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500000003

第3章 心态篇(2)

如今的孩子通常会有一种“自我中心”的心理,这种自我中心的心理根源于父母的溺爱。许多父母习惯于过度溺爱孩子,把孩子放在家庭的主导地位。而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溺爱是父母与孩子关系上最可悲的事,用这种爱培养出来的儿童不肯把心灵献一点儿给别人。”如此,父母看到的孩子,都是心中没有他人的孩子。他们不会关心父母,不会关心他人,更不会关心社会,这样的孩子是值得父母反思的。

冬冬是个聪明可爱的小男孩,但却养成了不肯与人分享的坏习惯。冬冬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在家里,他是绝对的权威,但凡他的东西,就是爸爸妈妈也不能动一下。比如说,爸爸妈妈给他买了点心,如果爸爸妈妈说:“冬冬,我们尝一点吧?”他肯定会一口回绝。家里要是来了小客人,冬冬就像如临大敌,绝不允许小客人碰他的玩具。

与别人分享好吃好玩的东西,对别人说一些关心体贴的话,同情并帮助有困难的人,不计较别人的过错,对别人能够宽容和谦让,孩子的爱心就是通过这样一次次的行为模仿和强化而逐渐形成的。父母不仅要爱孩子,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爱。千万不要只知一味地给予孩子爱,这种爱对孩子恰恰是最没有好处的,甚至是有害的。因此,父母在爱孩子的时候,应该教孩子学会与人分享。

作为家长在鼓励孩子“乐于与人分享”的同时,既要培养孩子大度、自然抒发感情的意识和能力,也要培养孩子体贴他人、自信、豪爽的性格。需要注意的是,家长还应该增加孩子与他人交往的机会,使孩子认识到人是离不开他人的,人与人之间是需要互相扶持、互相慰藉的。

启示一:父母应做孩子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自然会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要做与人分享的模范,经常主动地关心和帮助别人。做了好吃的点心分给邻居尝尝,毫不吝惜地借给别人需用的物品等,这些小事都会为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起表率作用。这些行为都无声地鼓励着孩子将自己的东西与人分享,这样的孩子也会有人愿意与他们分享。

人们喜欢乐于与他人分享的人,因为他们可以感受到这个人的坦荡、热心、大方、关爱。不管是物质上的食物、金钱,还是精神上的欢乐、经验,当孩子把这些与他人分享的时候,他的快乐就变成了双倍的快乐,他的忧伤也只剩下一半,而他的经验会得到再一次的验证。

启示二:教导孩子与家人分享

事实上,通常所说的“分享”有两层意思:既要教孩子学会分享,还要父母学会与孩子分享--而这一点却常常被忽视。

许多父母宁可自己受苦也不愿让孩子吃半点亏,好吃的、好玩的、好用的尽数都堆在孩子面前。虽然也担心孩子会变成不关心别人的冷血儿,但在行为上却不会与孩子分享。经常会这样:孩子诚心诚意请父母一起吃东西,父母却坚决不肯,说:“你吃吧,妈妈不吃!”“让你吃你就吃,装什么装?”就这样,孩子的好意被父母扼杀了。长此以往,孩子也就没有了谦让与分享的习惯,把独占视为理所应当。

对于大部分父母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自己首先要学会分享,坦然地与孩子分享,成为与孩子分享的伙伴,让孩子分享的对象。在家里,可以让孩子为家人分苹果、分橘子等,教给他先分给爷爷奶奶等长辈,再分给爸爸妈妈,然后才分给自己。在这种分东西的过程当中,孩子不仅学会了与人分享,而且明白了应该尊敬长辈,关心父母。

启示三:引导孩子与他人分享

父母应该让孩子体会到分享的快乐,使孩子明白分享并不等于失掉自己拥有的东西,从而让孩子自愿与他人分享,并且给孩子创造与人分享的机会。

在孩子还只有几个月大的时候,父母就应该让孩子学着与其他人分享东西。而在孩子渐渐长大之后,在餐桌上,要让他学着给长辈夹菜;鼓励孩子给父母拿东西;教孩子给客人让座,让孩子做这些力所能及的事,从中品尝做了有益于他人的事而带来的喜悦。

许多孩子都不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东西,但是,他却希望能够分享他人的东西。父母应该充分了解孩子希望获得他人东西的心理特征,通过移情训练,让孩子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引导孩子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

