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09500000002

第2章 朋友和陌生人:写给中国的读者[1]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英国财政部长斯塔福德·克里普斯爵士(Sir Stafford Cripps)的夫人领导一个委员会,承担了募集经费以帮助缓解中国的饥荒的重任。这一任务被称作“英国联合援华计划”(British United Aid to China),该计划募集了大约300万英镑的经费,相当于现在的1.5亿美元。由于连年战事不断,中国正在苦难的境况中挣扎,英国人对此伸出了援手;令人感动的是,当时的英国人民依然在配给制度下生活,首都到处都是被炸毁的房屋,经历了漫长的战争之后,他们需要花费多年时间,来重建自己国家的经济;就在这样的状况下,英国人民从自己的口袋里拿出钱来,帮助相隔半个地球的中国人民。

这一计划的目标,是帮助中国人民,并非介入红军与国民政府之间的战争,因此,这笔资金被分配给对峙的双方,以缓解当时中国的饥荒局面。1946年,中国国民政府邀请“英国联合援华计划”代表团访问中国,现场了解这笔经费的使用情况。同年,克里普斯夫人带着女儿佩吉,与为数不多的同事们一起,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在中国各地旅行;他们的旅途深入到共产党及国民政府分别管辖的区域,行程三万余英里。他们在延安见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和他的妻子康克清,在重庆见到蒋介石和他的夫人。他们访问了上海和北京,以及大量的小城镇与乡村地区。这次访问对这一行人构成深远的影响。在随后的三十年里,直至克里普斯夫人86岁,她一直担任中英奖学金基金会(Sino-British Fellowship Trust)的主席,这一组织资助英国学者到中国工作,同时也支持中国学者造访英国。她的女儿在以后的生活里,也经常谈起中国人民给她留下的深刻印象。[2]

克里普斯夫人和她的女儿,分别是我的外婆和母亲,所以我知道上面的故事。因此,在我和姐姐与妹妹成长的过程里,我们的脑海里常常浮现出中国的景象,经常会谈论中国的情况。在20世纪70年代里,我的外婆曾经到过香港,与中英奖学金基金会资助的一些学者见面,并且带回一块绣着大龙图案的丝绸,当时,这块丝绸就挂在外婆家我的卧室里,现在,它又挂在我的美国住家的大厅里。在我家的地板上,有一块地毯,上面有红军长征的图案,那是当年毛主席送给我的外婆的。我在上高中的时候,正值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我订购了一份英语杂志,杂志的名称叫作《北京周报》(Peking Review),这是由中国驻伦敦的大使馆送到我们学校的。我从未到过中国,但是,在我的世界里,中国占据着很大的分量。

成为一名学者之后,我开始考虑全球化对道德的影响;我很自然地将注意力集中于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知识分子相互交往的历史。在19世纪后半段,中国开始与美国及欧洲各国政府进行正式的直接接触,中、西方知识分子的交往也自此开始。在这一历史阶段里,欧洲各国的帝国主义势力犯下很多罪行,从发动鸦片战争,到掠夺北京城,不计其数,不过,这些势力同时也催生出一小批欧洲人和美国人,其中一些人是基督教传教士,他们生活在中国的各个地区,学习过儒家的传统;儒家传统塑造了中国的知识分子和统治者,它是很多默默无闻的中国人生活经验的结晶。

西方人的暴行,以及尊重中国的西方人,这是近代中国形成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康有为(他在本书里占了很大篇幅)这样的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中国要想强盛起来,我们应当做些什么;只有国家强盛,才能免遭英国炮舰的欺辱,免遭正在逼近中国各个城市的西方或者日本军队的欺辱。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人的暴行作了回应。不过,他们与亲华的西方人的交流,有助于他们理解西方的思想传统,在他们作出回应的时候,会考虑得更加周全。理解了其他民族的思想之后,他们也加深了对自身传统的理解。他们没有放弃中国人的传统,他们只是希望,与欧洲人和美国人的交流,能够让他们学习更多的东西,并以此为指导,对中国人的传统进行改革。

他们作出的回应之一,我在本书里也讨论过这一回应,就是他们意识到,中国的某些习俗,比如缠足习俗,当然也包括吸食鸦片,不仅有损于中国,而且也有损于中国在外国人心里的形象,尤其是那些最了解中国、最尊重中国的西方人。越来越多的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废除缠足习俗并不等同于废除中国人的传统:毕竟,儒家学说没有主张这样的习俗;缠足习俗对女孩和妇女的伤害,至少在宋朝就有了批评之音,也就是说,在缠足习俗兴起不久,就有了反对的声音。不过,对中国人传统的反思,确实是在中国知识分子与对中国持有尊重态度的外部人士的交流之中才得以发展起来的。

