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提要
要走出教育孩子缺少方法的困境,可学习“找方法的方法”——
掌握人性的法则,掌握孩子的成长心理学,尤其是愿去探索、总结和学习,你就能实现从缺少方法到方法越来越多的超越。
没有谁生来就懂得那么多方法,只要你肯采取上述方式去掌握科学有效的育儿规律,你也能成为一个很有方法的人。
一、越懂人性的法则,越有方法
二、越懂孩子的成长心理学,越有方法
三、“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
一 越懂人性的法则,越有方法
柏林禅寺的明影法师有句名言:
“人生有两大问题必须弄清楚:第一,生命是什么?第二,人性是什么?”
只要是人,即使是孩子,也会依据人性的法则行事。比如,只有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求时,孩子才会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产生很大的热情和动力。
掌握这些人性的法则,妈妈们会更容易引导孩子。
1.让人性大师的“关联法”帮你“牵牛”
戴尔·卡内基是美国著名的人际关系学大师,被誉为二十世纪伟大的心灵导师和最懂得人性的成功学大师。
在他的代表作《人性的弱点》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一次,爱默生和他的儿子要让一头小牛进入牛棚。他们一个推,一个拉……而小牛呢,和他们一样执着,不管爱默生父子怎么使劲,就是不肯离开那片草地。
站在一旁的爱尔兰女佣看到这个情景,她虽然不懂得写书做文章,却懂得牲口的习性,于是她将拇指放进小牛的嘴里,一边让小牛吮吸着她的拇指,一边温和地将小牛引进了牛棚。
对此,卡内基得出了一个让别人能够听你引导或指挥的人性原则,即:“他需要的是什么?我如何将我所需要的,和他所需要的结合起来?”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原则,他举了训练班中一位年轻的爸爸将这一法则运用到教育孩子中的成功案例。
这位爸爸有一个儿子,因为不肯好好吃饭,体重很轻。以前,孩子的母亲总是要求他吃这个吃那个,而他这个当父亲的,则总是教育孩子,如果不好好吃饭,就不能快快长大。
但孩子对这些话却置若罔闻,事实上,要求一个三岁的孩子对三十岁父母的见解有所反应是不合情理的。这位父亲觉察到了这一点,于是他问自己:“孩子的需要是什么?我如何将我所需要的,和他所需要的结合起来?”
他想到这一点时,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有一辆三轮脚踏车,他很喜欢骑,但每次都被邻居家一个很坏的大孩子推下去,然后那个大孩子骑上它。
每当这时候,孩子只能回家向母亲哭诉,直到母亲出面,才能让孩子骑上去。孩子为此也很生气,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因此父亲告诉他,只要他好好吃饭,他就能快快长大,这样将来那个大孩子就再也不敢欺负他了。
后来,不管是菠菜、白菜、咸鱼还是任何其他食物,孩子都爱吃了。
“孩子的需要是什么?我如何将我所需要的,和他所需要的结合起来?”我们想清楚了其中的关联,往往就能轻易将小牛赶进牛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著名的房地产商潘石屹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曾经很好地运用过这一法则。
一天,四岁的儿子趁大家不注意,悄悄溜进了潘石屹的书房,将书桌上一幅即将开工的小区草图,用颜料笔涂上了各种颜色。
妻子张欣担心潘石屹责怪孩子,赶紧为儿子开脱。但潘石屹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很高兴,因为他突然找到了让孩子改掉一些坏毛病,比如做什么事情都要求有礼物,否则就哭闹的方法。
潘石屹当时就找来一张白纸,先画了一张床,然后又画了一个躺在床上的孩子,在床的上方,还画了七个蓝色的大圆圈。
潘石屹告诉儿子,画里的床就是你房间里的那张,七个大圆圈代表一周七天,如果你从今天晚上开始自己单独睡觉,每天就可以在一个蓝色的圆圈中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没想到一直不肯自己单独睡觉的儿子,因为这张图画,当天晚上就睡到了自己的房间,并且第二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圆圈中涂上自己最喜欢的颜色。