启示四:让孩子珍藏自己的宝贝

我们提倡孩子与人分享,但是,并不是任何东西都应该与人分享。父母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宝贝,并教育孩子珍惜自己的宝贝。

在其他小朋友来家里玩的时候,父母可以让孩子把他认为重要的宝贝“藏”起来,不让其他人分享,但对于大多数的东西,父母应该要求孩子与人分享。只有孩子藏好了自己的宝贝,他才会大方地把其他东西借给别人。如果父母强迫孩子把任何东西都与人分享,不但不会达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做出相逆的行为来。

倾听--做最受欢迎的孩子

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却只给我们一张嘴巴,意思就是要我们多听少说。

--西方哲语

倾听是一门艺术,会倾听必然会思考,会思考必然会表达。倾听是一种习惯,是对人的一种礼貌,更是一门艺术。

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孩子,与他人的关系一般极为融洽。因为倾听本身就是褒奖对方谈话的一种方式。你耐心地倾听对方的谈话,等于是在告诉他:“你是一个值得我倾听你讲话的人。”

事实上,任何孩子在谈话中都不可能总是在说。要使交谈双方的交流畅通无阻,就必须善于倾听他人的谈话。善于倾听他人谈话的人,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不仅能够及时地把握对方的信息,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而且能够让对方产生受尊重的感觉,加深彼此的感情,有利于人际交往。

韦恩是罗宾见到的最受欢迎的人士之一。他总能受到邀请。经常有人请他参加聚会、共进午餐、担任基瓦尼斯国际或扶轮国际的客座发言人、打高尔夫球或网球。

一天晚上,罗宾碰巧到一个朋友家参加一次小型社交活动。他发现韦恩和一个漂亮女孩坐在一个角落里。出于好奇,罗宾远远地注意了一段时间。罗宾发现那位年轻女士一直在说,而韦恩好像一句话也没说。他只是有时笑一笑,点一点头,仅此而已。几小时后,他们起身,谢过男女主人,走了。

第二天,罗宾见到韦恩时禁不住问道:

“昨天晚上我在斯旺森家看见你和最迷人的女孩在一起。她好像完全被你吸引住了。你怎么抓住她的注意力的?”

“很简单。”韦恩说,“斯旺森太太把乔安介绍给我,我只对她说:‘你的皮肤晒得真漂亮,在冬季也这么漂亮,是怎么做的?你去哪儿了,阿卡普尔科还是夏威夷?’

“‘夏威夷。’她说,‘夏威夷永远都风景如画。’

“‘你能把一切都告诉我吗?’我说。

“‘当然。’她回答。我们就找了个安静的角落,接下去的两个小时她一直在谈夏威夷。

“今天早晨乔安打电话给我,说她很喜欢我陪她。她说很想再见到我,因为我是最有意思的谈伴。但说实话,我整个晚上没说几句话。”

找到韦恩受欢迎的秘诀了吗?很简单,韦恩只是让乔安谈自己。他对每个人都这样--对他人说:“请告诉我这一切。”这足以使一般人激动好几个小时。人们喜欢韦恩就因为他愿意倾听他们。

孩子要与人融洽相处,流畅地交流,必须要先学会倾听。倾听他人是听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在倾听他人的过程中,孩子可以从言语中学到知识和别人为人处世的态度与原则。孩子必须具备的美德之一就是倾听他人的心声。

每一位父母都应该培养孩子倾听他人的习惯,它将使孩子终生受益。

启示一:父母要重视倾听孩子的声音

心理学家提示说:如果父母从不听孩子谈话,这个孩子长大后往往要经过许多年治疗才能恢复自尊。事实上,孩子虽然还小,但是他们也有独立的人格尊严,他们也需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听孩子讲话,不仅是了解孩子心灵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孩子倾听能力的重要方法。父母应该定期抽出时间来倾听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重视和赏识。

有经验的父母认为,通过倾听孩子说话来了解他们心中的感受,是非常有用的一种方式。不论孩子提出的问题是大还是小,父母们要尽可能找时间去倾听,而不要让孩子等你有了时间再说。立即倾听孩子说话,有助于赢得孩子的信任,更有助于培养孩子与人交往,倾听他人的好习惯。

