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09900000002

第2章

卡?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导读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1845年在布鲁塞尔写的笔记。这篇笔记在马克思1844—1847年的笔记本中,标题为《1. 关于费尔巴哈》。1888年,恩格斯对《提纲》做了某些文字上的修改,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附录公开发表。

19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各主要国家已经居于统治地位,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日益暴露,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烈,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亟需科学的指导理论。然而,当时所流行的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等哲学理论都难以成为无产阶级的指导理论。

《提纲》不仅与唯心主义,而且与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概括地阐明了唯物主义的主要原理。在《提纲》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与一切旧唯物主义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价值的缺陷,把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提纲》还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对人本质的抽象理解,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恩格斯认为,《提纲》“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是非常宝贵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第266页)

原文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1](包括费尔巴哈[2]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把能动的方面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gegenst?ndliche]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3]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做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4]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ndliche]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5]的问题。

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6]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7],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但是,世俗基础使自己从自身中分离出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这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于这个世俗基础本身应当在自身中、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且在实践中使之发生革命。因此,例如,自从发现神圣家族[8]的秘密在于世俗家庭[9]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被消灭。

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做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

(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

(2)因此,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10],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

因此,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直观的唯物主义[11],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达到对单个人和市民社会[12]的直观。

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

十一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卡尔(马克思写于1845年春 原文是德文

中文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德文版第3卷翻译

选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499—502页

思考题

1.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及其现代意义

2.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

3.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注释

[1] 从前的一切旧唯物主义,指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各种唯物主义。包括古希腊的伊璧鸠鲁、德谟克利特,中世纪的布鲁诺,17、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和德国的费尔巴哈等。

[2] 费尔巴哈(1804—1872),德国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出身于巴伐利亚的一个律师家庭。1823年进入海德堡大学研究神学,1924年到柏林大学学习哲学。1828年大学毕业后曾在爱尔兰根大学任教。由于发表反对宗教神学的文章,1836年被驱逐出大学。此后隐居农村,从事哲学著述。1870年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工党。主要著作有《论死与不死的思想》(1830)、《黑格尔哲学的批判》(1839)、《基督教的本质》(1841)、《未来哲学原理》(1843)《宗教的本质》(1846)。费尔巴哈本来属于“青年黑格尔派”,19世纪30—40年代通过批判宗教神学与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逐步转向了唯物主义。他的哲学贡献主要是在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唯心主义长期统治之后,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架起了马克思、恩格斯由黑格尔唯心主义走向新唯物主义的桥梁。

[3] 《基督教的本质》,费尔巴哈的代表作,1841年在莱比锡首次出版。全书分为3部分,在《导论》中,概述人的本质和宗教的本质;在第一部分,揭示宗教学的人学本质;在第二部分,批判宗教的神学本质。费尔巴哈认为,人是现实的感性存在是自然的一部分。理性、意志、爱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不仅是宗教的基础,也宗教的对象。人的绝对本质、上帝,其实都是人自身的本质。宗教,至少是基督教,就是人对自己的本质关系。人首先把自己的本质对象化,建立宗教,然后又使自己成为这个对象化了的、转化为主体、人格的本质对象。因此,神学就是人本学,人本学就是宗教真正的对象和内容。费尔巴哈还认为,黑格尔的思辨哲学把人对上帝的意识当作上帝对自己的自我意识,从而也就把人的意识转变为上帝的意识,这只是宗教真理的彻底完成。

[4] 费尔巴哈认为,人类的实践活动,仅仅是生活中的琐碎事务,犹如犹太人利己主义的日常生活行为。

[5] 经院哲学也称烦琐哲学,是欧洲中世纪基督教学院中形成的一种哲学。经院哲学主要特点是运用理性的形式,通过烦琐的抽象推理方法解释基督教的教义和信条,为宗教服务,沦落为“神学的婢女”。11世纪,在经院哲学中出现了唯名论和唯实论两大派别。唯名论对一些神学教条持怀疑态度,认为具体的个别事物先于一般概念,只有单个事物才是真实的存在,一般概念不过是事物的名称。唯实论认为,抽象的一般概念先于个别事物,一般概念是唯一的真实存在。

