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61200000003

第3章 林逋·将独身主义进行到底

关键词:

梅妻鹤子

警句: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

1.

北宋初年的杭州还是一个不甚发达的地方,西湖边的孤山也只是一处荒凉无人的土坡。如果你想要寻一处清静之地,大可以在这里结庐而居。赵宋政府不会找你索要土地出让金,也没有房地产开发商和村委会找你的麻烦。只要你勉强凑得出几个钱来,总还可以在这里安家落户。

这就是林逋的选择,那时候他孑然一身,两袖空空,随身带着的只有多年来游学天下的倦怠和一肚子不合时宜的学问。他是杭州本地人,出身孤贫,也早已习惯了孤贫的日子,虽然勤学不倦,却一点也不曾动过靠知识改变命运的念头。

的确,在儒家的君子操守里,是没有“知识改变命运”这种说辞的,一个人求知向道,追求的应该是“道”之本身,如果因为求知向道而获得了富贵显达,这当然不坏,但如果一辈子偃蹇坎坷,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君子忧道不忧贫,只有小人才会汲汲于以知识改变命运,为功名利禄而读书。林逋是个君子,是那时候为数不多的君子之一。

2.

孤山距离杭州市区并不很远,但林逋一入孤山,竟然二十年足迹不入市区,在自己的小天地里逍遥自适。

有简单的饮食可以填饱肚子,有简陋的茅屋可以遮风避雨,有琴棋书画可以自娱自乐,难道人生还需要什么更多的东西吗?世人一开始只觉得林逋怪诞,渐渐却羡慕起他的生活来。其实很多人都想过林逋一样的日子,只是没有林逋那般的先决优势:林逋早年失怙,不必供养双亲,也不娶妻生子,不必操心妻子的化妆品费用和孩子的奶粉钱。没有人会在他的耳边絮絮叨叨,说东家张三如何升职加薪了,西家李四如何做生意发财了,隔壁王五家刚刚给孩子报名豪华辅导班了,通货膨胀如何变本加厉了,黄金和房子也如何没法保值了……

现实生活中琐琐碎碎的一切声音与影像都远在林隐士的耳膜和视网膜之外。他只需要过自己的日子,不必为任何人活着。

结婚就等于向命运递交了人质,能像佛陀那样有抛妻弃子气概的人并不很多。如果你想毁了林逋,就去给他做媒好了。

独身主义者即便在今天也要承受不小的压力,何况是在久远的宋朝。所幸林逋虽然不曾像真正的隐士那样到深山更深处隐遁,但毕竟离群索居,用一道西湖水隔开旁人的议论。他种梅花,养仙鹤,号称“梅妻鹤子”,生计也居然步入小康,雇得起应门的童仆了。

林逋喜欢自驾小舟往来于西湖周边的寺院,与高僧们诗词唱和。

当有人登门造访的时候,童仆便将仙鹤放飞出去,林逋一看到鹤飞,就知道该掉转船头回家迎客了。

林逋的宾朋越来越多,客人们的身份也越来越尊贵。士大夫们欣赏他的诗词与字画,更欣赏他的生活态度,于是林逋也就成了名士。

与林逋这样的名士交往唱和,也算是士大夫们为官场生活减压的一剂心灵鸡汤了。

诚然,对于那些在名利场上摸爬滚打的人来说,林逋的生活虽然不值得效仿,却大大值得欣赏。所以当他们以满怀真诚的嘴脸表达钦羡时,林逋从来都不会当真。

3.

林逋确实是个淡泊名利的人,所以写诗填词也从来不留底稿。他自己有过解释:“我既无意于在当今出名,又怎么会在意编撰文集以留名后世的事情呢?”林逋自己不在意,却不乏有心人在意,所以林逋的诗词总算有不少流传了下来。

林逋的诗,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最为著名,其实这一联直接抄自五代诗人江为的“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仅仅把“竹”改成了“疏”,把“桂”改成了“暗”。倘若依据著作权法的标准,林逋的手法该算剽窃,可换作文艺的标准,非但不是剽窃,反而称得上点石成金:江为那两句诗咏的是竹子和桂花,诗句虽够漂亮,却没有道出竹子和桂花无可替代的特点,也就是说,这两句诗换到其他花草身上也一样适用;而林逋仅仅改了两个字来咏梅花,却道出了梅花的无可替代的特点,只有梅花才能生出如此的意象。

有人问过苏轼,说这一联拿来咏桃、杏是否也行?苏轼的答复很见文学大师的眼光:“倒没什么不行的,只是怕桃、杏不敢当罢了。”

林逋以两句诗将梅花描摹到极致,也以一阕词将春草描摹到极致。

在咏物的文字里,林逋占到了两项第一。

4.