听孩子说话时,父母一定要端正姿态,千万不要摆出一副表面上倾听、实际上在想理由来反驳他的样子,完全不顾及孩子的感受,总是否定孩子的思想,这样孩子便再不会主动与父母交流了。

启示二:教导孩子用心倾听他人

在人际交往中,孩子不仅要理解他人的情绪,而且必须感受和体验他人的情绪。父母要教育孩子在别人愉快的时候与他分享快乐,在别人痛苦、失落的时候与他分担痛苦和失落,这种用心与人交往的表现必然会赢得他人的好感。

父母应该让孩子懂得在听别人讲话时,要尊重他人,可以自然地坐着或者站着,眼睛看着说话的人,不要随便插嘴。安静地听别人把话说完,这是一种对他人的礼貌。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认真倾听的能力。训练的形式可以是游戏,也可以是活动,只要能够引起孩子的兴趣就可以。

启示三: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

倾听他人,就要给予他人更多说的时间和机会。父母如果希望孩子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应该帮助孩子掌握恰当的提问方式,把说的机会让给他人。

对于陌生的同学,在交谈的时候,两人往往会以提问的方式进行,但是怎样提问却是有讲究的。有些孩子会问:“你是从外地转学来的吧?”“你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你有兄弟姐妹吗?”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方式往往会让对方感到压抑和厌烦,而且这种提问往往三言两语就可以回答。

但是如果孩子换一种方式提问,把回答改成开放式的,那就可以挑起话题,引导他人畅所欲言。比如“你是从什么地方转学过来的?”“你们那里是怎么样的?有没有好玩的地方?”对方就可能比较感兴趣,而介绍一些提问者不太了解的事情,这种提问方式就较为巧妙了。

很重要的一点是,父母更应该教导孩子,在提问的时候尽量避免涉及对方隐私和敏感的话题。

启示四:告诉孩子关于倾听的礼仪

倾听他人的环境最好比较安静,这样可以减少外界的干扰。在交谈时要保持冷静的心态,不要受到其他事物的影响。记得要面带微笑,不要显出不耐烦的样子,要让对方感到轻松不受拘束。在倾听过程中,不要挑对方的毛病,不要当场提出自己的批判性意见。更不要与对方争论,尽量避免使用否定式的回答。应该站在对方的立场去倾听,努力理解对方说的每一句话。并可以对他人的话进行重复。交谈过程中要少讲多听,不是很必要的情况不应随意打断他人的讲话。

倾听的过程当中,可以适当地运用眼神、表情等来表示自己在认真地听。并通过点头、微笑等方式及时对对方的谈话做出反映,也可以不时地说“是的”、“明白了”、“继续说吧”、“对”等语言来表示自己在认真倾听。

如果对对方的谈话不感兴趣,转换话题的方式应该委婉一些。如“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谈一下关于……”等。

协作--天堂、地狱只在一念间

不管一个人的力量大小,他要是跟大家合作,总比一个人单干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英]塞缪尔·巴特勒

一滴水只有放在大海里,才能永不干涸。一个人即使才华横溢,他的成功也同样离不开众人的帮扶。一个人的能力只有在一定的集体背景下才能凸现,集体的作用岂止如此,甚至还能一定程度上对个体能力进行放大与倍增。现代社会,分工细化,竞争酷烈,只有借助众人的力量,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创造辉煌的人生。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有良好的与人合作的能力。

现在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团队精神在竞争中越来越重要,很多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然而,现代中国独生子女的比例相当大,每一个学生好胜心都强,都想胜过他人,都将学校视为一个竞争场所,他们大都缺乏合作意识,更少有利他行为,缺乏与他人相处和交往的基本技能。这种状况与我们所处的需要合作意识的信息时代甚不合拍,十分令人担忧。

一个人到天堂和地狱参观,他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天堂和地狱里的人都坐在同样的桌上,用着同样的餐具,吃着相同的饭菜。但是,天堂里的人满面红光,精神愉快;而地狱里的人却面容憔悴,精神萎靡。这是什么原因呢?后来,这个人无意中发现,天堂和地狱里的人用来吃饭的餐具都是两米长的勺子:地狱里的人用勺子盛了丰盛的饭菜给自己吃。但是,由于勺子柄太长,怎么也吃不到勺子里的饭菜;而天堂里的人呢?他们舀起饭菜不是给自己吃,而是给别人吃。这样,每个人都乐于把自己勺子里的饭菜给别人吃,每个人都吃得红光满面。

