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8300000002

第2章 导读(2)

冰山理论有时也被称为“忽略理论”,它跟中国古代水墨画的留白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他的作品中,海明威会选择忽略或者隐藏他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让读者在字里行间亲自去领会。卡洛斯·贝克尔认为这种极其高明的技巧得益于海明威在创作短篇小说上的丰富经验,他在写短篇小说时“学会了如何以最少的字词来获得最多的意蕴,如何删节语言和避免无用的动作,如何只说出真相,但又总是隐藏着弦外之音”。这种特殊的写作理念和技巧使得他的作品很容易遭到误读,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太阳依旧升起》。这本小说出版之后,无论是普通读者还是文学评论家,无不认为作者的主旨是阐明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当年那批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成为“迷途的一代”,乃至海明威后来不得不亲自写信给佩金斯,指出他的本意并非如此,他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是“地却永远长存”(“太阳依旧升起”来自《圣经·旧约·传道书》,之前的句子,正是“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贾克、布丽特等人虽然身心破碎,但并没有迷途——在基督教的语境中,迷途意味着丧失对上帝和生活的信仰。

海明威的文学之路可谓极其顺利,1926年的《太阳依旧升起》令他声名鹊起,而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也就是在1929年出版的《永别了,武器》(A Farewell to Arms),则直接让他跻身当年美国最顶尖的作家之列。美国国会图书馆第九任馆长、先后三次获得普利策奖的大诗人阿基巴尔德·麦克拉什曾这样概括海明威的文学生涯:“二十五岁成名,三十岁已经是大师。”随后他又陆续写出了《午后之死》(Death in the Afternoon)、《非洲的青山》(Green Hills of Africa)、《有者与无者》(To Have and Have Not),并在1940年完成了反映西班牙内战的杰作《丧钟为谁而鸣》(For Whom the Bell Tolls),几个月内卖出了五十万册,让他的文学声望达到了新的高度。

但到1950年前后,海明威的日常生活和文学生涯双双陷入了低谷。长年酗酒的陋习和喜欢冒险的个性让他的身体有了很多伤病,他的膝盖和额头都受过重创,而且患上了偏头痛、高血压、糖尿病等顽疾。而且随着年纪的增长,他的知交好友逐渐零落,叶芝、菲兹杰拉德、舍伍德·安德森、詹姆士·乔伊斯、葛茱德·斯坦、麦克斯韦·佩金斯等人先后谢世,这让他的心情变得十分抑郁。他的文学创作则陷入了凝滞期,1946年动笔写《伊甸园》(The Garden of Eden),虽然五个月内就写完了八百页,却始终未能定稿,整整修改了十五年,直到死后才得以出版。《穿过河流,进入树林》尽管获得约翰·奥哈拉极高的赞誉,但大部分评论却是负面的,不少人断言海明威已经丧失了写作的能力,甚至连他的妻子(第四任)玛丽也不喜欢这部小说。正是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时刻,海明威写出了他毕生的巅峰巨著——《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的故事很简单:有个老人独自在海上捕鱼,接连几个月没有收获,后来他钓到一条很大的旗鱼,跟它缠斗了两天两夜,用鱼枪把它刺死;但在返回的途中遇到鲨鱼的袭击,缺乏帮手和工具的老人虽然杀了几条鲨鱼,但旗鱼被其他鲨鱼吃光了,等他进港时,旗鱼只剩下一副骨头。这部小说的文字也很简单,全部加起来仅有两万七千个单词,印制成书不足一百二十页。但就是这部简单的小说,出版之后却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初版的《老人与海》在1952年9月1日发行,首印虽然只有五万册,但它同时刊登在当天的《生活杂志》,众多读者为了尽早看到这部小说,竟然在两天之内将五百多万份杂志抢购殆尽。不但普通读者喜欢,评论界也异口同声地赞赏《老人与海》,认为海明威的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八个月后,这个故事让海明威获得了1953年的普利策奖。其实早在1941年,《丧钟为谁而鸣》就获得了普利策奖的提名,却因为在最后时刻遭到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尼古拉斯·穆雷·巴特勒的激烈反对而和这个著名文学奖失之交臂。十二年过去,海明威终于用《老人与海》无可争议地奠定了文学大师的地位,并在第二年10月戴上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

瑞典学院的授奖辞是:“奖励其大师级的叙事艺术,新近体现在《老人与海》中,以及其对当代文体的影响。”作为世界最顶级的文学奖项,诺贝尔文学奖并不是对单部作品的奖励,而更像是终身成就奖。截止到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总共颁发给108个人,授奖辞中提到作品名称的仅有八次,包括特奥多尔·蒙森的《罗马史》(A History of Rome)、卡尔·斯皮特勒的《奥林匹亚之春》(Olympian Spring)、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家族》(Buddenbrooks)、约翰·高尔斯华绥的《福尔赛世家》(The Forsyte Saga)等。这些作品无不是长篇累牍的皇皇巨著,像海明威这样,主要凭借连三万个单词都不到的作品获奖的,在11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当真是仅此一人而已。究竟是什么让《老人与海》如此特殊呢?