从那以后,潘石屹又给儿子画了很多图画,比如一个冰激凌和几把勺子。如果儿子完成了父母要求的事情,就可以将其中的一把勺子涂成自己喜欢的颜色,当所有的勺子都涂满颜色之后,他就能获得奖励:一个美味的冰激凌。
或者,潘石屹会在纸上画一些空的小笼子,如果儿子听话,就可以在笼子里贴上动物的贴纸,当贴纸贴满之后,就会带他去一趟真正的动物园。
让孩子在图画中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贴上自己喜欢的贴纸,这样的做法既满足了孩子的需要,又解决了让父母头痛的问题,在无形中约束了孩子的行为,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改掉坏毛病。
2.要善于激发人性中好的一面
根据人性的法则,即使是看起来很平凡,甚至很差劲的孩子,内心深处都有向上、向善的一面。因此,即使孩子暂时做得不太好,也不要急于指责,而要学会激发孩子好的一面。
张炳慧是已故韩国前总理张泽相的第三个女儿,是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学硕士、乔治敦大学历史学博士、夏威夷大学教授,在美国创办了英、韩双语教育。
十九岁那年,张炳慧离开韩国去美国读书。在留学期间,她爱上了一个有三个孩子的男人,并毅然选择嫁给他。
一下子要照顾和教育三个孩子,难度可想而知。第一次吃饭,孩子们就给她来了个下马威:她刚把餐具放在桌子上转身离开,就听到了盘子碎裂的声音,原来是大女儿爱丽丝和儿子彼得将盘子摔到了地上。
张炳慧没有生气,而是将孩子们叫到身边,问他们,你们觉得自己可怜吗?三个孩子沉默了一下,然后点点头。
她接着问,你们觉得爸爸可怜吗?
爱丽丝小声回答说:“妈妈那么早去世了,爸爸也很可怜。”
她又问,那我呢?孩子们想了想,含着泪点了点头,说我们全家都是可怜的人。
张炳慧于是拉着孩子们的手,和他们一起哭了起来,然后很诚恳地对孩子们说,既然大家都是可怜的人,在一起就更要珍惜,共同努力变成幸福的人。
由于孩子们从小缺乏父母的引导和照顾,并不理解家庭的含义,彼此之间也不太懂得相互关爱,为此,张炳慧决定从点点滴滴开始,教孩子们学会互相帮助和关照。
张炳慧要求孩子们轮流打扫卫生。有一天,爱丽丝生病了,于是她将平时爱和姐姐吵架的彼得叫来,问他是否愿意替姐姐打扫卫生。
当彼得正在犹豫的时候,她就大声宣布,彼得愿意替爱丽丝打扫卫生。爱丽丝很感动,第一次跟弟弟说了谢谢。而彼得也很开心,非常认真地替爱丽丝打扫了卫生。
通过这些小事,张炳慧让孩子们渐渐懂得,能够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是一件非常幸福而快乐的事情。
在张炳慧的精心培养下,三个孩子都非常出色。大女儿爱丽丝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儿子彼得先考入耶鲁大学,后来又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哈佛商学院毕业。小女儿南希则在十六岁那年考入了耶鲁大学,成为那一年耶鲁大学录取的年龄最小的学生。
没有哪个孩子真正愿意成为“坏孩子”或“差劲的孩子”。很多时候,孩子表现得不那么好,这并不是孩子的本意,只是没有人告诉他正确的做法而已。
一旦得到正确的引导,孩子内心积极、光明的一面得到激发,很快就会有大的提升和转变,甚至变得非常出色。
3.要让孩子当强者,妈妈不妨当“弱者”
在戴尔·卡内基看来,人性是充满辩证的,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渴望。但如果你只是要求别人尊重你,甚至采取强压的方式,那么不仅得不到尊重,还有可能引起别人的反感和抵触。
而如果我们先去满足他人受尊重的愿望,反倒容易得到认可和接纳。
有时,我们不妨放下家长的架子“示示弱”,让孩子当当“老师”,从妈妈那里获得尊重和自豪感。这样不仅有利于改善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而且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成为生活中的强者。我们来看看著名教育专家、“知心姐姐”卢勤是怎么做的。
卢勤五十岁生日那天,儿子送给她一件很特别的生日礼物。儿子亲手将家里的电脑升级,装入了语音录入软件。然后,儿子请妈妈坐在电脑前,告诉妈妈他这次送的礼物就是教她学习语音录入。
卢勤一听,立刻乖乖地坐在电脑前,像小学生一样,跟着儿子开始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儿子像老师一样,不停地提示她:
“妈妈!专心点儿,别走神!”