中国的道德革命,终结了长达一千余年的缠足习俗,其间中国知识分子和西方知识分子进行了有益的对话,在我看来,这种对话再次表明,身处其他社会环境里的朋友们(可以说,他们既是朋友,也是陌生人),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国家确实需要改革;这样的对话有助于推进历史进程。过去,很多朋友谴责美国人对黑奴的残暴行径,谴责美国人拒绝承认解放了的黑奴后代所拥有的各项权利,他们其实是在帮助我们,敦促我们找回更好的自我。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在《美国独立宣言》里写到,“对人类的舆论,要优雅地表示尊重”。美国以外的朋友们批评美国公民在关塔那摩(Guantanamo)剥夺战俘的人权,批评美国监狱里骇人听闻的环境,批评美国公民蔑视政府在死刑管理问题上表现出来的公正精神;至少有一部分美国人意识到,这些朋友因为尊重我们,所以才会提出批评;他们既是美国人的朋友,也是美国人的陌生人,如果我们背叛美国文化和传统中最优秀的部分,他们理所当然地要表明自己的态度。

与个人一样,国家所做之事,也会赢得或者失去他人的赞美和尊重。我在本书里论述过,要保持你的荣誉,就必须意识到,你的行为是否值得他人的尊重。中国的爱国者,和美国的爱国者一样,也与所有国家的爱国者一样,都珍惜自己国家的荣誉。你不必担忧一些外部人士不知道如何公正地评价中国,也不必担忧一些外部人士对中国抱有无知的歧视态度。但是,如果你关注祖国的荣誉,你必须意识到,那些陌生人——他们同时也是你的朋友,了解并且珍视中国——是否开始失去对你的尊重。有的时候,他们的批评是正确的,比如,他们批评美国士兵在关塔那摩或者阿布·格莱布(Abu Ghraub)的虐俘行为,如果你珍惜自己国家的荣誉,你就要努力工作,改变自己国家的面貌,让祖国赢得你本人的尊重,同时也赢得全世界朋友的尊重。

我认为,对全球性对话而言,对不同社会之间的必要讨论而言,荣誉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通过这样的对话和讨论,我们可以建设一个和平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全人类可以团结起来,一致应对共同面临的问题。上面的论述,从一个方面证明了这一点。受到污染的环境,全球性诸如艾滋病之类的疾病蔓延,相互关联的经济体所面临的挑战: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一个由陌生人同时也是朋友组成的世界。

几年前,我写过一本书,论述全球化对道德的影响。我在书里为欧洲和美国的所谓大同主义作了辩护。我认为,如果我们希望安全地生活在一个由陌生人组成的世界里,作为同一星球上的居民,我们必须至少在某些时间里,做到相互包容;我们有很多共同之处,但我们也有权利去过不同于他人的生活。当年,我的外婆和很多人一同出发,去帮助中国人民,她的信念就是大同主义。我的母亲出生于英格兰,父亲出生于加纳,他们的婚姻,就是朝着大同主义方向共同迈出的一步。我父亲在即将去世之际,为子女们留下遗言,要求子女们永远记住,我们都是世界公民,他在恳求我们遵循家庭的传统。他是一位加纳的爱国者,是非洲忠实的儿子,他的自传取名《一位非洲爱国者的自传》,但是,他同时也相信,他对所有国家的人民都怀有一份责任。[3]在这本书里,我试图指出,不同国家的人民已经拥有一种方式,他们相互帮助,努力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努力履行父亲的临终嘱咐;努力追随母亲和外婆的足迹前行。

对我来说,对中国信奉大同主义的朋友来说,中国的成功未来十分重要;听到有关中国的消息,不管是外部世界对中国的赞美,还是外部世界为中国的担心,同样都十分重要。康有为与西方知识分子的平等交流,就是一个实例,双方都在这一交流过程中获得教益。我愿意授权委托,将本书译为中文,作为对这一持续的交流过程所作的小小贡献,并且希冀从中国读者的反馈中学到有益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彼此或许注定保持陌生人的关系,但是我也希望,在另一种意义上,我们也可以成为朋友。

