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09300000002

第2章 无情则诗死 有情则诗生

一 论说篇

——例说花草诗中的情感寄托

引言

诗最本质的特征、最基本的要素是“情”。明人谢榛说:“作诗本乎情景,孤不自成,两不相背……夫情景有异同,模写有难易,诗有二要,莫切于斯者。观则同于外,感则异于内,当自用其力,使内外如一,出入此心而无间也。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四溟诗话》卷三)。谢榛所讲的“二要”,虽然“孤不自成,两不相背”,但其重心应在后者上。因为“媒”只是连通载体;“胚”才是生命元素。有媒无胚的“诗”,如同净身入宫的太监,即便娶了“对食”,也无法延续生命。

情是诗的血液,无情之诗,类于失血躯壳,妆化得再漂亮也是僵尸。无情则诗死,有情则诗生。情,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思想。下面,让我们选取一些例证,来分析、感受高手们是如何通过咏物来寄托思想感情、展现内心世界的。由于咏物诗种类繁多,就不一一赘述,本文只就“花草”诗开说。

梅在中国传统“花草”诗中所占的比重最大,我们的分析就从梅花开始。

王蛰堪的《水龙吟·梅》,吐露出一种淡淡的幽怀:

千红一例都休,孤芳恰是春时候。黄昏雪霁,庭前喜见,一枝独秀。占尽风情,无言应笑,夭桃嫩柳。爱绿英镶额,红潮泛靥,经年别,浑依旧。曾幾良宵对酒,伴琼姿岁寒相守。箫残月冷,停杯乍觉,暗香盈袖。可惜流光,伤心唯向,梦边携手。倩玉蕤留夜,幽窗燃烛,共吟魂瘦。

从“喜见”“伤心”,到“停杯”“留夜”,不凭标新立异争胜负,只在一个“情”字上下功夫。“绿英镶额,红潮泛靥”,梅之形象固可爱也,更难得“经年别,浑依旧”,深情不改。故词人得与“岁寒相守”“共吟魂瘦”。此种“情”,篇中未着一字,却随处可感。正因为如此,梅之标格,也就不言自见了。

方春阳的《梅花》,则能予人以诗外的启迪:

浮动横斜续亦难,不妨放笔且凭栏。

诗家妙句无多少,剩着些儿宠牡丹。

题曰“梅花”,意旨全在梅外。咏梅诗自林和靖“疏影横斜”“暗香浮动”一出,“续亦难”确已成为事实。然而此事实并非诗人倡导“不妨放笔”的真正原因;他真正忧虑的,是那种追风逐潮现象。后二句委婉地告诫人们:凡事不要盲目追从,一窝蜂拥上,而应留有余地,兼顾其他。这些言外意,值得读者认真发掘。

陈永正的《钟落潭忆梅》,所寓情怀,更多地展现了智者的哲思:

十年江国见华枝,过眼如云总自持。

此夜满潭微月荡,到无寻处始相思。

通篇围绕一“忆”字做文章,然其着力处只在结句。“到无寻处始相思”,足见这“相思”之“了无益”。作者道此一端,或在警示人们:凡事须珍惜眼前,切勿以“过眼如云总自持”自欺也。此种情,虽亦缠绵,终是冷静。

失去后才知其珍贵,才开始追忆,是许多人的通病。有此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觉悟、不自省。人世间有大量的药,竟无一味可供后悔者服用。诗人通过对梅花的追忆,用切身体会,告诉了人们梅花以外的许多道理。小中见大,平中见奇,非具大情怀者不能如是说,非具大智慧者不能如是观。

我也写过一首《梅花》诗,因梅及雪,顺说如次:

与雪偕来自守时,冰怀元不要人知。

多情柳眼休相觑,属意平生只有诗。

过去许多人一提到梅花,就是“傲冰霜”“斗风雪”那一套。“与雪偕来自守时”,雪到梅开,能走到一起就是缘分,只宜相互映衬,不可相互斗争;否则百世修来的夫妻,也会斗到死。“冰怀元不要人知”,高洁的情怀,不须要谁知道。凡想要人家知道的“冰怀”,其“高洁”必定有限。转句用一个“多情柳眼”,是从杜审言的“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生发,写梅花“孤傲”的一面。梅雪同心,所“属意”者除“诗”而外,别无其他。“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何曾有个“柳眼”?