“妈妈,别紧张,自然点儿,就像您平时说话一样……”
录音结束后,儿子调出来一听,很认真地说:“妈妈!不行,您感冒了,鼻音太重,您需要重新来……”
面对电脑,“知心姐姐”成了小学生,儿子则成了一位严格而耐心的老师。
传统的家庭教育都是父母教育孩子,强调孩子应该向爸爸妈妈学习。如果让父母向孩子学习,则会被认为是很可笑的事。
但是,如今的社会已经完全不同于以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很多时候,父母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在一定程度上,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甚至孩子凭借思想灵活、反应快等优势,在接受新事物上更胜一筹。
假如我们能够虚心向孩子学习和请教,反过来,孩子也会更加乐于倾听我们的建议,形成更加良好的互动。
二 越懂孩子的成长心理学,越有方法
教育孩子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要根据孩子的成长不断调整和变化。比如一个三岁的孩子犯错时,我们可以用罚站的方式来帮助他改掉坏毛病,养成好习惯,但对于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方法显然就不合适了。
因此,要成为一个有方法、善于用方法的妈妈,我们首先要懂得孩子的成长心理学,根据孩子的成长阶段以及心理特点找到合适的方法。
1.懂得孩子的需求,才能用他喜爱的方式和他打成一片
很多时候,我们的方法之所以不管用,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了解孩子的需求。如果我们能够用孩子容易理解的方式和孩子喜欢的语言去引导,那么孩子就能听得进去,并最终落实到行为的改变上来。
比如,很多妈妈都遇到过孩子挑食的情况,对此,一些妈妈的做法是要么给孩子讲大道理,要么干脆随孩子去。
我们来看看著名节目主持人李静是怎么做的。
女儿小的时候,有一次,李静做了一盘炒空心菜,但女儿就是挑食不肯吃。
于是李静灵机一动,吃一口空心菜,就学着童话故事中小绵羊的样子咩地叫一声。女儿觉得很好玩,于是就学妈妈的样子吃起了空心菜。不一会儿,女儿碗里的空心菜就都吃完了。
在李静看来,女儿还小,跟她讲营养的大道理她既听不懂也不感兴趣,而运用童话故事中的形象,反而很容易让女儿接受。
不仅如此,为了培养女儿的责任感,李静还经常跟女儿玩“角色互换”的游戏,让女儿扮演“妈妈”,自己则扮演“女儿”。比如中秋节到了,李静就会跟女儿“撒娇”说想吃她自己做的月饼,而女儿觉得满足妈妈的要求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因此非常乐意自己动手。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我们不要急于给孩子灌输大道理,我们不妨像李静一样,用简单易懂、形象甚至是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改变。
而对于大一些,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我们的方式又要有所不同。这个时期的孩子,既有很强的独立意识,也有很强的自尊心。
我们和孩子相处的模式,要在“尊重”和“平等”的前提下进行,而不应因为要体现家长的权威而处处对孩子进行压制。
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
一天,上高一的女儿穿着校服去上学,放学却穿了一条肥大的背带裤回来。妻子一看,立刻皱着眉头对女儿说:“真难看!从哪儿来的?”