奎迈·安东尼·阿皮亚

2011年9月于普林斯顿

注释

[1] 这是作者为本书中文版特别撰写的序言。

[2] V. 伊丽莎白·莫尔(V. Elizabeth Moore):《我们和克里普斯夫人一起去中国》(伦敦:P. J. 出版社,1948年)。

[3] 乔尔·阿皮亚(Joe Appiah):《一位非洲爱国者的自传》(纽约:Pradger出版社,1990)。

同类推荐
  • 有趣的哲学故事

    有趣的哲学故事

    本书从哲学(生命中一场美丽的邂逅)、观点(时间能证明对与错的博弈)、智慧(开启未知世界的钥匙)等八个方面探讨哲学本身、哲学对人性的影响、哲学对人的帮助。书中以精彩有趣的哲学故事为基础,辅以理论知识,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享受精神的盛宴。相信您阅读本书后,心灵不再贫瘠、视野不再狭窄、信念不再飘摇、理想不再模糊,像智者一样,认真过好生活中的每一天。
  •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有人认为,《易经》是群经之首,一切学科的源头;也有人说,《易经》是算命先生搞的“封建迷信”;还有人说,《易经》深奥难懂、神秘莫测。想探究《易经》的奥秘吗?那么请打开这本书,让自己变得简单,让《易经》变得更简单。
  • 儒学的形态与开展

    儒学的形态与开展

    本书涉及“儒学的形态”和“儒学的开展”两大议题,清晰展示了作者的哲学思考轨迹,即从“生活儒学”到“生生之学”。作者在思考儒学开展方向的过程中,逐渐转入对儒学形态的思考;而在对儒学形态的思考过程中,又发现了儒家“生生”理念。其认为,“生生”才是儒家思想的生命和源泉。作者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也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促进儒学积极健康发展的主张。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本书作者从汉朝吕后开始,历数西汉时期著名女性的故事。吕后、窦太后、卓文君、赵飞燕……她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幽默诙谐,又不失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苍凉的反思。 本书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 心的秩序:一种现象学心学研究的可能性

    心的秩序:一种现象学心学研究的可能性

    本书在胡塞尔的意识现象学和舍勒的感受现象学的背景下,将其新创的道德意识现象学与佛教唯识学和儒家心学特别是孟子的良知学说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对道德意识的三种来源即内心的、外在的和超越的起源,也即对道德本能、社会伦理和神学伦理进行了区分和描述,尤其对道德本能之所以是自然本能进行了深度挖掘和分析,以回答“我们为何以及如何意识到善?”的问题。
热门推荐
  • 如果爱情不曾离开

    如果爱情不曾离开

    【内容梗概】为爱远渡重洋的李陌10年后事业有成,为爱回国。工作中偶遇昔日男友万里,此时的万里已是持重沉稳的成熟男子,尽管已有妻室,依旧年轻追求者众多。心如死灰的李陌心知万里对自己的好,但她并不愿成为破坏他人家庭的第三者,在一个人再也撑不下去的时候,他选择了儒商岳秋山,一个像爸爸一样保护她的男人。可是感情终究没有办法将就,在万里遭遇事业的低谷时,李陌毫不犹豫出手相助,一番周折,终于看清了自己的内心。而不再意气风发的万里是否愿意接受转角的爱情。。。【推荐语】褪去青葱少年的模样,内心依旧炽热。我在原地等你,与爱归来。
  • 重生之悠然田居

    重生之悠然田居

    重生回来的董淑婧技能满满:美食糕点,小菜一碟;绣花做衣,随手拈来;酿酒种花,拿手好活。重生回来董淑婧决定:远离穿越堂妹;拒绝渣男表哥;然后,找一个老实可靠的男人嫁了;生一堆白白嫩嫩的小包子;带着爹娘哥哥过上美好的田园生活。只是,哎哎哎,你一个捕快过来凑什么热闹,你不知道你以后就是那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吗!PS:女主重生而来,上辈子并没有受到什么致命伤害,更没有被谁坑害,没有复仇,主攻田园生活,发家致富奔小康啦!男主忠犬,一对一!
  • 窦桂梅:影响孩子一生的主题阅读6

    窦桂梅:影响孩子一生的主题阅读6

    小学生要想提高阅读能力、拓展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只能从课堂之外大量而广泛地阅读精品。本册专门针对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精选柴静、迟子建、张晓风、梁实秋、刘慈欣、季羡林、黑鹤、刘瑜、落落、老舍、余光中等众多中国作家的优秀作品,以及都德、V.M.希利尔等世界大师的经典名篇。通过阅读这些杰出作品,让小读者们享有语文课本不曾带来的阅读乐趣,培养孩子们在阅读中对比、归纳、联系的阅读和思维方式,大大提升孩子们的阅读质量和阅读空间。
  • 爱如相见初