拙诗经内子小梅窗和出后,又有了翻新:

莫自多情忆旧时,千年难得一相知。

孤山不遇林和靖,肯把天香嫁与诗?

这是一曲专属于我的“梅花”,甜言蜜语,类于私房话。诗很朴素,只借梅花抒情,吐露自家心迹。“孤山不遇林和靖,肯把天香嫁与诗”?答案不难想到。“千年难得一相知”,出于妻子之口,每次想起,心中都会生出几分得意来。情,并非像“我爱你”那么简单;真正的情,是从心里流出来的,不是从嘴里喊出来的。

位居“花中四君子”之列的菊与兰,也常被诗人们用来寄托情怀。历代名篇不在少数,大家耳熟能详,故不多举。这里只简介两首本人的尝试。

其一是《野菊》:

尺土维根梦自宽,西风未改旧时欢。

真堪我友无羁子,不戴谁家定制冠。

天与片云成隐逸,夜生零露试清寒。

居身只在寻常处,高格须君俯首看。

此诗没有太多的晦涩,所寓情理,一看便明。无非以花喻人:强调的是品性,崇尚的是自由,享受的是安闲,鄙夷的是势利,如此而已。骨子里透出来的那一丝丝傲气,算是文人通病吧。

其二是《野兰》:

芽箭才抽寸许长,便团清露惜幽芳。

倘非弱质天娇惯,定是初心雪隐藏。

斯世已无君子国,旧根元在水云乡。

周遭不忌红潮染,自守崖阿一角凉。

同是托物言怀,与《野菊》的以自喻为主不同,此首更多是追慕偶像。“倘非弱质天娇惯,定是初心雪隐藏”“斯世已无君子国,旧根元在水云乡”“周遭不忌红潮染,自守崖阿一角凉”,有赞扬、有怜惜、有慨叹、有认同、有向往……百味交陈,不一而足。“红潮”二字,尤须玩味。

花,有极品,也有常品。决定花草诗高下的,不是物的品位,而是情的品位。侯孝琼的《临江仙·菜花》,就是一首寓纯情于常品的好词:

紫玉瓶中罕见,群芳谱内难求。黄金涌浪日华流。愿添山海味,不上玉人头。岂若牡丹富丽,何如桃李风流。但将心露荐珍馐。休言春雨贵,未必贵如油。

古人写“菜花”的诗句,我们见过许多。如刘禹锡的“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再游玄都观》)、齐己的“吹苑野风桃叶碧,压畦春露菜花黄”(《题梁贤巽公房》)、温庭筠的“沃田桑景晚,平野菜花春”(《宿沣曲僧舍》)、杨万里的“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王文治的“日暮平原风过处,菜花香杂豆花香”(《安宁道中即事》)等等。在这些诗句里,虽然出现了“菜花”字样,但都只是陪衬而非主角。

乾隆皇帝倒是写过一首纯正的《菜花》诗:“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然而通篇只是主子对臣民的口气,居高临下,除了“钦此”之外,读不出什么亲切感来。

真正让菜花美到心里的,是侯先生这首《临江仙》。“紫玉瓶中罕见,群芳谱内难求”,大众中的一员,平常身世,和你没有距离感;“黄金涌浪日华流”,小家碧玉,亮丽清纯,其天然姿色风霜难掩;“愿添山海味,不上玉人头”,具仁心,甘奉献,耻于争媚,格调自高。只寥寥数语,便写尽菜花外形内质。下阕从品性上进一步做出肯定,以素心素面示人,着实让富丽的“牡丹”和风流的“桃李”做了一回配角;结语旧事翻新,让“春雨”也竖一回降旗。几招一出,竟使平民化的“菜花”,堂堂正正地自成了一“谱”。

