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57800000014

第14章 格物致知

韩晨起床照例锻炼洗澡看书,他坚信养成一个好习惯很难,所以好习惯就要好好保持。

看着那些诗词歌赋没由来的一阵头痛,他不由地想起前世自己上学时候的时光,甚至有些怀念,诗词歌赋确实很好,但是当你每日都要搜肠刮肚的去作诗,去无病呻吟就难受了。

韩晨苦闷着看着手中的诗集,心中忽然冒出一个想法,何必在这里干一些自己不擅长的事情。自己好歹也是从千年之后来的,整理出一些后世的知识多好,说不定到时候能被人推荐为官。

从哪里开始写呢,韩晨心中一片乱。上学时候学过很多的知识都已经忘记,而且很多东西都不宜在这是年代出现,往前一步是天才,两步就是疯子了,搞不好被人当成神经病,虽然不至于像欧洲一样被烧死,但是前途怕是也毁了。

过犹不及一定是要避免的,这也符合‘中庸之道’。韩晨知道在这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时代还是小心为妙。

冷静下来的韩晨开始构思自己的创作,正在此时,黄栋走了进来看着韩晨一副眉头紧皱的样子笑道:“又遇到了什么问题了?”

“舅舅,您如何看待格物致知?”韩晨问。

黄栋有些惊讶地看着外甥:“格物致知?《礼记大学》中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古人对于格物致知的含义一直没有一个公认的看法,所以黄栋对此很难解答。

“孔仲达对此的理解是,致知在格物者,言若能学习,招致所知。”

连黄栋这个饱读诗书的人都没有深刻的认识,韩晨知道自己如若能在这上边阐述新的观点,必定会引起别人的注意的。

韩晨摇摇头道:“外甥认为这就是圣人鼓励我们去探索事务,从中获得知识。先格物后致知,何为格物,便是推究、求得、探索时间万事万物的道理。”

黄栋看着韩晨笑道:“没想到你对这个还有如此的见解!”

韩晨轻轻笑着便开始在桌子上写了起来,《格物学》三个大字。韩晨开头便将自己对格物致知的理解进行了阐述,他明白自己并不能将其解释的很完美,只要让人觉得有道理便好,自孔子之后对此的解释多不胜数,也不差自己一个了。

韩晨准备将学过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等分类撰写,当然他学过的大部分知识都已经还给老师了,剩下的也只是一些最为基础的东西。

韩晨满怀激情地写着这些东西,这等同于创立了一个新的学派,不过韩晨知道自己没有那么大的本领凭空早出一个学说,只能一步一步的来,不能一蹴而就。

韩晨不准备现在就将这些东西发出去,包括物理中的密度,二力平衡、重力等等,化学中的水的三态变化等等最为基础的知识,数学则是一些简单的公式等,实在是韩晨毕业这么多年,学过的知识都还给了老师。而且韩晨也只想写这些简单的理论知识,为古人提供理论基础,引导他们去钻研和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够进步,永远在路上。

毕竟现在引起轩然大波的时机还不到,自己需要有一些名气的时候才能将这个推出去,到那时候这个东西的可靠性才高。

日子就在韩晨的笔下飞快流逝,转眼间韩晨已经闭关三个月,从草长莺飞的暮春到酷暑炎炎的盛夏,韩晨写完他能记住的所有的课本知识,这也是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忘掉很多东西。

看着自己写得厚厚的一摞纸,心中不免佩服自己,虽然都是千年之后常见的东西,但是能将其记住并写下来,并不容易。

韩晨将《格物致知》分为数卷整理好,准备拿到王安石府上让他看一看,当然在这之前他还是决定让自己的舅舅来好好看一看,毕竟这个时代很多文字都是犯忌讳的,为了以后不被被人抓住把柄,还是得找个博学之人进行审核。当然,韩晨对于这种事情并不感冒却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在删除了一些需要避讳或者引发争论的地方后,黄栋感触道:“你这本书,还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们居然在一个球体上,而且球体还在转,唉!”黄栋表示了他的不理解。

“总有一天会有人证实我研究的东西!”韩晨自信道。

“这是晓之自己写的?”王安石脸上显得很震惊,“确实让人耳目一新,不过....”

