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39900000034

第34章 京察初考(2)

如若此时紫极殿内的官员还没看出范丹文等人是有备而来,那他们倒真成了痴儿。本来是想逼太后下旨召太子回京,从而钳制新君掌权,可未曾想被人反过来弹劾落的一个被动地步。

齐掾一案也曾起过大风波,但最后能够无声无息的压下,自然少不了一众官员的出力帮扶。

在听闻太子诏令后,曾参与过此案的部分官员早已是如坐针毡,他们官职不大原是听人办事,如今事发追究起来如何跑得了。

不是人人都可以像孙叔年那般,凭着声望做个低姿态就能混过去。

魏风辰身为御史中丞,弹劾官员本就是本职,而大殿之上的官员也都知道这老御史的臭脾气,在听到其弹劾之言时也未有多在意,毕竟首辅这顶官帽不是说摘就摘的。

可接下来范丹文向太后启禀的事情,当真是大杀四方,他要借齐掾一案彻查所有官员。

这可就惊了满堂的好官员,如此重案所牵动的可不是一官半职,而心思活络之人已经觉察出范丹文此番上奏的深意。

“范尚书与魏中丞好手段,所谓的查案倒是其次,打压我等才是本意吧。”李墉厉打断范丹文未讲完的话。

“李次辅怎么净想美事,齐掾一案牵扯到的官员皆要论罪,可不是打压与否的问题。”范丹文冷笑道,接着便见秋长文走到众人面前,先是转身施礼于太后,从那袖中拿出一道手谕来。

“太子手谕,众官员跪听!”

秋长文朗声道,话落时紫极殿内众官员闻声叩首,却独独有那例外之人。

要说当朝能够听旨不跪者,也唯有梅鞭君一人而已。

毕竟是打小在将军府与秋家三少厮混,乃是先皇心腹;而后更是组建出能与北蛮王庭鹰啄军抗衡的幽冥卫,在其戎马生涯最为巅峰时,曾有‘没边军’之称;这等战功卓绝横跨洛冥秋冥两朝的猛人,自然有资格不跪。

要知道,先帝当年分封其弟做建安王辅佐太子时,也要给梅鞭君分封为王,但梅鞭君决意不受,缘由在于不想在日后给二公子多添麻烦。可即便没有受封为王,梅鞭君在西北军中的声望依然称得上第一人。

“李大人你站着发什么鸟愣呢?!是想雪鸢坊的姑娘了,还是本王说的跪听手谕您没听明白?”秋长文呵斥那站立不动之人,而未跪者竟是那李墉厉。

“听晚辈之言,我何须一跪?”

“放肆,你算什么东西,敢与天家论亲疏!”李太后呵斥她本家的堂兄,两人虽是同族,但并不一脉。

李家虽是外戚且传承久远,但家族中人极少参与到朝堂政事,一直都把重心放在买卖生意上。

放眼洛冥一朝,李家子弟竟未有一人做过三品以上的朝廷大员。而到了秋冥朝,李家才开始频频动作,其中李墉厉以不惑之年入内阁,乃是李氏子弟百年仕途中的第一人。

但这并不意味着李家开始转变重心在朝堂上发力,而是其内部出现了分歧,一部分族中子弟想要走科举从政之路,另一部分人则遵行祖训反对弃商从政。

李家祖训曾规定,历代子孙应以商立业,家中男丁只可从商从武,断不能走科举之路做治国文臣。如此祖训,莫说李家的后人不理解,就是外人听后也会讥笑一番,毕竟当下乃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风气。

自洛冥朝始,科举便成为走上仕途的唯一办法,不分贵贱单看才学,越来越多的寒门子弟开始进入朝堂,所以读书科举成为天下人眼中的正途。而富可敌国的李家,不仅没有倾尽全力的培养后辈进入仕途,反而以祖训严格限制后人仕途,此举当真惹世人取笑。

由此李墉厉为首的一脉子弟不再甘心从商,联合起来开始走向朝堂仕途,并且与萧家联合,加快李家在秋冥朝政坛上的布局。

李太后作为李家家主之女,虽有垂帘听政的大权,但一直维护夫家的利益。所以李墉厉虽以外戚的身份进入官场,但从未得太后一丝一毫的助力。

“本王不知是何人借给你的胆子,想来不该是萧成衍,否则孙首辅也就不会跪听了。”

