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55800000017

第17章 17.孔明难为无米炊,秋风怒号五丈原

诸葛亮领军回到益州之后,得知圣旨是李严假传的,再加上李严自己的手迹,两相对照之后,诸葛亮生气地将两件物品扔在了李严面前。

他流着眼泪对李严说道:“李正方,我苦苦等待曹真去世的良机,终于等到之后,我才下令北伐曹魏。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却让你一道圣旨完全错过。虽然你贵为国丈,可是国家法度也无法容下你!”

李严听到诸葛亮的训斥,心里也有万般的委屈,他解释道:“丞相既知开府治事,就应该明白蜀中的地势。山路崎岖难行,不要说运送数以千石的粮食,就是普通的士兵也无法承受崎岖坎坷的痛苦。”

听到李严苍白无力的辩解,诸葛亮立刻对蜀中运量的路线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且在最后对李严说道:“像正方兄这样推诿责任的大臣恐怕大有人在,然而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都在于你的身份是贵妃的父亲。你没有进行责任的归因,而是归咎于一个小小的押粮官岑述,这样的罪行还能够保证你的手下如以前那样信任你么?”

李严羞得面红耳赤,他知道诸葛亮治军极其严格,何况这一次自己有错在先,而且如果大汉不北伐,必然被困死在益州。所以李严不再辩解,静静地等待着刘禅和诸葛亮对自己的处理。

诸葛亮对李严这两次北伐运送粮草不及时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授意皇帝作出了“废除贵妃李氏之品衔并且贬为庶人、废除李严的所有官位并且贬为庶人”的决定,刘禅是一个追求安逸生活的“佛性皇帝”,对于认真负责的诸葛亮,他自是没话可说。

就在诸葛亮将李严废为庶人后不久,一个致命的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即使除掉了李严这个害群之马,也不能保证粮草的及时供应。因为李严提出的问题很现实,蜀中的道路真的很崎岖。

除了地势的原因,还有大汉的军备问题,自从赵云去世之后,一些刘备创业前期的将领先后退出了军事舞台。现在诸葛亮急需一批可以继承自己北伐事业的人才,虽然有姜维和蒋琬,可是诸葛亮觉得远远不够。

在洛阳的曹叡看到司马懿得胜归来,也是十分高兴,然而他听到张郃已经阵亡的消息之后,心里很悲戚。张郃是曹真临终前制定的最后能够压制司马懿的大臣,可是这个大臣却在诸葛亮的埋伏下被乱箭射死。曹叡在悲伤之余,也开始警觉司马懿的别有用心。

司马懿回到洛阳之后,将统领大军的帅印交还给了皇帝,并且对曹叡说道:“陛下,诸葛亮经过这次撤退,三年之内是不可能再有北伐的行动了。臣听闻鲜卑可汗轲比能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曾经在石城举兵响应。如果鲜卑真的和蜀兵会合,我大魏危矣!臣请陛下派遣敢死之士,前去刺杀此贼!”

可是曹叡却摆了摆手,对司马懿讲道:“仲达公,现在鲜卑轲比能部已经向我大魏称臣,足以见其忠诚之心。虽鲜卑日益强大,可是我大魏有百万雄师,料可以消弭鲜卑之反叛!现今之患,源于诸葛亮之北伐,爱卿岂有一劳永逸之计乎?”

听闻此言的司马懿沉默片刻,他深知,曹睿现在的目的是要试探他,如果诸葛亮被自己杀死,那么接下来自己也会被杀死。于是司马懿对曹叡说道:“诸葛狡诈,竟然在木门刀杀死张将军,臣定当不负陛下所托。然臣不敢妄加揣测胜利之期,只求陛下能够予臣便宜行事之权利。”

曹叡点头应允,君臣相安无事两年有余。可是到了青龙二年的春天,诸葛亮终于开始了自己的“送死”之路。由于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大不如前,所以他准备这一仗无论如何也要诱使司马懿出战,这已经是唯一制胜的机会。

司马懿这边在经过一次意料之中的失败之后,司马懿选择坚守不出。司马懿手下的将军看到自己的统帅如此畏首畏尾,心有不满,多次请示司马懿出战诸葛亮。然而,作为一军统帅的司马懿大多用大都督的职衔压制住了这种莽夫的思想。

