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95200000007

第7章 道衍

朱棣拉着徐仪华的手,二人并肩穿行在花园里,徐仪华开口说道:“殿下特意要了素斋,可是传召了道衍师傅过府?”

朱棣笑着点头,温柔答道:“是的。我听朱能说道衍师傅前天来过府上,却扑了个空。所以刚才我已派了朱能亲自去请他过来。”

徐仪华微微沉吟片刻说道:“殿下想必已经知道道衍师傅所为何事?”

朱棣含着笑看了她一眼,眼神中充满赞许,柔声说道:“是,想必爱妃也已猜出道衍师傅的意思了?”

“道衍师傅必是为了北伐之事而来。”徐仪华微微颔首,嘴角挂着若有似无的微笑。

“正是。看来我夫人果然聪慧过人。”朱棣语气中带着几许骄傲,好像他是一个以爱妻的聪慧而荣的丈夫。

徐仪华双眸里褪去精明,满是感情。

她双眉微皱,握在朱棣手里的手紧了紧,轻声说道:“道衍师傅处处为殿下着想,自从同殿下来到燕国,出谋划策,兢兢业业,实是殿下的左膀右臂。此番过府恐怕有些事会与殿下意见相左,还请殿下切莫动怒。”

朱棣眼里的欣赏和温柔又增加了一分,他笑着点头道:“你放心,道衍师傅自从入府,对我助益良多,今日就算与我意见相左,也是为了我好,我会动之以情,定不会斥责于他。”

徐仪华露出温和的笑意,“殿下心中早有计议,倒是臣妾多虑了。”

朱棣正言道:“你事事为我思虑周全,我怎会不知?你不是多虑,实在是关心备至,你不知我有多感动多欢喜。仪华,有你真好!”

不是‘我爱你’,是‘有你真好’。

原来在不言而喻的夫妻情意面前,爱这个字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一句有你真好,胜却人间无数。

徐仪华抬头看向他,看着他眼眸里熟悉的宠溺温柔,心下只觉得无比幸福。即便他们的婚姻有着无限的政治色彩,但至少他们是幸福的。

徐仪华一直坚信,他们之间有爱,虽没有那些海枯石烂的所谓誓言,却有着相濡以沫的细腻温柔。

“仪华此生最幸之事,便是成为殿下的妻子。”语气中有着大家闺秀谈及情话时的羞赧,更有着让人无法抗拒的坚定。

朱棣微眯着眼,虽然徐仪华就在他身旁,但他仍愉快地想象着她的样子:素雅,恬静。

二人不再言语,花园中,他们并肩而行,默默地感受这一刻难得的坦白和温情。

刚刚回到东暖阁,朱棣和徐仪华就听到下人来报,说道衍禅师已经到府上了。朱棣忙起身挥挥手道:“快请道衍师傅进来。”

不一会儿,一个穿着灰色僧衣的老和尚走了进来,他双手合十,躬身行礼道:“参见燕王殿下,王妃娘娘。”

“道衍师傅免礼,快快请坐。”

朱棣不是坐着等待,而是带着王妃站在厅内迎接的。这对于他的身份来说实在是一件令人称奇的事。

这位貌不惊人的道衍禅师聪明绝世,他精通厚黑学,阅书万卷,见过世面,结交名士,胸怀兵甲,最重要的是,他有抱负!

道衍的抱负不在名也不再利,就只是单纯为了实现个人的价值,证明自己的能力。道衍虽然学贯古今,胸怀韬略,却是个失落的人。他的才学用不到治国之上,整日研究的都是乱世之道。

漫长的岁月里,他一次次期望,也一次次迎来失望,一点点磨练他的心。终于在他五十岁那年,等来了改变他一生的人,燕王朱棣。

“燕王殿下,贫僧愿意跟随您。若殿下能用我,贫僧愿送殿下一顶白帽子。”

说完这句话的道衍明白,属于自己的时代,终于快要到来了。

自从洪武十八年追随燕王朱棣开始,道衍不间歇的教给朱棣权谋机断,文韬武略。这对于从小学习待遇就和大哥朱标相差甚远的朱棣来说,无疑是绝好的机会。

于是,从小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朱棣,在遇到道衍后改变了命运。道衍教给他很多从未学到的东西,所以,对于道衍,他始终如老师般尊敬着。

此时朱棣和妻子一同迎接他的老师,道衍却恪守为臣之礼,他恭敬道:“王爷王妃尚未入座,贫僧不敢越礼。”

朱棣明白这位老师的性子,也不再多说,便携徐仪华在主位落座,笑着说:“道衍师傅,现在可以不要客气了吧?”