以常品抒悲情,金定强的《咏丝瓜花》可算一例:

丝瓜花胜菊花黄,堪赏堪餐压众芳。

三十年前当此日,乡亲争采塞饥肠。

首句着一“胜”字,旨在赞美丝瓜花,却又勾起对“三十年前”那一段辛酸历史的回忆,个中滋味,实难言表。宋马清痴咏“蚕豆”诗云:“蚕忙时节豆离离,烂煮堪填老肚皮。却笑牡丹如许大,可能结实济人饥?”今读此诗,殆如姊妹篇也。

曹长河的《浣溪沙·芦花》,所抒的则是一种豪情:

野水荒洲暮色深,西风起处近商音。斜阳隐隐对遥岑。宿雁栖鸥非俗态,叶黄头白见秋心。折它一束养胸襟。

“宿雁栖鸥非俗态,叶黄头白见秋心”,处于“野水荒洲”之中的芦花,到了词人笔下,已经完全人格化了。崇之仰之,故有“折它一束养胸襟”的冲动。然而天下胸襟,磊落者少,自家而外,只恐没几个可以养得。

花有花格,人有人格,孟依依的《高阳台·法源寺丁香》,将自身融入花中,于淡淡幽怀中表现出了一种高华气质:

凉鬓吹青,单衣试紫,一年春到空门。悄立听经,维摩花雨缤纷。因缘自结繁华外,背条风、不领春恩。谢东邻、蝶使蜂媒,蜜语殷勤。若教净业真修得,问今生芳树,来世何人?却恐关情,清狂再付沉沦。淡眉细眼深深记,认腮边、一点啼痕。怕红尘、重遇他时,不复花身。

人耶?花耶?妙在是与不是之间也!法源寺有此一株,不枉为寺;丁香花得此一喻,不枉为花。佛门清净地,宜有此清净花、清净人。

与上述词中的小女子情怀不同,谢长虹的《水调歌头·石榴树》,所表现的是一种女汉子气概:

久病人情冷,除药复何求。若非前世盟定,何必苦淹留。不过无遮天地,老树一轮而已,风雨任飕飕。瘢结寒潮后,吐蕊血般稠。叶金玉,枝黑丑,恁难讴。光阴粒粒,皮裂滋味上心头。休问江湖子弟,若有栖身仙府,可使共云鸥。丹火焚山鬼,骨相立清秋。

描摹石榴形象,倾吐一己衷肠,借物兴怀,凄婉之中别见几分超迈。两结力道千钧,撼人心魄,阳刚之气,非独男儿有也。作者是一位女警官,职业养成,宜吐此语。榴花得此一篇,定当怒放。

王聪的《海棠》,属于另一类抒怀诗:

鸣鹤楼空雨又斜,落梅风散到谁家?

林间忽有胭脂湿,道是春来第二花。

末二句最为传神,“胭脂湿”三字虽借自前人,然冠以“林间忽有”便掩尽形迹。“第二花”妙,似不曾被人道出过。占得“第二”之名,大是有幸,前有“第一”挡灾,自不必担心成为众矢之的。此意海棠得之矣。

苏些雩写《八声甘州·水浮莲》的时候,虽已人过中年,但少年时的乐观天性,并未随岁月稍减:

借东风相送渡长川,摇荡碧帆船。剪春光半缕,云霞几片,浪迹天边。二十四桥明月,一十二回圆。短笛知何处?如雾如烟。

凝望青山不老,把少年心事,一一重燃。记西湖昨夜,曾伴落花眠。莫回头、回头千里,有声声、啼鸟唤流连。谁知我,梦寻江海,岁岁年年。

“剪春光半缕,云霞几片,浪迹天边”,随遇而安,自得其乐,洒脱情怀跃然纸上;“二十四桥明月,一十二回圆”,则暗扣着“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意脉,将苏家老祖宗的技法,发挥得淋漓尽致。下阕重燃“少年心事”,一怀淡淡的幽思之外,夹带着几许天真;虽有“莫回头、回头千里,有声声、啼鸟唤流连”之叹,然与生俱来的超然心性,终不能尽掩。“岁岁年年”“梦寻江海”,是不必谁知,也不用人促的。一个乐观向上、百折不挠的词坛“大姐大”的形象,至此已然自行立起。

前面所说,都是有名之花。黎凤兮的一首《无名花》,可谓花中别格:

但愿芬芳魂魄在,不求尘世姓名留。

春来亮艳清风浦,秋老争香白露洲。

估价敢劳名士笔?知卑羞上美人头。

纵遭霜雪飘零尽,落拓荒原觅自由。

借物喻人,殊深寄托。通篇见高格,有自信,有自知,更有自律。名曰赞花,又何尝不是夫子自道?诗中关键点,在结尾的“自由”二字上。有自由,无名何妨?无自由,有名何益?“不自由,毋宁死!”先贤气节,有以见之。

真花可以寄情,假花如何?阿怀东的《咏绸缎花》回答了这个问题:

两束绸花四季新,高楼伴我度昏晨。

纵罹秋肃难凋蕊,倘播清香更诱人。

绚彩缤纷梁苑景,殊姿绰约洛川神。

但能怡目休嫌假,世上原多假乱真。

明知是假而甘受其欺,非自愚,乃自娱也。世间有“真假”,亦有“假真”,“真假”明示在前,于人无欺;“假真”处处掩饰,于人有害。摒弃“假真”,接受“真假”,非智者莫能如是。“世上原多假乱真”,煞尾一笔,其意义超出题外远矣!

何永沂的堆絮体《苏幕遮·新春遣怀》,虽非专门为某一种花而写,但词中梅骨桃魂,“杂花生树”,有无限感慨供人品味:

月魂清,梅骨矫。起舞鸡鸣,起舞鸡鸣晓。舟系五湖烟渺渺,依旧桃花,依旧桃花笑。报新春,啼小鸟。回首红尘,回首红尘老。似海苍天长独啸,事到难言,事到难言了。

作“堆絮”不难,难在堆一字见一番意,如海上波澜,前翻后滚,往复回环,连绵不断也。不然,“堆絮”便成“堆砌”,有何意味?此作伸缩自如,吞吐有致,佳制也。上以“月魂”“梅骨”领起,气格便高,歇拍裁取崔护诗,略去“春风”,春风自见。下两叠尤佳,“回首红尘”添一“老”字,不尽人世沧桑之感;“事到难言,事到难言了”,欲说还休,一波三折,着一“了”字,当真连“天凉好个秋”之类也不屑说了,寄慨之深,宜稼轩引为同道。

张智深有一首《以望远镜观湖中荷》的小诗,视角独特,读来别有意味:

绿水眉前漾,红芳眼底开。

纵堪移影近,无计曳香来。

首二句描摹,尚属一般铺垫。末二句不愧神来之笔,“纵堪移影近,无计曳香来”,不只是扣住了题目中“以望远镜观荷”的特征,更重要的是暗寓了诗人的惜芳情绪。短章有厚味,浅语见深情,斯为一例。

真花假花都说过了,已经开过的花有的说吗?有,周燕婷的《小瀛洲海棠已谢》,所寓情怀,当不逊于盛开之蕊:

陌上寻芳叹已迟,海棠空剩梦边枝。

好花留作明年看,不负心头一点痴。

特地寻芳,而繁花已谢,本是煞风景的事,诗人偏能随遇而安,别生出一段“好花留作明年看”的美好预期来,可见其“心头”的那“一点痴”,是何等的执着,又是何等的感人。全诗辞近旨远,语约意丰,柔婉中别具筋骨。

