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25800000003

第3章 二狗子动心盗墓 黄秃子贪心入套

二狗子的研究重点不在“土龙”这个浅层面上,对“土龙”的不幸他是很无奈的,他给自己确定的“重大课题”是马家烧锅东南的古遗址是不是风水沟“王坟”的奉陵邑?就在这个时候,牛倌儿黄秃子上了毛三的套,准备倒卖文物。

二狗子到底是何许人也?

前面已经提到过他。没错,他正是潜心研究风水沟“王坟”奉陵邑在哪个方位的人,他也是对马家烧锅风水十分关注的人。此人年方40,虽然带着一脸的斯文,但实际是一个非常狡猾、油滑、贪婪而又怕老婆的人。而用他自己的话说,在马家烧锅他是一个特别有知识、特别有文化的人。他常对别人讲,念书多、上大学不一定是有知识、有文化,有的人念了大学,读了研究生、硕士生,回过头来什么都不会,适应不了现实生活、现实社会,书都白念了,还不如在家当农民种地——这只是他个人的逻辑思维。而他自己,虽然高中没念完,却是一个没有把所学到的东西拌饭吃的人,也就是说他的文化水准在马家烧锅可以是数一数二了,尤其是对历史文化、天文地理、风水八卦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

同时他心里也十分明白,自己最大的缺点有两个:一是懒得种地。他总认为自己不应该是种地的料,这也怪自己的命不好,投错了胎;二是怕老婆。他认为怕老婆也是一种美德,要想不怕,嘿嘿,血招儿没有,怕就怕吧。

二狗子对种地虽然是赖赖呼呼,实行生产责任制以来没比别人家多打粮食,仅够年吃年用,但是他对历史文化、天文地理以及阴阳二宅研究却是情有独钟,这也许就是他自认为很有文化的主要因素吧。在这一点上,他媳妇刘香不但不反对,还引以自豪呢。两个人结婚20年以来最上火的是生了两个女孩子,再生男孩子已经是不可能了,因为国家政策在那儿搁着呢。如今,大女儿欢欢在沈阳一家饭店当服务员,小女儿乐乐才12岁,在村里的学校读书。

二狗子认为,自己没必要拼命干活挣钱,两个女儿将来长大一出嫁,自己也没有其他负担,小日子够吃够用就满足了。于是他把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了对马家烧锅的风水乃至辽墓的研究上,手里经常捧着一本名为《话说大辽古墓》的书,即使是到地里干活儿,在歇着的时候也要翻上几页。难怪村里许多人见着他总是说:“白瞎你这个人了。”

二狗子自己却不这么认为,他说自己的所学已经有了成果。

比如:穿村而过的“土龙”就是他的研究成果之一。他通过自己多年的研究和论证,认为从风水沟的东侧延伸出来数公里的山丘,看上去并不起眼,但是它连绵起伏、雄壮发达,正是“龙兴之地”的主要特征,待山丘即将穿越马家烧锅的时候,山丘已经平缓,看上去已经不是太明显了,遗憾的是人们在上面横穿修了砂石公路,把“龙脉”给“压”住了,要不然马家烧锅早就民富村强、人才济济了,不是出当大官儿的,就是出特有钱的“大款”,再不济也得出几十个大学生了。

更为不幸的是,有两家的宅基地也“压”在了龙脉上,其中老史家,一家老小一点儿也不旺兴,经常闹病闹灾,老史头没活过50岁就得了重病,久治不愈而撒手人间;另一家是老张家,张大蒯娶了三房老婆,二老婆生的孩子没到6岁就得了急性阑尾炎差点送了命,最后这个小老婆生了个孩子是哑巴,这些现状都被二狗子归罪于这两家的房子压住了“土龙”所造成的。

他说的有鼻子有眼,有理有据,管你信不信。

当然,二狗子的研究重点不在“土龙”这个浅层面上,对“土龙”的不幸他是很无奈的。他给自己确定的“重大课题”是村东南的古遗址是不是风水沟“王坟”的奉陵邑?假如这个研究成果成立的话,那他必将载入辽史研究的史册了。但是他始终弄不明白,“南有辽祖陵,北有大王坟”的说法不是没有科学道理,那为什么辽祖陵有奉陵邑,而“大王坟”却始终没发现呢?就算村东南的古遗址是奉陵邑,那距离也太遥远了,根本起不到肩负守护“王坟”重要责任啊?!