父母应该在鼓励孩子与人交往的同时,提醒他们学会与人协作,树立良好的团队意识。两人为“从”,三人为“众”。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的发展需要众人团结合作。每个人都必须借助他人的智慧完成自己人生的超越,于是这个世界充满了竞争与挑战的同时,也充满了合作与快乐。

学会合作,是世界大融合的时代对人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命题。父母在对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健康的积极个性的培养上,需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从小培养孩子与人协作的团结精神,让孩子拥有在当今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全面的能力。

启示一:用自己的经历教导孩子

孩子对自己的认识总是以他人为镜的,需要通过与他人进行比较,把自己的形象反射出来而加以认识。许多孩子都知道作为一个运动队的成员意味着什么。但他们却往往不知道作为工作中和在家庭里的一员究竟意味着什么。想要让孩子理解什么是合作以及合作的意义,父母不妨把自己在工作中和家里与别人共事的经历跟孩子讲讲,这有助于孩子提高对合作的认识。

并不是所有的记忆都那么美好,都那样令人愉悦。比如父母可以给他们讲讲在工作中,自己的老板或同事把不愿做的工作推给自己的事。也可能像一个赢得了世界系列大奖赛的团队成员那样讲述一段团结协作的经历。只要孩子愿意听,就要尽可能多地向他们讲述这种类似经历,孩子需要长期接受相关的教育。

启示二:让孩子体验合作的乐趣

成功的合作可以让孩子获得良好的体验,这种体验能够带给孩子无穷的快乐,进而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并使得孩子有意识地主动去与他人开展合作。

同类推荐
  • 别让儿童伤在敏感期

    别让儿童伤在敏感期

    敏感期一词是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里在研究动物成长时首先使用的名称。后来,蒙台梭利在长期与儿童的相处中,发现儿童的成长也会产生同样现象,因而提出了敏感期的原理,并将它运用在幼儿教育上,对提升幼儿的智力有极大的贡献。敏感期影响其心灵、人格的发展。因此,成人应尊重自然赋予儿童的行为与动作,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当然,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根据孩子不同的发展特点因材施教,才是成功教育的真谛。
  • 爸爸是孩子最好的教练(全集)

    爸爸是孩子最好的教练(全集)

    《爸爸是孩子最好的教练》一书,从全新的角度分析了父亲教育的重要意义,用全新的教育思维阐释了父亲教育的主要内容,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总结了父亲教育的方法、原则和技巧,是现代家庭培养优秀女孩的最佳指南,是帮助女孩的爸爸育女成才的最佳帮手!
  • 做一个幸福的全职妈妈:全职妈妈美好生活必读

    做一个幸福的全职妈妈:全职妈妈美好生活必读

    本书不是一本教科书,是一本传递智慧与快乐的心灵读本,也是一本分享灵感和技巧的实用百科。本书融合了社会问题、心理问题、育儿问题、创业问题以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书中有短小的案例,也有实用的攻略,它有专业提醒,也有温馨贴士,它包含着写给妈妈的话,也蕴藏着妈妈们应该去学习的技能。该书用温暖的语言唤醒了每一个全职妈妈对生活原本保有的热爱,它教会你“爱孩子的妈妈也要学会爱生活”,它也告诉你“爱生活的妈妈才能更好地照顾和教育孩子”。
  •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2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2

    本书主要讲述的爸爸带孩子进行的一场永不褪色的旅行,旅行内容包括丛林探险、野人奇遇、草原篝火、牧场抓羊、宝贝带娃、黄河降魔、悬崖“跳水”、宝贝创业等,参演人员包括:演员吴镇宇父子、演员黄磊父女、演员陆毅父女、歌手曹格和一对儿女以及运动员杨威父子。
  • 提高儿童免疫力的6大方法