林逋的词,存世仅有三首,而就在这三首之中,《点绛唇·金谷年年》传为历代咏春草的第一名篇: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

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首句中的“金谷”是文化史上一个很特殊的地名,晋代首富石崇在金谷涧修建别墅,极尽奢华;石崇还常常在这里设宴,遍邀天下名流,其中名士最为云集的一场最著名的筵席就是送别王诩的筵席;后来江淹在名文《别赋》里写过“送客金谷”的句子,由此开创了一个诗歌套语,以后诗人们再说到金谷的时候,往往就有饯别的含义在。

同样作为诗歌套语,草也有送别的含义,著名者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杂草乱生如同离愁别绪在心头交缠的样子。

词的下片,以离歌、长亭、王孙这所有离别的意象将离愁别绪一直烘托到最后,再以一句“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作结,这画面是春草乱生,无边无际,伴着同样看不到边际的南北东西的道路。草到底生向何方,不知道;人到底去了哪里,也不知道;自己该走哪条路,还不知道。这九个字仅仅描绘了一幅画面,看似纯粹的客观写实,却传达出了很深、很复杂的意思和情绪。如果我们把它当作一幅画,并且给这幅画取一个浅白的名字,那么“茫然无措”这个纯然描绘情绪的词显然是再恰当不过的。

这样的词,普通人读到只会倾慕,若是高手读到难免技痒。凭什么说文无第一,总要有高手来和林逋一争高下。

5.

不必等待时光的沉淀,林逋这首《点绛唇》仅在当时便惹得词家高手为之癫狂。

梅尧臣最先按捺不住,施展浑身解数,偏要争一个春草第一的名头,一阕《苏幕遮》便由此而生:

露堤平,烟墅杳。

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

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

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越是熟悉梅尧臣的诗,便越是难以想象他能写出这样婉约伤感的词来。这首词通篇描写春草,但不是写一个特定时间中对春草的观感,而是写春草从生长到枯萎的一个过程,再把人物形象放到这个过程里来说,营造出一种“物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气氛。“落尽梨花春又了”一句后来传为警句,也不枉费词人的一番苦心。

故事并没有到此终结,梅尧臣的好友欧阳修也开始跃跃欲试,以一阕《少年游》交卷:

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

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

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各花入各眼,宋代文学评论家吴曾唯独推崇欧阳修的创作,说这首《少年游》不仅超越了林逋和梅尧臣,而且就算放到唐代温庭筠、李商隐的集子里,别人也不会怀疑。吴曾当然错了,在我看来,欧阳修虽然写出了“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这样的佳句,下片却乏力,“谢家池上,江淹浦畔”明明是硬生生在用典了,远不似林作和梅作那般行云流水。个中微妙的差别,其实正蕴含着诗艺与词艺的不同。这一场不曾当面对垒的竞技,还是以林逋保住了第一的位置而告终,并在千年之后也无人超越。

林逋名字考

林逋,字君复,后人一般称他为林和靖或和靖先生,“和靖”非名非字亦非号,而是宋仁宗赐予他的谥号。“逋”的意思是“逃”,名字里用这个字是很有几分隐逸色彩的。名逋字君复,名与字意义相应,“逃而复归”,很有几分别致。林逋的一生与世俗世界若即若离,倒真应了自己的名字,想来这名与字应当都是他自己为自己取的吧?!

同类推荐
  • 倾听心灵的天籁

    倾听心灵的天籁

    起这个我人生路途中早已消失的故事。我的责编催我写一篇后记时,这个故事强烈地跳了出来。我想我没办法不把它写出来,它和《我短暂的贵族生活》一样,都属于我生命中的东西,是一种“不是为了什么去写”,而是生命中的鼓点和舞步,是不期而至的暗示,是“必须写出来的小说”。《我短暂的贵族生活》和我上面讲的鑫子的故事一样,是一个在于丢失爱情、期望遗落的故事,它需要安静地体味,用心去对话,那样,故事的结论肯定是不同的。几千年,无论场景和道具如何更换,我们总在重复一个相同的主题,因为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谁也没办法把它扔在身外。
  • 小园月夜:最优美的校园美文(时文选粹)

    小园月夜:最优美的校园美文(时文选粹)

    本书编入了百余篇校园散文,或生动活泼,或清新怡人,或优美独特,如雨后树林下湿润的草地,绿得让人称叹,软得让人想去抚摸。这些散文拾缀了校园中一个个优美的故事作为切入点,将校园的美丽和青春往事一一展现,以精简准确的菁菁语丝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散文之后都有思考和回味,乘着青春的列车,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
  • 毛泽东诗词赏析

    毛泽东诗词赏析

    在饱受内忧外患的近代中国,顽强的中国人民经过上百年的斗争,终于重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而毛泽东诗词正是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反侵略、反压迫、争取自由平等的战斗号角,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发愤图强、走向世界前列的战歌。他的诗词可以说是20世纪中国革命的一个缩影,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本《毛泽东诗词赏析》。本书收录了毛泽东所创作的62首诗词以及近30幅诗词手书,这些诗词或手书大多数是经毛泽东生前同意并正式公开发表的,少数作品虽然在他生前没有发表,但是在其逝世后由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等出版部门正式公开发表,这就使本书收入的诗词和手书不仅十分可靠,而且具有权威性。
  • 王火文集·第九卷:西窗烛 带露摘花