有时候,一想到这儿,他也闹心不拉的。

就在毛三光顾马家烧锅的第一天,二狗子也开始从研究奉陵邑的方位转向古墓研究了。

他爱不释手的那本《话说大辽古墓》是从上京城地摊儿上花5元钱买来的一本古书,旧得已经发黄,看不出是什么年代的版本,也不知道出自何人之手,买来的时候书里面夹着一张丝织图,名叫《木叶山图》,一开始他并没有在意这幅图,以为这只不过是古人画的风光图而已,但后来觉得这幅图更类似于一幅地图,似乎在隐藏着什么,一时半会儿他也弄不明白。

这一天上午,二狗子光着膀子躺在炕上,那本《话说大辽古墓》的书扣在他的脸上。

二狗子媳妇刘香正在外屋地中央洗衣服。她一边洗一边磨叨:“你也不去河湾子去看看,昨下黑儿雨下那么大,大水把棒子地泡没泡也不知道。”

二狗子嘴里嘟囔道:“泥拉巴叽的,去了把地都踩硬了。”

刘香站起来,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倚在门框上责怪道:“你说你,下雨阴天也不找点儿活干,家里家外草刺儿不拿,整天捧着一本破书,好像多有文化似的。”

二狗子猛地坐起来,翻了翻手里的书:“媳妇你不懂,你没听人家讲吗?书中自有黄金在,你听我给你念一段……说,辽太祖和辽太宗都是葬于木叶山。辽太祖葬于祖州附近,辽太宗葬于怀州附近。这说明辽代的永州、祖州和怀州都有木叶山。媳妇你说,为什么辽朝有那么多的木叶山?木叶究竟是啥意思呢?”

刘香噗嗤一声笑了:“哼哼,我哪知道。”

二狗子晃了晃脑袋:“值得继续研究。”

接着,刘香没好气地说:“我跟你说,你要再看那本破书,别说我不客气,说不上哪一天给你塞进灶火堂一把火烧了。”

二狗子赶紧说好话:“别别别,我还指望这本书提高学问、发大财呢。”

刘香疑惑地:“发财?”

二狗子装模做样地说:“你想啊,古墓是干什么的地方?”

“埋死人的地方呗。”

“错。”二狗子接着说:“古墓,那就相当于地下皇宫啊,那里面金银财宝多的是。古墓不仅是埋古人的地方,还是古人给后人留下财富的金银宝库啊。”

刘香吃惊地问:“咋地,你想挖古墓啊?”

二狗子摇了摇头:“这也不是没想过,我对辽史研究这么多年,你也知道,真要是去挖的话,也不会盲目的去挖……”

其实,刘香心里明白,在马家烧锅村后,那块盛产荞麦的地里,这两年一下子叫人掏出十多座古墓。村里上了岁数的老人少说也在马家烧锅生活了几十年,来来回回在那块地里走了多少遭?愣是没发现这地下还有古墓,哪年春耕秋收时,累了困了躺在那儿就呼呼大睡,那等于是在古墓上睡觉呀!这时候在心里寻思寻思,曾在那儿呼呼大睡的、打过盹的、眯瞪一会儿的人,咋不后怕呢?!

自从有人偷挖了古墓,马家烧锅居然流传出一句“要想富,挖古墓”的民间口号,这也应了那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老话,马家烧锅人靠什么资源优势呀?做梦都想发财的人早把眼珠子瞪得溜圆溜圆,盯在了“挖古墓”这条致富的路上,更何况,二狗子对古墓多少有些研究。

……

此时,毛三和黄秃子在簸箕沟山坡上也把话题转移到了“古墓”上。其实在马家烧锅,挖坟盗墓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黄秃子:“实话跟你说吧,兄弟,这马家烧锅别看是死山沟,信息不灵便,但是这儿的人对做买卖也不外行,过去来买牛的老客比牛犄角还多,吃亏的买卖也不做……不过,听你的口气,我看兄弟你也不是一般的买卖人,有见识。刚才你这一提醒,我倒想起个买卖来,不知你想不想做?”

毛三眼睛一亮:“大哥这人一看就是实在人,啥买卖?你说说看。”

黄秃子神秘兮兮地:“你知道我们这儿是啥地方?”

毛三脱口而出:“是马家烧锅,方圆百里谁不知道?”

黄秃子站起来,把赶牛的大鞭杆子横在腰上,两只胳膊肘朝前兜着,卖起了关子:“过去呢?”