道衍轻轻行礼,随即坐在偏座上。

朱棣挥手叫人看茶,笑道:“小王今日才刚回府,听闻师傅前天过府见我,便派朱能亲自前去相请,不知师傅找小王有何要事?”

道衍双手合十微微行礼说道:“贫僧听闻殿下出兵抗阻北元余孽骚扰边境大获全胜,特来贺喜。”

朱棣拿起下人呈上的茶喝了口说道:“多谢师傅。小王能有今日,多亏师傅这两年来的教导和扶持。”

道衍依旧恭敬说道:“殿下抬爱,贫僧感激不尽。殿下,贫僧听闻年初的北伐消耗过大,已经给燕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是否确有此事?”

果然来了,朱棣放下茶杯,点头道:“是。”

“殿下可有计议?”

朱棣如实回答:“小王决定用王府的俸禄填补燕国的损失。”

道衍皱起眉头,沉吟不语。

朱棣问道:“师傅觉得有何不妥?”

道衍依旧没有说话,只是低头沉思。

朱棣看了身旁的徐仪华一眼,无奈一笑,道衍师傅会有如此反应,他们早就料到。

徐仪华微笑开口,神色高贵典雅:“道衍师傅,殿下此举实是为了燕国百姓计较。”

道衍眉头微皱,总算开口:“殿下心系百姓,是社稷之福。只是燕王府存粮是整个燕王府的根基所在,轻易动用恐怕伤及根本,请殿下三思。”

朱棣笑道:“师傅多虑了,那些存粮本就多余……”

“殿下错了!”道衍打断了朱棣的话,语调正经果决:“燕王府的存粮再多也不多余,每一粒粮食都是殿下日后成就霸业的垫脚石。”

朱棣知道这位老师又要开始他那一套“规劝”自己的大逆不道的理论了,自从他跟随自己来到燕国,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止一次了。

朱棣笑了笑,道:“小王能成就什么霸业?无非是为大明守疆卫土,御敌于国门之外罢了。”

道衍愣了一下,不由得心下叹了口气,他明白现在说再多也是无济于事。于是他话锋一转,语气放宽:“不说其他,殿下也该为自保考虑。”

朱棣和徐仪华面色皆是一滞,自保?

朱棣看着道衍低沉的脸色,不由得收敛了笑容,低声问道:“师傅这话是什么意思?本王身为藩王,何须自保?”

道衍面色依旧,沉声说道:“正因为殿下贵为藩王,才更该防范于未然。殿下难道忘了汉朝藩王的七国之乱?”

朱棣明显一愣,他只是轻轻摇头,表示自己并没有忘记。

道衍继续道:“殿下没有忘记,难道太子就忘记了?”

道衍这说了这一句,之后就沉默了。

沉默,屋子里弥漫着可怕的沉默。

徐仪华轻轻拿起茶杯喝了一口,侧头偷眼看向朱棣,只见朱棣的脸色变得愈发难看。

屋内的空气中似有胶凝的冰凉之感,杯中凉茶入喉也显得冰凉刺骨。屋外的蝉鸣显得愈发的嘶哑,听在耳里只觉得烦闷异常。

徐仪华有心安抚朱棣的情绪,却不知如何开口。道衍所言字字句句戳中要害,不要说朱棣,就连自己听到都觉得心惊恐惧。

可怕的安静持续了良久,朱棣的脸色渐渐由黑变白,他只觉得口干舌燥,却又觉得动弹不得。

难耐之时,却觉一双温暖的手握上自己冰凉的大手,朱棣莫然扭头,正对上徐仪华安抚沉静的眼眸,只一瞬,便觉温暖。

朱棣拿起手边的茶杯,只抿了一口润润喉咙。

一口茶的工夫,朱棣便平复了下心情,再抬起头时,紧绷的嘴唇挂上一抹浅笑,声音略微沙哑:“如为自保,小王更该做此决定。存粮再多,终有用尽之时。而民心,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道衍微微一愣,片刻间便换上欣慰的笑意,他双手合十恭敬道:“殿下所虑周到,贫僧自愧弗如。”

