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羲看着外面的日头,终于忍无可忍的冲到了某夭所在的房间。
门口的赫棋已经敲了许久的门,见自家上神来了,苦兮兮的来拘礼道,“上神,哦不,公子,小夭她还在睡着。”
“小夭姑娘若是还没醒,就再等等也好,她受了那么重的伤,多休息有好处的。”孟婆好笑的说着。
这性格,与那不拘一格的苍阿倒是十分相像。
孟婆却是不知道,这两人之所以这么像,是因为都是一个人教出来的,都是一个地方来的。
“她修习七千年,还不能保护好自己,都是因为懒。”闻羲眯起眼,“我现在是她的师父,就得帮她改了这个毛病,免得以后遇到那种情况,还是这么没用。”
说罢,推开门就冲了进去。
“诶?公子,别冲动啊。”赫棋是知道自家上神的,遇到小夭的事情,总是很容易情绪不定。
“放心,你家公子嘴上不饶人,心里是担心小夭姑娘的。”孟婆是个明眼人,自然瞧出来了,“只是你家公子,还不自知吧……”
“不自知?什么?”赫棋性子随着闻羲,更是不知晓孟婆的意思。
小夭睁开眼,就瞧见一脸修罗模样的闻羲,吓得一个翻身坐起来,“师,师父……”
“睡得可还好?”闻羲一脸虚假的笑意。
“呃,好……”小夭看他脸色不对,赶忙摇头,“不,不好。”
“哪里不好?”闻羲挑眉。
“师父,我,我觉得我胳膊疼,腿也疼,总之就是哪里都疼。”她只好卖惨。
“哦?”闻羲笑了,“看来药王的药也就这水平啊,为师替你寻些其他的东西如何?”
“好比呢?”小夭不信他这么好心了。
“好比,千年的蜈蚣,万年的蝎,百年的蛤蟆,成精的龟。”
她后背一凉,干笑着,“师父,你真会说玩笑,哈哈哈哈,太好笑了,太,太好笑了。”
“……”闻羲一言不发,还是那副皮笑肉不笑的样子看着她。
“我起来,这就起来,师父饶命。”她就要起身,忽的想起什么,顿住不动了。
“还要我们等你?”
“那个,师父,我要换衣服。”她声音渐渐小了。
闻羲转过身,往外走去,“不过七千岁的幼狐,我,可是你的长辈,无需放在心上。”
“哈?”小夭觉得他定是哪里抽筋了,才这么不对劲。
不过,这话怎么口吻这么熟悉呢,好像在哪里听过……
几人在客栈大堂点了吃食等着,看着外面人来人往,听着叫卖吆喝声此起彼伏。
赫棋深觉这样的生活,是九重天上的神无法想象的,尤其是对于像闻羲这种生自混沌的神灵,更是不沾烟火气的。
看着自家上神此刻的神情,赫棋竟然觉得,闻羲也不是那么难以接近了。
“师父。”
闻羲听见小夭的声音,转过头来瞧,猛然愣神。她一身白衣飘然,眉宇含着烟珑倦态,额际花印妖异美丽,仿佛还是那个唯一的古神……
“师父?”小夭看看闻羲,又看看自己,又看看赫棋,“赫棋,我衣服脏了?”
“没啊,这可是我昨天新买来的。”
“以后多穿素色吧。”闻羲忽然说道。
“为什么?”
“觉得好看。”闻羲很自然的说着。
小夭脸一红,“师父你说的虽然是实话,但我还是会不好意思的。”
“……”闻羲很后悔夸她。
孟婆一切尽看眼中,笑着低头吃着自己的饭。这两个人,有意思的很。
吃过饭之后,四人就一直在兜兜转转,买买这,看看那。
终于,沉不住气的小夭发问了,“师父,应龙到底在哪里啊?我们这样能找到他吗?”
“等等。”闻羲淡淡的回应。
孟婆拉住小夭,知道她是因为看出自己的焦躁才问的。她现在的确很着急,可急也不是办法。
兜兜转转又是两个时辰过去,他们几乎要逛遍了整个皇城大道,却还是不见闻羲说什么。
“师父?”