女儿一听很不高兴,一言不发地站在门口,用挑衅的眼神看着他们。眼看一场激烈的争论就要爆发,孙云晓马上笑着对女儿说,女孩子穿背带裤挺精神的,只是有点肥,改改就好了。
女儿听了,脸色缓和了下来,吃晚饭的时候像往常一样有说有笑。
事后,妻子对孙云晓的做法颇为不满,但孙云晓说,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件衣服,总比缠着父母给她买要好。更何况,两代人的审美眼光不一样,没有谁对谁错。即使要提高,也要有个过程,没必要相互苛求和指责。
妻子听了,觉得有道理。慢慢地,家里形成了凡事都和孩子坐下来商量的氛围,基本也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曾经说过:
“青春的特征乃是动不动就要背叛自己,即使身旁没有诱惑的力量。”
当我们了解了青春期孩子的特征,就不会因为孩子一些所谓的“怪异行为”而大惊小怪,甚至爆发激烈的冲突,而会以平和的心态陪伴孩子度过青春期。
处理青春期孩子的问题,总结起来,最核心的是要把握三点:
第一,了解。先不要发火、生气,而是耐心地询问孩子“你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你为什么想到要这么做”。
第二,认同和尊重。也就是不要轻易地否定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比如,对于穿着肥大背带裤回家的女儿,孙云晓首先给予了肯定:“女孩子穿背带裤挺精神的。”
第三,用合适的方法提出建议。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做法并没有真正的对错,就像孙云晓说的那样,我们可能觉得肥大的背带裤不美,但孩子却觉得好看,这只是两代人的审美观念不同而已,并没有谁对谁错。
心态放平了,很多问题其实就不是问题。而即使觉得孩子真的有做得不妥的地方,我们也不要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而是要用合适的方法提出建议,语言要将“命令式”改为“商量式”。
比如,“不许玩游戏”“明天去把头发理了”,这就是典型的“命令式”。
而“商量式”则是:“你也知道不能每天玩游戏,不过如果你这一周都能按时完成作业,那么周末就可以玩两小时。”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不愿意去剪头发,不过学校的规定总不能违反是不是?这样吧,再留一星期,下周末我们去剪头发怎么样?”
毫无疑问,“商量式”的语言,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2.懂得孩子的恐惧,随时给他抚慰和力量
由于不懂得表达、缺乏经验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欠缺等原因,孩子往往比大人更容易感到恐惧,如果这种恐惧没有得到及时化解和抚慰,往往就会演变成各种问题。
因此,我们要及时读懂孩子内心的恐惧,让孩子安心。
有时候,孩子一些过激的反应和行为,往往是因恐惧引起的,这就需要我们能够透过表面,看懂孩子隐藏在内心的不安情绪。
比如,妈妈给六岁的哥哥买了一个礼物,却没有给四岁的弟弟买,弟弟非常生气,大哭大闹,妈妈因此训斥了他。
表面上看,弟弟在乎的是一个礼物,而实际上,弟弟真正担心和害怕的,是妈妈只爱哥哥不爱自己。这时妈妈正确的做法,是让弟弟感觉到你一如既往的爱。
这时候,妈妈可以蹲下来,告诉弟弟:“你是不是觉得妈妈给哥哥买了礼物没给你买,妈妈就不爱你了?其实妈妈只给哥哥买,是因为哥哥现在需要而你暂时还用不上。记住,无论什么时候,妈妈都永远爱你!”
然后,再给弟弟一个深情的拥抱。
这样做,和简单地责骂孩子相比,效果会不会大相径庭呢?
