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14400000001

第1章 伯夷叔齐(1)

——末世争利,维彼奔义

(1)

天上白云如布衣,斯须变幻成苍狗;而人间世事如白云,变化多端,难测难料。

陆府自老太太去逝后决定迁离北京,到定居上海的过程,前后费去好几年的时间;事情的第一步骤是清理老太太的遗产,这些财产大都是多年前老太太出嫁时的陪嫁之物,其中有一部分是房产、田产;清点后,陆正波选中了位在上海法租界的一幢老式的两层楼房作为新居;房子空置了许多年,败坏的地方很不少,于是又花费许多时间整修,完工后开始准备迁移……全家到达上海后,又费了好些时间安顿,而后慢慢的适应新环境——弹指间,时间如飞般的流逝了。

而这几年中,时局变动的速度竟不亚于时间的流逝。

南北两政府的局面持续了没多久:北方在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冯玉祥势力高涨,并大肆扩展;而奉系又想往关内发展,浙江的孙传芳则与之对抗,大败奉军,并联结苏皖赣浙闽五省,自称五省联军总司令,形成几方对峙之势;不久,奉系又与冯玉祥发生冲突,双方开战,奉系战败;但,吴佩孚趁奉、冯开战而东山再起,并联合奉系对付冯玉祥;一九二六年初,三方激战,三月,天津失守,北京危急;四月,段祺瑞欲响应奉军,却被冯军发现,遂包围执政府,段祺瑞避往天津,继而北京陷落,冯军向西北退走,北方遂成无政府状态;六月,张作霖、吴佩孚协议由颜惠庆任内阁总理,勉支乱局。

南方政府则在孙中山先生去逝后重新整顿,先是平定陈炯明等叛乱,并于广州成立国民政府,采委员制,并以汪兆铭为主席;接着整编军队,称国民革命军,先统一两广,继而任命蒋中正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于一九二六年七月统军北伐。

北伐军连战皆捷,其间虽因国民政府发生“宁汉分裂”而有所停顿,但不久就得到改善——宁汉合作,改组国民政府(註一),继续北伐,一九二八年六月完成包围京津的形势。

斯时北京以张作霖为首,自组军政府,自任大元帅;但面临国民革命军的包围,自觉大势已去,遂于六月二日离京回奉,车行至皇姑屯,为日本军方预置的炸弹炸死,京津顺利为国民革命军接收;而张作霖死后,其长子张学良继位,于十二月通电服从国民政府,于是全国统一。

又是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但却没有为国家、百姓带来福祉——时局并不稳定,全国虽统一,各地野心军人以武力据地,形成半独立的局面,为谋更大的利益,多次背叛中央,并以武力对抗中央,于是又引发内战,造成“中原大战”(註二);而动用的兵力、战争的地区、战况的惨烈和人员物资的牺牲消耗都远过北伐之役,民不聊生的情况更远超过北伐前。

而内乱将引来外患,本是千古不易的历史教训,有识之士无不对国家、民族所面临的双重危机感到忧心忡忡……

陆正波亦然——定居上海后,他一本以往“隐居”的原则,息交绝游,闭门不出;但,仅从阅报得知世事,也一样为世事感到忧心忡忡——毕竟不能真的做个“神州袖手人”,完完全全的不关心世事、时局!

而且,北伐和内战,固然令他心忧,所引发的梁济(註三)、王国维投水自尽的事,更令他心中震撼、反复思索且无法忘怀——尤其是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中的昆明湖。

他与王国维并不相识,“神交”亦只限于阅读他传诵一时的诗词文章而已;王国维任职溥仪所授的“南书房行走”,任务只是整理宫中的图书、字画、文物而已,不如郑孝胥、罗振玉之做出具体的事来,因而并不引人注意;其后,王国维接受“清华研究院国学门”(註四)之聘出任教职,以学问严谨著称,不料竟萌厌世之想,而死因众说纷纭。

多日后,报上传布陈寅恪的文章,他方觉得到共鸣,但也因为这共鸣,引发了心中更深沉的悲哀:

“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盖今日之赤悬神州值数千年未有之巨劫奇变,劫尽变穷,则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与之共命而同尽,此观堂先生所以不得不死,遂为天下后世所极哀而深惜者也……”

初读时,他沉默了好几天,不出书房,不言不语,唯有心里反复长叹;此后两年多来,一直萦绕于心,时时反复长叹。

一样处身于遭逢巨劫奇变的时代,陷在劫尽变穷的绝地,他的处境和心绪其实都坏过王国维,唯一强过王国维的是心中坚持原则的理念为他提供了支撑精神的力道,使他没有因忧思百结而倒下。

