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81000000003

第3章 刺客

黄仁直一副荣辱不惊的样子,用淡淡的口气说道:“大人也知道,今年丁巳京察,浙党一心要彻底清除朝廷的东林言官,两边水火不容。如果张大人被刺,嫌疑最大的就是东林,东林定会被怀疑是为了铲除叛徒而刺杀朝廷命官。那时候浙党便借机发难,诋毁东林。张大人明白了?”

张问早已猜到原因,只是惊叹他们的触角伸得好长,对浙党内部的密事也能得到消息。他想罢忙作恍然大悟状,又紧张地看着门口站的那女侠笛姑,问道:“她,她真的行吗?”

黄仁直还是淡淡地说话,胸有成竹:“刺杀朝廷命官,怎么也不能明目张胆派一路兵马过来是吧。尤其张大人您这种……”他审视了张问许久,微笑吐出,“文官”二字,已让后者感觉自己矮了许多。

张问不自觉地挺了挺身板。

“张大人放心,这沈家再有钱也不能让您这两千两白银就这样打水漂的。”

张问连连点头,不安地望一眼不做声响的笛姑,“希望如此。”

“张大人尽快把这里的事办了,好动身赴任。大人放心,您怎么当官老夫不会管,只要大人有了银子记得还钱就是。”

张问忙道:“我从未到地方做过官,有些不明白的,还请黄先生指点。不然要是被罢了官,你们的银子也没地方收不是。”

黄仁直点点头:“这个自然,只要是老夫知道的,定会知无不言。”

张问:“那就先行谢过了。”

因为他们是去浙江,有京杭运河,所以走水路。一行六人上的是一条官商船,一切花费记公家头上。

这艘官船长九丈,两桅,满载排水四百料,高大有船楼。张问是朝廷命官,住楼上的船舱。

木头船舱里陈设不俗,雕窗前面垂下的竹帘,窗前古色古香的木桌木椅,都给人淡雅的感觉。

张问旁边坐着那个女侠笛姑,斗笠已经取了,脸上戴着一副硬布面具,一句话不说,让张问有些好奇,这人为什么不以真面目示人?

笛姑以一个舒适的姿势歪斜地坐在椅子上,一副慵懒惬意的样子,如果不是那面具上的两个窟窿,把她炯炯有神的双眼露了出来,张问怕是早以为她是睡着了。

“我说女侠……那个笛姑,你们江湖人士是见面就习惯打脸吗?要不然你们为何不穿铠甲却总是蒙着面。”张问半开玩笑。

笛姑眼里闪过一丝轻蔑的笑意,却依旧只字不言。

张问又道:“姑娘是以为不言不语,不动不笑,那些刺客就看不到你吗?还是你觉得本官也该学你。”

笛姑瞪了张问一眼,没有任何表情,但张问心里有些发怵。

“行吧,行吧,你歇着。”张问后退,“我就是想,按这船的航速,咱们要在这里呆些日子了,怎么也得十天半个月的。你要就这么让我自言自语,我要上了岸见个木头就大说一通呢?”

“大人,换个常服吧。”

笛姑冷不防地开了口,害张问一哆嗦,到不是因为那话语如人一般冰冷。

“穿官服太显眼了。”

她的声音是温柔甚至绵软的,和她冰冷的面具毫不匹配。

“你总算是说话了。”张问扬起笑意。

笛姑又慵懒地说道:“我就是提醒一句,不过大人就是装作庶人,想必那些刺客要在这船上找到您,也费不了多会儿功夫。”

“谁让这姓沈的大财主觉着本官的性命就配得上一个你呢。”张问有些愤懑地说着,但还是听话去换了身布衣,好歹接下来的时间要是那黄姓老儿估摸得没错,歹人来袭,他能倚仗的人也就只有她了。

“说实话,你蒙面是不是之前受托也像现在这么保护某人的时候落下了伤疤?”

“我若能让人在面上留下刀疤,东家恐怕就不会派我来保护大人了吧。”

“两千两白银对你东家是多是少?本官囊中羞涩,只有满箱子的债务,着实拿捏不准。”

“大人莫要妄自菲薄。”

张问倒想听笛姑夸自己两句,可她偏偏没再接这茬,乌黑的眼珠子又瞪了他一眼。

“我要是不答了您的问题,大人是不打算善罢甘休了,是吗?”