秋长文折起手谕走到李墉厉面前,看着那一脸的倨傲继续说道:“知道你们李家为何有那奇怪祖训吗?在本王看来,你们的先人早已料到,论读书,世家子弟怎么都赶不上寒门子弟,所以短短这数百年间寒门崛起。”

“比如在这做官的学问上,朱常富都比你这内阁次辅强,人打小饱尝冷暖知那世态炎凉,虽说做官以来趋炎附势惹人嫌弃,但人有才学更知进退。而你,仗着家世凭着心里的狂傲,自以为在朝堂上从者如云能够随意搅动朝局,可也不想上一想,你是怎么进到内阁里的!”

李墉厉听到自己竟不如朱常富时,立马嗤之以鼻,转身就要离殿。秋长文岂能许他这般,一声令下大殿外的禁军便把这辅政大臣拿下。

没有理会李墉厉上蹦下跳,秋长文继续刚才未说完的话:“今日本王当着太后的面宣读当朝太子的手谕,不论官位高低人人皆跪听,这是为何?你李家先祖立族规之日,是不是科考初定之时?”

当年秋李两家联姻时,秋长文与其兄就曾猜想过李家这条祖训,最后认为应是李家先祖,自知后辈在那风谲云诡的官场之上,难以抗衡底层做起的寒门子弟。

因为出身富贵衣食奢华的贵公子与贱民之子同朝为官,极易生出轻视之意。一旦被人抓住把柄的,惹祸上身耽搁前程不说,再祸及族人便是可悲不可悔的无奈事。

所以李家先祖才选择以经商为本,且把生意经营到无李家不税收的地步,只有在天下巨变之时李家才会选择站队,倘若赌对了也不求拜相封侯,就图个世代稳固。

像李墉厉这等后辈便是李家先祖最担心的,不知官场深浅自以为优越于众人,好在今日不是真正的朝会且新君尚未登基,否则定要给他重罪。

秋长文看傻子似的眼神瞅向那殿门处的李墉厉,心想这老小子敢在梅老大半跪时站立,慧根肯定是没了。

“臣有奏。”

魏风辰再次启奏弹劾李墉厉,不过他也顾忌太后的颜面以及李氏家族的根基,并没有扣大罪,仅是提议罢其辅政之职。

“暂把李墉厉拘禁府中,待太子回京后再行惩处。可行吗诸位?”李太后问道。

“臣无异议。”……

孙叔年打首同意,其余官员也跟着无异议。

“建安王且宣读太子手谕。”

秋长文再次面向众官员,开始宣读秋忆鸿出宫时留下的手谕,那是他在柏年堂与范丹文等人一起商议后,以储君身份第一次对百官下达政令。

手谕的内容是要吏部举行京察。可按照惯例,京师四品以上的官员需要具疏自陈,而后由皇帝亲自裁决;五品以下官员由吏部会同御史台考核,而后再把结果入册奏请给皇帝。

但眼下秋冥朝的皇帝还没登基,秋忆鸿只好在手谕中对京察制度加以更改,把此次京察定为初考。任命孙叔年,范丹文,及秋长文三人为京察正使,内阁大臣高守直,工部尚书宋来喜,御史中丞魏风辰为京察副使,六人一起统筹京察事宜。

并特别说明,京察正副使只能通过吏部,御史台两部门对京师官员进行考核,被考核官员为南都城三品以下的所有官员。

萧党一派的官员听到此处,心中当然不忿,六位京察正副使中只有一个半人的官员出自萧党。

孙叔年算一个,自不必说。剩下半个乃是高守直,当朝大儒曾对其评“奇碌”二字,奇在前无为在后。说他半个萧党,只因其做了萧成衍的妹夫罢了,身居高位却从不关心朝堂,凡有人请教其政事最多得“不知”二字。

太子手谕尚未宣读完,就听众人窃窃私语,好在孙叔年以咳治乱,毕竟手谕上的重点还未提到。

秋忆鸿的手谕中对京察的考核标准也进行了改动,与前朝京察以“四格”、“八法”略有不同。

“四格”分守、政、才、年。每格按其成绩列为称职、勤职、供职三等。列一等者记名,得有升任外官的优先权。守,意为操守,分廉、平、贪;政,指政务,分勤、平、怠;才,指官员才干,分长、平、短;年则指年龄大小,分青、中、老。