因为时时与金毓崙通信,他对溥仪的情况知之甚详,几年来,溥仪与日本的关系一天比一天密切,金毓崙与丹珠儿札布已奉命多次赴日“办事”,第一批赴日留学的宗室、亲贵子弟已经成行;同时,溥仪也大力交结北洋系军阀,争取他们的“效忠”——一切的迹象都在显示,溥仪正非常积极、非常努力的推展既定的计划。

而这些举动固然引起批评,却也振奋起许多遗老的雄心和热情,主动响应的很不少;能冷静思考、不盲从的唯有少数几个人;而这包含他自己在内的少数几个人立刻成为众遗老们的公敌,被冠上“不忠”的罪名。

离京前,他已蒙受了这重大的压力,离京时所受的压力更大,而且无法化解,全凭坚持原则的理念硬撑下来;定居上海后,离京、津既远,故旧们指责的声音也远了,但是,局势日坏,他的心绪更不能得到平静……

陆天恩则像受到他的感染似的,变得也沉默寡言起来——一九三〇年,他二十六岁,经历过人事与世事的变故,心智仿佛成熟了一些,人也变得懂事了一些。

他虽然依旧过着无所事事的日子,但是很自动自发的不再外出嬉游,大部分的时间都留在家里陪伴父母,尤其是母亲——陆夫人在承受了过多的劳苦和精神压力后,健康彻底的被破坏,未老先衰,精神不济;定居上海后且因处在陌生的环境里,加倍失去安全感,不但时时患病,还精神恍惚,常常失魂落魄般的惘然出神,唯有收到父亲或者兄长从远地来信,才稍有改善——于是,陆天恩尽量为她读信,改善她的心情和精神;没法子每天都能收到远方的来信,便拿出旧信来蒙混,甚至伪造诚亲王和丹珠儿札布的来信,以轻快的语气读给她听。

一段日子下来,他固然自觉尽了孝心,但是精神上大感苦闷;更坏的是,这份苦闷连倾诉的对象都没有——直到荣安很意外的来访。

荣安其实比陆府早了一年多迁居到上海,但是阴错阳差似的没有联系上,因而许久不见,这回能寻访到陆宅,登门拜访,却是偶然的机缘:

“上个月,我返回北京一趟,多住了几天,得了空到府上拜访,这才知道您奉了老爷、太太迁居上海;留守的门房给了我这里的地址——”

陆天恩哑然失笑:

“你可是第一位上门来的访客呢!”

得到这意外的访客,他真有“他乡遇故知”的惊喜,而荣安却不由自主的兴起了沧桑之感——从踏进门的第一步和张望的第一眼就感受到了——现在的陆宅只是一幢老式的走马楼,比以往的陆府无论是形制、规模、气势都小了许多,人员也只有以往的十之一、二,他在大厅中坐下时,端茶敬客的事竟是由陆夫人身边的秋云兼任。

他极力的忍耐才没有叹出气来,而尽量以平和的语气与陆天恩话家常,随口说说自己迁居上海的经过。

“原本,我来上海是应邀听戏——有几位京剧名角儿在上海登台,戏院邀我看看、听听,评论评论;我来了以后多住了几天,看了几出其他的地方戏,看出了味道,有了兴趣,回北京以后还老想着,索性再来一趟;这么个来去几回之后,熟悉了,觉得上海这地方好,朝气蓬勃,欣欣向荣,而且远离军阀内战,我的戏曲研究也有新的材料——索性就迁到上海定居吧,好在我家里人少,又没太多的家当,迁居容易!”

他介绍自己现在的住处——公寓住宅,是上海新兴的住宅形式,楼房,分层分户,各住不同的人家:

“我住在第三层楼,楼上有邻居,楼下也有邻居,真像芝麻烧饼里夹的那块牛肉!”

这个形容让陆天恩笑了起来,也勾起了他的好奇:

“我可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住宅——想必另有一番风味!”

荣安却说:

“您大可亲身体会——如不嫌弃,就到寒舍喝杯茶,实地感受!”

而这个邀请又让陆天恩兴起新的感触:

“自到上海,我极少出门,以致对许多事物都不了解——包括你住的新式住宅——是该到你那儿看看,多了解一点上海的情形!”

