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84400000011

第11章

北平的天又高起来!“八一三”!上海的炮声把久压在北平人的头上的黑云给掀开了!

祁瑞宣的眉头解开,胖脸上拥起一浪一浪的笑纹,不知不觉地低声哼着岳武穆的《满江红》。

瑞全扯着小顺儿,在院中跳了一个圈,而后把小妞子举起来,扔出去,再接住,弄得妞子惊颤地尖声笑着,而吓坏了小顺儿的妈。

“老三!你要是把她的嫩胳臂嫩腿摔坏了,可怎么办!”小顺儿的妈高声地抗议。

祁老人只晓得上海是个地名,对上海抗战一点也不感兴趣,只慨叹着说:“劫数!劫数!这又得死多少人呀!”

天佑在感情上很高兴中国敢与日本决一死战,而在理智上却担忧自己的生意:“这一下子更完了,货都由上海来啊!”

“爸爸,你老想着那点货,就不为国家想想!”瑞全笑着责备他老人家。

“我并没说打日本不好哇!”天佑抱歉地声辩。

小顺儿的妈莫名其妙,也不便打听,看到大家都快活,她便加倍用力地工作,并且建议吃一顿茴香馅儿的饺子。

歪打正着,瑞全以为大嫂是要以吃饺子纪念这个日子,而大加夸赞。“大嫂我帮着你包!”

“你呀?歇着吧!打惯了球的手,会包饺子?别往脸上贴金啦!”

天佑太太听到大家吵嚷,也出了声:“怎么啦?”

瑞全跑到南屋,先把窗子都打开,而后告诉妈妈:“妈!上海也开了仗!”

“好!蒋委员长做大元帅吧?”

“是呀!妈,你看咱们能打胜不能?”瑞全喜欢得忘了妈妈不懂得军事。

“那谁知道呀!反正先打死几万小日本儿再说!”

“对!妈你真有见识!”

“你们要吃饺子是不是?”

“大嫂的主意!她真有两下子,什么都知道!”

“搀我起来,我帮她拌馅子去;她拌馅子老太咸!”

“妈你别动,我们有的是人!连我还下手呢!”

“你?”妈妈笑了一下。她慢慢地自己坐起来。

瑞全忙过去搀扶,而不知把手放在哪儿好。

“算了吧!别管我,我会下地!这两天我好多了!”事实上,她的病是像夏天的雨,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当她精神好的时候,她几乎和好人差不多;可是,忽然的一阵儿不舒服,她便须赶快去睡倒。

慢慢地,她穿上了鞋,立了起来。立起来,她是那么矮,那么瘦,瑞全仿佛向来没注意过似的;他有点惊讶。他很爱妈妈,可是向来没想到过妈妈就是这样的一个小老太太。再看,妈妈与祖父、父亲,都长得不同。她不是祁家的人,可又是他的母亲,他觉得奇怪,而不知怎么的就更爱她。再看,她的脸色是那么黄,耳朵薄得几乎是透明的,他忽然感到一阵难过。上海开了仗,早晚他须由家里跑出去;上海在呼唤他!他走了以后,谁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妈妈呢?是不是能再见到她呢?

“妈!”他叫出来,想把心中的秘密告诉她。

“啊?”

“啊——没什么!”他跑到院中,仰头看着那又高又蓝的天,吐了口气。

他到东屋看了看,见大嫂没有容纳他帮忙包饺子的表示,没出声,找了大哥去。

“大哥!我该走了吧?想想看,上海一开仗,得用多少人,我不能光坐在家里等好消息!”

“到上海去?”

“是呀!以前,想走我找不到目的地;现在有了去处,还不走?再不走,我就要爆炸了!”

“怎么走呢?天津有日本人把住,你又年轻力壮,又像学生的样子,日本人能轻易放你过去?我不放心!”

“你老这么婆婆妈妈的,大哥!这根本是冒险的事,没法子想得周到!溜出北平去再说,走一步再打算第二步!”

“咱们再仔细想一想!”瑞宣含着歉意地说。“怎样走?怎样化装?带什么东西?都须想一想!”