    王火文集·第九卷:西窗烛 带露摘花

    《王火文集·第九卷》收录了王火曾出版的四本散文随笔集:《西窗烛》《带露摘花》《王火散文随笔集》《王火序跋集》,共收文章百余篇。囊括了王火各时期创作的各类型散文,有怀古咏史的史事随笔,带露摘花的生活抒情,也有遍访海内外的旅行游记,作品的创作感受和书评序跋。这些文字多侧面地反映出了一个作家的文学创作活动经历、与之交往的同好友人、文学批评精神及人格风貌,对研究作家作品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这也是一部文集必不可少的组成因素之一。
  • 记忆巡踪

    记忆巡踪

    漫漫人生路,回蓦成篇章。作者毕生的职业生涯,都是肩扛录像机,把镜头对准他人与社会,用胶卷、胶片、录像带、储存卡,留下了社会变迁、七彩人生、壮丽河山、国际友谊等精彩绝伦的艺术长卷,那时的他,几乎是忘我的。退休离岗后,他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而后蓦然回首:终于把镜头聚焦自己,追溯昔日的人生足迹,把已逝去的春花秋月、功过得失、悲欢离合、酸甜苦辣,定格在这本自传体的回忆录——《记忆巡踪》中。
热门推荐
  • RHETORIC

    RHETORIC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海岩纯爱四部曲

    海岩纯爱四部曲

    海岩的作品有他非常特别的气质,那就是情不自禁,时时流露出极大的柔情,有时他对这种柔情的关注程度甚至超过对案情本身发展的关注,以至于你搞不清他究竟是写犯罪,还是借犯罪在写情感。这在《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和《永不瞑目》中尤为明显,案情发展到后来基本是靠情感来推动的,情感在这里成了故事的核心,破案与否已不再重要,人们更关心感情的下落。
  • 从寄生兽开始

    从寄生兽开始

    有没有想过在火影里用降龙十八掌?在魔法的世界里用航空母舰?楚天被人陷害,机缘巧合之下,方铭获得超脑,从此穿越诸天,快意恩仇,逍遥万界。。。
  • 青春结束前,愿你成为更好的人

    青春结束前,愿你成为更好的人

    最好的我,在对的时间,终将遇到最温暖的你,拥抱最动人的爱!本书为青春治愈系作家紫堇轩温暖故事集,内含李易峰、吴亦凡、陈伟霆、彭于晏、井柏然等人绝密成长历程!演员陈晓、八月长安、这么远那么近、沈嘉柯联袂推荐!
  • 百花齐放的中国艺术

    百花齐放的中国艺术

    本书可作为留学生本科学生的教材。分陶瓷艺术、玉器艺术、青铜器艺术、绘画艺术、书法艺术、建筑艺术、雕塑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和戏剧艺术几个方面,全面介绍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脉络,通过对实例的评论,寓评于述,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鉴赏品位。
  • 续南明

    续南明

    “皇明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轶汉唐,际天极地,罔不臣妾……”大明宣德六年,郑和第七次率舰队出使西洋,曾自豪在《天妃灵应之记》碑如此宣示,此时大明国力如日中天。然时间到了崇祯末年,大厦将倾,帝国将亡,乱世来临的阴影,笼罩每个百姓心头。胡虏横行,流寇肆虐,天灾人祸,饿殍遍野,文明就要毁灭,前方看不到希望。自五胡乱华,蒙元入寇,中华又将步入黑暗无底之深渊。也就在这崇祯十四年秋,一个后世的灵魂,意外来到大明,在淮北那片奄奄一息的饥民中…………老白牛第三本历史大作,敬请期待!已有完本作品《回到明朝做千户》,《明末边军一小兵》。
  • 皇帝大叔是帅哥

    皇帝大叔是帅哥

    失恋又失业的苏畅度过了最难过的一天,一场车祸让她穿越回古代。她被男人伤透了心,就算是拥有后宫三千佳丽的皇帝在她这里,也是花心大萝卜一个,被皇帝看重的女人哪个能逃过?她就是要自己作死,不蒸馒头争口气,她的到来让皇帝的后宫不在安宁,看她怎样单挑后宫,玩转女人之间的战争!谁知她口中的大叔竟然是皇帝,没想到还是个十足的帅哥。看她如何陪他兵临城下,掳获皇帝的心。
  • 创业,从一个简单的创意开始

    创业,从一个简单的创意开始

    本书讲述的不是空泛的长篇大论,而是实实在在的技巧、步骤。既有方法,又有实例。使用这些方法,作者成功授权的20多个创意为企业带来几十亿美元的销售收入,自己也因此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他数以千计的学生也通过这一方法,成功地将创意转化为丰厚的收入。避免漫长、复杂而耗费资金的艰难过程,将简单的创意推入市场,并获得收益。创业,只需从一个简单的创意开始。
  • 清朝的面孔

    清朝的面孔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本书列举了清朝顺治、雍正、康熙、乾隆等各代皇帝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从官场见闻,到帝王言行,从帝国花絮到朝廷政事,作者以科学、历史的角度,重新解读、评述了清代的代表性事件。
  • 不再让你孤单

    不再让你孤单

    十年宠爱,她以为她是孟立暄心尖尖上的人。一朝梦醒,家破人亡,她躺在一片血泊之中,“孟立暄,我做鬼都不会放过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