韩晨清楚王安石欲言又止的样子的原因,书中的很多东西都是这个时代的人难以理解的,比如日心说,比如物质的构成等等。

“大府,格物致知的精神我们还是要有的,不然天下万事万物如何才能清楚,我们本身又是如何才能去理解圣人的意思?”韩晨笑道。

王雱拿起其中一卷问:“晓之,你说我们所在的世界是个圆的?这怎么可能,难道我们不会掉下去吗?纵马向西千里,依然是大地,怎么可能是圆的呢?”古代一直认为宇宙是天圆地方,人们头上的天就像一个锅盖将大地罩住,而大地就像是一个方桌一样。

韩晨摇摇头道:“如果元泽兄去询问一下出过海的人就会发现人们看到远处的船只的时候往往先看到船只的桅杆顶端,然后才慢慢看到传身。”

“晓之你难道就从这一点就能确定我们的世界,额!你所说的地球是圆的吗?”王安石还是有些疑惑,饶是他饱读诗书,对于这种颠覆日常所知的观点还是充满困惑甚至是怀疑。

韩晨道:“其实还有一个最为直接的办法,就是造海船向东方的大洋航行,总有一天会回来的。”

王安石和王雱看着不像是开玩笑的韩晨,心中的震撼已经表露无遗。

韩晨知道自己成功了,成功的让王安石这个当世大儒和名臣觉得惊讶。当然,这不是他的目的,韩晨的目的是让王安石记住自己,记住自己的博学。

王安石继续翻动《格物致知》,动作缓慢,看得极为认真,韩晨和王雱没有出一点动静。

许久,王安石放下书,低头在沉思。韩晨没有打扰,端起香茗细细品味起来。

“世上真的有如此多的东西是我们没法理解和解释的东西啊!”王安石感叹道。

韩晨听着王安石的话心中笑道,何止是这个年代,千年以后人们弄不懂的东西都有很多。“大府,宇宙之中的奥秘无穷无尽,我辈也是只能窥其一角。比如我在书中的很多东西都是理论,并没有验证,或者说我们这一辈子都无法验证,只能留给后人。”

王安石笑道:“那不岂是有些唬人!”

“我无法验证我是正确的,但是好像别人也无法验证我是错误的。大家都很公平。”韩晨促狭道。

王雱则是在一边疑惑道:“晓之,你如何能想到这些东西?”

韩晨笑道:“元泽,你难道没有听说过一个词吗?”

“什么?”

“天才!”

说完韩晨笑了起来,“开个玩笑,开个玩笑。”大宋一直很推崇天才神童,比如有名的太平宰相晏殊。

“晓之,你如此博学多才,是否想过为国效力?”王安石黝黑的脸上那双明亮的眼神看着韩晨。

韩晨摆摆手,“学生现在还没有这个想法,等到什么时候自己能成为大府一样的大儒再去考虑吧!”

王雱听到‘现在’一次就知道韩晨的想法,只是不清楚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而拒绝的。

王安石笑道:“当今管家立志要强盛我大宋,正需要晓之这样的让你贤才,何不趁此时机一展心中之抱负。”

韩晨看着信心满满的王安石,心中不由感慨,当今这位官家可不是什么好相与的,瞻前顾后,犹犹豫豫,倒是玩政治是一把好手,要不他不坚决,变法也不会磕磕绊绊,历经挫折。

“学生还想再在经义上学习几年,考取个出身。”韩晨笑道。

王安石猛地一摆手,顿时气势便出来了,“不必如此,我可以荐你入官,凭借你的学才,定能通过的。”

韩晨摇摇头,没有说话,只是眼神已经将心迹表露出来,坚定。

王安石惋惜道:“那就再等几年吧!希望你能在格物致知方面有更多的发现。”韩晨笑着点头道。

王安石忽然问道:“不知晓之对于科举有什么看法?”

韩晨当然有看法,对于诗词歌赋有相当大的看法,只是话不能说的那么直白,“大府,此事国家抡才大事,岂是学生能议论的。”

王安石看着一脸诚恳的韩晨心中有些好笑,你写的这些东西哪个都能比得上科举了。

“你尽可放心,此地只有我们三人,不会传到外面去。”

韩晨皱了下眉头,“诗词歌赋要知何用?治理国家难道要用这个吗?还不如多一些格物致知的好!”

王安石笑道:“有道理,诗词歌赋对于治国理政并没有多大的作用,以后要多读一些经义,写一些策问,方是正道。”

韩晨心中一动,他知道王安石的变法涉及各个方面,只不过具体内容韩晨是想不起来了,难道这是提醒我之后科举考试的改革方向吗?