毛三想了想:“过去烧过酒,美酒飘香啊……”

黄秃子:“兄弟,这你就有所不知了,你往前面看。”

黄秃子把大鞭杆子放下,用手向前面指着。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毛三什么也没发现。这时候,黄秃子把牛群赶得快了一些,不一会儿俩人就来到那片有古墓的地方。

黄秃子指着水缸口大小的墓口说:“兄弟你仔细瞧瞧,这可是千真万确的古墓呀,这几年咱这儿疙瘩盗墓成风,一些古墓里挖出来的东西价值多少很难说清,反正,就是挖出一个小盘、小碗、鸡冠壶唔的,也能顶几头牛值钱呀。”

毛三神秘兮兮地趴在墓口朝里观望,里面黑呼呼的,什么也没看清,他抬起头:“那你的意思是……”

黄秃子四下望了望,见没人,便说:“你有买牛的本钱,不如倒腾文物来钱多。”

毛三眼珠子一转,迎合道:“大哥你说的在理。”

黄秃子又向前走几步,突然发现有一座新掘开的古墓,他惊讶地:“你看见了没?昨天晚上又来人了,这明显是新挖开的痕迹。”

此时,毛三的脸上掠过一丝不自然的表情,似乎在掩饰着什么:“大哥大哥,这个吧……咱俩有缘份,要是这样的话,你联系货,把货弄到手后,我拿到南方找朋友一出手,回来咱们平分,你看如何?”

向来不安分、喜欢贪小便宜的黄秃子一听这话,觉得眼前这小子果然有来头,于是惊喜万分,拍了拍毛三的肩膀:“你若相信我姓黄的,咱俩交个朋友,一起干,有财同发,咋样?”

毛三扔掉半截烟头,站起来说:“好吧,黄大哥,我相信你。”

黄秃子扬了扬头,十分得意地:“马家烧锅是啥地方啊,大辽的地盘呀……”

毛三:“是啊,大辽的地盘,不是一般的地盘。”

天快要黑的时候,黄秃子和毛三赶着牛群回了村,等各家各户的牛都陆续回到了自己的家,他俩才迈进黄秃子的家门。

小山村的傍晚是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在一阵嘈杂过后,很快又进入了夜中的宁静。

同类推荐
  • 姑姑

    姑姑

    我爷爷抱走我姑姑送人,我爷爷这一送,送走我父亲一生的幸福和安宁。我爷爷送走我姑姑,我父亲哭了一天一夜,绝食三天。第四天一早,我父亲坐在门槛,两眼空洞,身子软如面条。我爷爷揉搓咣当响肚子,喉咙打出冒番薯汤酸味儿饱嗝,脑袋昏昏,说:不吃,饿死你,我还能多一口饭吃,看你硬还是我硬。
  • 阿来山珍三部(《河上柏影》《蘑菇圈》《三只虫草》)

    阿来山珍三部(《河上柏影》《蘑菇圈》《三只虫草》)

    “山珍三部”既充满对自然、生态的深切关怀,也充满了温暖、动人的人情之美。“我相信,文学更重要之点在人生况味,在人性的晦暗或明亮,在多变的尘世带给我们的强烈命运之感,在生命的坚韧与情感的深厚。”
  • 温暖的家园(乡土新故事)

    温暖的家园(乡土新故事)

    当城市开始一点一点蚕食乡村的时候,我们是否还残留着关于乡村的记忆?城市的钢筋水泥支撑不起你我脆弱的灵魂,于是我们让自己的心灵放逐广袤的大地:感受大地的心跳,大口呼吸散发着草香的空气:沐浴和煦的阳光,倾听来自乡野的鸡鸣狗叫……
  • 遗弃

    遗弃

    《遗弃》是薛忆沩的代表作之一。主人公是生活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年轻人图林,图林是一个“自愿失业者”、“业余哲学家”,《遗弃》就由图林一年的日记构成。作为一个“例外”中的“例外”,他突然陷入了存在的困境,他好像诸事都失败了,也许只除了一件事:他在心灵的路上走了很远。而他走的路是一条很少人走的路,他进的是窄门。
  • 暖暖

    暖暖

    台湾男孩凉凉和东北女孩暖暖相识于北京,他们相约不管现实如何,都要努力生活。重逢时,他们已经分别在台湾和北京工作,默契还在、感觉依旧,却不敢用力去给对方感情,因为彼此知道,此时感情越多越弥补不了再次分别带来的伤感。相隔台湾海峡,是被现实距离冲散到看不见彼此,还是鼓足勇气不顾一切相依相守?看似平凡却又不平凡的男女情感,有些东西,与是否爱无关,与爱多少无关。
热门推荐
  • 悍妻“傻”夫