“八法”为:贪、酷、无为、不谨、年老、有疾、浮躁、才弱。处以致仕、降调、冠带闲住、为民四等惩罚,而秋忆鸿所做改动就在于“八法”之上,提贪、酷两法另行给予重惩。

“殿下未继大统便更改祖宗之法,此举万万不可?求太后规劝殿下,莫要急于京察,否则朝廷不稳江山不固啊!”一名官员扑倒在地痛哭流涕,额头作锤止不住地擂在紫极殿的金砖之上,声响甚大。

接着便引来一群人效仿,看捶胸顿足之态,悲痛万分之情,着实让人不禁唏嘘,好烦人呐。

“殿下说了,凡是当殿阻拦京察者,一律处冠带闲住之罚!”

“没一点狗出息。”

梅鞭君笑骂道,随之让范丹文记下那带头痛哭之人,将其录于吏部京察册,注明冠带闲住。

此番举动见效之快如立竿见影般,大殿内霎时无声,果真如秋忆鸿所讲:满朝官员论哭谏,皆不如御史台官员来的情真意切。

“今日议事便到此,齐掾一案交于大理寺审理,其结果需经正副京察使督察,而后公告天下。”太后随之起身回寝宫,毕竟听政不好听太费心力。

李太后离开紫极殿后,前来议政的官员也开始打道回府,三五结群出殿门便明里暗里的表达不满。

范丹文出言留下太子手谕中提到的几位京察使人选,准备商议明日起正式开始京察初考。而后让宋来喜带着其余几人先行一步,他则要寻周笠,有些话要给人家讲明白。

范丹文与周笠在一处宫墙拐角处私语,追上他的时候,周笠一人独行,没了以往意气风发的姿态。撤职查办也是先撤职继而等候查办,所以范丹文在那宫门处撵上正要乘轿的周笠。

“范京察,齐掾一案难道就只有我刑部参与徇私吗?”

周笠的意思是指大理寺也脱不了干系,凭什么独独只有自己与刑部背锅,并且还交由大理寺审理。

“周大人莫急,此案牵扯广泛但总要有个开头是吧?该查的人一个都跑不了,范某此时找你,是要给老哥透个信。”

“哦,我这引颈待戮之人,倒要听听是什么。”周笠调侃道。

“齐掾一案与京察初考此两者是否不同?或者说最终目的有何差异?”范丹文先卖关子,想看这二品大员的慧根有无。

“都不过是殿下打压朝中结党官员罢了,能有何区别。”

“这样说也对,周大人牵扯到此案就已经触了京察八法,按常理是没翻身之机与化险为夷之法了。”

“范尚书有话请直说,我周笠不是傻子,用不着您提醒鄙人眼下的情况。”

“好,范某要与周大人透露的消息便与翻身之机有关。”

话未讲完,周笠便放声大笑,他觉得范丹文寻来就是在逗弄自己的。眼下这情形哪来的翻身,自己能否活命都保不齐。

“太子还有手谕要在明日下达给全京师的官员,其中一点便是要四品以上的官员具疏自陈,且还要评述两名同僚。范某给周老哥五个评述名额,只要据实便有减罪之机。”

范丹文边说边摸出一本小册,继续道:“你们据实与否,我吏部均能查证。若是不信,这册子能让老哥阅后便会心中有数,再提醒老哥一句,自陈与评述他人万不能以伪掩真。”

册子交给周笠后,范丹文径直转身离去。

“明日邸报到府,便可动笔。”末了,范丹文搁数十步又喊出一句。

京察初考是在柏年堂谋划的,算是秋忆鸿担起担子后的一个小手笔,而刚才范丹文的所为,也出自秋忆鸿思量。

京察初考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举措,在此过程中的尺度与力度均要把控好,秋忆鸿认为要激而不偏。

他明白在京师混的大小官员,不分好坏大体都有些本事,而京察之目的是要挑出能做事的人,那重点就在于分出要重用与要利用的官员来。

对秋忆鸿来说,该重用之人自当重用,需利用之人更要利用。

此次京察亦有暗卫参与,暗中配合把多年来监察到的情况告与范丹文等人,给予吏部和御史台便利。朝中结党的官员可不止明面上的萧党一家,暗地里大小山头多的是,想让他们从实自述简直就是妄想。