于是,第二天他就走出家门,前往荣安的住所;坐在人力车上缓缓前进,而法租界的马路别有一股欧式的典丽气质,整洁、宽阔、秩序井然,却又浪漫优雅;天光云影自梧桐树的枝叶间飞洒、飘落,叠映成层层的幻梦似的波涛,美得有如一幅印象派的画作——和北京的街景相比,完全是不一样的气韵、不一样的华美,更重要的是,这里像个世外桃源,没有政治上的各方角力与纷争,更闻不到军阀内战的烽火……

他的心情为之一变,深吸了一口气,更觉得心旷神怡,一见到荣安便对他说:

“上海果然有一股特别的、新的气象,这一路上,我领略了不少,得到了很多新的感受!”

荣安微笑以对:

“上海和京师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很值得细细寻味——希望您能领略上海的美,喜欢上海!”

陆天恩露出了一个轻松自在的笑容:

“我已经喜欢了——包括你这个住所!”

荣安却脸红了,忙不迭的说:

“我这屋又小又简陋,而且没有人手收拾——我忙着听戏写文章,腾不出空来,以致乱糟糟的,您别见笑!”

这倒不是客气话——公寓式住宅面积小,客厅也小,而且一面墙放着书柜,堆放了超过容量的书籍,又有一些戏剧曲艺演出的宣传海报散置着,角落里还放着留声机和电话,使得客厅显得更小,小中还带着几分拥挤、杂乱;但是,陆天恩却别有感触:

“我觉得你这里很温馨,没有刻意收拾,显得自然、家常,不像有些大宅子,大而无当,看起来高大广阔,但是森冷,人在屋里,心里发慌!”

他很自然的想起以往在北京时,一个人住在高大厂阔的房子里的感受,尤其是秦燕笙离开后、迁居上海前,身边没人,就觉得整个屋里空荡荡的,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心里更是觉得空——现在和荣安两个人挤在狭小的空间里,反而产生了饱满的感觉。

荣安虽然不很了解他的心境,但很清楚他不善作伪,这话出于至诚,于是笑着向他说:

“您只要不嫌弃,何妨常来坐坐!”

陆天恩更是有感而发:

“在上海,你可是我唯一的‘旧识’呢,我一定常来打扰你!”

荣安告诉他:

“其实您有不少旧识在上海——李、张、盛、荣等几位前朝要员都在上海置了产,后人大半迁到了上海定居!”

陆天恩立刻连摇两下头:

“老爷一心远离是非,避开纷争,凡是与政治有关的人都不来往,更不会与前朝要员的后人们联系!”

荣安却是话一出口就已经发觉自己说错了,等到陆天恩说完话,立刻认错:

“是,是,我疏忽了这点!”

陆天恩倒不以为意,朝他露出微笑:

“其实,远离了是非,避开了纷争以后,也就没有朋友了,可真会闷得慌——幸亏你也住在上海,还能找你说说话!”

荣安也笑了:

“我是晚辈,您要找我说话,那是荣幸之至——不过,上海是个繁华、热闹的地方,只要住上几天,熟了,就无论如何都不会闷得慌了!”

他立刻决定带陆天恩到外滩走走,到汇中饭店吃西餐——对初到上海的人来说,这些都是不能错过的,他相信,陆天恩去了一定会觉得新鲜之至,立刻忘了“闷”这个字。

果然,陆天恩生命底层的生机被触动了——

外滩的景观是纯粹的西化,充满了异国情调,而时节虽入冬,但阳光普照,天气温暖如春,空气湿润如泽,非常宜人;陆天恩第一次感受到南方的暖冬,第一次置身在外滩的风情中,第一次享用西式烹调,饮啜咖啡,而邻桌大都是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置身在全新的景物中,得到全新的感受,年轻的心受到了刺激,暖了起来,热了起来,心弦中失落了许久的奔腾跳跃隐约重现;他一面贪得无厌似的极目浏览四周,一面分神对荣安说:

“真是特别——若非面前坐的是你,我还以为自己到了外国呢!”

荣安笑着点头:

“只要您喜欢,怎么想都可以——就当作此刻是在外国旅游吧,轻轻松松、高高兴兴的吃顿饭,让心情好起来,精神好起来,能有更大的力气应付周遭的事!”

陆天恩立刻认同:

“你说得对——心情好,精神好,就不怕遇到困难和烦恼!”

而有些话他不好说出口,每天面对避世的父亲和患病的母亲,他确实需要为自己的生命注入活力,使精神振奋起来,以度过困难和烦恼的打击。

荣安才到过陆宅,感受到陆宅正沉陷在一股愁闷的气氛中,也就很能体会他所说的苦难和烦恼,于是好言安慰他,鼓励他:

“天底下没有过不去的难关,重点在自己能振奋起来,打起精神来,好好的解决困难!”

