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09500000002

第2章 朋友和陌生人:写给中国的读者[1]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英国财政部长斯塔福德·克里普斯爵士(Sir Stafford Cripps)的夫人领导一个委员会,承担了募集经费以帮助缓解中国的饥荒的重任。这一任务被称作“英国联合援华计划”(British United Aid to China),该计划募集了大约300万英镑的经费,相当于现在的1.5亿美元。由于连年战事不断,中国正在苦难的境况中挣扎,英国人对此伸出了援手;令人感动的是,当时的英国人民依然在配给制度下生活,首都到处都是被炸毁的房屋,经历了漫长的战争之后,他们需要花费多年时间,来重建自己国家的经济;就在这样的状况下,英国人民从自己的口袋里拿出钱来,帮助相隔半个地球的中国人民。

这一计划的目标,是帮助中国人民,并非介入红军与国民政府之间的战争,因此,这笔资金被分配给对峙的双方,以缓解当时中国的饥荒局面。1946年,中国国民政府邀请“英国联合援华计划”代表团访问中国,现场了解这笔经费的使用情况。同年,克里普斯夫人带着女儿佩吉,与为数不多的同事们一起,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在中国各地旅行;他们的旅途深入到共产党及国民政府分别管辖的区域,行程三万余英里。他们在延安见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和他的妻子康克清,在重庆见到蒋介石和他的夫人。他们访问了上海和北京,以及大量的小城镇与乡村地区。这次访问对这一行人构成深远的影响。在随后的三十年里,直至克里普斯夫人86岁,她一直担任中英奖学金基金会(Sino-British Fellowship Trust)的主席,这一组织资助英国学者到中国工作,同时也支持中国学者造访英国。她的女儿在以后的生活里,也经常谈起中国人民给她留下的深刻印象。[2]

克里普斯夫人和她的女儿,分别是我的外婆和母亲,所以我知道上面的故事。因此,在我和姐姐与妹妹成长的过程里,我们的脑海里常常浮现出中国的景象,经常会谈论中国的情况。在20世纪70年代里,我的外婆曾经到过香港,与中英奖学金基金会资助的一些学者见面,并且带回一块绣着大龙图案的丝绸,当时,这块丝绸就挂在外婆家我的卧室里,现在,它又挂在我的美国住家的大厅里。在我家的地板上,有一块地毯,上面有红军长征的图案,那是当年毛主席送给我的外婆的。我在上高中的时候,正值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我订购了一份英语杂志,杂志的名称叫作《北京周报》(Peking Review),这是由中国驻伦敦的大使馆送到我们学校的。我从未到过中国,但是,在我的世界里,中国占据着很大的分量。

成为一名学者之后,我开始考虑全球化对道德的影响;我很自然地将注意力集中于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知识分子相互交往的历史。在19世纪后半段,中国开始与美国及欧洲各国政府进行正式的直接接触,中、西方知识分子的交往也自此开始。在这一历史阶段里,欧洲各国的帝国主义势力犯下很多罪行,从发动鸦片战争,到掠夺北京城,不计其数,不过,这些势力同时也催生出一小批欧洲人和美国人,其中一些人是基督教传教士,他们生活在中国的各个地区,学习过儒家的传统;儒家传统塑造了中国的知识分子和统治者,它是很多默默无闻的中国人生活经验的结晶。

西方人的暴行,以及尊重中国的西方人,这是近代中国形成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康有为(他在本书里占了很大篇幅)这样的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中国要想强盛起来,我们应当做些什么;只有国家强盛,才能免遭英国炮舰的欺辱,免遭正在逼近中国各个城市的西方或者日本军队的欺辱。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人的暴行作了回应。不过,他们与亲华的西方人的交流,有助于他们理解西方的思想传统,在他们作出回应的时候,会考虑得更加周全。理解了其他民族的思想之后,他们也加深了对自身传统的理解。他们没有放弃中国人的传统,他们只是希望,与欧洲人和美国人的交流,能够让他们学习更多的东西,并以此为指导,对中国人的传统进行改革。