“我们到这茶楼去喝一盏茶吧。”闻羲忽然说道。
不等孟婆和小夭反应,已然带着赫棋上茶楼去了。
四个人在差楼上坐着,瞧着人来人往,又是一个时辰过去……
“师父……”
“来了。”闻羲看着一处。
他们几个也赶紧往外张望,孟婆的心悬起来,盯着外面,不肯放过任何一个地方。
忽听外面一阵喧哗,两队人马身着盔甲,在大路的两边排开,声势浩大。
下面的百姓都站在道两旁,低下头来,跪在地上齐呼,“吾王万岁万万岁!”
孟婆心想,原是凡界的皇帝出行,怪不得这么大阵仗。但眼神一扫,见那金銮轿上,一身赤黑龙袍,头戴君冠的帝王,激动的手中茶碗都掉在地上。
“孟婆?”小夭看她神色不对,顺着目光瞧去。
那是凡间的帝王,皇城这一代的主人。眉宇间颇有几分狂傲,但帝王之相泰然,身上的龙息更是格外强烈。
“他怎么了吗?”小夭问道。
孟婆深呼吸,强行稳定住自己的情绪,“那个帝王,就是苍阿……”
“什么?”赫棋都惊了。
闻羲却是一副了然的神情,淡定的喝着茶。
“他就是应龙苍阿?”小夭懵了,“真的假的?”
“皇城这一任的帝王,名为拓华。上任人皇的第三子,出生之日,电闪雷鸣,层云中隐有龙吟声,在出生时,就被弥元国上下视为天龙祥瑞之子。然,是福亦是祸,拓华年幼便宠爱于一身,却随着上任人皇的年老,渐生厌恶之心,尤为忌惮。拓华十岁时,就以质子身份,送到了敌国。”
“为什么?他不是弥元国的祥瑞之子吗?”小夭觉得闻羲现在比说书先生还有吸引力。
“想来,定是老皇帝觉得自己年老了,不想让出江山,就对自己这个所谓天定的皇子,产生了厌恶吧?这在凡间的帝王之家里,似乎很常见。得宠多了,受百姓期望过多,就反倒锋芒过盛,成为了老皇帝心里的一根刺。”赫棋说道,感受到自家上神不满的视线住了嘴。
看来,自家上神是嫌弃自己话太多,抢了他的话了,真小气。
“那后来呢?”孟婆焦急的问道。
闻羲喝了一口茶,见小夭也一直看着自己,兴趣颇浓,才继续讲了下去。
“拓华被送到敌国作质子,受了不少苦楚。后来,得幸与敌国公主相识相知,两人定情终生,在那边的日子也好过些。然,天有不测,弥元国当时腹背受敌,险些亡国,拓华作为三皇子,临危受命,战于沙场之中立下威名,后弥元国内乱,他便成为众举之王,杀回了弥元国皇城。可那敌国公主,却因拓华遭到了连累,被自己的国家唾骂,说她是放虎归山的叛徒,不久就病榻缠身,香消玉殒。当然,这是对外的说法,事实上,这公主是因为成为众矢之的,被自己的亲生父王,赐下毒酒一杯而亡。”
“什么!?那可是他亲女儿啊!”小夭觉得这事情太过于荒谬。
“道不同,身份不同,两人注定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在拓华成为弥元国王君之时,他们就注定会此生无缘。可是,拓华满心念着的都是那位公主。更是不顾朝中大臣反对,册立亡人做王后。每年的今日,他都会出宫,向着敌国方向,追忆王后。两人不曾作一日夫妻,倒难得拓华是个痴情人。”
小夭听完,看了眼孟婆。果然,脸色极为不好。
孟婆轻声问道,“那个公主,叫什么?”
“具体的倒是不知,但是拓华称那公主为,绾绾……”
孟婆站起来,身形不稳险些跌倒。小夭看她似乎是很难过,有些担心的扶住她。
“果然,眷恋红尘的原因,只需绾绾二字即可。”孟婆苦笑着说道。
她,又能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