开过了的花可以追说,未见着的花也可以预说。魏新河一首《戊子春日将有未央万亩桃花园之游预作》,为我们留下了成功之例:

忽觉春温感岁更,还凭惯例拟游程。

车从北郭万花入,人与东风一路行。

云去无心仍本色,山来有意弄新青。

桃花人面俱都在,只是南庄不可经。

“游程”依“惯例”而拟,想象“车从北郭万花入,人与东风一路行”的快意,风流倜傥,具足英仪。“桃花人面俱都在,只是南庄不可经”,结语一丝惆怅淡着于纸面,曲水生波,涟漪不尽。

不问开过还是未开,霍松林先生于《阳台种花》,亦足以宣示胸臆:

迷茫暗夜鬼喧哗,盼到天明鬓已华。

怕雾愁阴无好计,檐前遍种太阳花。

诗当作于“文革”结束后不久,从“迷茫暗夜鬼喧哗,盼到天明鬓已华”可以测知。结二句以幽默语出之,最得风人之旨。种得太阳花,光明自在,鬼物辈何足道哉!无计之计,胜他万计。“太阳花”相对于“暗夜”而言,无须确指。

作为一个特定时期的记录,刘知白先生的《苦楝当窗朝夕相摩饶有感触因以咏之》,有着诗史般意义:

入夏花如雪,先秋叶便飞。

金铃冬满树,不惹蝶蜂围。

苦楝一名“金铃子”,寻常物也。然是入夏开花,先秋落叶,临冬挂果,个性何其独特!“不惹蝶蜂围”者,正不趋时俗之个性使然也,寻常物大见不寻常处。诗人咏苦楝,何尝不是自咏?彼时公籍列右班,大受时人白眼,故借此以明素志。个中滋味,不难体察。

熊绪文先生的《含羞草》,则可称警世通言:

盈盈笑靥一惊收,引得游人把步留。

到底是羞还是恼,此中真味耐寻求。

以拟人手法状物,寄托遥深。“羞”“恼”二字最具深意:草犹人也,礼遇之则含羞,轻薄之便着恼。是羞是恼,全在对方态度。为人处世,当以友善为先,爱人者人恒爱之,恶人者人恒恶之,此理万古不易。

结语

诗者,文学之精也,难从笔上得来,应自心中流出。心中无激情,不可强作。勉强落笔,恐其画虎不成反类犬耳。纵有千言,何足言价?

乙未新秋明非熊东遨草于求不是斋北窗

同类推荐
  • 泰戈尔诗集

    泰戈尔诗集

    《泰戈尔诗集》收录了泰戈尔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的四部诗集《吉檀迦利》《园丁集》《爱的馈赠》和《新月集》。全文以清新的诗歌,深邃的笔触,揭示了“一代诗圣”泰戈尔独有的灵性哲理。阅读这些诗篇,将为我们开启淤塞的智慧源泉,慰藉我们身心的孤寂。
  • 雅声楚韵唱渔樵:李雅樵诞辰88周年纪念文集

    雅声楚韵唱渔樵:李雅樵诞辰88周年纪念文集

    本书是一部全面介绍和评点李雅樵先生表演艺术的著作,不仅有李雅樵先生传记和部分纪念性文章,也有其表演艺术、唱腔艺术和艺术心理分析文章,以及李雅樵先生代表剧目的评点文章等。
  •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本文是一个典型的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课题。从比较的视角,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文本分析、社会批评、实证研究、文化研究等批评方法,对西方互文性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影响和研究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本文所探讨的互文性仅限于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方面的研究层面,对于国内出现的从语篇分析角度进行的诸多研究中只是在必要时提及,不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目前互文性在中国的研究还属于起步阶段,迄今为止只出版了一部专著,国内对互文性的研究和探讨可以说还处于有待深化和提升的阶段,因此本文将用较为浓重的笔墨对互文性理论的前历史、其在法国的诞生、其在欧美的流变及其理论本身的特点进行追根溯源、系统梳理和详尽描述
  • 愿你的孤独不负走过的路

