾虑的事情呢?”

董和摸了摸自己的干瘪的手背,说道:“世子一直担心的地方应该还有两处:一是,江东的水军实力依然非常强大。世子在担忧,以江州水军和全琮新投诚过来的那支水军的势力,是否足以抗衡江东水军;二是,世子在担心江东军驻扎在扬州北部的与曹魏僵持的精锐部队,到时候一旦放弃驻地,而回师力保长江以南本土的话,对他们而言绝对是不可能承受的力量了。”

诸葛亮闻言,双目之中精光一闪,似乎也是赞同了董和的说法,忍不住点了点头。

但是,诸葛亮在思索了一阵之后,对董和说道:“其实,世子可以不必去管扬州以北、淮泗附近的那些江东军部队的。世子现在唯一可虑的敌军,应该是孙皎的那支大军,以及江东军现在的驻扎在豫章和濡须口的两支大型水军了。”

董和想不到诸葛亮会这样说,连忙问道:“军师为何会这样认为呢?难道江东人会觉得,长江以北的土地,会远比他们的主公孙权和江东的本土扬州还要重要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的。”

诸葛乔呵呵一笑,脸上的神色忽然变得分外自信了起来。他便对董和笑道:“幼宰有所不知。只要世子和张飞将军两人能够指挥军队迅速消灭了孙皎的大军,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入江东本土的话,则江东军驻扎在淮泗的部队,绝对是过不了长江的!”

董和脸上再度显出不相信的神色。

诸葛亮又笑了笑,便告诉了董和原因。

因为江州军和荆州军,到时候若是带着五溪蛮的军队和山越军攻入扬州境内的时候,其声势绝对已经超越了江东军驻守本土的部队了。

到时候,消息被传到曹魏的时候,曹魏不可能不判断得出,江东的气数肯定是到尽头了。那么他们接下来会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呢?

他们除了会懊悔自己不应该坐山观虎斗那么久,导致江东的本土居然就这样被蜀汉攻陷了之外,第二个想到的事情,那绝对就是自己也要在江东人身上抓到一块肉,分到一杯羹的。

而他们现在最想要的一块肉,当然就是长江以北,江东军的占领区了。

曹丕一定会下令大军在蜀汉的军队暂时腾不出手进攻长江以北的时候,迅速拿下那些江东军的。至少,那些江东军在得知江东本土已经沦陷的时候,根本就是已经无心再与曹魏军抗战的。曹魏的军队有足够的自信认为,自己是可以轻易击败当地的江东军的。所以,他们到时候是必然会大军出击的。那么,那些江东军怎么还可能过江保护江东本土呢?

经过诸葛亮的这一番分析之后,董和终于是恍然大悟,心里顿时对诸葛亮是更加佩服了起来。

同类推荐
  • 掌上帝国之三国鼎立

    掌上帝国之三国鼎立

    风云变幻时,更需耳听其音,脑思其意,但着小人道,必死无疑。三国的故事恐怕是中国人民最熟悉的一段历史故事了,原因自然是罗贯中老先生出版的发行量无与伦比的巨作《三国演义》。不过《三国演义》这部书,归根到底还是七分真三分假,有一些人物被演绎过了,有一些事件被夸大过了,现在咱们来还原他的本来面目!
  • 唐朝小白领

    唐朝小白领

    唐朝贞观年间。叶檀不想做那些大人物,只是想做个小人物。让乡亲们吃的饱,穿得暖,如果可以,不受欺负是最好。看着李世民、李承乾、那些世家们在尘世中沉浮。他想说,我就是自由人,我稀罕做什么就做什么。可是如果你欺负我,我拍死你。
  • 丰碑杨门

    丰碑杨门

    (新书已发《北颂》,兄弟们快来支持一波……) 大郎替主把命丧;二郎无力而阵亡;三郎马踏入泥浆;四郎失落在辽邦;五郎一怒当和尚;七郎乱箭透心凉;六郎只身见高堂……一部《杨家将》,半部血泪史,忠臣流干血,妇孺流干泪……21世纪宅男杨希穿越成天波杨府第七子,他该如何拯救这忠烈满门……PS:本书架空历史爽文,非正史、非传记,遗漏不符,错误矛盾之处,尽请谅解。书友群:【火山营】195992981【盗草人】全订群:891188649
  • 重生东汉之君临四海

    重生东汉之君临四海

    某音简介:大家好,我是刘协,今天天气真好,一不小心我穿越了,来到了东汉,还做了皇帝,哈皮那什么带兔诱,真好!正式简介:收天下志士,纳乱世红颜,逆天改命,成就最强帝王霸业!(QQ粉丝群:561781537)
  • 红流纪事:百万雄师下江南渡江战役

    红流纪事:百万雄师下江南渡江战役

    丛书所选之“重大事件”,只选择了民主革命28年历史当中30件大事,力求通过这30件大事大体上涵盖中共党史基本问题的主要方面。这首先就遇到了选取哪些事件最为合适的问题。就我们的水平而言,很难说就一定能够选得那么准确、恰当。但总体设想是,应以讴歌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业为主,有的也可侧重总结某些历史经验或教训。
热门推荐
  • 野草(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野草(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野草》是鲁迅先生创作生涯中唯一的一部散文诗集,其中收录了散文诗二十三篇。这些作品,按鲁迅先生的说法是包含了他自己一生的人生哲学。全书以曲折幽晦的象征手法表达了他对现实的失望和愤懑,其文笔深沉隽永,意象玄妙奇美,是中国现代诗歌中的经典佳作,同时,也是研究鲁迅先生思想的重要资料。
  • 须颂篇

