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封神之战洪荒大地被诸圣混战打爆,道祖鸿钧第一次开始考虑如何终结量劫问题。
最终经过漫长的时间。
道祖鸿钧终于在混沌之中,寻找到了数十个能够让盘古世界融合进化的世界,以及数件能够促进世界进化的至宝。
由此盘古世界成功由高等大千世界,进化为“中等无缺级世界”。
无缺级世界,代表着世界本身再无缺陷。
困扰大千级或以下等级世界修行者的“量劫、末法之灾、天人五衰”等各种灾祸,自无缺级世界开始便彻底消散成为过往。
随着无尽岁月的流逝,晋级后的盘古世界内又开始诞生了全新的问题。
那些没有了量劫等各种灾祸困扰的修行者们,已经无法忍受天界那永恒不变的枯燥岁月。
因枯燥乏味而引发的各种问题,险些引发了一场能毁灭整个天界的大战。
自世界成功晋级为无缺级世界,为防止众长生者仙神干涉凡俗事物。
道祖鸿钧选择将融合了数十个世界后的盘古世界,划分为不同的世界层面。
数量众多的附属宇宙型世界。
被划分为:只有原始凡俗文明、低级科技文明和低级修行文明生存的小千世界级宇宙层面。
最高为中低阶修行文明和中级科技文明生存的中千世界宇宙层面。
最高为高级修行文明和高级科技文明生存的大千世界宇宙层面。
而这些宇宙型世界所在的区域被统称为“凡俗界”。
一些特殊型的各等级世界,则被划分到盘古世界的边界区域,那里被统称为“灵界”。
而盘古世界最为核心的洪荒大陆、天庭、太古星界、幽冥界、地仙界等,拥有大量仙神生存的开阔型世界所在区域,则被统一划分为:“天界”。
天界生灵以修为达到“真仙境”以上,能够在盘古世界长生的仙神为主。
虽然也存在数量众多的低阶凡俗生灵,但除了没有灵智不受关注的种族,各智慧种族都有着各级仙神的庇护。
因此只要仙神之间未出现大问题,底层生灵之间也不可能会出现,能够影响到整个天界安宁的大规模战争。
天界的环境也因此显得相对比较平和。
但仙神终究也是生灵,也有着凡俗生灵一样的喜怒哀乐。
虽然他们相比凡俗生灵,已经能够近乎完美的掌控自己的情绪欲望。
但随着漫长时间的流逝,长久积累的恩怨情仇,终究还是到了难以忍受的时刻。
最先爆发的是地仙之祖镇元子。
这位以和善闻名于天界的大能者,不知为何突然杀上了妖族地界北俱芦洲。
凭借其已经到达“天道境后期”的修为,“头顶先天灵宝地书、手持成道法宝地仙祖剑”,一路从北俱芦洲南部直接杀到最北部的北冥海边。
百万妖族仙神死前的血煞怨气自北俱芦洲升腾,从天空看上去,就像是北俱芦洲被劈成了两半一样。
就连天庭与太古星界,都在这股血煞怨气的冲击中显得仿佛摇摇欲坠。
最终在镇元子击杀了数百鲲族仙神后,妖师鲲鹏自北溟海深处而出,与前来的地仙之祖镇元子展开了一场惊动整个天界的大战。
他们自北冥海边战到幽冥血海,再从幽冥血海穿过幽冥地府、地仙界、天庭,一路大战到太古星界。
期间有幽冥血海之主冥河老祖,因不满两位大战波及到自己的幽冥血海,曾试图让这两位的大战远离幽冥血海。
结果却被战到癫狂的镇元子与鲲鹏合力一击打入血海深处。
虽然未受到太大的伤势,但冥河也明白,自己无力去阻止同等修为实力,且处于暴怒状态的两位大能。
还有前来试图劝架的地藏王菩萨,一身天道境初期的修为,已经算的上在天界能排上名号的大能者。
其在冥河老祖被击入血海深处后见势不妙准备离开,但还是被大战的两位随手一击重创。
地藏王在两位天道境后期的合力一击之下,自幽冥血海横穿十八层地狱和地仙界,最终落入天庭的西天门上,而后狂吐佛血前往灵山躲避。
随着镇元子和鲲鹏的大战,天界各种族势力纷纷进入最高戒备状态。
但见识到了冥河老祖和地藏王试图劝架的下场,之后两位大能战斗中路过的地仙界和天庭,都无人再愿意出来阻止他们。
当他们战到太古星界时,惊恐的星界众星神,也只是纷纷牵引自身本命星辰远离这两位大能。
就在天界众势力都以为,或许要几位圣人才能阻止这场大战时,无尽岁月未曾出手的太阴星君嫦羲,被这两位大战引发太古星界动荡的行为惹怒了。
最终战到癫狂的镇元子和鲲鹏两位大能,同时被天道境巅峰修为的太阴星君含怒一击重创,自此封闭道场再不敢露面。
自镇元子与鲲鹏一战之后,天界的氛围似乎也因此改变。
众多积怨已久的大能者纷纷开始爆发。
虽然他们都因镇元子与鲲鹏的下场而选择在混沌之中开战,但天界众生,在这种氛围下终究还是感觉惶惶不可终日。
这种修为最低都是混元境大能者之间爆发的大战。
不管是底层修士生灵,还是修为距离大能者只有一线之隔的大罗金仙,尽皆只能祈祷自身不要被这些大能者的怒火波及。
即便是号称天界统治势力的天庭,似乎也对此只能确保自身不被波及而毫无办法阻止。