“要是那样,就别走啦!”瑞全并没发气,可是不耐烦地走出去。

瑞丰有点见风使舵。见大家多数的都喜欢上海开仗的消息,他觉得也应当随声附和。在他心里,他并没细细地想过到底打好,还是不打好。他只求自己的态度不使别人讨厌。

瑞丰刚要赞美抗战,又很快地改了主意,因为太太的口气“与众不同”。

瑞丰太太,往好里说,是长得很富态;往坏里说呢,干脆是一块肉。身量本就不高,又没有脖子,猛一看,她很像一个啤酒桶。脸上呢,本就长得蠢,又尽量地往上涂抹颜色,头发烫得像鸡窝,便更显得蠢而可怕。瑞丰干枯,太太丰满,所以瑞全急了的时候就管他们叫“刚柔相济”。她不只是那么一块肉,而且是一块极自私的肉。她的脑子或者是一块肥油,她的心至好也不过是一块像蹄髈一类的东西。

“打上海有什么可乐的?”她的厚嘴唇懒懒地动弹,声音不大,似乎喉眼都糊满脂肪。“我还没上过上海呢!炮轰平了它,怎么办?”

“轰不平!”瑞丰满脸赔笑地说:“打仗是在中国地,大洋房都在租界呢,怎能轰平?就是不幸轰平了,也没关系;赶到咱们有钱去逛的时候,早就又修起来了;外国人多么阔,说修就修,说拆就拆,快得很!”

“不论怎么说,我不爱听在上海打仗!等我逛过一回再打仗不行吗?”

瑞丰很为难,他没有阻止打仗的势力,又不愿得罪太太,只好不敢再说上海打仗的事。

“有钱去逛上海,”太太并不因瑞丰的沉默而消了气:“你多咱才能有钱呢?嫁了你才算倒了霉!看这一家子,老少男女都是啬刻鬼,连看回电影都好像犯什么罪似的!一天到晚,没有说,没有笑,没有玩乐,老都噘着嘴像出丧的!”

“你别忙啊!”瑞丰的小干脸上笑得要裂缝子似的,极恳切地说:“你等我事情稍好一点,够咱们花的,再分家搬出去呀!”

“等!等!等!老是等!等到哪一天?”瑞丰太太的胖脸涨红,鼻洼上冒出油来。

中国的飞机出动!北平人的心都跳起多高!小崔的耳边老像有飞机响似的,抬着头往天上找。他看见一架敌机,但是他硬说是中国的,红着倭瓜脸和孙七辩论:“要讲剃头刮脸,我没的可说;你拜过师,学过徒!说到眼神,就该你闭上嘴了;尊家的一对眼有点近视呀!我看得清楚极了!飞机的翅膀上画着青天白日;一点错没有!咱们的飞机既能炸上海,就能炸北平!”

孙七心中本来也喜欢咱们的飞机能来到北平,可是经小崔一说,他就不能不借题抬几句杠。及至小崔攻击到他的近视眼,他认了输,夹着小白布包,笑嘻嘻地到铺户去做活儿。到了铺户中,他把小崔的话扩大了一些,告诉给小商人们。他一手按着人家的脸,一手用刀在脸上和下巴底下刮剃,低声而恳切地说:“我刚才看见七架咱们的轰炸机,好大个儿!翅儿上画着青天白日,清楚极了!”人家在他的剃刀威胁之下,谁也不敢分辩。

小崔哼唧着小曲,把车拉出去。到车口,他依然广播着他看见了中国飞机。在路上,看到日本兵,他仰着点脸飞跑;跑出相当的远,他高声地宣布:“全杀死你们王八日的!”而后,把咱们的飞机飞过天空的事,告诉给坐车的人。

李四爷许久也没应下活儿来——城外时时有炮声,有几天连巡警都罢了岗,谁还敢搬家呢。今天,他应下一档儿活儿来,不是搬家,而是出殡。他的本行是“窝脖儿”,到了晚年,他也应丧事;他既会稳当地捆扎与挪移箱匣桌椅,当然也能没有失闪地调动棺材。在护国寺街口上,棺材上了杠。一把纸钱像大白蝴蝶似的飞到空中,李四爷的尖锐清脆的声音喊出:“本家儿赏钱八十吊啊!”抬杠的人们一齐喊了声“啊!”李四爷,穿着孝袍,精神百倍地,手里打着响尺,好像把满怀的顾虑与牢骚都忘了。

李四大妈在小羊圈口上,站得紧靠马路边,为是看看丈夫领殡——责任很重的事——的威风。擦了好几把眼,看见了李四爷,她含笑地说了声:“看这个老东西!”