    愿你的孤独不负走过的路

    当你跨越孤独这座山丘,才会发现之前所受的苦,终将成为一种人生力量。初心客厅专栏作者、张德芬空间签约作者、读者公号专栏作者蔡尖尖,始终认为“尖尖而立,孤独自行,不负时光”,用41篇暖心的故事,讲述每个人所遇到的孤独而美好的人生故事。蔡尖尖曾是新媒体大潮下的一员,社会的喧嚣,生活的压力,职场的无奈,爱情的美好,梦想的憧憬……好比战场,你亲自去经过,征战过,才能赢过。她在自媒体平台受到很多读者的热捧,原创了多篇10万+的文章。
  • 得与失的智慧

    得与失的智慧

    这本《得与失的智慧》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至为接近,诸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养生和待人接物所应遵守的原则等。因此,这本书适合大众阅读。叔本华将人生视为痛苦的悲剧,对人生持悲观态度,但其一生却保持奋斗进取的精神。他虽然生活孤独却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年青时虽然学术遇挫但坚持到晚年终获成功。他一直在探寻人生得失的奥秘,他对诸如幸福、人格、地位、荣誉、财富、教育、妇女、政治、伦理、爱情、不幸等一系列困扰人生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独到见解,启迪后人。
热门推荐
  • 美男猎杀行动:抓个男人去拐卖

    美男猎杀行动:抓个男人去拐卖

    若问某人美男是拿来干嘛的,某人会很认真的告诉你:美男不能够吃的,但是可以猎杀的。某妖魅男:小梦儿,那么就让羽哥哥陪着你,不用你陪着我。某女:……对于厚比天好的脸皮的人,某女很想直接把某男扔到窗外,奈何武功不如人。某太子:诺,这是休书。某女:哦,原来……,是休书啊。惊叹于还没有嫁人就先从某人开始就收到休书了,以至于陆陆续续收到几封休书,某女感叹,原来休书可以这样写的。某师兄如是道:走,这些都是坏人,不要理她们。某女仰天长叹之后,嘀咕:师兄不也一样?不过对于和其他人相比,某女倾向于自己的师兄,不是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吗?于是某女本着这个原则,打算把师兄送给她家小白(一只小白狐)。
  • 万界之反套路主角

    万界之反套路主角

    新书《我用键盘创世界》已经发布,期待支持!主角很厉害?我比主角更厉害!虽然只是一个龙套咸鱼,但是咸鱼也有咸鱼的梦想,千万别惹龙套小角色,给我一块板砖,我照样可以拍死不可一世的主角!
  • 神医狂妃:邪王的心尖宠妻

    神医狂妃:邪王的心尖宠妻

    被嫡姐设计,错上神秘男子床榻,声名狼藉。五年后,她浴血归来,不谈情爱,只为复仇,却被权倾天下的冷面摄政王盯上。“王爷,妾身连孩子都有了,您现在退婚还来得及。”垂眸假寐的男子,豁然睁开双目,精光迸射:“娶一送一,爷赚了。”
  • 后宫传:苏如惠