    须颂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用制度管人

    用制度管人

    本书正是站在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充分考虑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聚焦在企业管理最为关键的环节,借鉴国际通用的管理制度和文案,详细论述了企业管理中普遍涉及的工作标准化、流程化、工具化,并提供了具体工作的相关理论知识、执行方法或流程、实用工具表格,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可在实践的层面上提高企业效率。当然每个企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对于我们提供的制度范本、流程、实用表格,读者可以根据所在企业的具体情况适当修改或者重新设计,使之更适用于自己的企业。同一个企业随着技术的创新,产品的更新,制度也需要创新,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读者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已经形成的制度,以期达到高效管理、高效工作的目的。
  • 低调做人 高标做事

    低调做人 高标做事

    本书阐述了低调做人和和高标做事的方向和方法,旨在让读者对二者有一个深刻的了解,然后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用做自己的人生指导,成就自己的人生之路。每个人都想走向成功,可是你学会低头了吗?每个人都高傲着支付着自己的尊严,从而把自己走向成功的道路给堵死了。
  • 墨客剑殇

    墨客剑殇

    战国末期,采用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开始日益强大,在经历肃清内党嫪毐、吕不韦等内患之后,始皇帝嬴政任命李斯为相,王翦、桓齮为大将军,集结秦国兵力,大举东进,一时间夺掠抢杀遍布中原,顷刻间便哀鸿遍野,但凡妇孺老妪,无一幸免。此举大规模激怒了天下百姓,有志之士纷纷举戈相抗,其中最为强大的一股势力,便是墨家所遗后族。因墨家一直奉行“兼爱非攻”之策,故得天下义士纷纷响应,且响应者皆抛诸生死于外,江湖中人纷纷尊之以“墨客”。面对暴秦压境,墨客们能否力挽狂澜,一番生死对决便就此而展开。
  • 商世奇妃:嚣张王爷好难缠

    商世奇妃:嚣张王爷好难缠

    凌沫染前世是某集团总裁,意外来到大冶王朝救了一个酷毙的小正太,不料从此被正太惦记上了。凌沫染:我只喜欢赚银子开铺子。某王:“本王的银子都是你的。”凌沫染:“真的?你所有的银子都给我?”某王腹黑的一笑:“都给你,连会挣银子的也给你。”凌沫染:“我只要银子不要人,行吗?”某王坚定的说:“不行!”凌沫染:那我可以出墙吗?某王一脸冷酷:出脚砍掉对方双手,出手砍掉对方双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朱奎经典童话:马里奇昆虫国历险记

    朱奎经典童话:马里奇昆虫国历险记

    一只可恶的蟑螂从马里奇的身上爬过,他变小了。胆小的马里奇在不知所措中被一只雌蜻蜓带出了家门。从此,他的昆虫国之旅开始了。他先后遭遇了水蚂蚱、萤火虫、蚊子、蟋蟀、蝉等等小昆虫,不仅了解了它们的生活习性,在面临危险的时候还锻炼了自己的胆量。最终在又一次遇到那只蟑螂后,勇敢地战胜了它,一瞬间,他变大了,变回了从前的样子。
  • 艇斋小集

    艇斋小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听律师讲故事

    听律师讲故事

    本书与一般的法律知识读物相比有三个显著特点:贴近生活实际,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本书内容涵盖婚姻家庭、继承、劳动纠纷、合同、房屋买卖、侵权以及行政诉讼等等方面,可以说基本上覆盖了老百姓的吃、穿、住、行为的方方面面,一些日常遇到的法律疑问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满意的答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本书以典型案例的形式,以案说法,举一反三,通俗易懂,即便是没有任保法律基础的普通百姓,也能很容易的读懂。故事性强,趣味性强,有很强的可读性:为了避免枯燥的法律说理,本书选择的都是一些有典型代表性的案例,既注重全面涵盖法律知识,更注重故事情节的引人入胜,使读者在读故事的同时也受到了法律的熏陶,真是一举两得,以逸待劳。
  • 经济学常识一本通

    经济学常识一本通

    你是一个理财高手吗? 你有做生意的潜质吗? 你是否能合理支配薪水?你的理财盲点在哪里? 你的赚钱能力有多强? 你是否适合做投资? 是什么决定你的生活水平?经济学一直被称为“沉闷的科学”,因为经济学家经常带来坏消息。他们会指出一个表面上看来很吸引人的项目,很可能结局并不那么美妙… …《经济学常识一本通》以经济学教材为底本,整合经济学各分支理论常识,一本书能让读者通读整个经济学。同时用简洁易懂的文字阐释经济学常识精髓,再给这些理论配以精彩绝妙的故事加以解说,让象牙塔里的镇塔之宝跟读者做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