同类推荐
  • 三国之无赖兵王

    三国之无赖兵王

    穿越三国耍无赖,收猛将纳贤才,美人江山我都要
  • 大宋帝皇

    大宋帝皇

    一次醉酒赵吉穿越成了大宋端王赵佶,知道自己多少斤两的赵吉还是决定顺天应命捡个皇帝当当……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策略与方法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策略与方法

    历史是什么?历史就像是一幕幕相互关联的多幕剧,在绵延几千年的历史中不断上演。历史的素材人人都可以拿来再加工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之下去思考,历史就会像万花筒一样展现出各式各样的图案。历史之所以成为后世研究的样本,就是因为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智慧的线索。这些线索,就是历史中的策略与方法;这些经典的策略与方法,至今仍是现代人的智慧源泉。策略是行动方针,方法是执行方案,它们都是在特定思维下产生的应对措施。在同样的处境之下,不同的人往往会选择不同的应对方法,正是因为他们具有不同的思维。古人用他们的经历不断验证了这些道理,也用他们的策略与方法留下了一个个成功或失败的案例。
  • 武松要救潘金莲

    武松要救潘金莲

    穿越过后的武松,想要让潘金莲,还有林冲娘子、扈三娘、李师师等女人,以及那么多兄弟,都过上好日子。庙堂纵横,沙场征战,力挽大宋,再创华夏历史,这酸爽!—————————————————————更新时间:一般为中午或晚上23:30以后,视情加更。为保证质量,慢工细活,非特殊情况不多更。
  • 万历二十年:抗日援朝

    万历二十年:抗日援朝

    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日本悍然发动针对朝鲜和中国明朝的侵略战争。应朝鲜国王的请求,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毅然派名将李如松出师东征,抗日援朝,血沃朝鲜半岛。万历抗日援朝的胜利,对亚洲格局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作者以如椽之笔,拨开历史迷雾,条分缕析,直击万历战争“命门”,并对其前后中日朝三国的历史走向等提出了诸多真知灼见,深邃而富有新意。整部作品气势磅礴,壮怀激烈,带领读者领略历史风云变幻,并蕴含对于历史的精细解读和理性成因剖析,还原历史的真相,深刻的现实关照更是令人感慨深思,颔首称道!
热门推荐
  • 深闺毒女:重生嫡小姐

    深闺毒女:重生嫡小姐

    太历二十二年,至亲蒙辱,幼子惨死,她的善良换来的是夫君无情,长姐无义。这仇,这怨,只能以血来还!曾经执意相随的夫君变成势均力敌的对手!曾经倾心相赴的邀约变做险象环生的战局!腹黑冷面的睿智王爷,志同道合的世子殿下,竹马情深的少年将军……一切重来,她不允许自己的命运被操纵!这一世,她要手刃仇人,也要享受一世的锦绣福缘。
  • 余年记

    余年记

    有人说江湖水深,有人说官场复杂,可余年就在这两趟浑水中过的如鱼得水。江湖至天下第一,庙堂至一国之护国公,可谓权势彪炳至极!
  • 男配,求你移情別恋

    男配,求你移情別恋

    那座万年蒙尘的大门缓缓浮现在两人面前时,闻人咲与祁安相视一望,这恐怕就是千万年来令群仙们争相寻觅、通往无上神界的唯一通道。门后究竟是何番景象,无论作为凡人还是真仙,她从未迟疑过,但此时她却不由自主地却步了……她明白,曾经束缚她的一切未知与因果即将在这扇门敞开之后真相大白。闻人咲望向那座大门,此刻,有祁安在身旁,她便无所畏惧。随后彷佛心有灵犀一般,两人同时伸出手覆上门面,那扇尘封数万年的大门咿呀开启。瞬间,门后似有万千光华绽放。
  • 陈独秀家族:独立风雨中(中国故事·南方周末)

    陈独秀家族:独立风雨中(中国故事·南方周末)

    陈独秀的一生,反清、反袁、反军阀、批孔、批党、批“国际”,走了一条由改良--民主革命--启蒙--马列主义革命--呼唤议会民主的政治道路。为他生前死后中国的落后,改良,革命,倒退,停滞,再革命,倒退,改革的历史进程,画上一个个问号。他和他的家族一生都在经历政治风雨。
  • 妩媚则天