随着众大能者大战的持续,最终在人族诸子百家圣贤参与后,迎来了危及整个天界的大事件。
人族的诸子百家众圣贤,崛起于世界晋升无缺级时期。
虽然他们的出身比较复杂,但不管他们曾经的身份是什么,自他们借助当时的天地主角人族的气运崛起,他们便只有一个身份:“人族圣贤”。
本来只是学术道统之争的诸子百家圣贤,在各自道统成为不同凡俗人族世界主流后。
也开始因为弟子间的争斗,逐渐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矛盾。
谁是谁非已经难以分辨,最初的矛盾也只是源于他们的弟子之间的小摩擦。
只是当时间久远到一定程度,再小的矛盾也有可能演变成血海深仇。
当一名新飞升天界不久的儒家弟子,在一次与兵家弟子的偶遇中进行辩论却一败涂地时。
其恼羞成怒之下脱口说出了一句:“粗鄙武夫,不过如同猪狗的卑贱之徒,如若在我大留国,杀之如屠猪狗!”。
这句话让早就看儒家不爽的兵家弟子爆发了。
当时是诸子百家每三千元会进行一次的“道争大典”时期。
各家修为达到天仙又对自己稍有自信的弟子,尽皆赶往上一任获胜者墨家的驻地。
因此当暴怒的兵家弟子将那名儒家弟子一拳打爆时。
本就在围观的和刚好路过的数百名各家弟子,见证了这一幕。
其中就有两位,分别是儒家的大儒和兵家的名将。
与凡俗界不同。
在天界的诸子百家中,不仅需要学识足够渊博,修为也必须达到大罗金仙,这一跳出了时空长河与命运长河的真正长生者境界。
如此才能成为诸子百家公认的“名将、大儒、宗师、匠神……”。
这位刚好经过的大儒在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暴怒不已。
他自然很清楚,部分刚从凡俗界飞升的儒家弟子是什么德行。
甚至可以说诸子百家每一家刚飞升的弟子中,都或多或少有着这样的货色。
如果不是碰巧遇上“道争大典”,各家的每一个从凡俗界刚飞升的弟子,都会被重新教育好才被放出来在天界行走。
道争大典是诸子百家乃至整个天界的一场盛典,所以即便是刚飞升的弟子,也会在经过简单的重新教育后被允许前往参加。
因为能从凡俗界成功飞升天界的各家弟子,潜力一般也差不到哪去,唯一欠缺的只是重新教育一番。
这位儒家大儒知道这名被打死的飞升弟子有错在先,但在他看来,怎么说也罪不至死。
而那名兵家弟子胆敢因为一言不合就直接打死儒家弟子,在他看来则是无视儒家的一种挑衅。
因此早对兵家有所不满的他,直接选择了动手。
此时在场的还有一位兵家名将,他在了解事情的经过后就知道,那位儒家大儒必然不会善罢甘休。
但他既不认为自家弟子做错了什么,也不认为儒家之人有资格处罚自家弟子。
因此对那位儒家大儒有所防备的他,在其选择动手之时直接迎了上去。
这位兵家名将在未统御军队组成军阵时,和儒家大儒的实力基本相差不大。
而各家修为达标者都在赶往墨家驻地的途中,所以奈何不了彼此的他们,很快在其他学派大罗金仙的劝解下暂时停止争斗。
诸子百家的争斗由来已久,但以往在各方势力的平衡之下,他们彼此之间一直都比较克制。
遇上难以解决的争斗,也都会选择由各家商议解决。
在以往,这种各家弟子间的争斗根本算不上什么大事。
即便有各家大罗金仙级的中流砥柱参与其中,最后也基本能够妥善解决。
但今时不同往日,各家之间的矛盾如今已经积累到了顶点。
再加上各家之间都有亲善或敌视者,因此根本无法通过商议,给出一个兵儒两家能够同时接受的解决方案。
不仅如此,随着矛盾从兵儒两家开始爆发,各自交好的各家也开始纷纷拉起偏架。
最后诸子百家的所有矛盾,就这么一次性全部爆发了出来。
诸子百家的来历。
源自于大能者的执念,在世界晋级时期,意外与天地赐予“天地主角”人族的天地尊位相融合。
如兵家源自于蚩尤和黄帝的执念,儒家源自于元始天尊执念,法家源自于天帝昊天执念,医家和农家源自于炎帝神农执念,墨家源自于通天教主执念,道家源自于三清共同的执念……。
这些执念在与天地赐予人族的尊位相融合后,游荡于所有人族之间。
然后被应运而出的人族和转世人族的大能者感应融合,由此诞生出人族的诸子百家圣贤。
在诸子百家之中,修为达到混元境者才能成为各家公认的“贤者”,修为达到天道境者,则被各家称为“圣者”。
而他们在天界其他势力中,被统称为“大能者”。
因此当诸子百家的矛盾集体爆发,数千名随时会爆发大战的大能者,足以让整个天界的所有势力感到恐惧。
各方势力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选择让天庭来出面,联合所有势力共同化解这场危机。