所以秋忆鸿设想,京察初考期间给所有官员每人两次机会。第一次机会要求他们从实具疏自陈,并评述同僚,据实则有功藏真便有罪;第二次机会是自改,京察初考自他出宫开始,也自他回南都城后结束,在此期间除去犯“贪”“酷”者,其余官员皆可革新自改。

到那时依照京察初考时的情况,再次进行终考,对比官员两次的结果评定最终的奖罚。

如此能用者、重用者、利用者当一目了然。

南都城,周府。

眼下虽是开春时节可寒冬余威仍在,尤其是在深夜,江南湿冷夺人睡意。周笠在烛光下翻看一本小册子,因字体略小不得不贴纸翻阅。

心中无声自念:建乾三年中秋,刑部侍郎周笠于镇江府购置良田一百顷;同年十一月,花费三千两白银购得前朝书画《行春图》一副,送与首辅之子;建乾五年出任刑部尚书,花费千金自荆襄道赎买五名歌妓,分赠萧远道、吕念及孙再冉三人,并自留两名藏家。

建乾六年……

建乾九年……

烛光映照下的人影,翻看册子的速度加快,手上抖动的幅度也愈加剧烈。突然,周笠发疯般的撕扯那内容丰富的册子,而后像是想起此举不够彻底,又拿起烛台焚燃。

折腾片刻,刚撤职查办的刑部尚书静坐下来,盯着焚过留下的灰烬直到天亮。

一夜未眠,该想的该计较的,他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又一遍,自己终归拜服先帝的手笔。

摊纸研墨,自述其罪。

同类推荐
  • 不忍细看的大汉史

    不忍细看的大汉史

    汉朝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是当时世界上很强盛的国家之一,与罗马并称两大帝国。张骞出使西域首次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开通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中国从此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正是因为汉朝的声威远播,外族开始称呼当时的中国人为“汉人”,而汉朝人也乐于外族这样称呼自己,这个“汉”字,chaoyue了一个王朝,获得了持久的影响力。民族叫“汉族”,人叫“汉人”,语言叫“汉语”,文字叫“汉字”。汉朝对中国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政治上的朝代,而是文化上的认同。
  • 带着率土之滨混三国

    带着率土之滨混三国

    光和七年,黄巾起义,被王玢大力资助的太平道一举干掉东汉朝廷,局势会怎样?袁绍还能定河北?董卓还用五千西凉铁骑雄霸雒阳吗?孙坚、陶谦还能凭借平羌胡之乱坐镇南方吗?刘焉又如何霸占益州?刘表还能单骑定益州?刘虞是称帝还是割据?刘跑跑是否还有机会流亡天下后割据一方?王玢据朔方而起,借系统之力能否在十年之内平定天下。
  • 三国之弃子

    三国之弃子

    身为灵帝的长子,废后的哑巴儿子,后世青年如何在三国时代争霸天下?
  • 寒门状元

    寒门状元

    看腻了刀光剑影,鼓角争鸣,或者可以品尝一下社会底层草根的艰苦营生。本书讲述的是穿越大明落魄寒门的沈溪,在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代,用他的努力一步步改变命运,终于走上人生巅峰!天子2016历史巨献,值得您拥有!
  •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都遭遇了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本书以中国的近代化为线索,将百年来国家的演变和人物故事娓娓道来,没有枯燥的考据,没有史料的堆砌,尽显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关切。特别是作者对近代国人所做的自强努力及其失败原因的分析更是远见卓识,至今发人深省。
热门推荐
  • 重生异世之皇道系统

    重生异世之皇道系统

    各国争霸,种族林立,王朝争霸,异族入侵,域外星球虎视眈眈,重生为一个小国家的国王,面对大国的威胁,异族的进攻,皇道系统开启。武将?这玩意我可以召唤。文臣?这玩意我也可以召唤。神兵宝马?这玩意不用召唤,直接送的。
  •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犹如大海中那粼粼的波光,在太阳的照耀下,不断发出动人的光芒。从有文字可考的绵延达一千五百年的古徐国开始——是淮安的前身——那饱含着仁义的民歌,那承前启后的辞赋,那人品坚贞的诗词,那三足鼎立如巅峰的小说,等等,让淮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了一块令人骄傲的丰碑。
  • 两条狗狗和一个旅行箱:萨拉·简的旅行日志