这当然跟小说所展现的惊人叙事技巧有关。经过三十年的笔耕不辍,海明威的叙事艺术在1951年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老人与海》中的文字呈现出返璞归真、大繁若简的至高境界。和《太阳依旧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相比,《老人与海》在极简主义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平均每个句子的长度不足15个单词,而且除了少数几个表示古巴口音的西班牙语词汇,所用字眼也都极其常见。

也许有好奇的读者会问,难道作家用简单的句子和词汇也算是高明的文才吗?许多对海明威的作品没有深入研究的人也会有这样的疑问。以文笔艰涩繁复著称的威廉·福克纳曾经不无调侃地说,海明威从来不用那些要让读者去查词典的单词。但只要翻开《非洲的青山》,我们就能看到海明威并不缺乏写长句的能力——书中最长的句子超过四百个单词。《老人与海》之所以这么写,是作者刻意的选择。这部小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其行文的简单与朴素非常有欺骗性,而且隐藏着非常丰富的信息,真可谓是深奥的简洁,下面不妨通过几个详细的例子来予以说明。

例如小说的开篇提到老人的眼睛“有着海水的颜色”(第003页),这个貌似寻常的描写很容易遭到读者甚至评论家的忽略,但正如海明威研究专家杰弗雷·赫利希-梅拉(Jeffrey Herlihy-Mera)指出的,它其实隐含着非常重要的线索。由于蓝色眼睛的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地区,古巴当地人的眼睛是褐色的,而老人又说西班牙语,所以他是来自西班牙的侨民。下文提到老人经常跟男孩讲述他年轻时去非洲的经历,而且会在夜里梦到加那利群岛的白色山峰,也从侧面证实了这一点。海明威曾写信给《纽约客》的记者丽莲·罗斯,指出“老人是个天主教徒,出生于加那利群岛的兰萨罗特岛”,但他把老人这个身份当成水面下的冰山,并不予以直接揭露,而是通过表面的文字去暗示。

又如书中多次提到老人对棒球运动的痴迷,粗心的读者很容易认为那仅仅是老人的嗜好。海明威的真实意图是借助这项运动来给小说提供一个大概的时间框架。在小说的第013页,老人和男孩聊起了美国的棒球联赛,这时男孩说:“伟大的西斯勒的父亲从来没穷过,像我这么大时,他已经在大联盟打球。”男孩口中的“伟大的西斯勒”即是狄克·西斯勒,其父亲乔治·哈罗德·西斯勒是著名的棒球明星,他初次参加比赛是在1915年,那时是二十二岁。也就是说,《老人与海》中的男孩其实年纪并不小,已经有二十二岁。这也解释了男孩何以有力气“提着木箱,箱里有一卷结实的褐色钓索,此外还拿着鱼钩和带长柄的鱼枪”(第007页),还能抓到两条很好的鱼(第088页)。

再比如处于故事核心的那条大鱼,海明威自始至终没有具体地点明它的种类,只是笼统地称之为旗鱼。但通过小说的描写,“估计有一千五百磅重”(第069页)、“从头到尾有十八英尺长”(第088页),读者很容易认出这是身长可达四米以上、最终超过一千八百磅的旗鱼科枪鱼属的大西洋蓝枪鱼。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种深奥的简洁必须有真实性作为支撑。其实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详细地解释过冰山理论的奥妙:“如果作家对他要写的故事有足够的了解,他就可以忽略掉一些他知道的事情,然后只要他写得足够真实,读者将会强烈地感受到那些事情的存在,仿佛作家已经把它们写出来。”而真实性正是《老人与海》的另一个艺术成就。