    提高儿童免疫力的6大方法

    孩子自从降生到世上后,就被父母的爱所包围,同时,他也被种类繁多的致病细菌、病毒及微生物所包围。每一对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地成长,但致病的细菌,病毒及微生物,则丝毫不理会父母爱子的拳拳之心,无孔不入地攻击与破坏着孩子健康的肌体。本书就有关儿童机体免疫力的基本知识,以及一些儿童免疫功能失调导致的免疫性疾病作了简要介绍;并就怎样促使儿童的免疫系统完善,增强其机体免疫力,预防一些常见疾病的发生,提出了相关的看法与建议,相信这些知识,对那些孩子健康操尽了心的年轻家长们有一定的帮助。
热门推荐
  • 首楞严义疏注经

    首楞严义疏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福兮祸兮

    福兮祸兮

    秋天地里麦子刚收割完,一场大雪如期而至,天山草原一派银装素裹的景象,长达半年的冬季就开始了。乡下男人猫在家里喂牲口,老婆娃娃热炕头;城里男人搂着老婆啃羊头。天山草原冬季平地积雪两尺厚,平均气温零下三四十度,城乡大户人家都要杀几十、上百只羊过冬。羊肉是热性东西,多吃羊肉抵御严寒。人们冬天闲着没事干,把羊头羊蹄在火堆里燎光毛,刮洗干净煮熟慢慢啃。天放晴的这天早晨,刘茂源嘴里叼着长柄玉石烟锅,罗圈着两条短腿,迈着鸭子步,摇摇摆摆来到陈家大院门口,院子里的大洋狗伸着血红的舌头,象征性地汪汪了几声,又钻进了狗窝里。
  • 前埃

    前埃

    这究竟是一场梦?还是以往只是一场梦?为了欺骗时间,他只能这么做……
  • 快穿之主角歼灭法则

    快穿之主角歼灭法则

    有这么一种女子,出身高贵、才貌双全、精明强干、家里有钱,唯一倒霉的地方,就是跟女主对着干;有这么一种男子,暖心知趣、英俊潇洒、文采风流、武艺高超,唯一倒霉的地方,就是跟男主对着干;他们,有一个统称——炮灰!然而炮灰也是有尊严的!主角了不起啊,主角就能对炮灰为所欲为啊,主角就可以不拿炮灰当人啊。失去记忆的简冰心,触发了逆天系统,开启了花样吊打主角的旅程……
  • 快穿之丞相大人他总不心动

    快穿之丞相大人他总不心动

    从第一眼,仿佛就命定劫数,此后眼中只他一人。费劲心思矫揉造作,只为换来一人为数不多的关注。放下尊贵故作丑态,只为博取一人醉染秋意的弧度。舍弃自由陷入轮回,只为寻回一人淋漓破碎的灵魂。从初始到结束,她未曾放弃,亦如眼中人未曾动过一丝凡心。“傅说,喜欢我一次可好?”不求你如我喜欢你那样心动于我,只求你应许我一次,哪怕骗我。
  • 决胜数字时代(麦肯锡季刊)

    决胜数字时代(麦肯锡季刊)

    麦肯锡调研揭示了高管对创新的远大抱负与他们的执行能力之间的巨大差距。组织结构和流程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随着全球化打破了曾经阻止公司实现全部潜力的地域界限和市场障碍,公司的创新能力——借助公司员工、合作伙伴、客户、供应商和其他各方的创新增值思维——成为名至实归的时尚话题。
  • TALES FROM TWO HEMISPHERES

    TALES FROM TWO HEMISPHER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探险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探险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探险是人类对世界的许多重大发现的必由之路,是人类探索自然的一种天性。许多大探险家不仅对人类做出了伟大贡献,他们的精神对后人,尤其是对青少年更具巨大的激励作用。
  • 核桃记

    核桃记

    月夜,大凉山下,一阵阴风拂过,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骑黑衣骑马当先,身子紧紧伏在马背上,马蹄足不点地飞奔,衣袂狂舞。紧随其后的是一座普通的马车。马车虽旧,但却挂满了香囊和玉坠,仔细辨认依稀可以看出曾经华贵的痕迹。“哎呦,慢点慢点,痛死公子我了。”马车内传出一阵哀嚎声。车速飞快,黑影一瞬即逝,那句话却还在空气里回荡。“公子坚持住,神医刘一手说过,一定要找到大凉山极西悬崖上的蓝冰莲才可以治好公子的腿伤。”前面的那骑黑衣人回头对着马车大声地说道。
  • 佛说缘起圣道经

    佛说缘起圣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