    两条狗狗和一个旅行箱:萨拉·简的旅行日志

    在澳大利亚度过四年半的生活后,我们又一次举家搬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度——法国西南部的乡村小城。我们把澳大利亚经历过的各种挑战带来的阴影抛在脑后,以全新的、积极的姿态活在当下。随着作者笔触,去了解作者内心想法,和对家庭、新环境和欧洲生活方式的观察,在欢笑和泪水中,收获每天满满的正能量。名家/媒体评论这是我有幸阅读的萨拉的第二本书。本书继续讲述了她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她并没有试图描绘一个法国乡村的美好而虚幻的景象,而是真诚直接地记叙了一对夫妇带着一个手提箱和两只狗,重新出发,追寻梦想时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 我有充值系统

    我有充值系统

    黑心页游策划李青被卷入到了自己制作的页游之中,真真正正的感受到了来自游戏对于0氪玩家的鄙视,不过随着他的充值系统被启动,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起来。身为黑心游戏策划简直太爽了,只要有充值,什么剧情都能轻松过关!
  • 顾太太黑化日常

    顾太太黑化日常

    苏蔓柠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换了张脸,从一个孤儿一跃成为了富家千金一个月后她被家族安排嫁人了,嫁的还是有个三岁儿子的鳏夫老天爷开什么玩笑!好吧,不就是换个地方过日子嘛反正不愁吃不愁喝的,还不用承担生育之苦苏蔓柠表示,很适应婚后的生活三个月后说好的形婚呢?顾先生,您的手往哪儿摸呢!【精彩片段】某天夜里,苏蔓柠又被顾先生吃干抹净苏蔓柠(咬牙切齿):你又不戴套!顾先生:有了就生下来!苏蔓柠:你不是有儿子了么?!顾先生:那是养子,不算!某偷听墙角的萌宝(瘪着嘴):果然最善变的就是自家爹地!说好的把他当亲生儿子的呢?!PS:这不是重生文!这不是重生文!这不是重生文!
  • 快穿系统之攻略宿主大人

    快穿系统之攻略宿主大人

    161最近有一些绝望,别人家的宿主可萌可御可推倒,自家宿主却是一吃吃到底,任务排行傍第一,一个鬼啊?!“161,女主真的不能攻略吗?”“不能”“哎,没事,给你说一声而已,女主已是裙下臣,可以吃好吃的啦,哈哈”161,卒。“喂,你干什么?”云若樱向后退,男人有些受伤,“樱樱,你不记得我了吗?嘤嘤嘤,你个负心汉……”emm,什么鬼,但做人要诚实,云若樱表示“不记得。”男人,卒。这是一个一群人拯救女主,带她回家的故事。小白写手,请多谅解。
  • 彪悍农女:拐个王爷来种娃

    彪悍农女:拐个王爷来种娃

    穿成小农女,家徒四壁穷得掉渣还倍受欺凌。面对一窝子面黄肌瘦,夏冬撸袖开干。撵走吸血鬼亲戚,美食酿酒小case,万亩药田连锁作坊soeasy,发家致富奔大康。然鹅…某男道:…………
  • 诸界末日在线

    诸界末日在线

    诸界末日降临,魔王的秩序收割着众生性命,在这绝望的黑暗之中,有一人挣脱时空,回到世界崩毁之前,决心改变曾经的命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发现末日并不是那么简单……(书友群:662816185;V群878261509,欢迎读友们加入~)
  • 龙归诀

    龙归诀

    三界中人人觊觎的奇书也是灾书的《龙归诀》重现,玄天盟奉经弟子南宫斐应劫而生成为《龙归诀》的唯一传人,究竟是福是祸?而那个关于“龙归一现,灾祸重生”的预言又会是什么,南宫斐究竟要如何阻止这场祸乱三界的浩劫?
  • 凄月寒清

    凄月寒清

    自她出生时便遭到所有人的憎恨。本应是天之骄子的她,却早早入山,幸而在师傅的庇护下活泼开朗,当所有人的小太阳,但在那个战乱的年代,遇到身世悲惨,千年冰山的他,能否用柔情化开他的一腔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