    后宫传:苏如惠

    那年的夏初,她带着对母亲生前遗留下的破旧的故事,放弃了与相爱之人相守的机会来到了蓬莱帝国的皇宫大宛。在哪里,她要寻的不是真爱,也不是真正的真相,而是一个女子的好奇心驱使下,对世间疑惑之事的追求。一个嫁过三个男人的女人,为什么临死还是一副哀怨的神情!她不甘这样平凡度过一生,相夫教子。亦或,这样的性子俨然促成了这个故事。或许,这就是命中注定吧。筑斯琰:蓬莱帝国的皇帝他对她三分怒气,四分忍让,五分包容,六分保护十分真情真意,却永远不敢去碰触她的真心,这又是为何?南宫紫昕:青梅竹马的恋人他恨她的抛弃,却又爱她的执着。只是,曲终人未散!是什么让相爱的人反目成仇!是什么让她义无返顾剑逼君喉。筑斯琛:蓬莱帝国的四皇子是报复吧!第一次他遇见她就在心里下定决心,她只会是他的女人!是仇恨吧!他毁灭了她,又遗弃了她。宋彷絮:蓬莱帝国的皇后谁都料想不到,在她要死之际,是被她逼得无路可退的皇后舍命相救!她们之间有什么真正的关系?
  • 豪门陷阱:你早已是我老婆

    豪门陷阱:你早已是我老婆

    一场无意的错误,她怀了他的孩子。三年后,她的婚礼上,那个男人突然而至,傲然浅笑:“你早已是我老婆,带上儿子跟我回家。”她执意和新郎交换戒指,结果引起了争执,他们都受了伤。最后,他终于答应不再纠缠她。可是,三天后,她的儿子被确诊患了白血病,只有同胞的脐带血才可能救活。这,多么戏剧性……她,憎恨豪门的她,该如何?
  • 苍流记

    苍流记

    一个人族的普通傻小子,竟然获得妖族大能的青睐,习得妖族的功法?你以为这就完了?人族顶尖功法,我要了。灵族的万法本源——灵树,我搬走了。顺便再完成一下三族大一统,美滋滋。
  • 探案小说

    探案小说

    隐藏在内心的秘密,在阳光的阴影里滋养每个人自由的只能在绝对枷锁下实现凝视深渊中的恶龙,只能与之相伴
  • 郡主逼婚,放开那个侍卫

    郡主逼婚,放开那个侍卫

    逛了个古宅,凌萧萧穿越了。醒后三日,未婚夫便上门退婚。她豁出去一张小脸不要,在帅哥侍卫的帮助下,各种设计未婚夫,誓必嫁入将军府,想找到回家路。却没想到,王爷老爹在关键时刻被下了大狱,罪名是——通敌卖国。就在凌萧萧举目无亲,哭诉无门的时候,帅哥侍卫却摇身一变,成了某国皇子,他一路护她周全,帮她挡风遮雨,救老爹,虐渣男。“冷珏,我好怕自己会爱上你,不想回家了。”“那就不回了。”凌萧萧抱紧帅侍卫的大腿,一路开挂,却不知,她真正的劫难,才刚开始。
  • 蜗牛的心开始想你了

    蜗牛的心开始想你了

    林夕落五岁那年,妈妈收养了一名弃婴鹿鹿。鹿鹿有自闭症,为了给鹿鹿治病,林家蝴蝶效应般发生了一系列的灾难和不幸。十八岁的林夕落忍无可忍,一怒之下,抛弃了鹿鹿,而母亲因为这件事间接被气死。从此林夕落就像蜗牛一样,背负着丢弃弟弟的沉重忏悔,没办法再接受爱情的重量。她如坐牢狱,坦然接受荆棘的命运:下跪,赎罪,入狱......
  • 驱鬼

    驱鬼

    夹着报纸、拎着早餐的杜仲,一阵左闪右躲,在忙忙碌碌开市的小贩和狭窄的弄堂中穿行而过,驾轻就熟地挤进一间低矮的小楼。当初他决定将侦探社开在这里就是图热闹。人多的地方才有事情发生,敏锐的好奇心是一个侦探必不可少的首要条件。转眼间,侦探社开了半年有余。每天数次穿行于窗外的那条小巷,加上一天到晚受到市声的耳濡目染,使得杜仲对街上哪个小贩缺斤短两、哪个童叟无欺、哪个有什么小习惯、哪个有不为人知的秘密等等,清楚得像一面镜子。这是很平常的一天,和往日并没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