“是有此意。”

“好吧。我不能以真面目示人是因为我的脸在通缉文书上。大人满意了吗?”

张问一下慌了,“通缉?你……你是江洋大盗?”

笛姑眼里又闪过一丝轻蔑的笑意,摇摇头,稍顿:“大人莫再多问。我要是走了,大人恐怕会有危险哦。”

张问一面生气自己要频频被这个女子连脸都无法露的女人威胁,一面又只得为保命而服软,挺起胸膛,道:“好嘛,你这次是保护朝廷命官,我想不管你过去犯过什么错,都能将功抵过,本官顺利上任后必定会酌情对往事既往不咎。”

笛姑终于勾了勾嘴角,依旧带着轻蔑,但声音还是那样悦耳,“那我就先谢过大人了。”

张问没再说什么,那一抹清冷的笑意,大概就是他眼下能得到的全部。

此时,外面风浪的哗哗声音中,忽而飘进一阵琴声,张问侧耳一听,琴声曼妙,犹自天外,想必抚琴之人也生得一样脱俗,张问已经可以想到一位白衣丽人在江岸上氤氲的暖黄烛火间轻撩琴弦,将山水之色,尽溶于薄雾依稀,尽管此时天还大亮。

舱外接连传来仆从们粗俗的赞叹之语。

张问迫不及待要拉起竹帘推窗一探究竟,手还没够到窗棱,就被另一只冰凉的手给钉在了墙板上。片刻之前还像只懒猫一样瘫坐的笛姑,此刻警敏锐利得好似一只箭。

“本官就远眺一眼湖光山色也不行?”

笛姑捂住张问的嘴,把他从窗边带离。

张问看了看窗,又看看笛姑,挑开对方的手指,压着嗓子问:“这琴声有蹊跷?”

笛姑没说话,示意张问站墙边,自己则警惕地走向舱门,外边琴声还在继续,但张问孤零零地站在角落里,不晓得该防备从哪个方向袭来的威胁,突然觉得四下静得离奇。

这个笛姑,紧要时候也不把话说清楚,可既然沈家大财主派她来保护“资产”,张问觉得自己还是跟过去,贴身保护更安全,可笛姑显然不是那么想的,划开舱门前又使眼色让张问躲角落里去。

开门的刹那张问心口还猛抽了一下,结果等了片刻,什么声响也没听到就探头过去往甲板上看。

“什么也没有啊。”张问松了口气,就看见一个正扫地的仆人,和一个端着茶盘的俊俏侍女,他们似乎也被笛姑这神叨叨的架势给惊住了,“虚惊一场。”张问正要往外走,见笛姑上下扫视了外边两人两眼就一把将张问推进舱内。张问不明就里,一个趔趄,身体往后倒的瞬息间就看见门外一身粉衣的侍女脸色一变,托在茶盘底下的右手一翻,左手一用力,厚重的木质茶盘如飞刀向笛姑袭来。

“小心!”张问跌在地上还没来得及喊出声,就看见笛姑轻巧挡开茶盘,从右边衣袖里亮出一把短剑冲那侍女袭去,后者手里也多了一柄方才藏在茶盘下的银亮匕首。

“关门!”笛姑在和那侍女纠缠的间隙提醒张问。

张问还没从地上起来,看着那位扫地仆人早已折断了扫帚柄此刻手里多了两件兵器,正绕向笛姑背后。张问不知所措,爬去关门的路上顺手抓起个花瓶胡乱丢向那仆人。这文人的力气让好端端的瓶子还没沾上刺客的身就碎成了渣,更糟的是他这一扔还把那歹人的黑手引回了张问这个“正题”,半根扫帚柄飞一下过来戳进地板里卡住了舱门。张问挣扎着爬起来死命抵着门的时候还往外边喊了两嗓子:“来人呐!有刺客!人都跑哪儿去了?我好歹还是个官吧。”