陆天恩默默的点头,顿了一下之后终于把困难说出了口,并且向他请援:

“我家里确实是发生了困难,头一桩,自老太太去逝后,太太就病了,时好时坏;在北京时,有胡大夫悉心治疗,还不致过于严重;来到上海,先是仍用胡大夫的老方子服药,情况也还可以,但最近,老方子似乎不管用了,服后依旧精神恍惚,身体虚弱;看来应该弃用旧方,但是既不能请胡大夫远从北京来诊,只有在延请上海的大夫,怎奈,大顺人生地不熟,前后请来两位大夫看诊,开的药都没能让太太减缓病情,只好再改用旧方——唉!实在无奈——我想,劳驾你帮着打听上海的名医!”

同类推荐
  • 后伦敦谈

    后伦敦谈

    这本于1885年出版的《后伦敦谈》可以被视为早期“后末世小说”的经典范例:在突然降临的灾难之后,伦敦人口骤减,乡间复归自然,少量的幸存者开始过上了一种准中世纪般的生活。作者在第一部分《堕为蛮人》和第二部分《荒野英伦》当中,分别对灾难过后的自然景观和多年之后的自然历险进行了迷人而精细的描绘。虽然其中所述毁灭后的雾都仍被兵燹、民不聊生,但它却启发出其他科幻作家无限的创作灵感和激情。著名长篇政治幻想小说《乌有乡消息》的作者,也是理查德的好友莫里斯,就曾在读完本书后写信给理查德,信中写道,“荒唐的希望萦绕在我的心中久久不绝。”
  • 1871

    1871

    我就要死了。很多人都对濒临死亡的感觉充满好奇,但对我而言,大限将至却并不是件十分特殊的事:随着神经系统因为缺氧而麻木,先前的痛感已经逐渐从我身上剥离,我还能感觉到自己的躯体与四肢,也能听到周围交战的喊杀声、射击声与爆炸声,但在这一刻,它们都显得如此遥远,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我的知觉正在消失,思想正在麻痹……总而言之,这和进入睡眠的过程并没有多少差别。通过逐渐模糊的双眼,我能看到那个杀死我的家伙:一台由有机机体与金属骨架组合而成的、仿佛蜘蛛般的怪物。
  • 红蝴蝶发卡

    红蝴蝶发卡

    张蜀三十六岁,女儿梦梦十岁那年夏天所发生的事,张蜀至死仍记忆犹新,很难忘记,就像昨天才发生的事一样。十年前的夏天,一个细雨霏霏的傍晚。在张蜀的记忆中,好像那年一进暑期,天就没下过雨,城市像一个大大的蒸笼,燥热热的,人就像热锅里的蚂蚁。前妻刚刚和张蜀离婚,张蜀尚未从离婚的阴影中走出来。一天他随单位人到和平医院体检,遇到了一个在那里做外科医生的男同学。这位男同学叫梁行,他们曾同窗近六年。梁行属于那种聪明绝顶的人,人长得十分帅气,个子有一米七八的样子。他父母都是搞艺术的。
  • 英雄出世

    英雄出世

    本书是作者的一部历史长篇小说,书中以清末民初为背景,从不同侧面和不同社会阶层的生存状态入手,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个回味无穷的故事。
  • 面具恶魔

    面具恶魔

    本书是一部西方恐怖小说选集,共收入22篇欧美作家的短篇恐怖小说,包括:《杀人油画》、《行尸走肉》、《荒宅魅影》、《与鬼为邻》、《树灵闪现》、《面具恶魔》、《恐怖庄园》、《无耳老人》等篇。本书以鬼怪、幽灵为主要描写对象,突出了超自然的神秘元素,故事情节曲折、诡异,故事场景逼真鲜活,悬疑与爱情交叠,结局难以预料……小说以阴郁的色调和神秘的气氛,完成惩恶扬善主题的宣泄。不仅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还具有较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热门推荐
  • 绝色娇女:宫主,你别跑!

    绝色娇女:宫主,你别跑!

    文帝十二年腊月十二,腊八节刚过,离京城汴梁千里之外的江陵,发生了一件奇案,掌管江陵的军政大权的总督府,一夜之间被灭门,自此江陵的百姓人人评头论足,引起了人们各种猜测,在大周国朝廷强烈弹压下,此事才渐渐得到了平息。半年后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汴梁,突然出现了一位青楼女子,据说她来自江陵,谈得一手好琴,跳得一手好舞,深得汴京贵族子弟喜爱……
  • 永恒星君

    永恒星君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活神仙。天穹繁星闪烁,每一颗星星,都是一位得道之人。灵气枯竭,大劫将至。万物终将寂灭,唯星君长生不朽。
  • 惹上多情魔尊:腹黑毒医不上钩