《老人与海》中对海上生活的描写都有事实的依据。海明威在小说中描写了许多鱼类,有飞鱼、鳅、旗鱼、鼠海豚、灰鲭鲨、柠檬鲨等,他对这些鱼类的形状和习性的描写有着海洋百科全书般的精确。至于墨西哥湾暖流的路径、当地信风的风向等,也和实际情况完全相同。但更了不起的是虚构的真实,老人和大鱼死磕了两天两夜,又跟鲨鱼缠斗了一天一夜,海明威将这漫长过程的每个关键动作都交代得宛如电影的慢镜头般清楚,用瑞典学院的安德斯·奥斯特灵的话来说,“就在我们眼前上演”。实际上,海明威的文字看似简单,但却有着惊人的表现力,而且又极其准确,几乎每个单词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连词与词之间的次序也绝不容许有分毫的更改,否则就会破坏小说的真实性,具体的例子请参见本书附录的《谈谈<老人与海>的三种译本》,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这部小说能获得斯德哥尔摩的青睐,除了大师级的叙事艺术之外,老人身上体现出来的那种顽强拼搏的精神也起到关键的作用。文如其人这句话,至少对海明威而言是适用的。他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又喜欢拳击、斗牛和狩猎,是个不折不扣的硬汉。他这种酷爱冒险和暴力的性格在早期的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太阳依旧升起》中的贾克·巴恩斯,《永别了,武器》中的弗里德里克·亨利,还是《丧钟为谁而鸣》中的罗伯特·乔丹,无不是极富男子气概的英雄式人物。甚至连安德斯·奥斯特灵也在当年的颁奖典礼上说:“诚然,海明威早期的作品有其残暴、愤世和冷酷的缺陷,这有悖于诺贝尔奖对理想文学作品的要求。”但《老人与海》却有着明显的衰年变法的痕迹:海明威这次要探讨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并试图传达一种永不言败的乐观主义精神。

他以往的作品,尤其是《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本质上是对暴力和残酷的揭露,弗里德里克·亨利惶恐地在卡波雷托的泥泞中浴血战斗的场景,以及罗伯特·乔丹奋不顾身地在西班牙的群山中炸毁大桥的画面,无不令读者深深地体会到人与人之间那种互为地狱的恐怖。而且这两部小说均以悲剧收场:凯瑟琳因难产而在血泊中去世,留下亨利独自在雨中凄然地返回旅馆;而乔丹虽然成功地完成了任务,却逃不过沦为俘虏和被处死的命运。

但在《老人与海》中,读者看到的只有温情。老人和男孩的深厚感情就不说了,连露台酒吧的老板马丁也经常给老人免费的饭吃,而老人则对他的邻居满怀感激,认为“我生活的这个乡镇很友好”(第082页)。人在这里变成了大写的人,对应着的是自然。

在海明威之前,有不少美国作家已经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比如亨利·梭罗和约翰·缪尔,但很少有文学作品会把环境保护视为严肃的话题——毕竟现代环保运动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兴起的。许多海明威研究专家并没有意识到,《老人与海》可能是最早倡导人类有节制地开发自然的文学作品。小说中,老人对自然的态度是友好的,他多次称旗鱼、飞鱼甚至黄林莺是他的朋友。他对自然的掠夺仅限于满足维持生存的需求,那条上钩的大旗鱼已经足以让他“整个冬天衣食无忧”(第079页),对自然贪得无厌的索求是老人所反感的:

“那鱼也是我的朋友,”他说,“我从来没看见过或者听说过这么大的鱼。但我必须杀了他。幸好我们不用去杀死星星。”

想想看啊,要是人每天必须努力去杀死月亮,那会怎么样呢,他想。月亮会逃走的。但想想看人每天必须努力去杀死太阳,那又会怎么样呢?我们真是天生幸运啊,他想。(第053页)

星星、月亮和太阳当然是相对地球而言的,老人这段心理活动乍看之下似乎荒诞不经,但海明威其实想表达的是对地球资源枯竭的担心,这在20世纪50年代,不得不说是极具先见之明的。

然而《老人与海》之所以成为经典,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在于贯穿全书那种永不认输的乐观主义精神。老人已经八十四天没有打到鱼,但“他的希望和自信从未消失”(第006页)。等终于钓到了旗鱼,却发现那条鱼太大了,他既没有帮手,也不在健康状态,很难收服他:

老人见过许多大鱼。他见过许多上千磅重的鱼,有生以来也抓到过两条,但都不是一个人抓到的。现在他孤身一人,在这望不到陆地的远海,而他要对付的这条鱼,却是他见过最大的,比他听说过的还要大,糟糕的是他的左手依然僵硬得像抓住东西的鹰爪。(第044页)