[6]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在批判宗教的天赋道德观时,提出人是环境和教育制度的产物。这是一个毫无争议的唯物主义命题,但是只强调了环境与教育对人的作用,而忽视了人对环境、人在教育中的作用。费尔巴哈在这个问题上,持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人的一切本能就其起源来说是善的本能”,但是由于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使这种善的本能“经常遭到破坏”,以至于“转换为坏的本能”。费尔巴哈不仅强调教育的作用,而且主张用“爱”来进行道德感化。

[7] 异化,德国古典哲学的术语,主要是指主体发展到一定阶段,分裂出它的对立面,变成外在的异己力量。黑格尔从唯心主义出发,认为“绝对精神”经过逻辑发展阶段,再把自身“异化”或者转化为外部世界,然后再回到自身。费尔巴哈用“异化”来分析宗教本质,认为上帝是人本质的自我异化,这个过程是人把自己的本质通过幻觉的形式异化出去,然后再把他尊奉为神,向它顶礼膜拜。只有当人认识到人的最高本质、上帝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的时候,才能消除这种异化现象,破除人对上帝的崇拜。马克思也使用异化这个词,但赋予了新的含义,用它来表达劳动的异化现象。马克思指出,正如人用脑创造了上帝而受上帝支配一样,在阶级社会中,工人创造了财富,而财富却为资本家所占有,并使工人受其支配。因此,这种财富、财产的占有以至劳动本身皆异化为统治工人的、与工人敌对的、异己的力量,必须消灭私有制度和社会分工的对抗,才能消除这种异化现象。

[8] 神圣家族,指虚幻的宗教世界。

[9] 世俗家庭,指现实社会。

[10] 类,是费尔巴哈《基督教本质》一书的中心范畴,按照费尔巴哈的理解,宗教是人本质的启示和表达,而上帝则是人格化的“类”概念。“类”有二层含义:一,与其他一切个体相对立的特定个体;二,人的自然本性或人的本质。费尔巴哈通过“类存在”、“类意识”、“类本能”等一系列概念对“类”的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自然属性进行了说明。他认为,人的“类”本质构成要素是:理性、意志、爱。理性,是“类”原有的能力,普遍事物的代表,是寓于人之中的、超人格的本质性,是人摆脱自我的主体力量,个体的本质力量;意志,决定道德的完善性,而意志的完善性则是意志的客体;爱,代表特殊的事物和个体,它是至高的、绝对的权威和真理。

[11] 由于费尔巴哈把感性、感性的直观看作认识原则和基础,所以马克思在《提纲》中又把费尔巴哈的哲学称之为直观的唯物主义。

[12] 市民社会,是18世纪英国、法国的流行用语,最早出自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182节(见《黑格尔全集》1833年柏林版第8卷)。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里,市民社会有两重含义,广义的市民社会,是指社会发展各历史时期的经济制度,即决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物质关系的总和。狭义的市民社会,是指资产阶级社会的物质关系。

同类推荐
  • 孟子旁通

    孟子旁通

    全书包括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讲在前面”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大势,以人物和重大事件为纲,作为切入点予以介绍;第二、三部分则是以《孟子》梁惠王篇为核心,详解文字,对文字所反映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问题,进行贯通式专题性地分析与讲解,使得全书内容不拘泥于《孟子》原文,使读者获得大量通识性的知识,体现了南先生独特的历史观与哲学观。
  • 真思想:马克思哲学的超越之维

    真思想:马克思哲学的超越之维

    本书结合西方哲学,以更为“接地气”的马克思哲学解读现代社会的各种文化困境,回答青年人在日常生活的心灵困惑,对现代西方自由主义等意识形态进行客观解读。让大家理解:马克思是我们的同时代人,马克思哲学所思考的问题正是生活在北京、东京、纽约、巴黎、伦敦等每一个国际化大都市青年人的心灵困惑。
  • 有趣的哲学故事