朱棣须臾间已将心境定下,他再次抬手举杯,已是不同心情。

喝足一口凉茶,抬头对上道衍的视线,朱棣已然恢复往日风采:“师傅,国之根本不在库存,而在百姓。”

道衍恭敬答道:“以燕王府全部余粮换取百姓心之所向,殿下深谋远虑,贫僧叹服。”

朱棣轻笑起身,走至道衍身边道:“小王年轻识浅,多亏师傅提点。防人之心不可无,小王受教了。”

道衍连忙起身行礼:“殿下天资过人,贫僧不敢居功。”

此时下人来报,说午膳已准备妥善。

朱棣牵起徐仪华的手对道衍说道:“小王命人准备了膳食,请师傅一同用膳,可好?”

道衍双手合十行礼:“谢殿下,贫僧遵旨。”

同类推荐
  •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厦台关系史料选编(1895—1945)

    厦台关系史料选编(1895—1945)

    本书选编了从1895年至1945年之间厦门与台湾关系史料,即台湾历史上的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厦门历史上的清末和民国时期厦台关系的重要史料选编。其主要内容包括:日本学者鹤见佑辅所著《后藤新平》厦台关系史料;日本外务省编纂《日本外交文书》1900年厦门事件史料;厦门台湾公会史料;《申报》厦台关系史料;《江声报》厦台关系史料;台湾民众在厦抗日斗争史料。
  • 中国历史宫殿故宫之谜

    中国历史宫殿故宫之谜

    故宫的设计师们如何用亭台楼阁烘托天子的威严?置身于其中的帝王, 又用怎样的心态面对此间的一草一木,深锁的宫门内,究竟隐藏了多少秘 密?君臣们指点江山的大殿内,又蕴藏着多少杀机? 中国古代最引人注目的舞台在故宫,最隐秘无闻的战场也在故宫。故 宫是中国建筑艺术的样本,也是一座皇家艺术宝库;故宫是中国宫殿文化 的集大成者,也是一段段历史的见证者;故宫是一座充满权谋与暗算的城 堡,也是无数宫廷谜案发生的现场。
  • 血色南朝

    血色南朝

    本书叙述了上自晋末,中经南朝的宋、齐、梁、陈,下至杨隋灭陈等六代“易君变国”的全过程。既歌颂了开国君主(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果敢的英雄气概,又谴责了他们为夺取帝位而采取阴险自私、草菅人命的残暴做法;既对齐朝的萧鸾、梁朝的侯景、陈朝的陈顼这些中道篡位者做了辛辣的讽喻,又揭露和抨击了史上罕见的荒淫乱伦皇帝刘骏。特别是,本书还重点揭露和抨击了后主们(如:刘义符、刘子业、刘彧、刘昱、萧昭业、萧宝卷、陈叔宝)荒淫无能、重用佞臣、嗜杀成性、贪图享乐、醉生梦死的行径,揭示了他们必然会因此而得到废黜和弑杀灭亡的命运。同时,本书还描述了在封建君主们糜烂宫闱之中,妃嫔们享尽奢华和侍女们惨遭荼毒的情景。
  • 穿越之明末沉浮录

    穿越之明末沉浮录

    后世一个N线城市的小公务员,过着名不见经传的平凡日子,机缘巧合穿越到明朝末年,他究竟是成为明末乱世中的浮萍,亦或者是在明末搅出翻天巨浪?
热门推荐
  • 洞庭之上

