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皇宫在金靖国最中央的城池,龙首城。自金靖皇朝建立至今已有八千年的历史了,诺大的皇朝经过八千余年的薪火传承已经腐朽了大半,皇室权利被诸侯压了一头,老皇帝六十余岁才得一龙子。但身体就像这诺大的皇朝一般,大厦将倾。老皇帝即使是大开国库凭借四十余年励精图治攒下的钱财请仙家吊命,也只能续得五年寿命,可龙子才诞下,金靖皇朝四大藩王的注意力早已放在了皇权上面。若不是害怕吃相太难看,四大藩王心不齐,都想坐那真龙天子的位置,老皇帝怕是连续命的机会都不会有。明眼人都知道,只要老皇帝一走,金靖国也要完了。只怪这皇子迟到了十年,再早十年,即使是这皇朝再腐朽,这位老皇帝也有信心让这皇朝再挺百余年。可这皇子来的太晚了,老皇帝就是有心培养也没有精力了。
黎皇宫,老皇帝的书房内。“魏老,如今满朝文武百官本王能用的也只有你了,那其他人最后一块遮羞布都不想遮了,本王还没死呢”说到这,身穿金色龙袍的老人脸色一下子变得涨红“咳咳,咳咳”忍不住咳了起来。
“请皇上保重龙体”魏千秋身穿一身墨黑色长袍,袍子上绣的一只深绿色大蟒,这是金靖国宰相的朝服。魏千秋仆伏在地上,头埋在底下沉声道。
“你怎么又跪地上了?如今百官那个还在意这套?寡人不喜这东西了,快快请起”黎皇急忙喊道。
“君臣有别,臣是臣,君是君,礼不能废”魏千秋缓缓站起身来沉声道。
黎皇摆摆手:“要是换做二十年前,不,十年前若是有官员见朕不拜,不喊我句皇上的,寡人一定砍了他的脑袋,如今再讲这个也没什么意思了,罢了,罢了,如今这皇宫上下文武百官那个不知道寡人半只脚进了棺材了?皇帝的高帽子进不了土里,我现在什么都看开了,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的皇儿啊”说到这老皇帝的眼眶突然湿润了。
魏千秋突然想起自己第一天见黎皇的画面,那时的黎皇意气风发,黎皇原名黎庶子,就连名字也是别的皇子给起的,可见先皇的心里有多不在意这个皇子,黎皇的出身太低贱,其母撑着最后一口气为这眼前这位挣皇子身份,其中细节魏千秋也不清楚,毕竟这等有伤皇家威仪的事不是能口口相传的,魏千秋也是听的小道消息。只知道当时先皇可谓是当着全城百姓面认下这名皇子的。魏千秋只是耳闻跟前这位据说是民间来的。当时光认亲足足认了一年有余,可见先皇有多不待见这龙椅上这位。不过这位皇帝也是金靖国少有的皇帝,就凭这等出身都能坐皇位四十余年足见其手段之高。登基第一天便改名号单字黎,寓意黎明。想要从自己这代将这腐朽不堪的皇朝重新焕发新的生机,足足用了半辈子,裂土分权,推新政,从基层竖立皇权至上,君臣有别的思想。可谓是呕心沥血。不然凭着举国之力,一代君王怎会六十余岁便半脚踩进棺材了。
“寡人不甘心呀,只需十年,我就有把握将这皇朝重生,重药都下了,为何老天如此待我?咳咳,咳咳”老皇帝越说越激动又咳了起来
魏千秋默不作声,只是站在哪里。听坐上哪位在哪讲着。
“魏老,你对这四个藩王有什么看法?”老皇帝恢复常态,突然问道
魏千秋拱了拱手沉声道:“臣以为四大藩王虽狼子野心,实力虽强但旗鼓相当谁也奈何不了谁,加上四位藩王都是外姓,名不正言不顺,眼前谁也穿不上龙袍”
老皇帝摇了摇头,这四个外姓藩王本就是他这四十余年的手段,准备让这四位互相残杀然后皇权集中,接着就是拿百官开刀,真正的实现清平盛世,给皇朝焕发生机的,如今事情才完成一半。不管是百官,还是四位藩王,现在等的只是一个皇帝驾崩的消息,自己不死,余威仍在,老皇帝心里清楚的很,只要自己一死,四王只怕会各凭本事,到时黎氏一脉怕是要断了。即使自己皇儿能侥幸活下来,怕也是不可能有后,成为某个藩王的傀儡。
“魏老,寡人是想问问这四王”说道这老皇帝顿了顿正了正神色:“谁穿龙袍的机会大呢?”