    有趣的哲学故事

    本书从哲学(生命中一场美丽的邂逅)、观点(时间能证明对与错的博弈)、智慧(开启未知世界的钥匙)等八个方面探讨哲学本身、哲学对人性的影响、哲学对人的帮助。书中以精彩有趣的哲学故事为基础,辅以理论知识,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享受精神的盛宴。相信您阅读本书后,心灵不再贫瘠、视野不再狭窄、信念不再飘摇、理想不再模糊,像智者一样,认真过好生活中的每一天。
  • 从审美形而上学到美学谱系学

    从审美形而上学到美学谱系学

    对于尼采,人们长期以来总是停留在“形而上学家”的认识上。当然,这个“形而上学家”是一个与“传统形而上学”有别的“新形而上学家”,或者是一个“反形而上学”的形而上学家。就尼采早期提出“审美形而上学”命题以及中晚期提出的“权力意志”等学说而言,这种认识并没有错误。但是,如果仅止于此,我们就会忽略尼采思想、特别是其晚期思想的高度复杂性,忽视尼采在其写作生涯最后两年中彻底反形而上学的异质性。谱系学,正是这种复杂性和异质性的体现。
  • 荀子的人定胜天

    荀子的人定胜天

    《荀子学院:荀子的人定胜天》主要以荀子的基本思想为出发点,并在荀子对天人的思考范畴上,对做人、做事、处世、言谈、交际、识人、用人等方面作了深入细致、又浅显易懂的探讨。希望在重读这些先哲智慧的同时,给我们的人生以新的启发荀子,名况,是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热门推荐
  • 剑三:乱世歌

    剑三:乱世歌

    十五之所以叫十五这种随意的名字,是因为她被师父捡回万花谷的时候是正月十五。云鬓花颜下,春从春游时,都说太平盛世河清海晏,暗流涌动谁人知。
  • 神奇女巫

    神奇女巫

    《神奇的女巫》说的是一个其貌不扬的年轻女子,找了一个相貌堂堂的未婚夫,女子想考验她的未婚夫,她的未婚夫经过了数次考验,但最终还是在金钱面前露出了原型。故事的寓意是:金钱和财富是人世间最神奇的“女巫”,它们往往有着巨大的魔力,有时甚至会改变一个人的一切包括爱情、亲情乃至品行,它是检验一个人品行和真心与否最好的“照妖镜”,人在它面前,本性会暴露无遗。
  • 威尔特郡的乡野生灵

    威尔特郡的乡野生灵

    《威尔特郡的乡野生灵》中有活泼的野兔、歌唱的夜莺、茂密的梣树林、归巢的白嘴鸦,威尔特郡的乡野生灵生机勃勃,鲜活灵动,杰弗里斯用一只妙笔描绘出令人心驰神往的英伦乡野风情画。在他的笔下,十九世纪的英格兰乡村生活淳朴粗犷,乡野间的动物和植物充满活力和欢乐,他用精妙的文字和广博的知识将这种欢乐呈现给读者,让人在阅读时尽享自然的宁静、生机、包容。
  • 吞神至尊

    吞神至尊

    【爆火玄幻】上古时期,神魔主宰世界,留下无数传承!少年秦沉,获吞神悟道决,吞噬神魔传承,领悟万千道法,成就一代至尊!我吞神一族归来之时,便是这万千世界,震颤之日!
  • 蒋经国上海“打虎”始末

    蒋经国上海“打虎”始末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一条惊人的新闻震撼全国:“江夏”号客轮行驶到舟山群岛附近,某头等舱突然爆炸,死亡数十人,其中有蒋经国的秘书全家四口。“江夏”轮怎么会爆炸呢?这里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一三百元法币买一盒火柴蒋介石在战场上连连失利,他维持枪杆子的财政也迅速崩溃。当时主管财政的宋子文曾计算,每六个小时的内战经费支出,等于南京中央大学全体学生四千五百人整整一年的伙食费。
  • 蒙牛攻略

    蒙牛攻略

    蒙牛大胜局书系以实例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从蒙牛的管理模式与企业战略,人力资源与企业文化以及营销策略与品牌攻略等几个方面入手,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蒙牛速度”背后真正的奥妙。例如:无论是创立之初精妙绝伦的比附策略,还是后来蒙牛酸酸乳与超级女声的完美结合,抑或是体现出蒙牛管理迈向标准化的三权分立、矩阵式变革,更毋庸说闻名于业界的“蒙牛商学院”,提倡大公有制的草原精神,更有贯穿了蒙牛的整个发展过程的牛氏魅力……从多个角度,深入挖掘了蒙牛的独特魅力,希望能使读者对蒙牛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全新的视野以及获得一种全新的感悟。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克丽丝汀的一生(上)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克丽丝汀的一生(上)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
  • 燕台花事录