    爱如相见初

    如果没有爱,什么都没意义。所以我愿在缱绻时光里,将全部爱与温度都交托在你掌心里。我爱你,像血液在血管里流淌;我爱你,像骨髓在骨骼里滋长。我爱你,是交织在灵魂里最深重的愿望。初次相遇,林未央知道,他人如其名般温暖。阳璟荣,是阳光般明朗和煦的男子。婚后,她说,我知你早有预谋。他浅笑,我的心告诉了我答案。她问,是什么答案?他答,Iloveyou,always.然而,当谜题逐渐显露,归回至许多年前;我们灵魂里最深重的愿望能否守得住?
  • 云山千叠

    云山千叠

    帝都长安。故国楼兰。彼几时荒凉梦里,回眸惊见。是曾经的传说,梦境成灰尘埃落定。是今朝的梦景,轮回万重魂兮归来。她是皇帝爱女,只为一个渺远梦境,甘愿弃置一朝盛世锦绣,去国离乡,携死亡之手从容起舞。他是婼羌王嗣,征战天下踏平俘虏,铁血半生出生入死,平生仅愿,便是与她执手并肩,一同笑瞰苍生。他是江湖游侠,曾是年少轻狂,因冥冥不可知中宿命倒转,溯时光之流而来,踏倒逆命运与她邂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破冰:见证蓝山医改之路

    破冰:见证蓝山医改之路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通过记录湖南蓝山县医改的过程,反映出蓝山县在医疗改革探索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时的努力和智慧。
  • 恶魔的正确契约方式

    恶魔的正确契约方式

    什么叫恶魔?恶魔就是只要你和他签下契约,他就会实现你各种愿望的生物。什么叫商人?商人就是应该履行契约精神,并从中获取利益的人。什么叫做雨时溪?雨时溪就是一天到晚只会躺在躺椅上啥也不想做的咸鱼,这叫雨时溪。雨时溪:“说吧,你想怎么死。”
  • 鲁迅的青年时代

    鲁迅的青年时代

    《鲁迅的青年时代》是一本关于鲁迅文学修养的回顾和总结,它集中描述了鲁迅前三十年的人生经历和文学思考,尤其是其青年时期的学习情况,这些被周作人统称为:文学创作的“始基”。在这一阶段中,鲁迅求学态度的转变过程也就是其文学创作从稚嫩渐趋于成熟的过程。
  • 撩爱成瘾:萌妻有点甜

    撩爱成瘾:萌妻有点甜

    C城最帅最多金最有权势的顾景琛喝多了,享用了房间里的美人。夏云浅接到未婚夫的微信,让她去酒店有惊喜结果一觉醒来,浑身青紫的她发现,未婚夫还在国外……从此以后,未婚夫成了别人的,夏云浅却被顾景琛缠上了!
  • 死太监当爹了

    死太监当爹了

    师傅说她今年命不好!死老头,乌鸦嘴,真被说中了:一场海难将她卷入了无边的漩涡!她有时候觉得自己运气好到爆棚!居然狗血地遇上了穿越这等好事,还好死不死地砸在郑和的床上!虾米!这太监…居然是假的?!她发誓,她只是一不小心摸到了太监本应不存在的宝贝而已…再发誓,她摸第二遍只是想证明自己没有摸错而已…坑爹的货,就因为那“一不小心”,命运竟然奇妙地将她与郑和牵扯到了一起,从此之后,真半仙与伪太监的狗血情路随着下西洋一路展开…一路坑蒙拐骗,吃喝玩乐样样占全,因为老娘一手绝活,谁怕谁?除了偶尔掐指算算,闹闹小场,发发神威,其实生活无比惬意!只是,尼玛,老娘是你什么人,居然给我定了这破规矩?美男不让看,美食尽情尝,虾米!还得负责给死太监生个娃?◆◇◆◇◆◇【惩罚篇】某半仙做错事,郑和罚其跪佛堂自省。晚上郑和问道:“面佛一日可有觉悟?”某半仙答:“有。”郑和问:“能悟出我佛在想什么?”某半仙答:“想动动......”【生娃篇】某女怀了娃,与郑和府上的仆人打赌生男生女。仆人赌夫人肚子定是大胖小子。某女坚持说是女孩。待临产之日,众多的仆人聚集在产房外,皆捏拳屏气。就在郑和焦急不安之中,忽听里面某女的惨叫声:我要重新下注,稳婆说我的肚子一个顶俩!注:1、本文大量各色养眼帅哥涌出,宠文加结局一对一。2、小说虚构,背景明朝,资料各路搜集,纠真党绕行。3、最后闪泪求动力,封面下方的加入书架,亲们费点小力点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