如果不懂得及时化解孩子内心的恐惧,往往会引起很多问题。
中央电视台一个心理访谈栏目曾经播过这样一期节目:
一个本来学习很好、很听话的孩子,却突然变得和父母水火不相容。焦虑的父母没有办法,只好带着孩子走进了演播室,希望专家能够帮助孩子解开心结。
在探讨的过程中,专家找到了孩子变化的根源:
初二的时候,有一次他在网吧玩,回去的路上突然想起自己把自行车忘在了网吧门口,于是就回去取,结果发现钥匙丢了。家离得不太远,于是他想把车子扛回家。
没想到,这个举动却让保安误把他当成了小偷,不分青红皂白地将他打了一顿。
事后尽管保安道了歉,但却给孩子留下了很深的阴影,他做梦也没想到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而妈妈并没有将这件事太放在心上,也没有和孩子做进一步的交流。当时正好是暑假,孩子把自己关在家里整整两个月。开学的时候,学校里开始有风言风语,说他是小偷。
在孩子的要求下,父母给他转了学。可新同学对他很排挤,两次投票都说他是上课说话最多的人。他觉得很委屈,回家向妈妈倾诉,妈妈却骂了他一顿:“要是你没说话,人家怎么会冤枉你?”
慢慢地,孩子开始变了,对父母非常冷漠,处处和父母对着干。在接受采访时,他说:“当我被当作小偷的时候,我多么希望妈妈能安慰我一下,哪怕说一句‘这不是你的错’,我也会好受许多,也不至于变成这样子。”
当孩子被当作小偷、遭遇人生的第一次巨大恐惧时,孩子最需要的是来自妈妈的抚慰和鼓励,但这位妈妈却根本没有当回事,甚至连起码的安慰都没有,当孩子不得不转校、希望重新开始却遭到同学的排挤时,妈妈仍然只是一味地指责。
当妈妈给予的和孩子渴望得到的背道而驰、孩子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逐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并通过越来越逆反、越来越难以管教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不满。
所以,我们不要小看孩子的恐惧,尤其当孩子的行为表现得很反常或者孩子遭遇比较大的挫折时,我们一定要及时了解孩子内心的变化,帮孩子化解负面情绪,克服内心恐惧,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3.懂得孩子的内在矛盾,就会减少冲突
孩子有时是矛盾的,其外在的语言和行为,会表现得和内心的真实想法不一致。
比如,一个原本乖巧的孩子,因为渴望得到母亲更多的陪伴和关爱,往往会变得爱惹事、调皮捣蛋。
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并不是孩子真的愿意变成“坏孩子”或“问题孩子”,而只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引起母亲更多的关注。这就需要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读懂孩子内心深处没有说出来的想法。
曾四次获得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谢军就曾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有一年快过春节的时候,谢军单位的事情特别多,不得不经常加班。等她回到家,两岁多的女儿佳颖已经睡觉了。
时间一长,女儿不乐意了,对妈妈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成了十足的“小刺儿头”。
比如谢军在家的时候,佳颖故意和其他人都很亲热,但就是不理她,甚至让她去上班,说“这是我的家,我不欢迎你”。后来甚至发展到在接妈妈电话时,女儿都会将“我不喜欢妈妈”这句话挂在嘴边。反正是谢军对女儿越亲热,女儿对她的态度就会越“恶劣”。
女儿的变化让谢军既生气又伤心,但当她明白女儿这么做,只是为了表达对妈妈“冷落”自己的不满时,谢军又理解了女儿。
她决定采取策略,主动创造一个让女儿和自己和解的契机。接下来的几天,谢军在家里假装无视女儿的存在,让紧张的气氛先慢慢缓和。
接着,她下班后开始有意识地往家里带一些新鲜东西,吸引女儿的注意。
这一招果然激起了佳颖的好奇心,她开始主动凑到谢军身边看热闹。谢军看时机成熟了,决定开始“收买”女儿。
周末,只有谢军和女儿两个人在家。午饭的时候,谢军特意订了几个女儿爱吃的菜。女儿看到谢军拎着饭盒进屋的时候,忍不住跑过来问有没有她最爱吃的笋片。谢军故意冷淡地说不知道,让女儿自己去看。女儿这时说,妈妈最喜欢佳颖了,菜里一定有她最爱吃的笋片。