棚匠刘师傅也有了事做。警察们通知有天棚的人家,赶快把棚席拆掉。警察们没有告诉大家拆棚的理由,可是大家都猜到这是日本鬼子怕中央的飞机来轰炸;席棚是容易起火的。刘师傅忙着出去拆棚。高高地站在房上,他希望能看到咱们的飞机。

小文夫妇今天居然到院中来吊嗓子,好像已经不必再含羞带愧地做了。

连四号的马老寡妇也到门口来看看。她最胆小,自从卢沟桥响了炮,她就没迈过街门的门坎。她也不许她的外孙——十九岁的程长顺——去做生意,唯恐他有什么失闪。她的头发已完全白了,而浑身上下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手指上还戴着四十年前的式样的,又重又大的,银戒指。她的相貌比李四妈还更和善;心理也非常的慈祥,和李四妈差不多。可是,她在行动上,并不像李四妈那样积极、活跃,因为自从三十五岁她就守寡,不能不沉稳谨慎一些。

她手中有一点点积蓄,可是老不露出来。过日子,她极俭省,并且教她的外孙去做小生意。外孙程长顺在八岁的时候父母双亡,就跟着外婆。他的头很大,说话有点齉鼻,像患着长期伤风似的。因为头大,而说话又呜齉呜齉的,所以带着点傻相;其实他并不傻。外婆对他很好,每饭都必给他弄点油水,她自己可永远吃素。在给他选择个职业的时候,外婆很费了一番思索;结果是给他买了一架旧留声机和一两打旧唱片子,教他到后半天出去转一转街。长顺非常喜欢这个营业,因为他自己喜欢唱戏。他的营业也就是消遣。他把自己所有的唱片上的戏词与腔调都能唱上来。遇到片子残破,中间断了一点的时候,他会自己用嘴哼唧着给补充上。有时候,在给人家唱完半打或一打片子之后,人家还特烦他大声地唱几句。他说话时虽呜齉呜齉的,唱起来可并不这样;反之,正因为他的鼻子的关系,他的歌唱的尾音往往收入鼻腔,听起来很深厚有力。他的生意很不错,有几条街的人们专等着他,而不照顾别人。他的齉鼻成了他的商标。他的志愿是将来能登台去唱黑头,因他的脑袋既大,而又富于鼻音。

这一程子,长顺闷得慌极了!外婆既不许他出去转街,又不准他在家里开开留声机。每逢他刚要把机器打开,外婆就说:“别出声儿呀,长顺,教小日本儿,听见还了得!”

今天,长顺告诉外婆:“不要紧了,我可以出去做买卖啦!上海也打上了,咱们的飞机,一千架,出去炸日本鬼子!咱们准得打胜!上海一打胜,咱们北平就平安了!”

外婆不大信长顺的话,所以大着胆子亲自到门外调查一下;倒仿佛由门外就能看到上海似的。

老太太的白发,在阳光下,发着一圈儿银光。大槐树的绿色照在她的脸上,给皮肤上的黄亮光儿减去一些,有皱纹的地方都画上一些暗淡的细道儿。胡同里没有行人,没有动静,她独自立了一会儿,慢慢地走回屋中去。

“怎样?外婆!”长顺急切地问。

“倒没有什么,也许真是平安了!”

“上海一开仗,咱们准打胜!外婆你信我的话,准保没错儿!”长顺开始收拾工具,准备下午出去做生意。

全胡同中,大家都高兴,都准备着迎接胜利,只有冠晓荷心中不大痛快。他的事情还没有眉目。假若事情已定,他大可以马上去浑水摸鱼,管什么上海开仗不开仗。但是,事情既没决定,而上海已经在抗战,万一中国打胜,他岂不是没打到狐狸而弄来一屁股臊?他很不痛快地决定这两天暂时停止活动,看看风色再说。

大赤包儿可深不以为然:“你怎么啦?事情刚开头儿,你怎么懈了劲儿呢?上海打仗?关咱们什么屁事?凭南京那点兵就打得过日本?笑话!再有六个南京也不行!”大赤包儿差不多像中了邪。她以为后半世的产业与享受都凭此一举,绝对不能半途而废。