他们作出的回应之一,我在本书里也讨论过这一回应,就是他们意识到,中国的某些习俗,比如缠足习俗,当然也包括吸食鸦片,不仅有损于中国,而且也有损于中国在外国人心里的形象,尤其是那些最了解中国、最尊重中国的西方人。越来越多的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废除缠足习俗并不等同于废除中国人的传统:毕竟,儒家学说没有主张这样的习俗;缠足习俗对女孩和妇女的伤害,至少在宋朝就有了批评之音,也就是说,在缠足习俗兴起不久,就有了反对的声音。不过,对中国人传统的反思,确实是在中国知识分子与对中国持有尊重态度的外部人士的交流之中才得以发展起来的。

中国的道德革命,终结了长达一千余年的缠足习俗,其间中国知识分子和西方知识分子进行了有益的对话,在我看来,这种对话再次表明,身处其他社会环境里的朋友们(可以说,他们既是朋友,也是陌生人),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国家确实需要改革;这样的对话有助于推进历史进程。过去,很多朋友谴责美国人对黑奴的残暴行径,谴责美国人拒绝承认解放了的黑奴后代所拥有的各项权利,他们其实是在帮助我们,敦促我们找回更好的自我。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在《美国独立宣言》里写到,“对人类的舆论,要优雅地表示尊重”。美国以外的朋友们批评美国公民在关塔那摩(Guantanamo)剥夺战俘的人权,批评美国监狱里骇人听闻的环境,批评美国公民蔑视政府在死刑管理问题上表现出来的公正精神;至少有一部分美国人意识到,这些朋友因为尊重我们,所以才会提出批评;他们既是美国人的朋友,也是美国人的陌生人,如果我们背叛美国文化和传统中最优秀的部分,他们理所当然地要表明自己的态度。

与个人一样,国家所做之事,也会赢得或者失去他人的赞美和尊重。我在本书里论述过,要保持你的荣誉,就必须意识到,你的行为是否值得他人的尊重。中国的爱国者,和美国的爱国者一样,也与所有国家的爱国者一样,都珍惜自己国家的荣誉。你不必担忧一些外部人士不知道如何公正地评价中国,也不必担忧一些外部人士对中国抱有无知的歧视态度。但是,如果你关注祖国的荣誉,你必须意识到,那些陌生人——他们同时也是你的朋友,了解并且珍视中国——是否开始失去对你的尊重。有的时候,他们的批评是正确的,比如,他们批评美国士兵在关塔那摩或者阿布·格莱布(Abu Ghraub)的虐俘行为,如果你珍惜自己国家的荣誉,你就要努力工作,改变自己国家的面貌,让祖国赢得你本人的尊重,同时也赢得全世界朋友的尊重。

我认为,对全球性对话而言,对不同社会之间的必要讨论而言,荣誉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通过这样的对话和讨论,我们可以建设一个和平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全人类可以团结起来,一致应对共同面临的问题。上面的论述,从一个方面证明了这一点。受到污染的环境,全球性诸如艾滋病之类的疾病蔓延,相互关联的经济体所面临的挑战: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一个由陌生人同时也是朋友组成的世界。

几年前,我写过一本书,论述全球化对道德的影响。我在书里为欧洲和美国的所谓大同主义作了辩护。我认为,如果我们希望安全地生活在一个由陌生人组成的世界里,作为同一星球上的居民,我们必须至少在某些时间里,做到相互包容;我们有很多共同之处,但我们也有权利去过不同于他人的生活。当年,我的外婆和很多人一同出发,去帮助中国人民,她的信念就是大同主义。我的母亲出生于英格兰,父亲出生于加纳,他们的婚姻,就是朝着大同主义方向共同迈出的一步。我父亲在即将去世之际,为子女们留下遗言,要求子女们永远记住,我们都是世界公民,他在恳求我们遵循家庭的传统。他是一位加纳的爱国者,是非洲忠实的儿子,他的自传取名《一位非洲爱国者的自传》,但是,他同时也相信,他对所有国家的人民都怀有一份责任。[3]在这本书里,我试图指出,不同国家的人民已经拥有一种方式,他们相互帮助,努力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努力履行父亲的临终嘱咐;努力追随母亲和外婆的足迹前行。