魏千秋一阵惊慌,急忙跪在地上,头埋在地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黎王朝万岁万岁万万岁”
“现在外边的情况就是宫女侍卫都随四王的姓了有啥说得说不得的,皇宫上下寡人真的已经是孤家寡人了,我现在就是想问问在你老魏眼里这四个乱臣贼子也好,乱世枭雄也罢,谁更有机会穿上这件龙袍罢了”老皇帝淡淡说道;
“请皇上准许老臣贴耳传话”魏千秋伏在地上沉声道;
“怪朕,怪朕,哈哈,门口怕是少不了人在听啊,罢了,罢了,现在寡人也没了兴致了,你退下吧”老皇帝苦笑道。换做十年前老皇帝也没想到自己晚年会过成这个模样。如今的皇宫走的走散的散,留下不多的太监宫女也是四王放在皇宫内监视自己的。
“皇上臣还有一事要禀”魏千秋并未起身,依旧伏在地上沉声道
老皇帝神情严肃了起来:“何事?”
“皇上一月前大开国库,拨黄金八百万两购买塞外的耕牛,奶羊那边一直推脱延期发送,老臣以为怕是战乱要起”魏千秋知这是老皇帝最后的一博,想要凭着这二十万余牛羊给天下子民换一个明君形象。容不得半点差池。对于这方面的工作一直紧紧盯着,所以第一时间便向老皇帝禀明。
“看来这天下要死人呀”老皇帝有着自己的警惕性,塞外那帮蛮人,开门做的便是牛羊生意,对于畜生的命有时候比人更重要这迟迟不送怕是要死在本国。此时丞相敢在这时当面言明说明已经八九不离十了,多少也有些让四大藩王做准备的意思。老皇帝手上无人可用,除了祈祷战乱少死些人其它的什么也做不了。
“寡人知道了,有消息了再进宫吧,你也该联系哪位藩王就联系那个吧,寡人到时候给你份大礼,保你丞相位子不落”老皇帝摆摆手示意他退下
“微臣告退”魏千秋缓缓起身,恭敬朝皇帝拜别,转身退去
老皇帝摇摇头,闭上眼。不知道是不是在想这四十年的风风雨雨,是不是在想未来黎氏的命运,再或者是这金靖皇朝会落在那个姓氏。他的子民这次战乱会死多少…….也许是老皇帝累了,只想好好睡一觉。累的连自己新得的皇子都不想去看看,怕忍不住老泪纵横,一代君皇连自己的孩子都护不了…….。
三日后,果然如二人所料,四大藩王开始发兵了。老皇帝也没有料到乱的原因不是外敌,竟然是四大藩王竟然先一步按耐不住。
“皇上,微臣接到消息四大藩王背后有世家的影子”魏千秋第一时间到老皇帝跟前看着半躺在龙椅上假寐的老皇帝轻声说道;
“这天下本就是那群仙人的天下,不成仙人终是蝼蚁矣。只是寡人有些摸不准,四个藩王背后都有那群人的支持,他们入世的目的是什么呢?世俗界唯一对他们的吸引就是每年千万个新生儿中会出现的那个仙苗,可如今的情形,明明另有所图啊。“
半晌,老皇帝突然看向魏千秋道:“凭你手上的眼线可知这四王背后都是那些世家在支持?”
魏千秋扶了扶头上的官帽,皱了皱眉头,本就皱皱巴巴的脸看上写满了忧虑:“东王李涛水背后是三等修真世家赶尸叶家和水府董家、南王啸渊背后是二等世家雪上裴家、西王蛮冲背后是天山上那群使剑的仙家子弟,具体哪个门派还不知道,北王慕容云背后是恶龙岭那群妖修。四王此时派出不少人手在划领土,已经将金靖国分成了四份,都在把手上的兵力往咱龙首城聚集,微臣估计再有两天四王就要兵临城下了……”
老皇帝闭上眼睛,对着老丞相摆了摆手:“你退下吧,回去该收拾的东西就收拾收拾,等那群人进城了你单独过来一趟”
老皇帝目送魏千秋离去,一个人在诺大的皇宫踱步。走的很慢也很仔细,想要把这住了大半辈子的家刻进自己的脑海里。老皇帝心里再也清楚不过了三日后不管结果如何,自己是不可能再住进这个“家”了。往后的日子怕是要过着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的生活了。
突然老皇帝驻下了脚步,目光出现一丝少有的温柔。这是一间并不大的屋子,在整个皇宫里显得很是突兀,屋子是用的寻常百姓用的木材搭建的,屋子后面竟然开了一小块菜地,而且还养了几只家禽。突然门开了,一位衣着很朴素的女人端着一个小木盆,盆子里是淘好的米。女子不到三十岁,寻常的样貌,女子很耐看。老人看到女子紧皱的眉头便舒展开了。笑呵呵道了句:“,中午吃白饭呀”边说着便进了门。女子也笑了起来,快速的把盆里的米水倒掉,跟着进了屋子。
老人熟练地做起了择菜,刷锅的工作,并跟女子讲这些天那些天下事,说起什么四王将要兵临城下,自己要带着你们母子颠沛流离的话。老人一下子将本不知道如何向着女子开口的话,见了面便什么都道了出来。女子只是认真听着,偶尔应两声:“嗯”。只有在这间屋子老人才感觉到温暖。有时候老人也会想当年若是他的某位哥哥坐上了自己这个位置又当如何?