    燕台花事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嫡女锋芒之医品毒妃

    嫡女锋芒之医品毒妃

    她本是世家嫡女,一朝名节受损,嫁于那美好如仙愿意护她一生的男子。倾尽所有助他江山初定,中山狼揭开伪善的真面目,生啖外祖一门血肉!而她,更落得挫骨扬灰,魂飞魄散,永不超生的下场!重生归来,她以命起誓,要让那些害她之人万劫不复,血债血偿!明明要自立自强,可是偏偏救下了一只赶不走的忠犬面具男。初遇山林,他冷冽如冬:“你我做个交易如何?”假面相逢,他无赖耍混:“小依儿,你救我一命,人家无以为报,唯有身偿!”冲喜相嫁,尼玛,谁能告诉她,为何这位翊王殿下与她的忠犬男如此相像?某男媚眼如丝:“娘子想知道真相,不妨亲自验一验可好?”次奥,翊王殿下,你的节操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冷宫晚妃

    冷宫晚妃

    靠,这是怎么一回事?借尸还魂到被皇帝打入冷宫的妃子身上,还被皇后打得面无完肤!差点毁容.这下麻烦了,连吸引人的资本没了!我靠什么翻身啊!我靠什么在古代混啊!先别顾我面子问题,三十六计,走为上策,逃出这个苦海先,我可不会傻到等死!我从来都是诚实的好孩子,为了逃命,穿越到这里第三天,我就说了一个慌,而且受骗上当的竟然是一个王爷!哈哈,看来我有说慌的潜质!看来还是不能说慌!刚逃出去的第一天,就被马车撞到空中飞,算了,我还是做回诚实的好孩子吧!什么?皇宫竟然派人来抓我!哼,我才不要回到那个坐拥三千嫔妃的皇帝身边呢!我要嫁人,我要过踏实的日子....你以为你是皇上我就要听你话吗?你以为你是皇后我就要乖乖受罪吗?后宫的晚妃,将军府的千金,郑晚儿!对不起,我不是她!你们认错人了!皇上,请自重,我不是你的妃子!不要以为你是皇上任何女子都会为你疯狂,不要以为你是皇上吃我豆腐是应该的!不要以为你长得帅就到处迷人!我不吃你那一套!赶紧收起来,否则,我就鄙视你到底!哭死,本来喜欢的人竟然与他人有婚约,那我怎么办?已经对你有好感了,不可能半路甩了我啊!喂,你这个死没人性的家伙,送东西就光明正大送嘛,我最讨厌偷偷摸摸的了!你以为用这些小计量我就会原谅你吗?笑话,除非将你名下的财产分我一半,才算了事!否则,一切免谈,谁叫你不爱别人爱上我啊!哈哈...自我得意哦!下面是痕儿已完结文,呵亲们有兴趣可以欣赏一下!〈出轨王妃〉:〈冷宫晚妃〉:〈丫环皇后〉:〈罂粟皇后〉:〈总裁的玩物〉:〈将军的替身小妾〉:〈皇妃---别走〉:痕儿的新文出炉了,呵,欢迎亲们去欣赏,现代文:《总裁的深度诱惑》穿越文:〈失身变弃妇〉痕儿新坑,有空的亲们去踩踩,《王妃欠调教》有兴趣的亲们可以去踩踩哦!亲们,痕儿新文,欢迎来踩,都市言情:《恶劣富少极品男》顺便推荐后妃大大超好看的精彩文文,《狂野未婚夫》呵,还有自已的新文《总裁惹不得》痕儿最新现代文,《总裁的惩罚游戏》喜欢现代都市文的亲们,记得过来踩踩哦!推荐好友一本书,《夫君十个不算多》轻松又搞笑的哦!痕儿的新文,望亲们多来踩踩,《总裁的豪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