对我来说,对中国信奉大同主义的朋友来说,中国的成功未来十分重要;听到有关中国的消息,不管是外部世界对中国的赞美,还是外部世界为中国的担心,同样都十分重要。康有为与西方知识分子的平等交流,就是一个实例,双方都在这一交流过程中获得教益。我愿意授权委托,将本书译为中文,作为对这一持续的交流过程所作的小小贡献,并且希冀从中国读者的反馈中学到有益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彼此或许注定保持陌生人的关系,但是我也希望,在另一种意义上,我们也可以成为朋友。

奎迈·安东尼·阿皮亚

2011年9月于普林斯顿

注释

[1] 这是作者为本书中文版特别撰写的序言。

[2] V. 伊丽莎白·莫尔(V. Elizabeth Moore):《我们和克里普斯夫人一起去中国》(伦敦:P. J. 出版社,1948年)。

[3] 乔尔·阿皮亚(Joe Appiah):《一位非洲爱国者的自传》(纽约:Pradger出版社,1990)。

同类推荐
  • 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纵横古今,横跨中西,齐集史上最权威的关于爱的学问,将爱的真谛通过浅显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娓娓道来。高亮之,福建长乐人。江苏省农科院院长,美国俄勒岗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哲学爱好者,在长期阅读大量古今中外哲学原著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先后出版《综合哲学随笔》、《漫游西方哲学》、《浅谈中国哲学》三本大众类通俗哲学著作,获得各地读者好评。
  • 周末读点美学(文化周末丛书)

    周末读点美学(文化周末丛书)

    本书是一本关于美学的普及读物,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对美学进行了介绍和解读,带领我们走进美学的神秘殿堂。对于何为美学,如何认识美,美感来自何处这些令人倍感困惑的问题,作者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而是通过与读者促膝闲谈的方式,使读者学会审美地观看世界,学会以独特的方式领域生活中的美好,让审美照亮人生前进的方向。
  • 新反经【上下】

    新反经【上下】

    全书集诸子百家学说,叙历代更迭史实,核心是“论王霸机权,正变长短之术”,作者揉合儒、道、兵、法诸家思想,汇集王霸谋略,形成这么一部文韬武略的谋略全书。原书涉及君臣德行、任人用长,钓情察势、霸略权变等内容,夹叙夹议,史论结合。对那些胸怀大志,追求卓越的现代人来讲,无论奉上御下、结盟御敌,还是公关游说,为人处世等均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 趣味哲学

    趣味哲学

    本书旨在通过对大量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的分析来达到实用为本的目的,让你在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中轻松掌握经济学知识,参透理财技巧,明晰赚钱和成功法则。
  • 灵动之欲

    灵动之欲

    在科学技术走向高度发达尤其是航天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之世,探寻宇宙奥妙及万物本源问题更加引起世人的浓厚兴趣。带着这个疑问,作者对事物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深度思考,从而得出“欲乃万物之源”的哲学结论。本书探天理、究人伦、论教育、说谋略、谈情爱、道意识、鉴历史、通未来,以欲理统御全篇,汲取并融汇古今中外哲学前辈的思想精髓,对宇宙万物、人类历史及人类意识等问题加以研究和探讨,通过旁征博引、史论结合,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灵动之欲”在其中的根本作用。本书主旨在于进一步激发广大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爱好者对宇宙万物及人类意识的研究兴趣,以便更好地促进每个人的健康成长以及整个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
热门推荐
  • 太上老君戒经

    太上老君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希拉里成功日记

    希拉里成功日记

    希拉里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结合体,少有人能真正读懂她,她也不奢求他人的理解。不管外界有怎样的毁誉,都不能妨碍她一心一意地做一件事――追求成功,诠释辉煌。 《希拉里成功日记》为我们揭秘了大人物希拉里的苦乐喜悲,讲述了一段启迪小人物的励志人生。 《希拉里成功日记》由张佳秋编写。
  • 刑幕要略