笛姑听见动静显然先扑过来救张问了,因为他藏在门后边没一会儿就听见那刺客惨叫一声,松开了手,接着又是一阵短兵相接的声音。张问焦急地望向四周,寻找能用于防身的物件,门在这时猛地被人踹开,连带张问一并飞到了船舱当中。

那男刺客左手换了短刀,右手耷拉着像是没缝好的布娃娃,血从肩头一追淌到指尖,脸色已经发青,可依旧咬着牙对笛姑步步紧逼。张问赶紧向后逃窜,手碰到什么就抓起来冲那女人扔过去。

笛姑再没功夫和那男人缠打,飞起一脚踹在他负伤的肩头,在那男人往后一个趔趄的间隙,笛姑往后一倒,剑尖在男人脖颈上画出一条细细的红线,没等那男人的眼里浮起最后一丝恐惧,笛姑已经身子一旋,将短剑向空中一抛,一掷,向舱里那女刺客踢去。

同类推荐
  • 红楼名侦探

    红楼名侦探

    非贾府人物开局,以推理能力名震官场,以纯爷们视角解读红楼!
  • 都柏林的暴动

    都柏林的暴动

    这本书中的一些章节并非就是这场起义的史实。对这场起义我一无所知。当下,我对它也还是一无所知,也许到若干年后,这场起义的真相才会浮出水面,为世人所知。而我所写的,无非是陈述了下这座城市的四分之一区域内刚发生的故事,也同时是在这将近两周时间里的流言蜚语和悬念剧情的集合。而就在这两周里,这些无数的流言与悬念,却是都柏林人唯一关注的新闻信息;就像面包之于人一样的重要。
  • 华夏争鸣

    华夏争鸣

    历史在“五胡乱华”之后走上了拐点,一代枭雄赵胤风横空出世,一统五胡十六国开创了秦汉之后又一强盛的大楚王朝。强大的帝国历经二百年的强盛之后,渐渐开始日薄西山。乱世来临之际,先秦百家重现于世。天元儒社,仁爱传世;天机阁内,谋算天下;合纵连横,舌灿莲花;墨家止戈,兵家攻伐;乾坤阴阳,逆转芳华;经纶治世,融汇百家……一个乡间小吏如何步步谋算登上权力巅峰,一个青衫少年如何引领蛮荒之众逆转神州陆沉?朝堂之上的权谋,江湖之中的争斗,帝都烟云的繁华,北疆草原的辽阔,南疆蛮荒的苍凉……历史终归是由人来创造,历史里的人们在这个纷乱的时代里,争鸣华夏!每日一更,偶有暴发,绝不断更!!
  • 回到宋朝中状元

    回到宋朝中状元

    千年难得一见的流星雨,把他送到了南宋末年,蒙古即将灭宋,华夏民族将要第一次亡国,他竟然莫名其妙的被宋理宗最喜爱的瑞国公主看中,并因此考取了状元。。。
  • 中华文明史

    中华文明史

    《中华文明史》选择了思想文化、文学、宗教、汉字、建筑、科技、绘画、雕塑、书法篆刻、服饰、工艺美术、音乐和舞蹈、体育与博艺、戏剧与曲艺、饮食文化、民俗十六个方面,科学提示中华文明的广阔外延,同时全方位多视角深入开掘中华文明丰富内涵,把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全面立体展示。
热门推荐
  • 何曾所有事,过目皆不忘

    何曾所有事,过目皆不忘

    有些人这辈子可能只做过一件让你看得上的事,可这一眼看过,便是生生世世。——题记。“翻过这个山头,就能看到一些村落的遗址,据说当年附近还有好几个土匪窝呢,后来老百姓受不了搬走了,老百姓一搬走呢,土匪没得抢,自然也走了。”一身户外运动装的中年男人健步如飞,半人多高的杂乱灌木对他造不成丝毫困扰,“所以说啊,这打家劫舍也得有度,涸泽而渔要不得。”几个年轻人稀稀落落跟在后面,苦不堪言。“我说领队,你能不能在讲故事说道理之余也关心关心后进群众,再这么下去用不了半小时你就回首不见人了。
  • 国民欧巴