这顿饭很丰盛,桌子上破天荒的加了一道荤菜,只是后院少了一只打鸣的公鸡。“其实可以一起带走的”老人突然又伤感起来了,对于这屋里的一切都很舍不得,这里大大小小的东西都是他么两个一点一点的回忆。
女子放下碗筷,眼睛突然红了,想到眼前这个男人当年可是何等英雄,如今老年竟过的如此落魄。老人赶紧起身搂着女子道:“朕最大的开心不是享受万人敬仰,坐拥万里山河,是有你为我洗衣煮饭每日等我,我这辈子最大的后悔就是坐了这末代皇帝,太迟遇到你”老人看着女子眼睛认认真真说道。
女子把头埋在老人怀里“呜呜”啜泣起来。“朕早些年也受尽冷眼,过的日子还不如如今呢,咱如今也是每日有荤有素,吃喝不愁是不是?过两日你们母子随魏老丞先出宫,我解决完四王的事情有了结果了就去寻你们。”女子突然抬起头:“夫君可万不可撇下我们母子,臣妾只想跟夫君过这平平淡淡的日子,麟儿还要夫君看着长大成材呢”
老人笑道:“我答应你”
女子这才把头依偎在老人怀里,两人透过门看了一下午的景色,什么也不用讲,好像一副画一样。
那天后老人便再也没有到女子的屋子来吃饭了。女子也没有去找老人。
四王如约定好一般,两日后四人齐齐出现在龙首城门口。魏千秋冷眼站在城头上,看着底下这四个人,四人没有带多少人,各自商量好一般,每人一顶四人抬的轿子,和一名随行管事。四王并没有穿王袍,衣着都是很朴素的衣服。但也犯了忌讳。哪有臣子见皇上穿素衣的。分明是大不敬。东王李涛水拱手打破僵局先开口道:“见过魏老丞,本王这些年在边境可没少听魏老丞的大名呀,就是在赵国魏老丞也是人人相传的名相呀,本王素来爱才。本王渴求老丞到本王这边为本王出力,为金靖国开疆扩土啊”
“乱臣贼子,乱臣贼子”魏千秋脸色涨红,气的手直哆嗦。
李涛水也不生气,这四个字好像并不是说自己一般,仍笑吟吟的看着魏千秋,脸上倒是一脸的真诚,好像确实是求才而来一般。
这时北王慕容云神色从容往前走了两步也开口道:“魏丞,快开城门,我四人此番前来确实有要事寻黎皇相商,容不得半点差错。”
接着南王啸渊、西王蛮冲也向前走了两步,四王好像提起已商量好一般。此次态度竟然出奇的一致。魏千秋两眼一眯:“四王此次进京所为何事?可否先告知老臣容老臣告禀黎皇?”
四王只是笑吟吟看着魏千秋,并不作答;
魏千秋心里火大,这四位真是最后的脸面都不要了吗?可纵是心里在如何不快,也拿这四王无可奈何,虽然自己比这四王任何一位外姓藩王官品都要高半级,可手里没有兵权呀。早些年老皇帝为了打击百官势力,瓦解地方小集权,养了这四位外姓藩王,确实是扫清了大大小小的虾米鱼虫,把百官确实压了一头,可这四条蛇也长大了。对于养蛇人这个老皇帝可称不上感恩。四条可是真真正正的毒蛇。都想要毒死这个养蛇人。
魏千秋右手探进左袖取出一道圣旨,显然这是老皇帝提前准备好的。魏千秋郑重的打开高声宣旨:“天承金靖,黎皇诏曰:四王戎守边境,保金靖国泰民安,近日本皇感变故将至,东境赵邻,西边强楚又起敌意。北边塞外群狼夜吠,人心惶惶。南边海面也泛起波澜,国内虽太平祥和,但应警钟长鸣。本皇特召四王入宫商讨预敌大计,期四王国事为重,速来相商,钦此!……”
四王神色突然凝重起来。对于老皇帝的忌惮又深了一分,想不到纵是将老皇帝如此架空,老皇帝对天下事也不是两眼一抹黑。四王相互看了对方一眼,突然转身各自移步进了身后一间娇子里,很快便又出来了,四人齐身换上了一身墨色长袍,长袍绣着一头英气的麒麟,只是麒麟颜色并不一致。东王李涛水的麒麟是深红色的、南王啸渊是海蓝色的、西王蛮冲银白色的、北王慕容云则是墨绿色的。四王身前所绣麒麟也大有深意,此时不一一细说。
“开城门”魏千秋高喝一声,而后魏千秋站在城楼沉着脸看着四王齐步进了皇城。随着四王进城,身后的队伍也渐渐大了起来身后各自跟着自己阵营的文武百官,四王突然又有了一丝底气,突然想看看现在坐在皇宫里的“孤家寡人”看到他如今的臣子会作何感想?