诸葛亮看自己几次派遣将领叫阵,司马懿仍然坚守不出,心里也有了盘算。他派遣杨仪作为使者前去魏军营帐给司马懿送了一件“礼物”,司马懿看出杨仪的小人姿态,并不搭理,只是命令郭淮接下礼物,厚谢诸葛亮,同时命令司马昭将杨仪送出了魏军营帐。

司马昭在送走杨仪之后,跟随司马懿来到内帐。司马懿只留下几员心腹将领随侍左右,在他缓缓地打开装礼物的箱篋时,竟然发现这是一件女人的衣物。站在下面的心腹将领一致认为这是对主帅的折辱,所以纷纷要求司马懿派自己出战。

可是司马懿并没有生气,经过观察,他发现这件衣物使用蜀绣制作的,而且做工十分了得,于是他将这件衣物披在自己的身上,默默地看着站在下面的将领,对他们说:“听令:诸将紧闭寨门,任何人不得出战。如有违令者,依军法处置!”

诸葛亮听说杨仪将自己给司马懿的“礼物”送到了魏军军营之中,心里也是欣喜。然而当他派遣魏延前去叫阵的时候,却发现司马懿高挂免战牌。诸葛亮心力交瘁,昏倒在地,蜀军好不容易将他救醒,他叹息道:“司马懿已经没有可能派遣将领出战了。”

在司马懿的营帐中,为了压制手下将领的怒火,司马懿向曹叡写下了一份奏表,曹叡见到司马懿“出战”的请求,微笑着看着站在阙下的大臣,宣布了自己的决定:“命辛毗为使者,前往节制司马懿,命其不要出战!”

辛毗接到命令立即快马加鞭的来到魏军大营,宣读了曹叡的圣旨,司马懿暗喜,他在几天以前审问蜀军俘虏的时候,得知了诸葛亮的病情,他觉得胜利在望,但同时也感觉到了即将袭来的危险。

辛毗到达魏军大营的消息传到了蜀军营帐,此刻代替诸葛亮指挥全军的只有魏延和姜维,听到辛毗来到魏营的消息,姜维对魏延说道:“魏帝已经派来了辛毗,看来他们已经决定据守渭河岸边,司马懿已经完全不可能出战了。”

青龙二年八月,司马懿看到一颗流星划过天际,他说道:“蜀军北伐的支柱诸葛亮已经病逝,现在能够乱蜀国北犯之军军心的,只有那位曾经到我们营帐之中献礼的杨仪,他大概会杀死蜀军中最有能力在以后挂帅北伐的将领。我们先据守一段时间,稍后再回洛阳复命。”

十天之后,魏军探子来报:“蜀军参军杨仪杀死了魏延,与蜀将姜维、马岱等人撤回益州。”

得知消息的司马懿捋了捋胡须,说道:“三天前我已经向陛下请命,趁蜀国无中年将帅带领之际,奔袭益州。若陛下同意,我军可灭蜀,以震慑东吴孙权。”

就在司马懿满心期待的等待“伐蜀”命令的来临时,曹叡却想杀死司马懿,无奈太后以世祖曹丕的遗诏加以阻止,曹叡方才暂时打消了杀死司马懿的想法。这时候的曹叡考虑到蜀国在诸葛亮重病的时候,已经指定了新的主持人,所以曹叡驳回了司马懿的意见,命他回朝之后,去进攻鲜卑背叛者。

请看下集:袭鲜卑轲比能遇刺,和倭国卑弥呼称臣

同类推荐
  • 第21次是国家公祭

    第21次是国家公祭

    1994年12月13日,南京创新性地在历史上首次举办悼念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仪式,此举开创了如何举办群众性纪念抗战期间遇难同胞活动的先河,在全国抗战类博物(纪念)馆范围内起到一定的示范和带头作用。此后的20年时间,江苏省暨南京市先后用佛教、文艺、烛光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还曾经把纪念活动办到美国旧金山,并且多次邀请国际友好人士来宁参加和平集会,在海内外产生一定的正效应和积极影响。从2014年开始,连续20次的12月13日地方性纪念活动,将演变为国家公祭。本书详细介绍这一活动个中经历,揭示由量变到质变的全过程,披露其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 隋末我为王