    惹上多情魔尊:腹黑毒医不上钩

    【本文纯属虚构】三入风尘之地,先是一个小偷盗贼,中是一个刁蛮装作绝世神医的公主,后是一个可恶、讨厌、怨恨的破美男。其实她不想乱易容的,她不想跳河的,她更不想被老虎追的,她更更不想跳崖,她更更更不想成亲的……,反正无论她不想什么,最后到真成了什么。她想想问问上天,美男为何这么多,美男为何这么坏,美男为何这么难缠,她只是一个小虾米,她只要有吃有睡,一个人就好的了。追杀她的夭邪美男如是阴狠:“一个替身是不需要眼泪的。”这个也是她最怨恨而最难忘最刻骨的一个男子,她想要离开他,可是却不断的被追杀。寻找的路上一路伴随着的冷情男子:“你的事便是我的事。”他的心只为她而动,而她总是一次一次的伤害他。一路路走来,她遇见的男子、女子不少,每一次伤痛之后都是那一抹灰衣站在她面前安慰她,而夭邪的他却总在追杀她。
  • THE PROFESSOR

    THE PROFESSO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停琴余牍

    停琴余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情商

    情商

    情商是什么?情商是我们直面现实世界、实现自我的人生利器。人生之路走的最远的人,永远都是那些洞悉了情商秘密的人。本书可告诉的情商秘密:找准人生利器:这个世界并不总是温柔以待,我们总得去发现抵御世界的能力。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我们不仅要知道怎样厉害,更要知道哪里不厉害。社交、性格和情商的艺术:按照情商去反复演练,我们也能成为一个高手。你的一切都是无可复制的:从平庸到优秀,中间只差一个情商管理课程。不要做情绪的奴隶:反复修炼思维模式,做一个积极的否定者。如何成为高段位学习者:任何成功都有迹可循,成为一个智慧型人才。
  • 风流的驼哥

    风流的驼哥

    一个天生驼背,胸部凹陷,后背鼓凸的小驼哥,在世人眼里,显得非常滑稽,常成为众人捉弄与打趣的对象。然而,他却长着一颗聪明绝顶的脑袋,有着超出普通人的智力,常能洞悉某些事物的本质,做出一些令人叹服的非常之举。于是,对周围的世界,他便以一种居高临下、幽默调侃的眼光视之。他不屈地挣扎,不懈地奋斗。他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他的经历无奈而辛酸,却能引起我们对置身其中的鄙俗的日常生活的深刻反思。
  • 一叶秋

    一叶秋

    本书为作家张大春的中国传奇笔记材料小说集“春、夏、秋、冬”系列的第三本。演罢《春灯公子》市井豪侠江湖快意,拾掇《战夏阳》知识分子官场怪态,作家张大春再度展现娴熟之极的书场叙事技艺,编织中国传奇笔记材料,溯探正史和传说罅隙之间,那些遭沉埋和隐匿的有趣传说。本书十二篇故事,说的是“识时务”的人们在浊浊世道中,处变化之际,识福祸道理。更有各路鬼怪妖狐,各显神通;仙凡遇会,事迹不凡。
  • 宝贝儿,咱们再婚

    宝贝儿,咱们再婚

    【新文《柔情蜜意,陆少婚前试爱》正在连载更新】谁能告诉苏倾,贿赂巡考员不把作弊的事情报给学校,是要以身相许的?直到从民政局走出来,手里捧着喜庆的结婚证的时候,苏倾看着旁边笑得一脸意味深长的男人,傻了。从此,A市总裁宋城尧,在商界多了一个头衔“宠妻无度”。他说:我要给你A城最盛大的婚礼。却让她成了A城最大的笑柄。他说:你怎么就不明白呢,除了我,你不能嫁给任何人,任何。可是她却在和他离婚之后,执意嫁给那个青梅竹马的男人。原来一开始的时候,这就是一个已经布好的局。他在她怀着孩子的时候强行要了她,随后离家七天,七天后,满城风雨,他和另外一个女人进出酒店。“宋城尧,我们……离婚吧。”苏倾清楚的听见他说:“好。”再次相遇,宋城尧却誓要将她再次夺回身边!修长的手指执起她的下巴,声音温柔专注:“我说过,苏倾,除了我,你不能嫁给任何人。我说的话,你都当耳边风了么?”“我还说过,苏倾,孩子的父亲是我,不是你那位青梅竹马。”最让我难过的事,不是你不爱我了,而是我们曾相爱,想到就心酸。【你以为是虐文?看文的时候绝对会被甜到啦】
  • 反唐演义全传

    反唐演义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