谢军见状,赶紧趁热打铁将女儿搂在怀里,并对自己之前做得不好的地方向女儿道歉,希望女儿能原谅她。女儿听了,紧紧抱住了妈妈。从那以后,“小刺儿头”又变回了乖宝宝。
其实,当孩子说“我不欢迎你”“我不喜欢妈妈”的时候,并不是她真的不爱妈妈、讨厌妈妈,而是希望通过这种“攻击”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和依恋,希望妈妈不要冷落自己,有更多的时间来陪伴自己。
如果不能理解孩子这种反常举动下的真正需求,我们可能就会指责、训斥孩子,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孩子身上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我们了解到孩子内心的矛盾之后,就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有意识地主动创造和解的机会,化解矛盾。
三 “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
这句话源自本书作者之一吴甘霖所著的《方法总比问题多》一书,强调的是人只要积极、主动地去找方法,方法就会越来越多。
很多时候,不要害怕孩子出现问题,因为问题恰恰是我们探索方法的机会。只要我们敢于面对问题,愿意学习和钻研,并能够在实践中总结和完善,就会越来越有方法,越来越善于运用方法。
1.破除“高深”迷信,普通人也能想出绝招
提起“方法”,很多妈妈可能就会发怵,觉得找方法是件很难,甚至很高深的事情。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哪怕再普通的妈妈,只要肯动脑筋,照样能找到很好的方法,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出生于广东省一个小镇上的刘晓琳,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被英国牛津大学录取,并获得了全额奖学金。
刘晓琳的父亲刘根正是一名工人,母亲王丽是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虽然刘根正夫妇都没有太高的学历,但在培养女儿方面,却很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比如针对如何培养孩子学习兴趣这一问题,刘根正夫妇就很善于引导。
晓琳从三四岁开始,就非常喜欢听妈妈讲故事。每次王丽拿着书给女儿讲故事的时候,晓琳不仅对故事本身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还对蕴藏着那么多美妙故事的书本感到十分好奇。
一天中午,晓琳拿着一本童话书跑到厨房要求王丽讲故事,王丽告诉女儿,自己要做饭,抽不出时间,但如果她能帮忙洗菜的话,吃完饭就可以奖励她一个故事。
晓琳高兴地答应了。尽管因为晓琳年龄小,菜洗得并不干净,还弄得满地都是水,但王丽还是夸奖了女儿,并按照承诺给女儿讲了一个精彩的故事。
慢慢地,晓琳不再满足于妈妈讲故事,她想要自己去探索书本中的精彩世界。于是,王丽告诉女儿,要想读懂故事,就得先认字。妈妈的话,一下子激发了晓琳认字的热情。
王丽想,如果只是简单地教女儿认字,可能她很快就会失去兴趣。那为什么不把认字当成一种奖励呢?于是王丽对女儿提出,如果她表现好,能够完成大人提出的要求,比如收拾玩具、按时起床等,就可以每天奖励她认识故事书里的五个字。如果表现得特别好,那么就可以奖励她认识十个字。
晓琳非常喜欢这个游戏,认起字来劲头十足。当晓琳的识字量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王丽觉得,可以开始教女儿查字典了。于是又将“查字典”作为一种新的奖励。很快,晓琳就掌握了查字典的方法,碰到不认识的字,她就会自己去查字典。
其实,每个孩子小的时候,都会对妈妈讲故事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但却很少有妈妈像王丽一样,将孩子的兴趣和学习挂钩,并且把学习当成一种奖励。
这样的做法,不仅培养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让孩子在获得“奖励”的过程中,养成了做家务、懂得付出的好习惯,是真正的一举多得。