他没有就此放弃,而是竭尽所能,苦苦和大鱼缠斗了两天两夜,终于将其刺死。不幸的是,老人在返航途中遭遇鲨鱼的袭击,他尽力抗争,累到吐血,最终只收获了一副旗鱼的骨架。但即使如此,他也没有失去希望和信心,在小说的末尾,他仍然准备和男孩再次出海。这正是《老人与海》最激动人心之处。奥斯特灵曾经很好地总结了小说的主旨:“这个故事是一曲颂歌,它提倡哪怕结果一无所得也永不屈服的奋斗精神,赞扬失败之中的道德凯旋。”

当然,作为现代主义小说的巅峰之作,《老人与海》的丰富性并非这篇导读所能穷尽,它还有着更为广阔的诠释空间,比如整个故事和《圣经》的关联。但这座冰山隐藏在海面之下的庞大部分,就留给读者通过阅读去亲自感受了——我相信这将会是一个很愉快和充满惊喜的过程。

《老人与海》出版将近六十年,海明威与世长辞也已超过半个世纪,如今回头望去,我们恐怕无法赞同约翰·奥哈拉当年的评价,毕竟文学创作是一个非常多元的领域,很难有令人信服的论证可以说明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比罗伯特·彭斯更出色,或者威廉·福克纳比查尔斯·狄更斯更优秀。但如果从开风气之先和对后世作家文体影响的角度来看,说厄尼斯特·海明威是20世纪以来英语世界最伟大的作家,应该是个经得起推敲的论断:因为无论是约翰·麦克斯韦·库切这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当代文豪,还是尼古拉斯·斯帕克斯这样以言情小说著称的畅销天王,有难以枚举的作家明显受到海明威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他那种简洁的文体和生动的对白。

坦白说,国内对海明威的认识,以及对其作品的接受,在我看来是远远不够的,和这位伟大作家的重要性不相匹配。我翻译《老人与海》,初衷在于帮助读者更加真切地领略海明威高超的叙事艺术;假如这个小小的愿望能够实现,则幸甚,幸甚。

李继宏

2011年12月22日

同类推荐
  • 江姐其人

    江姐其人

    一曲红梅赞,唤起了多少人对纫岩上那位视死如归的巾帼英雄的深情怀念。在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千千万万革命先烈中。江姐这个名字是大家最熟悉的了。小说、电影、歌剧都饱含激情地讴歌了她的英雄事迹,并对她的光辉形象作了深刻动人的描写。然而现实生活中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友的江姐到底是个什么样子,那就鲜为人知了。
  • 东野圭吾作品系列(七部)

    东野圭吾作品系列(七部)

    东野圭吾,日本推理小说无冕之王,直木奖、吉川英治文学奖、江户川乱步奖等重要文学奖项得主。本系列收录东野圭吾的《变身》《圣女的救济》《只差一个谎言》《名侦探的守则》《祈祷落幕时》《麒麟之翼》《红手指》等七部小说。
  • 山风不说话

    山风不说话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波隆那比熊

    波隆那比熊

    家具城马上要关门,二楼一户商家把马龙喊过去,让他往“德国小镇”送一只“五斗橱”。老板娘说,马龙,去了你一个人扛到楼上就可以了,我给你加十块钱搬运费。马龙赶紧道谢,您就是我的衣食父母,您的大恩大德我下辈子也不忘。老板娘说,马屁精,路上小心点,别把柜子给我蹭了。装好柜子,马龙又在外边罩了一层毡布,电动三轮车后马槽有点松动,哗哩哗啦地响,他找来一根八号铁丝在角上紧了紧。“德国小镇”离他的住处不远,送完货他一拧油门就回家了。“德国小镇”是三年前刚刚开发出的楼盘,凤城有名的富人区。天色暗下来,路灯亮了,马龙等了五个红灯,半个小时后看到了“德国小镇”的指路牌。
  • 盘破门

    盘破门

    《盘破门》是一部中国传统式小说,既有根据历史演绎的痕迹,又有作者虚构的江湖故事,同时不失对地方文化遗产的披露。包含《刺杀端方》和《木棉袈裟》两卷。
热门推荐
  • 灵千狐