凑巧,六号住的丁约翰回来了。丁约翰的父亲是个基督徒,在庚子年被义和团给杀了。父亲殉道,儿子就得到洋人的保护;约翰从十三岁就入了“英国府”做打杂儿的。渐渐地,他升为摆台的,现在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了。虽然摆台的不算什么很高贵的职业,可是由小羊圈的人们看来,丁约翰是与众不同的。他自己呢也很会吹嘘,一提到身家,他便告诉人家他是世袭基督徒,一提到职业,他便声明自己是在英国府做洋事——他永远管使馆叫作“府”,因为“府”只比“宫”次一等儿。他在小羊圈六号住三间正房,并不像孙七和小崔们只住一间小屋。他的三间房都收拾得很干净,而且颇有些洋摆设:案头上有许多内容一样而封面不同的洋书——四福音书和圣诗;橱子里有许多残破而能将就使用的啤酒杯、香槟杯和各式样的玻璃瓶与咖啡盒子。论服装,他也有特异之处,他往往把旧西服上身套在大衫上当作马褂——当然是洋马褂。

在全胡同里,他只与冠家有来往。这因为:第一,他看不起别的人家,而大家也并不怎么特别尊敬他,所以彼此两便,不必往来;第二,他看得起冠家,而冠家也能欣赏他的洋气,这已经打下友谊的基础,再加上,他由“府”里拿出来的一点黄油、咖啡,或真正的牛津橙子酱什么的,只有冠家喜欢要,懂得它们是多么地道,所以双方就更多了一些关系——他永远把这类的洋货公道地卖给冠家。

这次,他只带来半瓶苏格兰的灰色奇酒,打算白送给冠先生。

假若丁约翰是在随便的一家西餐馆摆台,大赤包儿必定不会理会他,即使他天天送来黄油与罐头。丁约翰是在英国府摆台,这就大有文章了。假若宫里的太监本来是残废的奴役,而因在皇宫里的关系被人另眼看待,那么,大赤包儿理当另眼看待丁约翰。她觉得丁约翰本人与丁约翰所拿来的东西,都不足为奇,值得注意的倒是“英国府”那三个有声势的字。丁约翰来自英国府,那些东西来自英国府,这教大赤包儿感到冠家与英国使馆有了联系,一点可骄傲的联系!每逢她给客人拿出咖啡或果酱的时候,她必要再三地说明:“这是由英国府拿出来的!”“英国府”三个字仿佛粘在了她的口中,像口香糖似的那么甜美。

见丁约翰提着酒瓶进来,她立刻停止了申斥丈夫,而把当时所能搬运到脸上的笑意全搬运上来:“哟!丁约翰!”她也非常喜欢“约翰”这两个字。虽然它们不像“英国府”那么堂皇雄伟,可是至少也可以与“沙丁鱼”、“灰色奇酒”并驾齐驱地含有洋味。

丁约翰,四十多岁,脸刮得很光,背挺得很直,眼睛永远不敢平视,而老向人家的手部留意,好像人们的手里老拿着刀叉似的。听见大赤包儿亲热地叫他,他只从眼神上表示了点笑意——在英国府住惯了,他永远不敢大声地说笑。

“拿着什么?”大赤包儿问。

“灰色奇!送给你的,冠太太!”

“送?”她的心里颤动了一下。她顶喜欢小便宜。接过去,像抱吃奶的婴孩似的,她把酒瓶搂在胸前。“谢谢你呀,约翰!你喝什么茶?还是香片吧?你在英国府常喝红茶,该换换口味!”

“坐下,约翰!”冠先生也相当的客气。“有什么消息没有?上海的战事,英国府方面怎么看?”

“中国还能打得过日本吗?外国人都说,大概有三个月,至多半年,事情就完了!”丁约翰很客观地说,倒仿佛他不是中国人,而是英国的驻华外交官。

“怎么完?”

“中国军队教人家打垮!”

大赤包儿听到此处,一兴奋,几乎把酒瓶掉在地上。“冠晓荷!你听见没有?虽然我是个老娘们儿,我的见识可不比你们男人低!把胆子壮起点来,别错过了机会!”

冠晓荷愣了一小会儿,然后微笑了一下:“你说的对!你简直是会思想的坦克车!”