老皇帝衣帽穿戴的整整齐齐一早便坐在大殿的龙椅了。两眼微闭好像养神,又好像睡着一般。不知什么时候第一个官员进来了,官不大,是在金靖北边边陲安乐镇就职的小官,按官品堪堪进得这大殿带着一丝紧张好奇的盯着龙椅上坐着这个主子,他是最近才升的官,听说百官已经有一年没上朝了。眼前这位把权放的干干净净除了一个名和一座皇宫手上什么都没剩了。对于这主子他是一百个佩服,只怨生不逢时,他当官太迟了,没有看到老皇帝的铁血手腕收拳放权,碎粉老一辈的重重枷锁,若不是这老皇帝凭自己的本事是万万不能入朝当官的。怎奈老皇帝遭天妒啊,一生不平,就是子嗣也是老天开玩笑一般将暮之年才得麒麟子。小官很识趣的站在最后面,没有大声声张。接着百官陆陆续续接踵而至,很快大殿上站满了人。四王齐齐站在最前面,但却无一人说话,只有最上面老人细细的呼吸声,显然老人睡着了。百十号人很识趣,没有人去犯着大不敬去吵醒这个老人。
老人睡得快也醒的也快,百官没等多久。便看到高位上坐的老人突然睁开眼睛。那眼睛如剑目一般。好像两柄利剑,那种锐气是让人看上一眼便能深刺人的内心不能轻易忘掉。
也是四王先打破平静。东王一步向前拱手道:“东王李涛水有禀,请吾皇为金靖万民请天赐福,开慧根”
紧接着其余三王也一步向前拱手道:“请皇请天赐福,开慧根!”
随着四王话落,满朝文武百官齐齐跪下高声喊道:“请皇为万民赐福!”
老皇帝一下子清楚了那群仙人入世的目的了,面有些潮红道:“请天为万民赐福?开慧根?哈哈”老皇帝突然大笑了一声接着道:“本皇不知你们四个知不知道开慧根是怎么开的?”
突然大殿上又诡异的静了下来。四王突然意识到事情好像并不是那么简单。自己对于这金靖国好多是好像并不是很清楚。
老皇帝也不等四王发问接着说道:“你们四个心心念念的无非就是本皇手里最后的一点东西,这万里河山无论是姓黎、姓李、归张三还是李四,本皇如今都不在意了。可是你们四个可知只待本皇开完慧根本朝的气数就尽了?就是说无论你是什么官位所应的官运也就没了。懂了吗?开慧根可是杀鸡取卵的行径,咳、咳”老皇帝捂嘴咳了起来。
“请陛下明言”北王慕容云急忙跪下问道;顾不得野心了,总感觉好像如鲠在喉有什么东西是自己从未了解的。关系自己是否能坐上高位,不由得急急问道。
“这如今也由不得你们愿不愿意了,你们身后那些“支持你们的人”一步一步给你们铺好了路怎么会让你们射回头箭呢?只是叹我金靖国千年来的的大业要尽了。不管你们有何心思,既然都到了这步田地了,今夜子时文武百官还有你们四王带上自己的官印、将符到观星殿候命吧,虽然此番将耗尽金靖国所剩不多的国运,不过在座的有机会一睹万年难得一见的旷世奇景也不枉此生世间走这一遭啊”
魏千秋急忙进了殿里,赶巧错过老皇帝的一番感叹。
老皇帝看到满头大汗的老丞会心一笑,对下面低头的百官道:“如今咱这金靖国这艘大船已经走不动了,本皇也累了,不管你们有何小心思在大势跟前很微不足道的,天下恐怕真的是要乱了,这次的战火波及甚广啊,退朝吧!”言罢老皇帝朝魏千秋招了招手,两位半百老人齐步走出了大殿,留下惊疑不定的四王。和满朝心事重重的文武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