    隋末我为王

    牺牲了,穿越了,是隋末,还在卖力表演花样作死大全的隋炀帝已经蹦达不了几天,王世充、李密、窦建德和翟让等一干猛人已经在迅速崛起,老李家也已经在默默的积累实力,等待时机准备出手。没钱没权没地盘,连吃饭都成问题,凄惨到未婚妻家里一再登门退婚,陈应良一度打算去抱老李的大腿,上天却开了一个玩笑,陈应良突然发现,新的自己竟然和老李家有仇!陈应良怒了!既然你老李家不给我出头之日,那你老李家也别想有什么出头之日!且看我如何报仇雪恨,夺你老李江山,抢你李二媳妇!至于你其他的隋末牛人,都给哥为老李家陪葬吧!我来隋末,我要比老李家做得更好!我来隋末,我做主!我为王!
  • 遥远的帝国:两晋十六国风云录

    遥远的帝国:两晋十六国风云录

    读完三国,要看两晋十六国——中国历史上最乱的年代。本书从公元265年西晋开国写起,到公元439年北凉灭亡为止,其间174年,包括了西晋、东晋十六国、北魏初年、南朝宋四个阶段。全书涉及七十多个国家,近两百名国君,三百多个性格鲜明的将臣谋士,四百多场战争,一百多场政变,四十多个典故,大小权谋计策不计其数。文中有许多卓越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对当时社会形势以及未来发展的精辟论述和分析,也有失败者对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当然也少不了悲壮与豪情的故事,感慨与激昂的场景。这是一部历史大剧,是一个群雄汇聚的舞台。
  • 隔墙有耳:中国历史中的告密往事

    隔墙有耳:中国历史中的告密往事

    多年以来,支撑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教化体系,在道德价值上是不主张非正义告发的,但只要有专制政治存在,统治者就鼓励告密。整个封建王朝,从秦到清,告密始终贯穿其中,成为帝制历史的一个带有污垢的眉批,而告密者就是那块污垢。这块污垢面积之大.数量之多,实超乎我们想象。它不仅介入你的私生活,而且还要控制你的灵魂。中国古代的告密史就是一部统治者控制他人灵魂的历史。而各个时代的告密者们,各显其能,通过告密这种见不得人的伎俩,改变历史者有之,遗臭万年者有之,飞黄腾达者有之,他们或成功或失败,或可气或可悲,无非都是专制统治下的一枚棋子。
  • 亲历香港回归:后过渡期重大事件始末

    亲历香港回归:后过渡期重大事件始末

    聆听亲历者讲述——香港回归路上的风云自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署之日起,香港就踏上了回归之路。香港《大公报》原副社长、第一副总编辑梁新春讲述香港后过渡期这段惊心动魄的历程——英方一意孤行,步步为营,在政制、法律与经济方面不断挑起对抗,末代港督彭定康称之为“与中国最血腥的一场决战”。中方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坚持“以我为主”,依靠港人筹组香港特别行政区,确保平稳过渡。本书精选的160多篇社评、观察员文章,记录、评述了香港后过渡期重大事件的始末,反映了中央政府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决心和智慧,表现了港人在回归途中披荆斩棘的意志和力量。本书对中华民族这段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热门推荐
  • 答洛阳主人

    答洛阳主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逆天狂妻:妖孽魔君制妃记

    逆天狂妻:妖孽魔君制妃记

    “只求从今以后无人再敢辱你,无人再敢伤你,也无人再敢爱你。”“阿九,你为何总杀人?”“因为他们该死。”
  • 人的宗教

    人的宗教

    本书介绍了世界七大宗教传统,包括印度教、佛教、儒家、道家、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以及各种原初宗教。作者透过个人的观察,以理性与感性、传统与现实的态度,以及深入浅出的语言,把世界宗教的智慧传达给大众。书中汇集了作者三十余年教学与研究的新成果,特别是在对两性观点与语言的运用、各宗教的内在层面分析,以及藏传佛教、苏菲教派与历史上的耶稣等方面做了详细述说。
  • 并蒂花