    洞庭之上

    这个数以万计的候鸟家族们,从西伯利亚、从日本等地迁徙而来。冬季的洞庭湖裸露出来的湿地,无疑成了它们度假的乐园。它们热爱这个冬天里的春天,才从遥远的国度翩翩飞来,年复一年。途中的艰辛不言而喻。它们用飞翔的姿势写诗,发表在天空的纸张上,所到之处,留下不止一路的鸟语声,还有人类惊喜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抬起来,去翻译和阅读大自然如此美妙的诗篇!人类为俗世所累的心情,刹那间得到释放。这些年来,我时常迷恋洞庭湖的这块湿地,放牧被世俗压抑的心灵,把自己还原成自然人。我喜欢像牛羊一样欢喜这里,像鸟儿一样沉湎这里。
  • 微光迷失的尘夏

    微光迷失的尘夏

    十一岁时,因为一时任性,秦暖风间接害死了自己的继父,从而让继父的儿子丁煜憎恨不已。丁煜不断的找她麻烦,而她因为心存愧疚,任他欺负。那个夏天,秦暖风高考的前一天,丁煜面临离开,压抑许久的情感终于爆发,却对她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伤害,而后他意外消失。十年后,丁煜已经是国际级的球星,回国治伤与秦暖风意外相遇,他蛰伏了十年的情感被再次唤醒,而同时秦暖风的男朋友向暖风求婚,三个陷入纠缠而无法自拔......
  • 时代边缘的沈从文

    时代边缘的沈从文

    《时代边缘的沈从文》沈从文在批评和创作的领域都和时代保持着相当的距离,这种边缘性本质上是种批判性。《时代边缘的沈从文》论述他不同时期的批评重点、批评方式、相关文学作品和由此反映出的作家心态。他在时代的种种风浪中寻找着文学和知识分子自我的位置和价值。在变动的时代背景下,沈从文及其创作经历了起伏极大的命运,但终于是:从边缘走向了中心。
  • 王者荣耀之大圣娶亲

    王者荣耀之大圣娶亲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为魔,佛奈我何!
  • 幸福女人

    幸福女人

    本书从恋爱、婚姻家庭、处世、美容和养生五个方面,针对女性在生活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和困扰,进行理性的分析和介绍。从女性角度细致阐述了每个时期的变化,以及所需求的各个方面进行独到分析。
  • THE WAR IN THE AIR

    THE WAR IN THE AI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农门辣妻:霸个汉子来种田

    农门辣妻:霸个汉子来种田

    穿越了?还是个臭名远扬的二嫁寡妇?附带小包子一只?家徒四壁揭不开锅,还被极品亲戚各种欺压?茶艺在手,天下我有!赚钱养家养包子,吃香的喝辣的,日子美滋滋。极品婆家?虐!极品娘家?滚!
  • 你在哪里,我在这里等你

    你在哪里,我在这里等你

    明明今天就在这里,可我却寻不见你。明明你看见了我,我却不能与你相认。八岁的慕湫和妈咪秦恬去乡间养病,邂逅了沉默寡言11岁的余殊,之后他们交换了信物-小木鸟和纸鸟并陪伴了两年。可是,有一天余殊突然失去了踪迹,只留慕湫一个人每天苦苦等待……恰逢她的爸爸慕湾被诬陷入狱,她从娇弱小公主一下子变成了落魄贵女,不幸的是,她的妈咪秦恬也得重病,不久于世。她接连经历这两个噩耗后,改名秦悠悠开始了她一人的流浪……他们又会再见吗?她又何去何从?
  • 弥然之夏

    弥然之夏

    为了不再相亲,两个人试着成为恋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生活习惯、互相不理解的情况下会有什么样的结局?
  • 唯爱暖时光

    唯爱暖时光

    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她以为自己捡到了宝,哪知却是个让人无比头疼的麻烦精。他那两张面孔,一张天真无邪,一张复杂难懂。双子座的典型楼歆也不知自己是幸还是不幸——替人跑个腿把自己跑进了警察局,吃个饭把自己吃上了餐厅的黑名单,就连参加个Party,家里都能凭空多出一个不速之客……哎,等等,这个人……不就是让自己倒了一串霉的“始作俑者”吗?!可是,怎么感觉他现在有点……蠢萌蠢萌的?“我是谁?你是谁?你认识我吗?我是干什么的?”“……”天哪,这个失忆了就变成话痨的“巨婴”到底是谁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