    刑幕要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温柔宠爱:领个妻子回家养

    温柔宠爱:领个妻子回家养

    一场意外将原本毫无关联的两个人聚在一起,年幼的她救下他后却不知所踪,多年寻找,再相遇时他将她领回家,是报恩还是别有目的,是命运的安排还是人为的设计。都不重要,因为他早已深陷其中……凌亦辰:“要陪伴终身的人,还是要自己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修仙归来当奶爸

    修仙归来当奶爸

    五百年前,陈曦被空间裂缝吞噬,进入修仙界。五百年后,他历经磨难重回地球,才发现地球只过去了五年。……旧庭外,佳人在侧,烛影摇红。一两清风,半盏明月,桃花依旧笑春风。……等等,这谁家的孩子?!怎么在叫我粑粑?看着眼前这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陈曦有些懵逼了。(亲生的!!!)……修仙归来,从奶爸做起!这一世,不争王,不称霸,只求平平淡淡,做个宠妻狂魔、护娃奶爸!____书友群:511793123群名称:毁灭地球战略总部
  • 完全相亲修炼秘籍

    完全相亲修炼秘籍

    《完全相亲修炼秘籍》就是要告诉那些亟待结束单身生活的读者,相亲看似简单,实则学问高深,要想在相亲中斩获爱情,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的。也就是说,你是需要学习的。对于那些在相亲中屡战屡败的人而言,《完全相亲修炼秘籍》便是一本指导你在下一次相亲中有所收获的教科书。
  • 天众之恶

    天众之恶

    下着暴雨的街道上,行人骤减。没带雨具的人匆忙走进商场或跑到屋檐下避雨,有的则慌张地抢夺着出租车。尹丽丽很快就成了落汤鸡,一身雪白的职业套裙被泥水弄得斑斑点点,脚下的高跟鞋一扭,让她狼狈地摔倒在了地上。“小姐,你没事吧?”一个路人好心向她伸出手。尹丽丽抬起被雨水洗刷得惨白的脸,她双眼通红,看起来像在哭。她爬起来,向帮助她的人轻轻鞠了一躬,然后一瘸一拐地向公交站跑去。晚上八点,雨已经停了。尹丽丽走进了一条小巷。
  • 独家千金亿万宠溺

    独家千金亿万宠溺

    人前,她是美丽的天使,人后,她却是人人敬畏的恶魔。她落跑之际,他紧紧地抱着她,霸道的宣示主权。
  • 南天珠

    南天珠

    廖凡因为一次车祸的乌龙事件,被一个表面看起来和善的老不修破神仙骗到这个奇怪的地方,找叫南天珠的破东西。这个地方不仅有鲛人魔物,还帝王圣兽!好吧!看来只好逆来顺受,用这个小不拉几的身体生活下去,更名为莫闲。哎——你说!这身体小就小吧!长那么祸国殃民干嘛!这不成心找麻烦吗?新书上传请多关照~~~嘿嘿~~O(∩_∩)O~
  • 锅底沟流血事件

    锅底沟流血事件

    太阳落山了,大地的高烧正在退去,几只蝉躲在堰边的金刚树上嘶叫。端午过后,连着晴了10多天,晴得夏天都快得炎症了。刘桂芬的菜园在这个季节开始显出气候,黄瓜、扁豆、苦瓜都顺着支架一个劲地往上爬,有几个黄瓜藤没攀上去,吊儿郞当地随风晃动,花开得倒茂盛,喇叭似的吹出一朵朵金黄,留神看,有几根藤,瓜已经微微勃起了。扁豆也开花了,淡紫色的,花朵儿耷拉着,怕羞似的,苦瓜还早着呢,茄子也才刚打蕾,几只蝴蝶倒是殷勤得很,钻了黄花钻紫花。这也算是掉月里,但离丰收只有小半步了,刘桂芬在菜园里拔棒头草,即便闷出了一身汗,心里也是亮堂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