    并蒂花

    我们城南这一块,老房子密密麻麻,好似城郊田野上稻草烧后剩下的一坨坨草灰堆。但我们家例外,宛如稻草灰上长出的一棵蘑菇来。花绿相间的野蘑菇,还散发出潮湿的土腥气,院子里的四季上演缤纷花事。夏天,两大缸荷花静女一般,端坐在厨房的外墙根下。妈妈夏天五点就起床,在院子里洗衣服,红色塑料大澡盆里架一个枣红色搓板,一堆浸着汗的衣服,又过了夜,完成发酵,馊味呛人。“扑啦——扑啦”,她穿着褪色的睡衣弓着腰坐在矮凳上搓衣服,手上套着肉色薄橡皮手套,像个操弄手术刀的医生。荷花在她身旁一瓣一瓣展开,直到顶出杏黄的嫩蕊,她也不看,仿佛拗着气。
  • 血族迷情:吸血鬼的专宠

    血族迷情:吸血鬼的专宠

    (已完结)高中女生安然闯入了一个有吸血鬼居住的小镇,与公爵继承人莫里斯殿下成为同桌,入学第一天,她遭到了袭击,吸血鬼帅哥们陆续登场,她被卷入了更深的谜团,随着巫医血脉的觉醒,她发现身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 水煮红楼:品大观园职场那些事

    水煮红楼:品大观园职场那些事

    王熙凤翻云覆雨的秘诀是什么?孤傲任性的黛玉在激烈的职场上如何自存?宝钗又如何八面玲珑、左右逢源?《水煮红楼(品大观园职场那些事)》《红楼梦》的人物和情节为框架,在虚拟的“大观园时装有限公司”里搬演了一幕幕生动的职场活剧,必将令读者在掩卷之余更深入地思考职场生存和企业经营的要义。《水煮红楼(品大观园职场那些事)》由吕叔春担任主编。
  • 毒尊天下

    毒尊天下

    废物严琦被修炼无情道的堂兄以身试毒,十年造就坚韧毅力,仙族太子陨落后,残魂欲将其夺舍,却反被吞噬,于是,一段传奇开始了。仙王为儿子安排的造化,还有仙王之子那美艳无双的未婚妻……哼,都是我严琦的。翻手为毒,覆手为火,杀之是我没动真怒,否则毒尊一啸,世界为坟……
  • 世界神秘现象

    世界神秘现象

    在无边的黑暗里,众多的未解和神秘静静地守候,等待那支探索火炬的亮起。幽暗的地宫、离奇的谜案、远去的传奇、隐藏的真相……那些沉睡在未知世界里的人和事在渐行渐近的好奇下,缓慢开启岁月的封印,褪去寂寞的外衣,展示出一幕幕尘封已久的画面……探索发现系列,宛如一个色彩斑斓、光怪陆离的万花筒,真实再现了大干世界的神奇瞬间,精彩诠释了人类文明的隐秘片段。神秘的、奇幻的、悬疑的……令人目眩神迷,欲罢不能。娓娓道来的传奇故事,弥足珍贵的彩色图片,打造出一席华美的文化盛宴。《图说天下·探索发现系列》编委会编著的《世界神秘现象》是“图说天下·探索发现系列”之一。
  • 三十六计大全集

    三十六计大全集

    有人说《三十六计》是南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所作,但具体作者和准 确成书年代都已不可考。全书共分六套计,即胜战、敌战、攻战、混战、并战、败战等计。在这六套计中,每一套均包含有六条具体计谋,总共三十六计,集历代兵家智慧之大成。 本书在结构安排上,分为原文、注释、译文、兵家活用、商家活用、职场活用、处世活用等板块。全面解析经典智慧,给读者以人生启迪。所选的 荟萃古今中外的精彩案例,不但能让你从先人那里得到启示,学会深谋远虑 ,而且能让你在处理各种复杂事务时,更加得心应手,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 。
  • 爱好歌剧的罪犯

    爱好歌剧的罪犯

    露西到达西约克郡小镇格拉斯巴瑞的郊区,找到了金合欢路12号。她下了车,摁响安全门上的内部通话系统。安全门自动向里打开,露西把车开上宽阔的私家车道。露西还没拿定主意是否接下这个案子,不过,对方提供的报酬让人难以抗拒。前门开了,露出一个保养得很好的四十岁左右的金发女人的脸。从她穿着的白色短袖上衣和深蓝色运动长裤上,露西判断格莱斯夫人刚从健身房里出来。“我是斯特拉。”格莱斯夫人微笑着伸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