    悍妻“傻”夫

    李潇潇一直觉得,人倒霉,总是会有个度。但是当她一睁眼发现整个世界都变了的时候,才发觉…去他娘的下限,那是给幸运的人准备的!用了足足十年的时间终于奋斗了房子奋斗了车子还清了贷款,远离了那个杀手工作,准备洗洗嫁人。结果她的BOSS大人因为各种原因决定要杀了她。于是沉默中的爆发,她杀了BOSS,并且决定接受死亡,结果一睁眼一切的一切都变了。木板的硬床,漏雨的房子,湿漉漉的被子,还有一个正躺在床上等治病的娘,以及忽然从天而降的身中数箭的美少年…✪✪✪✪✪✪✪✪✪✪✪✪✪✪✪✪✪✪✪✪✪✪✪✪✪✪✪事情总要搞清楚,清楚之后总要活。于是,这是一个神奇的家庭:家中女子不得出嫁,并且要在十六岁时找到入赘的夫婿,否则,沉塘伺候。她的身体前任也有着一个神奇的过去:因为长相清秀,又没有才能,在过完了今年十六岁的生日之后,怕去沉塘而选择打晕自己让丫鬟杀死她…家族中,女子成年有夫婿入赘之后,每月要定时上缴银子,作为房屋租赁以及家族振兴费用。✪✪✪✪✪✪✪✪✪✪✪✪✪✪✪✪✪✪✪✪✪✪✪
  • 裸体问题

    裸体问题

    当时,反叛是东方大学的流行色。反叛的直接对象即是东方大学自身的古老。激进的人们觉得,这古老带来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闷。任何打破这种沉闷的标新立异,哪怕类似于美声合唱中的一声狗叫,都会引起他们的喝彩。中文系硕士研究生况达明为首的几位才子把屈原的《山鬼》搬上舞台的设想,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面提出来的。正象他们预料的那样这设想引起了尖锐对立的反响。粗略地划分一下,赞成者中则青年人表示欣赏,中年人表示理解,老年人表示宽容。同样的,三种年龄层次中,又都有激烈的反对者。关键在于山鬼的舞台着装。按才子们的编排设计,被薛荔兮带女罗的山鬼几乎谈不上有什么着装。
  • 天干与地支

    天干与地支

    金开诚编著的《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天干与地支》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古历法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天干与地支》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我在古代养媳妇

    我在古代养媳妇

    三十多岁的老光棍准备去泡妞的路上穿越到了古代战场上,看着身边密密麻麻的尸体,传学恨不得再死一次,好不容易九死一生的回了家,又遇到各种极品亲戚,分家,必须立马分家,没想到分家了也各种闹腾,传学觉得真他妈蛋疼,好不容易找个白白胖胖的媳妇,就要吃到嘴里了,没想到极品二哥却死在了赵寡妇的肚皮上,你大爷的,老子两辈子才娶了这么一个媳妇咋就这么难吃到嘴,传学捶胸顿足,恨不得长吼一声!哎!说好的老婆孩子热炕头呢?偌大的国家咋说四分五裂就四分五裂了,各种自然非自然的灾害不断的在身边演绎着,传学不得不拖家带口的在乱世夹缝中艰难的讨生活!本文不小白,以男主视角阐述古代农家生活,作者新手一枚,望大家喜欢,谢谢!
  • 海贼之大将赤犬

    海贼之大将赤犬

    一步登天,我是赤犬,我为自己代言!穿越成为赤犬,打造最强海军!(新书《我的代号叫绿牛》,求各种支持)
  • 将军大人,红颜灼

    将军大人,红颜灼

    初见时,她要他性命。再见时,他劫她姻缘。多年前顾云烟叛乱失败,顾氏一族因她陨落。流放到边境充军,却涅槃重生,洗尽铅华,成南国第一女将。他是漠北的二王子,心机算尽,不为天下只,为谋那敌军女将的枕边。他们战场上交锋,却又携手并肩。风起长安,三世纠缠,终究是大梦一场。
  • 太初

    太初

    一树生的万朵花,天下道门是一家。法术千般变化,人心却亘古不变
  • 玄魂灵域之灵神岛

    玄魂灵域之灵神岛

    灵域大陆啥地方?灵神岛是啥东西?未来大陆第一宗门从何而来?这里的神界与你想象中是否相同?她是谁?为什么会出现在大陆第一宗门门口?她会有怎样的经历?
  • 科技轶闻趣事(科学知识大课堂)

    科技轶闻趣事(科学知识大课堂)

    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射天狼

    射天狼

    海娃走了。两个女人目送着他离去。晨光熹微,他的背影像一只离群索居的候鸟,孤独,瘦削,形单影只。泪水忍不住潸然而下了。叶玉梅说,若不是我,你不会忍下心让他去闯荡的,是吧?是我害得你们好好的日月没法过。海嫂没说话,只是伸出手,将她的泪水擦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