同类推荐
  • 哈佛大学经典法则

    哈佛大学经典法则

    “先有哈佛,后有美国。哈佛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她在人们心中已经成为一种符号。正如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威谦·詹姆斯说:“真正的哈佛,乃是一无形的、内在的、精神的哈佛。”哈佛不仅是一所大学的名字,更是一种精神与智慧的象征。”
  • 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散文分册)

    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散文分册)

    本书分为“怀念”“新解读”“写朋友”“读书乐”“爱生活”“人世间”“少年游”七个部分。选入的散文比较宽泛,不局限于游记、抒情、记叙,亦将哲学、历史、文化、科学各类文论和随笔选入,并包括书评、影评、议论、杂感、演讲等,这些应用类文章不仅对中学生、大学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更有利于扩大他们的阅读视野。编者在每篇文章中依旧有选择地写出精练的点评,文后还特别写有分析短文,并设有“延伸阅读”板块,供读者深入解读。读者可以在阅读中掌握生动活泼的遣词造句,体会独特的思想和思考角度,从而领悟到另类的“形散神也散”的散文真谛……
  • 朱自清经典

    朱自清经典

    朱自清触动灵魂的优美文字,源自心灵深处的感悟,在岁月的长河中,如宝石般熠熠生辉,陪伴着读者一路远行。本书精选编朱自清作品中脍炙人口的篇目四十余篇,有利于青少年读者进一步深入理解名家名篇,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 教你学同义词反义词(上)(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

    教你学同义词反义词(上)(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格列佛游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格列佛游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热门推荐
  • 我的美味爱情公式

    我的美味爱情公式

    他是靠精湛厨艺吸纳千万粉丝,被奉为微博*美手的大神“美食道”。她是古镇隐姓埋名的少女厨神,微博粉丝只有99的小透明“西西西米”。从二次元到三次元,应曲和助她逃婚,捧她成为年轻的五星总厨。从冤家到师徒,西米用天赋和厨艺征服他挑剔味蕾,进驻他的心。每一道菜都有独立的美味秘方,酸甜苦辣乘除相加,便成了只属于她和他的美味爱情公式。
  • 绝世炼丹师

    绝世炼丹师

    陈潇自幼无父无母,在师门丹门长大,他是一名炼丹师,主要是以炼丹为主,攻击武器也是丹药。炼丹师,有很十二个等级:分别是最低级的一级炼丹师,最高级的是十二级炼丹师。每一个炼丹师的真气修为,功法修炼不一样,炼制的丹药也不一样。分别有金木水火土五个属性的丹药,但是在这古往今来,在这片大路上的炼丹师们最多只能有两个属性的丹药修炼。像丹皇一样的顶级炼丹师也最多只有两个属性的丹药修炼,但是主角能不能兼通五种属性的丹药炼制呢?
  • 宠溺神秘娇妻

    宠溺神秘娇妻

    他是军区呼风唤雨陆家大少—陆文远,陆家的唯一继承人,是部队最年轻的神秘少将,她是军区神秘人物顾家大小姐—顾惜,举世无双,肤白貌美,不受继母待见,还好有一个疼爱她的爸爸。因为陆家与顾家的渊源,她以光速嫁入陆家,以为是两不相干,结果是宠溺到爆。
  • 梨病虫防治原色图谱

    梨病虫防治原色图谱

    作者长期在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中积累的有关果树病虫害方面的彩色照片和第一手资料为基础,介绍了各种果树常见重大病虫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重点介绍了田间症状及治理技术,使读者能够参照生动形象的病理图谱,对病虫害作出正确诊断,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提高病虫防治的技术水平,避免错、乱、盲目用药,生产优质水果。
  •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本书由作者过去五年发表的各类文章精选而成。在书中,作者选择暂时回避各种大而化之的议论,退而反思自己的写作与成长历程,观察被时代绑架的一代年轻人他们的童年早早消逝,青春期过早觉醒,他们过早地发现了成人世界的虚伪,更过早地被抛入一个充满竞争与争斗的世界试着描摹群像,剖析标本。同时,在十七年的写作之后,重寻写作的意义,思考作家与时代的关系,袒露内心的文学地图。
  • 天降甘霖

    天降甘霖

    天无二日,地无二主。走千山万水,过沧海桑田,悠悠千载,世途难改。
  • 365夜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365夜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续夷坚志

    续夷坚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夏之未央

    夏之未央

    一切都要从一场你不情我不愿的婚姻开始……
  • 君莫负初

    君莫负初

    母亲是安国将军,她又是独女,万千宠爱,尊为端王妃。谁知,无情夫君伙同狠毒庶妹联手将她害死。天可怜见,让她重生回到八年前。姨娘蠢蠢欲动,庶妹虎视眈眈,亲爹处处心偏。有前世之鉴,她自然要报仇雪恨。偏前世的夫君竟想法设法的要娶她,更有英俊二皇子示爱于她。柳云初轻叹,至恨至爱,其实经历了才能真正感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