    国民欧巴

    一朝重生,她再也不是那个横扫黑客帝国的K,也不在是那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刺客V,而是需要女扮男装的中二少女穆霖。她决定,尝试一下从未尝试过的职业,明星。可谁知道,就因为做了明星,不小心招惹到了萧逸旭!萧逸旭是谁,那可是鼎鼎大名的影帝兼萧家少爷!于是,她的娱乐圈生活,都在萧逸旭的死缠烂打中度过。
  • 边缘人札记

    边缘人札记

    本书为“青年精读书系”之一。徐刚,1945年生于崇明岛西北角,世代农人之后。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主要作品有:《徐刚九行抒情诗》、《倾听大地》、《伐木者醒来》、《梁启超》、《守望家园》、《绿色宣言》、《长江传》、《地球传》等。
  • 狐狸王爷擒烈妻

    狐狸王爷擒烈妻

    一穿到古代就挨了下人的一顿鞭打?她可是堂堂王妃!这丈夫嫌弃,下人横行,小三嚣张的情景是怎么回事?身处异世,且看她收服下人,调教小三,休掉暴龙王爷,欺她之人她定然不饶!
  • 阅世新语

    阅世新语

    季羡林先生是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同时它还是著名的散文大家。他襟怀坦荡、学贯中西,读他的散文是一种享受,开怀释卷,典雅清丽的文字拂面而来,纯朴而不乏味,情浓而不矫作,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无论记人、状物或摹事,笔下流淌的是炙热的人文情怀,充满着趣味和韵味。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先生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从中可以窥见国学大师的生活态度,耄耋老人的人生感悟、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缘分与命运、做人与处世、容忍、成功、知足、朋友、毁誉、压力、长寿之道、伦理道德等方面。是学术大家季羡林先生结合自己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悟的集大成之作。
  • 太古魔帝尊

    太古魔帝尊

    【无敌流精品玄幻】“吾有神魔无敌心,敢灭天地日月星!”一代人族千古魔帝莫凌轩以仙神为奴,以妖冥为仆,掌御诸天万界。一眼,天地颤;一剑,诸神覆!九千年后,千古魔帝意外陨落重生于粒子世界中。而这一世,他神魔同修,觉醒太古圣体,修无上帝诀,战八方仙神,势必重为魔神帝尊!(书友群:798449755)
  • 道士诡秘手札

    道士诡秘手札

    我天生就是瞎子,生下来就被父母遗弃,但这些并没有阻碍我活在这个人世。我养父是个道士,他帮我借了双眼睛,当然肯定不是跟人借的,要求是要在家里供奉它的长生牌位,一天三柱香。他本想让我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却事与愿违,我的人生终究彻底转了向……
  • 神尊宠溺有点甜

    神尊宠溺有点甜

    【女扮男装苏爽文】前世,她被人毁丹田废筋脉,成为碗都拿不起的废人。此生,她逆天改命重生归来,想害她的,都被虐了。想杀她的,都下地狱了。某只手遮天的神尊故作懊恼:“我家娘子太全能,打渣虐菜阵法疗伤样样行,我只能陪她生娃。”“不,我可以用自身部分血肉造人。”“那样造人,缺少灵魂。”“唔,你说的灵魂就是亲亲抱抱……”
  • 知识与爱情(黑塞作品09)

    知识与爱情(黑塞作品09)

    这本书是黑塞经过青年时期的摸索与成年之后的自我追寻之后所创造的杰作。此文笔法优美抒情,情爱清新动人,通过追求完全相反的两个人的经历描述了潜藏在人类心中的两个灵魂——知识与爱互相抗争与吸引的过程。
  • 维度小虫子

    维度小虫子

    问:如果你有750公斤念动力,该如何?张耒:“毫无疑问,我会飞,根据推力与体重10:1推重比计算,到想试试三秒破音障是什么感觉。”又问:如果没有金手指,没有系统开挂,该如何?张耒:“我依然能够超神你信不信?我赌5毛钱。”——能够穿越异界的灵魂,本质上就是维度生物。——第一个副本拿到物质之躯工具;二个副本拿量子工具;——苟在第3个世界——漫威(高维丛林中的食人花),慢慢缔造传奇,将触手伸向诸天万界……*偏硬科幻,非系统流,不跪舔,不脑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