    灵千狐

    现代某小国公主意外穿越到波澜大陆成为灵家小姐,可是这接踵而来的恩怨情仇是怎么回事?哼!想算计本小姐,你就做梦吧!
  • 快穿之我的世界只有你

    快穿之我的世界只有你

    白落悠刚刚得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A大录取通知书,就被某不明飞行物给撞了,然后就踏上了一条征服星辰大海的路…… 【某不明飞行物·系统】出门一趟竟然就摊上了这么个宿主,我太难了 白落悠:“系统总是压榨我,我太难了” 白落悠不仅要从主角,配角,炮灰和路人的角度去攻略男神,还要完成原主心愿。白落悠表示,心好累,想罢工。霸道总裁,温柔校草,清冷上仙,偏执少帅,邪魅少主,阳光男孩,冷漠王子,反派BOSS等等,攻略男神的身份多变。白落悠总觉得自己攻略的对象是同一个人,而且这个人跟自己有很深的牵绊……
  • 是的,我最棒

    是的,我最棒

    长久以来一直阻碍我们成功的弱点,还要伴随我们多久呢?如果没有改变,我们将依然是现在的混沌状态,忙碌而平凡。人人都清楚的缺点,偷偷地塞给我们一点点短暂的快乐,就肆无忌惮地夺走了我们一生的成功。 写一封战书给自己,向自己的弱点宣战! 《是的,我最棒!》,以大师卡耐基的理论为基础,同归我们的日常生活细节,直指隐藏在你身上的弱点,深入分析弱点产生的原因,为你提供极具实用性的战术,指导你为人生写一封完全的战书,勇敢PK自己
  • 改变大脑的趣味侦探推理游戏

    改变大脑的趣味侦探推理游戏

    福尔摩斯说:“猜想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它有害于我们的逻辑推理。”所以,任何一个问题或现象,都有其存在的规律。抓住这些规律,你就可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你不必为侦探们破译真相大呼神奇,更不用惊羡不已,他们具备的逻辑推理能力,我们同样可以拥有。做高效的自己,用全新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推理武装自己的大脑。本书就是一本激发推理潜能的思维魔法书,比“哈里波特”系列更科学更充满想象力。当你的大脑经过一系列“洗礼”后,会把侦探推理转化成一种自我能力,让你在工作生活中,用非同一般的视角去思考问题,抓住问题的关键,从而全面提升你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和综合逻辑能力,让你变得不再简单和平凡。
  • 暗光双子

    暗光双子

    善恶失衡天秤倾斜宇宙意志派出暗黑双子纠正失衡的世界神选之子能否力挽狂澜
  • 伤寒贯珠集

    伤寒贯珠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雪峰天山派

    雪峰天山派

    中原武林明争暗斗,而远在西域的天山派还未被波及,武林至尊之位,回生诀和魔尊舍利子以及雪峰榜,都是明争暗斗的目标。 男主张阳却始终不畏艰辛行侠仗义,传播着侠义正能量。各门派,把子女送到天山派去学武艺,其目的是帮自己成就武林霸业,所以,天山派弟子有时不得不和同门斗。可有些天山派弟子顾念同门之谊,谱写了同门患难与共的侠义篇章。张阳和金小凤的爱情也经历无数次考验后,有情人终成了眷属!
  • 盛宠千金空姐

    盛宠千金空姐

    第一次初见,她以一吻换回姐姐的至宝。第二次见面,他在她的航班上亲密唤她。第三次再见,他是公司的新机长,也是她的未婚夫。*他是町盛航空英俊帅气的机长先生,町氏的唯一继承人。倾慕他的美女无数,却从没有一人入的他眼。她是名门权贵之后,町盛航空的最美空姐。却始终守着一颗心,念念不忘着一人。*爱情没有如果,彼此相遇的那一刻,注定沉沦。
  • 陆游文集4

    陆游文集4

    一个受时代陶熔而又努力陶熔时代的人,通过诗词发出声声战斗的呐喊,永远激励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读一代爱国诗人的经典文章,品官宦诗人的一生坎坷。
  • 夏暮听风眠

    夏暮听风眠

    留学奥兰多的追爱少女与华人圈贵裔一场危险又确幸的甜蜜追逐。赵七七和几个中国学生留学美国奥兰多,无意中结识了华人圈中鼎鼎有名的庄希,从此一见误终身,发起倒追攻势。隐秘复杂的身份背景,暗潮涌动的生死历险,她将爱情孤注一掷,却是身心俱伤,黯然回国。直到赵七七的身边出现了另一个人,庄希才幡然醒悟,追回国内,道歉、忏悔、表白。可她却不敢再爱,两个人只能隔着大洋彼岸,遥不可及。再次来到奥兰多,她发现了隐藏在他心中许久的秘密,也知道了他当初为救自己放弃了家族利益,九死一生。她重拾勇气和爱情走向他,却发现这不过是他为她而设的甜蜜阴谋。夏暮有风,听风而眠。这场从你开始的爱情,现在由我来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