不仅在学习上,在其他方面,刘根正夫妇也会利用各种机会,给予女儿积极正面的引导。
在晓琳的记忆中,有一件事让她印象特别深刻。小的时候,晓琳特别喜欢玩积木,父亲刘根正觉得玩积木有益于智力开发,因此对于女儿买积木、玩积木的要求从不拒绝。一次,晓琳画了一幅宫殿图,并且想要按“图纸”用积木拼出来。但由于工程太“浩大”,晓琳花了好几个小时也没有完成。
这让晓琳有些泄气,眼看时间不早了,晓琳想要放弃“工程”上床睡觉。一直在旁边留意观察的刘根正看到了,表示自己可以跟女儿一起搭积木。
晓琳一听爸爸愿意伸出援手,立刻又有了精神,开始和爸爸一起搭积木。虽然有了爸爸的帮助,“工程”的进展速度明显加快,但离“完工”还有一定距离。晓琳几次想要放弃,但看爸爸全神贯注的样子,她还是决定和爸爸一起做下去。
由于时间太晚,当天“工程”并没有“完工”。第二天一早,刘根正就把晓琳叫了起来,继续完成搭建工作。忙到快中午,眼看就要完工了,但积木却不够了。刘根正二话没说,骑自行车去商店买了一套新的积木。在父女俩的通力合作下,搭建工作最终完成了。为此,刘根正还特意去借了一部相机,让晓琳和积木合影留念,并买了饮料奖励女儿。
孩子遇到问题有畏难情绪,想要放弃,这样的情况或许每个妈妈都遇到过。但通常我们会怎么做?要么孩子畏难,我们也畏难,为了省事,干脆就放弃;要么心疼孩子,不忍心逼孩子“遭罪”,于是不了了之。其实孩子畏难,正好是教育孩子持之以恒、不轻易放弃的最好机会。他不仅鼓励孩子面对,而且还想办法陪孩子一起面对。因此,当我们抱怨孩子不能吃苦、缺乏恒心的时候,问题往往不在于孩子,而是我们的方法出了问题。
刘根正夫妇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父母,文化水平一般,家庭条件也很一般,但却培养出了一个让很多人羡慕的出色女儿。他们教育孩子的方法,其实并没有多高深,只要用心,我们也都能琢磨出来。
方法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不学习、不琢磨自然就难,而时时动脑、处处留心,所有问题都有解决的途径。
2.破除“不可能”迷信:只有不肯,没有不能
能不能找到方法,说到底,还是一个心态问题。若觉得这也不可能,那也不可能,方法当然不会自己找上门。
其实没有“不能”,只有“不肯”,如果去掉了思维和心理上的惰性,就没有找不到的方法,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秦怡是著名表演艺术家,虽然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在生活中,秦怡却经历了很多磨难。就在秦怡的演艺事业蒸蒸日上时,她十六岁的儿子金捷却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尽管秦怡想尽办法给儿子治疗,但最终医生给出的结论是金捷的病很难恢复了。在病痛的折磨下,金捷变得喜怒无常,有时在狂躁易怒的情况下,甚至会对母亲施以暴力。
但秦怡始终没有放弃,也从来没有抱怨过儿子,她总在想,怎么才能为儿子打开一扇属于他的门。一天,她带着儿子到公园里玩,儿子告诉她,自己小时候曾在这里画过树。
儿子的话让秦怡心中一动,她似乎一下子找到了打开儿子心门的钥匙。她记得儿子小时候很喜欢画画,但自从生病后,儿子就再也没有碰过画笔。于是她问儿子,还想不想再画这里的树?
儿子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
为了让儿子重新拿起画笔,秦怡专门请了一位画家教儿子画画,自己有空就会陪儿子去公园写生。
让人没想到的是,自从学画之后,金捷有了很大的转变,不仅病情有了明显好转,也开始懂得体谅妈妈,再没对秦怡动过手,而且还学会了很多事情自己去做。
在秦怡的鼓励下,金捷的绘画水平有了很大进步,并渐渐获得认可。一次,在中国特奥世纪行上海慈善晚会上,金捷所画的一幅《衡山公园写生》被著名国际影星阿诺·施瓦辛格用两万五千美元的价格买走。
金捷的案例或许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它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每个孩子都有潜质,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只要找对了方法,哪怕看起来最不可能有任何成就的孩子,也有成功的可能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