    妩媚则天

    本书写武则天从幼年到入宫一步一步成为昭仪的故事。全书以第一人称抒写,缠绵悱恻。内容大多真实,但也有不少虚构。更有穿越的元素在内——武则天的母亲风明就是穿越的人物。情节跌宕起伏,注重心理刻画,深刻剖析了古代一个原本天真纯洁的女子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
  • 协议婚约

    协议婚约

    不就是不想去相亲嘛,用得着把自己赶出家门还不留条后路吗!去旗下的公司应聘,居然个个把自己拒之门外!去银行取个钱吧,竟然被告知银行卡被冻结!想出国回到自个儿的企业吧,一翻包包,很好!签证和一张秘密的银行卡居然都被那死老头子扣在家里了!无奈之下,她只好居住在好友家里,卑微的去了另一家公司做起了小助理。只是某日,冷面总裁将自己叫进办公室,连哄带骗的让自己签一份文件,一看标题--结婚协议书!谁能告诉她,这是什么情况?!在某人的无耻威胁下,在某人卑鄙警告下,她委屈的签上了自己的大名,自此,小助理变身成为豪门太太,开始她的相夫教子的生活。【片段一】"过来,把这份文件给签了!"某男招招手,将手里的文件夹移到了她的面前。"哦…什么!结婚协议书!"某女夸张的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将文件夹推到三尺远。"我能不能不签?"签了以后,她还能有自由么!再说了,她绝不会稀里糊涂的把自己给卖掉!"不行!"看穿某女的心思,冷面总裁风轻云淡的解释道:"我要从前妻手里抢回儿子的抚养权,最佳条件就是有个孩子适合生长的环境!而你,是最佳人选!""可是......""再可是的话,你就收拾东西离开吕氏,相信你的父亲大人很乐于看到这一幕,白三小姐!""你!"某女咬牙切齿的瞪着面前的这只狐狸,可最终还是败在他的"淫威"之下。"好,我签!"不就是一年么,大不了一年之后狠狠地敲他一笔遣散费,然后收拾东西走人!【片段二】"蕊儿,外面有个大叔说我是他儿子!"一手甩着小型剪刀,一手拨弄着刘海耍帅的小男孩淡定的从门外走了进来。"哦?他有没有说他叫什么名字?"坐在办公桌前的少妇头也不抬冷声问道。"呃…我忘了蕊儿…好像,他说,他姓律…"小男孩突然颓败下来,只顾着在老妈面前耍帅,居然把对方的名字给忘了!
  • 贵人

    贵人

    梅嫣是在和老公吵嘴后才下定决心给表妹打电话的,多少带有点赌气的意思。梅嫣打电话的姿势也很特别,手在话机上按着键,眼睛却斜斜地瞥向老公,目光有点类似斗鸡场上的斗鸡。其实梅嫣刚拿起电话时还有些犹豫,她甚至不能确定电话号码的准确性,这是表妹家十几年前的电话号,梅嫣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箱底翻出来的。号码记在一个塑料皮的笔记本里,那是个很有点沧桑感的笔记本,绿色的塑料皮上有几块灰色的污渍,梅嫣蘸着水擦,怎么也擦不掉。
  • 老北京的趣闻秘事

    老北京的趣闻秘事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古都,然而今天它已经成为常住人口数千万的特大型城市。四合院、水井、胡同已经渐渐被雨后春笋般崛起的高楼大厦、高级商场所取代,但那些奇妙美好的民间传说的并未因此消失,《老北京的趣闻秘事》正是一本记录北京辉煌时光的好书。翻开本书,聆听古老的北京城最悠远动人的传奇,感受那个不一样的古老帝都。
  • 网游之枪舞

    网游之枪舞

    一道耀眼的白光过后,张重发现自己已经置身一个叫风铃渡的小山村中,周围人群迅速多了起来……最酷的《第二世界》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游戏!
  • Four Quartets

    Four Quartets

    Four Quartets is the culminating achievement of T.S. Eliot's career as a poet. While containing some of the most musical and unforgettable passages in twentieth-century poetry, its four parts, 'Burnt Norton', 'East Coker', 'The Dry Salvages' and 'Little Gidding', present a rigorous meditation on the spiritual, philosophical and personal themes which preoccupied the author. It was the way in which a private voice was heard to speak for the concerns of an entire generation, in the midst of war and doubt, that confirmed it as an enduring masterpie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